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兵制是怎样的?为何会出现那么多逃兵呢?

明朝的兵制是怎样的?为何会出现那么多逃兵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1/20 20:58:24

明朝正统三年,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上疏朝廷,请求暂停清军御史在全国的活动,让他们各回原处。其中提到,这些清军御史到全国清查各个卫所,发现全国实际上还在岗的军兵,比朝廷应该有的名额少了120万还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个时期的明朝并没有大举用兵,少了的这120万士兵可是占了当时明朝全国总兵力的将近三分之一。这些兵说是逃跑了或者死亡了。就算已经清查出来的那些逃兵,重新登记,然而过不了多久又逃了。

明朝军队为什么有那么多逃兵呢?明朝建立过程中,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张昶的建议,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全国设立卫所制,成为明朝贯彻始终的军事制度。所谓卫所制,就是在全国重要的城镇,设立卫和所,明朝在全国重要省份设立都指挥使司,统领该区域内所有卫所。至于都指挥使司再上头,就是明朝有名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了。

明朝的兵源总共有两大类,一类是朱元璋建立起来的队伍,另一类是在作战中抓到的俘虏,本地的俘虏还可能不跑,但是那些外族俘虏有机会肯定也会逃跑。明朝稳定以后,兵源有了新的来源,也就是犯罪充军的那部分人这部分人本身就是罪犯,一旦有机会肯定会逃跑。另一类就是通过军籍制度,在全国征兵,家中男丁超过三口的,就征一个当兵。名为垛集军,加入垛集军户口就会变成军籍,并且子子孙孙都要从军。

之后明朝使用了募兵制,到明朝后期,甚至明朝的大部分军队是雇佣兵,朝廷不直接发饷的。这些人自然是靠不住的,逃跑也是很正的。而且由于各级官吏的腐啊败问题,很多公大臣随意征召卫所军给自己干私活,让士兵们叫苦连连,了解完明朝的卫所制和兵源以后,就不难理解那些兵为什么会逃跑了。

永乐大帝在的时候,北平可是有八十万大军。到了崇祯朝,因为却军饷,逃亡还更严重,连能打仗的都没有。没有兵打仗,明朝能不亡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奇葩皇帝朱见深,废16岁皇后独宠34岁老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见深,明朝,野史秘闻

    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17岁的太子朱见深登基为帝,是为明宪宗(年号是成化,也被称为成化帝)。皇帝已经有了,那么作为六宫之主的皇后,也应该尽快确定。事实上,明英宗驾崩前夕,就十分关注未来皇后的人选,他亲自为儿子朱见深挑选了3位皇后候选人,分别是吴氏,王氏,柏氏,这三人之中,明英宗更倾向于吴氏作

  • 成吉思汗为何能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士兵们衣食无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吉思汗,宋朝,风云人物

    战争就是国家用物资和生命作为棋子的博弈,在巨大规模的战争中,军队的后勤保障是衡量他们战斗力的标准,每一只战无不胜的军队都有着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有了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一支军队就可以完整地将实力发挥出来。成吉思汗所带领的古代蒙古的军队实力超级强大,用铁蹄踏破欧洲大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这辉煌的战绩

  • 在曹丕继位后,曹植到底又是如何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广为流传,话说曹植曾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以惨败告终,在曹丕继位后,有意刁难曹植,要求其七步成诗,否则就将其处死。最后,还是曹植才思敏捷,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感触良多,最后放了曹植一命马。关于曹操“七步成诗”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

  • 汉末定军山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定军山之战简介:定军山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定军山之战简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

  • 颛孙师的身世是怎么样的?颛孙师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颛孙师,孔子,历史解密

    历史文献中,有以子张为陈人者,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颛孙师,陈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颛孙师,陈人,字子张”。有以子张为鲁人者,如《吕氏春秋·尊师》篇云“子张,鲁之鄙家也”。蒋伯潜在其《诸子通考》一书中引上述材料,但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只是说“子张有鲁人、陈人两说也”。钱穆在《

  • 揭秘: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看过宫廷题材电视剧的朋友们肯定都很熟悉皇帝的生活,锦衣玉食,琼浆玉露,随便一个洗脸盆都得镀个金。当时的普通人,做梦都是以后当上大官或者赚大钱,要是你有功劳,皇帝动不动就赏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绫罗绸缎万匹”听起来就不得了,黄金千两不得几千万人民币,那我们去古代赚钱不是发财了?事实真的如此么?首先,

  • 李卫是雍正的亲信,他在巅峰时期有多大的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卫,清朝,风云人物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非常出色的一位皇帝,他夹在了康熙帝和乾隆帝的中间。不过雍正帝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因为他的父亲康熙是非常厉害的,其次他的儿子乾隆也不是吃素的。人们都说康乾盛世,结果将中间的雍正帝忽略了。这可不代表雍正没有能力。试想一下,康熙晚年时期,出现了九子夺嫡。能够在九子夺嫡中胜出,足以说明雍正

  • 端平入洛被认为是南宋毁约在先,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被宋蒙联军灭亡。金国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的遗骨被带回临安,送到太庙,以告慰被金国欺侮过的先人。南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沉浸在来之不易的喜悦中。金国灭亡后,中原地区也就是河南的领导权进入了权力真空,本来属于宋朝的地区却成了悬而未决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秦国灭亡的主导原因是什么?秦末战争算农民起义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陈胜起义,战史风云

    秦朝,虽然在秦始皇和其先祖治下儒家文化一样流行并取得发展(否则就难以形成儒家的先秦学派,由此佐证秦始皇并不排斥儒家,所谓坑儒是后代儒家的栽赃而已),但国家的主导思想是法家主导的王朝,从表面的意义上说,刚性太强,国家的强大依托于国君的文治武功和一系列法家固本政策的连续实施(包括诚信精神也就是现代意义的

  • 为何吕蒙夺取荆州后,还不愿意放关羽一条生路,定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刘备自从拿下了蜀川后,不仅实力增强,而且地盘也扩大了。但烦恼却随之而来了。这个时候孙权见到刘备跑益州去了,心里暗暗想到荆州该还了吧,于是便差人去讨。但刘备一直认为荆州是他的,所以不肯还,于是一个劲的要找借口来推脱!孙权立马就火了,你不还我就自己来取。于是,立刻叫吕蒙清点兵马,杀向荆州,以武力夺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