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为何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厉害?说来别不信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为何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厉害?说来别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国之君历史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3/12/13 8:54:41

认为司马懿厉害的人就只有一个原因:以成败论英雄,以结局看历史。但另一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一生只活了54岁,司马懿一生则活了73岁,如果活得久也是理由的话,那谁长寿岂不是谁厉害了。

司马懿在历史上的确预言了诸葛亮不能活得太久,也成功地靠消耗战阻挡了诸葛亮北伐,但是他的身上的确有畏蜀如畏虎、死诸葛走生活仲达的事例,因此比较两个人谁更厉害,把双方放在同等背景之下显然更公平。

1、从双方实力来对比

司马懿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曹魏,主明臣贤、政治清明、谋臣数百、战将千员,占据着天下九州,自诩为华夏正统,以中国自居,控制人口有400多万,军队有50万人。

三国实力对比图

诸葛亮的背后是一个偏安一隅的蜀汉政权,这个政权是一批北方来的流亡人士联合一批荆州人征服了当地的益州人而建立的,仅占据了益州和汉中郡,控制人口94万,军队有近10万人。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抗,可以称为割据势力与正统政权的对抗,实力非常悬殊,诸葛亮所代表的政权实力只有司马懿所代表政权实力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再看诸葛亮的北伐,蜀汉政权的总兵力只有不到10万人,其中成都的中央卫戍军、各地的边军和郡县兵肯定是不能参与北伐,中央卫戍军少说也有1~2万人,边军主要集中在汉中、江州与南中,汉中边军应该部分参与北伐,江州边军用来防备东吴,南中边军用来防备南方少数民族,这些边军加在一起至少也有2万人。

三国鼎立图

蜀汉有21个郡县,一个郡县平均算500郡县兵,合计约一万人,除掉2万中央卫戍军、2万边军、1万郡县兵,诸葛亮用来北伐的军队满打满算只有5万人,实际上应该是没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魏迅速反应,光是张郃率领的步骑军就有5万人,而身为曹魏关中军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曹真,手下的军队只会不低于5万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5万打10万,一半的实力差距。

要是普通将领,看到5万打10万,估计出兵也不敢,更何况魏军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政权,以强打弱打赢了,那叫正常,以弱打强打赢了,那叫能力,诸葛亮用一个比司马懿差了四五倍的实力,打得司马懿不敢出战,还有畏蜀如畏虎、死诸葛走生活仲达的故事,这本身就说明谁更强。

2、从军事角度来对比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唯一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唯二的优势就是靠自己的组合能力,到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时,已经不存在出其不意,诸葛亮唯一靠的就是自己的军事能力。

诸葛亮北伐图

而第四次北伐,才是诸葛亮与司马懿平生第一次较量,诸葛亮是侵略方,司马懿是防守方,诸葛亮在上邽抢收了魏军的麦子作为军粮,还跟司马懿玩起了谋略,把自己置身于死局之中,蜀军被断了补给,被魏军包围。

结果卤城一战,司马懿被杀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这可是详细的战利品清单,明显属于战后清理,至于《晋书》记载的司马懿“斩俘万计”的战功过于粗略,不可相信。

诸葛亮作为弱势一方,每次出兵北伐可是远道而来,前后行程上千里,从汉中翻越秦岭到达曹魏境内,这明显属于孤军深入敌后作战,补给困难,没有支援。

司马懿作为强势一方,以逸待劳,虽然司马懿与诸葛亮第一次交锋是从荆州远调过来,但双方对于祁山的地形认知恐怕是差不多水平,况且司马懿背靠关中,又是主场作战,又有优势兵力。

诸葛亮

最后的结局仍然是司马懿败了,连五子良将硕果仅存的张郃也被射杀了,张郃这种级别跟蜀汉的赵云差不多地位,算是军区副司令员的水平,仅次于司马懿,这种级别的将领当场阵亡属于重大失败,而张郃在卤城之战的见识都不比司马懿差,但是,张郃却死了,这么明显的胜败还需要争议吗?

