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到底是昏庸无能还是大智若愚?

刘禅到底是昏庸无能还是大智若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星说史 访问量:4370 更新时间:2024/2/9 14:46:29

刘禅,这个在历史上被误解了千年的人物,其实他远非后人所传颂的那般昏庸无能。相反,他聪明过人,城府深不可测,可谓“大智若愚”。

刘禅出生在乱世,童年曾两次目睹父亲刘备为躲避战乱抛弃自己与母亲,这使他很早就学会审时度势,明白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为此,他故意隐藏自己的才华,让世人认为他只知享乐,对政事一窍不通。

刘禅于公元207年出生,父亲是三国鼎立时蜀国的国主刘备,母亲是甘夫人。刘禅一岁那年,曹操派曹纯带兵五千人在长坂坡与刘备对峙,刘备战败落荒而逃,抛弃了妻子和幼子。幸亏刘禅当时被赵子龙赵云所救,才得以幸存。

五岁时,刘禅又被继母孙夫人想带到东吴作为人质,又是赵云将他救出。可以说,赵云是刘禅的救命恩人。12岁那年,刘备在汉中自立为王,刘禅被立为王太子。刘禅经历过的这些悲惨遭遇,使他比同龄人更早成熟稳重。他知道该隐藏自己的才华,让世人误以为他昏庸无能。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刘禅成为皇太子。刘备找来教书先生,让刘禅学习《申子》、《韩非子》、《六韬》等书籍,还让诸葛亮教他军事,学《左传》等书。刘禅得到的教育,在当时可以说是顶级的,放在现在也难以匹敌。所以,刘禅绝非傻子。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辅佐刘备,教刘禅只是顺带的。诸葛亮不太了解刘禅,也看不出他的真面目。刘备去世后,想把政权交给儿子,但知道刘禅不太称职,所以在托孤时说:“若子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取之。”意思是如果诸葛亮认刘禅能干,就辅佐他,如果不行,诸葛亮自己当皇帝。这展现刘备信任诸葛亮,但对刘禅不太放心。

后来,刘禅和诸葛亮遵循刘备遗愿,诸葛亮掌权,刘禅当傀儡皇帝。诸葛亮以为刘禅对权力无欲,直到临终才明白,刘禅之所以隐藏,是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需要诸葛亮这样的人。所以刘禅敢放权,事成后再图权。表面上刘禅无欲,实则利用诸葛亮,诸葛亮临死才明白。

刘禅在位41年,后29年完全掌权,是三国十一位君主中在位最长的。如果刘禅真愚蠢,他的皇帝位置早就有人推翻了。263年,魏国将领钟会诸葛绪讨伐蜀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刘禅作为俘虏,司马昭特殊优待,但害怕他有反心,所以试探他“乐不思蜀”。

一次宴会上,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意思是这里比蜀国快乐,不思念蜀国。后人以此说刘禅无上进心,只知享乐。但刘禅真没有上进心吗?不,他只是大智若愚。

纵观三国,能善始善终的帝王不多,刘禅是其中之一。蜀汉灭后,刘禅移居洛阳,司马昭封他安乐县公,他在洛阳安度余生。他可能一直想恢复蜀国,但知蜀国势已去,自己无复国可能,不如向司马昭表明投降之心,安享余年。

综上所说,刘禅并不是昏君,而是聪明的政治家,善于审时度势。如果一句话概括刘禅,“大智若愚”最合适。刘禅出生在乱世,经历悲惨童年,让他早学会隐忍,明白“枪打出头鸟”。他故意隐藏才华,让世人误以为他昏庸,好在乱世存活。

更多文章

  • 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看吕布得到了啥,网友: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卓,吕布,王允,曹操,关羽

    三国时期,要说武力第一者,那还是非吕布莫属,单挑过曹操手下多名战将,无数的将领死在了吕布的手下。刘关张三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在市面上大多数的三国游戏当中,吕布的武力值几乎都是满值。不过虽然吕布是十分勇猛的,但是,吕布也是有他的弱点的。后世人成为他三姓家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先是追随丁原,但是被董

  • 吕布为何要除掉董卓,其实是势之所然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董卓,吕布,汉朝,来俊臣,三国志,三国演义

    今日有粉丝问大叔吕布为何要杀掉董卓,真实的历史是否像三国演义所讲述的那般,大叔回答说不是那样的,吕布刺杀掉董卓是有自己的动机的,并没有受他人驱使。三国志记载:吕布之所以会刺杀掉董卓,是因为吕布与董卓的侍妾私通,吕布害怕董卓知道会杀掉自己,所以吕布决定先下手为强,先除掉董卓来保身。在大叔看来,吕布迟早

  • 说阿斗扶不起,董卓更扶不起女婿牛辅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董卓,牛辅,李傕,吕布,贾诩,李肃,平定,汉朝,三国

