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的两员大将,一个与张辽齐名,一个战平张辽,为何都被射死?

孙权的两员大将,一个与张辽齐名,一个战平张辽,为何都被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魁哥说历史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4/2/12 20:45:41

孙权,继承父兄的江东基业之后,并没有败家,而是将江东发展壮大,最后建立吴国,与魏蜀两国平分天下。他手下文臣武将云集,其中有两个非常厉害的大将,一个与张辽齐名,另一个战平张辽。但是此二人的结局却并不怎么样,他们都被射死,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与张辽齐名

与张辽齐名的是甘宁甘兴霸。甘宁原本是荆州黄祖手下大将,却遭受猜忌,他于是改投江东孙权。在孙权手下,甘宁受到重用,作为先锋,带领军队攻破黄祖,夺取江夏。

濡须之战中,甘宁自告奋勇,准备带领一百骑兵夜袭曹军。当时,一百骑兵不敢喝壮行酒,经过甘宁的一番激励,说自己作为一员大将,也不怕死,这些人才喝了壮行酒,跟随甘宁出征。

甘宁带着一百勇士夜袭曹营,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曹军的上一次被冲杀经历还是在长坂坡,当时赵云在曹营之中反复冲杀数次,杀得曹军人仰马翻。现在,甘宁将曹营搅得天翻地覆,一个晚上没睡觉。

天亮之后,甘宁带着一百人回到吴营,向孙权交差。孙权重重赏赐了甘宁,并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张辽威震逍遥津,令江东人人惧怕,小孩止啼,但是甘宁却奇袭曹营,令曹操受惊,扳回一局,因此甘宁是和张辽齐名的大将。

但是甘宁在演义中的结局却很惨。演义中,甘宁参加了夷陵之战,但是当时甘宁已经生病了,勉强坚持着参战。吴军屡战屡败,在一次战斗中,吴军战败,四散奔逃,甘宁来不及逃跑,被蛮将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甘宁当时还未咽气,逃到一棵大树下之后,坐着死去。

太史慈战平张辽

太史慈,甘宁虽然和张辽齐名,但两人没有正面交锋。和张辽战成平手的是另一位吴国大将太史慈。太史慈,刚开始并非江东孙氏属下,而是刘繇部下。在神亭岭之战中,太史慈和江东小霸王孙策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人惺惺相惜,后来太史慈归降孙策,成为江东孙氏帐下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在合肥之战中,张辽给孙权下战书,孙权本来要亲自出战,但太史慈为主公排忧解难,先一步出战张辽。在两军阵前,太史慈使枪,而张辽用刀,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但是,在后来的作战中,太史慈却被张辽算计了,中箭受了重伤,不治而亡。太史慈定下里应外合之计,让手下一个叫戈定的人,潜入合肥城,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刺杀张辽,并在城中放火,引起混乱,并接应太史慈的军队入城,一举夺取合肥城。如果太史慈的这个计划成功了,孙权夺得合肥城,可以一雪前耻。但是张辽懂得兵法,胜不骄败不馁,下令全军要做好应对被敌军偷袭的准备。

在合肥城中起火,爆发大乱的时候,张辽稳住军队,搜索作乱者。李典将戈定等人搜出,并得知太史慈计划。他于是将计就计,在城头放火,并大开城门,引诱太史慈进入城中,万箭齐发,将太史慈射成重伤。太史慈被救回去后,病情加重,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他说完之后不久,便死去。可怜一代大将,中箭而亡。

结语

孙权手下的两个猛将,一个与张辽齐名,另一个和张辽七八十回合战成平手,但是此二人却都中箭而亡。其中甘宁是被沙摩柯射中,太史慈是中了埋伏,被张辽手下弓箭手射中。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孙权张辽甘宁太史慈大将

更多文章

  • 关羽对张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那张飞能速胜张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关羽,张飞,张辽,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三国迷们都不难发现,鼎立的魏蜀吴三方在军事人才的配置上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东吴方面喜欢用帅才,比如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们上阵单挑的武艺并不怎么样,但是运筹帷幄的水平很高;蜀汉方面则是猛将层出不穷,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个个都勇猛善斗,武艺高强;而曹魏阵营的将领则比较

  • 他是刘备、公孙瓒的老师,一生淡泊名利,其家族却成为后世豪族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刘备,董卓,袁绍,汉朝,三国,蜀汉,公孙瓒,汉灵帝,皇甫嵩,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自董卓死后更是呈现出群雄割据、互相攻伐的局面。当时的众多诸侯中,奠定了日后三分天下格局的曹操、刘备、孙权无疑最受人关注,但与此同时,称雄河北的袁绍、偏安益州的刘璋、占据荆州的刘表等诸侯同样是乱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视线移向北方,一度成为北方最强大诸侯,与袁绍分庭抗礼的公孙瓒也曾经辉煌