太多人认为诸葛亮军事水平不行,事实上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与曹操相当,是三国少数几个排得上号的军事家之一。

诸葛亮发明的连弩、木牛流马,司马懿有吗?诸葛亮有军事著作《将苑》、《便宜十六策》、《兵法二十四篇》,司马懿可有?诸葛亮推演过延续几千年的八阵图,改进了阵法,并独创自己的研究,司马懿有吗?谁强谁弱还需要对比吗?

八阵图

3、从双方的对手来看

司马懿带兵之后,第一个遇到的对手其实是孙权,司马懿在江夏郡击败诸葛瑾,斩杀了张霸,斩首吴军首级千余级,大获全胜,第二个对方则盘踞在新城郡的孟达,司马懿一面写信安抚孟达,一面偷偷地急行军,仅8天时间就行军1200里,突然兵临城下,孟达毫无准备,被司马懿斩首,就连准备救援孟达的吴蜀联军,也被司马懿的军队击退。

司马懿的第三个对手是盘踞在辽东的公孙渊,用声东击西之计,避开燕军的营垒,直接攻打敌人的老巢,等到敌军来救援,又三败公孙渊军,然后又故意示弱,引诱敌军来战,最后包围了敌人的城池,等到敌人粮食用尽后,攻破城池,屠城筑京观。

司马懿最大的敌人就是诸葛亮,司马懿对于敌人的战略意图基本上能看得个大概,唯独看不透诸葛亮,司马懿为人谨慎,一旦看不出敌人的意图,他是不会贸然出战的,这就是司马懿首次率军与诸葛亮对峙时,两人一直呈胶着状态,就是不开战,根本原因就是司马懿看不透诸葛亮的战略,所以一直就这么耗着,尽管被人说成畏蜀如畏虎,也不贸然出击,这是司马懿非常小心谨慎的一面。

司马懿与诸葛亮

司马懿的性格就是如此,深藏不露、隐忍谨慎,没有把握的事绝对不做,一旦看透对手,司马懿就会迅速采取方针击败敌人,或者非常善于抓住机会实行致命一击,对待孟达、公孙渊都是如此,而且司马懿一旦出手,就会把事情做绝,不会给人翻身的机会,比如高平陵政变后对待曹爽,把曹爽一党五千余人全部杀掉,手段残忍而冷酷。

自从遇到诸葛亮后,司马懿开始变得无计可施,按他的性格,一旦发现诸葛亮的意图或者弱点,诸葛亮甚至故意在司马懿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但是司马懿怎么也不敢主动出击,在卤城之战中,诸葛亮退,司马懿就跟着,诸葛亮进,司马懿就退,诸葛亮据山扎营,司马懿就率军对峙,双方就这么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

司马懿如此沉着冷静,不得不说他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强大的,但是他手下的将领受不了,总想跟蜀军交战,甚至背地里说司马懿畏蜀如畏虎,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头次交手两个人居然一直不出击,到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卤城之战中,司马懿大败,后来诸葛亮退兵,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结果又赔上了张郃的性命。

高平陵政变中的司马懿

到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彻底就不出战了,他明白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坚固的营寨来消耗诸葛亮,无论诸葛亮用什么办法刺激司马懿,哪怕给司马懿送女人的衣服来侮辱他,司马懿都不为所动,他的隐忍之深厚,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如果司马懿能够发现诸葛亮的弱点,他早就主动出战了,诸葛亮拼命引诱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就是不出战,对待不同的对手要用不同的策略,司马懿明白,诸葛亮这个对手与他平生所有的对手相比,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司马懿本人,也无法参透诸葛亮这个对手的意图,既然看不透,那就只能以消耗战来抵御诸葛亮了。

如果诸葛亮的能力不如司马懿,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如,司马懿但凡有机会,早就出手了,他之所以没出手,根本原因就是司马懿的能力不如诸葛亮,对于抵御诸葛亮最好的办法,只有消耗而没有其他。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篡了曹操天下,可曹操生前留一后手,一举亡了司马懿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懿,曹操,魏国,匈奴,艺术家,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纷争的故事为后世津津乐道,历经几十年之久,魏国先后灭掉蜀国和吴国,一统天下。曹操的后人也完成了他的遗愿,然而还没等曹操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接踵而至的事变让曹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那就是老年的司马懿迫使曹爽交出兵权,后联合王凌、令狐愚三族一同发动叛乱,赐死曹彪,之后把曹魏的宗室迁往