    董卓的大儿子早死,只留下一个年不满十五的孙女董白,小儿子刚出生不久,另有一女嫁给了牛辅。所以这女婿对董卓来说,就相当于是个亲儿子。重用镀金,却能力不济当时西凉土地资源贫瘠,加上气候高寒干冷,形成了当地人彪悍、凉薄、冷酷的性格,动不动就像韩遂、马腾等势力那样自相火并。董卓深知手下这帮人的性格,也不敢给

  • 董卓重用的大将董越,因反对迷信而糊里糊涂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董卓,李傕,吕布,牛辅,三国,汉朝,皇甫嵩,董越(明朝)

    有时候做正确的事,却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董卓重用的大将董越,就因反对迷信,却惨遭到糊里糊涂被冤杀的下场。受董卓重用191年,董卓撤往长安,关东联军的孙坚攻入洛阳。(董)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戆,诸将军宜慎之。”--《后汉书·董卓列传》路上董卓还没成为太师,还是相国。他

  • 东汉真正的大佬,曹操曾是他的跟班,实力可灭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曹操,董卓,皇甫嵩,汉献帝,汉灵帝,黄巾之乱

    导语:汉朝经历了宦官与董卓之乱,这两次大乱差一点就让汉朝灭亡了。这时候曹操统一了北方,这才让汉朝有了立足之地。虽然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举动有些过分,却没有夺了汉献帝的皇位,此时汉朝依旧是刘氏的天下。曹操的毕生心愿就是统一全国,可是他有两个劲敌,蜀汉与东吴,致使东汉末年三分天下。其实在他们三人之前,出

  • 三国志11洲际争霸:凉州老乡会展示,这是我见过的最强董卓阵营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董卓,凉州,吕布,马腾,曹操,司马懿,洲际争霸,三国志11

    董卓要是在三国志11游戏里没有了吕布,是不是就成了二流势力了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要是按照常规剧本来定性的话,肯定没跑儿了。然而在按照户籍划分武将归属的洲际争霸剧本里,却完全是另一种画风,吕布被划走并不影响董卓的实力,反而让他成了史上最强。洲际争霸剧本的开局,让出身并州的吕布归属到了冀州阵营,大都市长

  • 董卓权弄朝纲,吕布成三姓家奴,曹操暗诛董卓失败,开始争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董卓,吕布,何进,丁原,陈宫,汉朝,诗人,曹操手下

    董太后与十常侍代表的皇子协一方和何进代表的皇子辩一方宫廷内部的皇权之争,双方两败俱伤,董太后、何进、十常侍先后身亡,西凉董卓成最大的政治赢家,西凉兵马入京师,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董卓权倾朝野,独断专行,祸乱朝纲。掌权后的董卓做了五项事。招降何进兄弟的兵马,增加自己的军事实力。国舅何进做事优柔寡

  • 在东汉末年的讨董联军中,只有此人一直同董卓交战,董卓只怕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董卓,孙坚,袁术,大军,汉朝,三国,汉灵帝,东汉末年,讨董联军,曹操手下

    在政治腐败的东汉末年,有这么一位将星,奠定了日后的东吴政权,这个人就是孙坚,从平定黄巾之乱逐步崛起,直到到群雄混战。少年不凡退海盗孙坚少年时就担任县中官吏,十七岁时同父亲一起坐船前往钱塘,途中恰好碰到海上贼寇胡玉等人刚刚掠夺了商人的财物,正在岸上进行分赃,一时间过往的船只全都停下不敢向前。孙坚对他父

  • 临终前,董卓大喊6个字被耻笑千年,不曾想却成了现代人们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董卓,吕布,王允,貂蝉,奉先,三国,汉朝,方天画戟,东汉末年,五虎上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遗言和名言成为了后世的经典,被流传至今。而有一句话,一个充满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遗言,却引发了千年来的耻笑和口头禅。这句话来自于那个动荡的三国时代,出自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董卓。"吾儿奉先何在?"这六个字在后世成了一种戏谑和嘲笑的口头禅,用来揶揄那些信任不可靠人物的人,甚至

  • 董卓为何要拥立刘协为王?董卓掌权后怎样祸及殃民,何时被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董卓,刘协,袁绍,太守,汉献帝,曹操,三国,汉朝

    袁绍刚刚逃离京城,董卓便召集文武百官,正式提出废黜少帝的事。他说:“如今皇上懦弱无能,不能做天下的主人。我打算学习霍光的榜样,废黜少帝,另立陈留王,不知你们意下如何?”那些大臣听了,都吓得心惊胆战的,谁也不敢说一句话。只有尚书卢植站起来说:“霍光因为昌邑王昏庸无道,才把他废除。如今皇上正年轻,没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