  • 孔融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立场——先站公孙瓒,后附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孔融,公孙瓒,刘备,曹操,袁绍

    孔融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容易受忽视的军阀。小编的意思不是说这个人物容易被忽视,孔融早期有让梨、''一门争死''的举动;后期又与曹操作对被杀的下场,谈不上冷门人物。然而孔融也曾经是一支军阀,参与地方各军阀的联盟、对立当中,不过却没有太明确的记载。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当时历史背景下,孔融的立场,或者说他

  • 三国真正低调的名将,既抢走了孙坚的地盘,又射杀了公孙瓒的从弟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孙坚,公孙瓒,袁绍,袁术

    古语有云: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硝烟弥漫、群雄并起的汉末三国时代,既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名将容易被历史所掩埋的时代。今天本文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被埋没的名将。此人尽管行事低调,但为将却是极有才能,曾率兵夺走了孙坚的地盘,也曾在一场战斗中射杀了公孙瓒的从弟。因此,可以说,这

  • 墨子发明的百兵之贼:公孙瓒用它横扫鲜卑乌桓,冉闵用它干啥了?

    历史解密编辑:清蒸一口气标签:公孙瓒,冉永曾,墨子,乌桓,羊侃,吕布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而且还是科学家、军事家,同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武器发明家——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把自己发明的守城器械(攻城时也能用)都传授给了弟子禽滑(读作骨)厘,在《墨子·六十三章·备

  • 袁绍用一石二鸟之计骗了韩馥,也骗了公孙瓒,至此成为了冀州新主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袁绍,公孙瓒,韩馥,冀州,逢纪,大军,汉朝

    东汉末年,袁绍率领大军驻扎在河内,但是由于缺少粮草,使得袁军军心不稳,这个时候,冀州牧韩馥向袁绍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派下属送粮草去接济袁绍,这为袁绍解了围,袁绍对于韩馥非常感激。这个时候,袁绍的谋士逢纪却劝袁绍去占据冀州,这让袁绍非常的为难,谋士逢纪对袁绍这样说道:主公,冀州这个地方要粮有粮,要兵源,

  • 赵云为什么一辈子都没受到刘备重用?只因公孙瓒临死前的这番话!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赵子龙,刘备,公孙瓒,袁绍,曹操,张飞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国有名的猛将,一生经历大战无数却未尝一败,即使在曹操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也没能让他身上受到半点伤害,这样骄人的战绩绝不比关羽和张飞逊色。只不过这样的一位猛将,在蜀国却总是不得志,从而没有单独领兵独当一面的时刻。按理来说,他是阿斗的救命恩人,情理上也会让刘备比较信任

  • 东汉末年,赵云本是公孙瓒手下,为何公孙瓒会将其让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刘备,袁绍,陶谦,东汉,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公孙瓒,曹操手下

    刘备也在公孙瓒处,依附他的这个老同学。刘备见到赵云,认为他是个奇才,非常欣赏,就有意深深地交纳,大力笼络。此时公孙瓒正在与袁绍交战,就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地区,袁绍也派遣数万大军前来争夺。公孙瓒便上表刘备为别部司马,派遣他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刘备请求让赵云跟随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当时是

  • 同是公孙瓒手下,为何赵云自愿追随刘备,最受重视的田豫却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公孙瓒,赵子龙,刘备,田豫,曹操

    今天么么和大家聊聊赵云和田豫的故事,这二位都是刘备在汉末动乱中赏识的第一批人才,然而,时事弄人,不久之后赵云选择了刘备,而最受刘备重视的田豫却选择了离开,这究竟是怎么了?先说说刘备吧,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其实并没有参加什么讨董卓之战,在黄巾起义后,刘备凭借着战争的红利一步从卖草鞋的当上了县丞、县令,

  • 此人曾是公孙瓒手下一小将,投靠蜀汉后,威震天下,关羽不是对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公孙瓒,关羽,赵子龙,刘备,曹操,袁绍

    东汉末年朝廷衰败,先有董卓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汉献帝,以至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后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个乱世时代,英雄辈出,文有诸葛亮,郭嘉等,武有吕布、关羽、张飞等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一个三国人气最高的将军,智勇双全,称其为三国第一将军丝毫不过分,他就是常山赵子龙。赵云原本是公孙瓒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