  • 司马懿临终留一计,千年后被发现败给了诸葛亮?司马懿笑而不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刘禅,三国,陵墓,天文学家,汉朝

    不得不说,历史有时候就是会有惊人的巧合,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家分晋,于是晋国一分为三,而到了同为乱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三家归晋,即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被司马家族打破而建立了晋朝。当然,此晋朝非彼晋国,而三家归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以老谋深算和心狠手辣著

  • 诸葛亮过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何结有姻亲?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孙权,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瑾,诸葛恪,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兄弟有八人,司马懿是众兄弟中的老二,他兄弟八人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都非常优秀,时人称之为司马八达。其实司马懿的对手诸葛亮也是如此,诸葛家族当时也是人杰辈出,包括诸葛亮在内,诸葛亮这一辈在当时出现三位英杰,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有趣的是诸葛家

  • 司马懿凭什么成为三国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诸葛亮,魏国

    东汉朝与西晋朝之间的三国存世多少年?一说90年(190-280年),另一说96年(184-280年)。眺望浩瀚历史星空,近百年时光如那从云霄倏忽而下亲吻大地的流星,只有一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造就了贤士能人井喷,奇谋异策倍出的历史大舞台。台上演出的喜剧、悲剧、惊悚剧......随着时间的流淌越来越热

  • 司马懿临终留下一计,后被老农破解,为何时人笑司马懿输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司马懿,诸葛亮,曹爽,曹操,刘禅

    都说司马懿时三国最大的赢家,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西晋朝代的奠基人,和诸葛亮一样,在演义中也被神话,为人能忍,善谋奇策,从他的功绩来看,曾率领大军成功抵挡诸葛亮北伐,之后又远征平定辽东。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司马懿时诸葛亮的克星,诸葛亮每每遇到司马懿,总是显得更加小心谨慎,唯独使用离间计使得司马懿

  • 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怎么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死士,曹爽,智谋,三国,汉朝,司马懿,五虎上将

    在古代的乱世之中,人们经历了无数的纷争和权力之争。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一个聪明而机智的人物崭露头角,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明白自己需要一支忠诚无比、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死士军团来保护自己的势力。因此,他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计划。他在秘密中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每个人编织不同

  • 野史:司马懿立遗嘱:子孙不准为我扫墓!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曹爽,曹操,曹睿,曹芳,孙权,野史,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史说三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将至,人们纷纷准备清酒、祭品和烧纸等物品,准备去祭奠自己的祖先和列祖列宗。这是古人留下来的传统,辈辈相传,连绵不绝。可有这样一个人,他死后却不让后人来扫墓。他就是怀有旷世奇才,狼子野心,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大业的西晋奠基皇帝司马懿。公元25

  •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专家: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司马懿,曹操,诸葛亮,曹魏,刘备

    一、引言所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而跟着先贤或历史巨人脚步“品史”,从来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高效捷径。就比如许多人人,都感到奇怪的一个问题: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他有何德何能,竟然能笑到最后?首先要说的是,这其实就是三国的魅力之一。无论你站在三国大格局上去观察,还是紧盯着某位三国牛人去分析,都会发现总能给人

  • 张郃阵亡是司马懿的指挥失误?不,这一切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张郃,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曹睿

    在诸葛亮时代,张郃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成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在诸葛亮发动的前四次北伐中,他多次击退了蜀军的进攻。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末期,他在追击撤退的蜀军时却中箭身亡。在这场战役中,张郃与魏军主帅司马懿多次发生冲突。那么,张郃的死是司马懿有意造成的吗?一、张郃与司马懿的矛盾冲突。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成为曹魏权臣,为何没有篡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曹魏,蜀汉,曹操,权臣,曹爽,汉朝,司马懿,史说三国,高平陵之变

    249年正月,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发动政变,除掉了政敌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后,司马懿成为曹魏的权臣,魏国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他的手中。然而,司马懿却并没有篡位称帝,而是以权臣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那么司马懿大权独揽后,为何没有直接称帝呢?一、曹魏内部,阻力重重司马懿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