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闻野记 访问量:2260 更新时间:2024/4/8 19:19:02

刘禅真的是“蠢材阿斗”吗?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历史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憨憨”形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首先我们很难用蠢或者聪明来评价一个人,比如爱因斯坦聪明吧,拉起小提琴还真是不行!其次,也不应该通过一件事来论证一个人的一生。

但是可以肯定刘禅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昏庸。后汉政治复杂,本地士大夫和外来官员相互仇视,李严和诸葛的争斗就可看出一斑。

诸葛死后,刘禅能保后汉30年不乱,说明他的怀柔政策是成功的,换句话说,情商够高,帝王之术炉火纯青,不过,他斗志全无,求生欲极强也是真的!

刘备入川时,刘禅8岁,还是个小孩子,从此锦衣玉食,自然没啥斗志。纵观一生,觉得他只是想平平淡淡开开心心混一辈子而已。若是在一个和平年代,他会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而不是被后世指责的亡国之君!

有人说:刘禅养出黄皓,足够受人唾骂了,除非能洗白这个左右朝政的大太监,诸葛信任的几个老骨头凉了,内政尽归黄皓,蜀地后方就烂穿了,才让邓艾翻越山险的计划也不会那么顺!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是觉得,有时还必须回到当时的情况中来分析。

汉末到三国,皇帝权轻式微,皇权形如虚设,朝政往往由士大夫和宦官把持的,当然,刘备孙权是比较厉害的,除了他俩,皇帝一般都没有啥实权的。

所以说皇权旁落,在当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黄皓此人呢,极会看脸色,我的观点是,黄的想法,就是刘禅的想法,第一,压制本地士大夫,第二,压制北伐派。

因为,这两派一个有人心,一个有军队。他们是会篡位的,而宦官不会!这么想,他手下,文官要内斗,武将要打仗,毕竟最后文武都没成功,对吧?

我本人在他的位置,也许无法做得比他更好了!当然我并不是说他是什么明君,比比他父亲刘备和诸葛亚父,那是远远不如的。但也谈不上傻不傻,只是比起我们,那是要厉害一点的,或者说我分对他的要求太高。

我有时想想,我在他那个位置,估计也是压不住姜维的,再打个几战,蜀国估计撑不了几年,人民没吃的,就被当地人赶下台了!

还有刘禅有没有能力,从刘备立刘禅做接班人也可以反应出来,大家都知道,刘备此人军事能力有限,但是政治和识人还是很明白的,可以说刘备最牛的地方就是识人,什么样的人,能摆在什么地方心里一清二楚。刘备死之前,反复说道马谡不能用,夸夸其谈,给个参谋当当就行了。

刘禅并非刘备唯一的儿子,为什么立刘禅做接班人,就可以看出刘备是在自己儿子中,做了最优的选择了。刘禅最适合坐刘备位子的儿子。(刘备乱世之枭雄,能识人用人,理智能压制感情。若刘禅一点能力也没有,刘备扶刘禅上位,只是害他儿子。)刘禅封安乐公赏赐无数,去世64岁,这在古代才是高寿,寿终正寝!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几人过得好?这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智慧。

所以个人觉得刘禅并不是一个“弱智”或者说懦弱的人,而是他从小所处的环境,让他不会去做冒一点风险或者有破釜沉舟这样的事情,包括一开始不和诸葛亮争夺权力。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

你知道后来跟司马昭的对话说此间乐不思蜀,他就是一点儿风险都不愿意冒,他打嘴炮有什么意义,为了图个内心舒服?一吐为快吗?可是万一司马昭小心眼呢?派个人弄死他也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至于不杀亡国之君,那喜欢是不公开,并不代表不可以下毒什么的暗箱操作!不冒一点风险,既然已经投降了,就别整那些没用的,这应该就是刘禅的内心活动!

像孙浩似的,你这么有骨气,你在司马炎面前都敢对着他的脸喷,你为什么要投降呢?你怎么不死战到底呢?所以很多人骂刘禅可以,毕竟“亡国之君”的骂名是洗不掉的;但我认为夸孙皓这种嘴炮实在不能理解,他是一个性格暴虐、滥用酷刑的君主。刘禅好歹也算仁心宅厚,就因为孙皓嘴炮几句,就说他比刘禅强,我不能理解。

最恶心就是这种明明自己投降了,还一副我很有骨气,我很有志气的样子,早干什么去了?李煜这一种你都投降了你还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呢。能怨人家弄死你吗?要不就别投降,既然想好了要投降就走阿斗这种模式!

刘禅这样模式的内心活动就是,鱼肉是没有决定权但是不是表现得恭顺一些,被杀的可能性更低呢!

表现得越窝囊越没用,是不是给征服者以成就感呢。同样是两个人,一个处处找事儿,处处挑刺和另外一个,你让他干啥他干啥,你让他说啥,他说啥专门拍你马屁给你成就感,你要是想杀一个,你觉得哪一个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结语:

刘禅一州打九州,还要防着贼心不死的三州盟友,挺了41年,前中期还是攻势。如果把刘禅换成崇祯,丞相能换十几次,姜维一次失利崇祯就要把姜维下大狱,然后最后时刻放其出来救场,不给兵和粮,强逼其出关作战不许守剑阁。最后在成都老歪脖子树上吊前还要呐喊:季汉的大臣将军误我,锅不是我的!

刘禅的性格和执政风格适合于治平而非开拓。当好一个守成之主也是可贵且重要、许多方面比作一个立业者更加艰难。守成需要更加漫长和持续的精力消耗、长期稳定的心态控制,收获的功名美誉和成就感也比立业少,一旦亡国骂名就得全背!

标签: 刘禅刘备姜维司马昭诸葛亮孙权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群臣要刘禅清查他家产,事后刘禅怒摔酒杯,说了6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蜀汉,关羽,魏延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乱世之中,英雄辈起。除了纵横沙场的武将以外,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了。而纵观整个三国,最有名气且最富才华的军事,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181年出生于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不过在诸葛亮8岁那年,父母便相继

  • 刘禅——他是真的很无能吗?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吴痴凝标签:刘禅,刘备,蜀汉,诸葛亮,赵子龙,蒋琬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在位四十一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

  • 关羽死后,蜀汉如何评价他?刘禅中肯,诸葛亮谨慎,刘备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坤哥故事汇标签:关羽,刘备,刘禅,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一、该如何评价关羽?在关羽在活着时,几乎全是赞誉。曹魏阵营中,曹操表示:关羽是天下义士。郭嘉、程昱等人则点赞:关张皆万人敌。这三位都是曹营中的顶级大佬,所以在关羽在活着时,他堪称曹营最可怕的对手。东吴阵营,周瑜最具代表性,称关张是熊虎之将。以至于周瑜一度希望,在刘备过江娶亲时,身陷东吴的温柔乡之内,

  • 蜀汉的一位大臣:反对姜维北伐,力劝刘禅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刘禅,谯周,蜀汉,曹魏,邓艾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不久之后,魏国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

  • 刘禅作为季汉末代君主,掌权40年,是真傻还是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槛内人戏谈标签:刘禅,蜀汉,刘备,魏国,吴国,皇帝,季汉,史说三国

    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颇受争议。有人认为刘禅是真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不过是故意装傻。那么,到底刘禅是真的傻还是装傻呢?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评判刘禅是否真傻,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他在继承父亲的江山后,一直处于吴国和魏国

  •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朝廷重臣,这才是真实的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刘备,魏延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朝廷重臣?其实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他也是

  • 蜀汉最大的“短板”不是关羽、不是刘禅,而是这位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关羽,刘禅,蜀汉,曹魏,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在三国正史上,诸葛亮是一代名臣、军事奇才,但刘备死后,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未能收复中原,原因错综复杂,但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其实是蜀汉最大的“短板”,具体看来,有这么四点。第一,对曹魏高层而言,恰恰是因为诸葛亮这一终极强敌的存在,曹魏内部才能够“搁置争议,一致对外”。正因为诸葛亮的存在,曹魏高层才不顾曹

  • 刘备驾崩后,遗孀吴氏因为喜欢交朋友引发宫廷丑闻,刘禅尴尬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刘备,刘禅,吴氏,孙权,曹操,后主,吴朝,汉朝,蜀汉

    刘备驾崩后,他的遗孀吴氏被册封为皇太后,生活上锦衣玉食,但是在情感上是有缺少的。吴氏喜欢热闹,就经常叫召见大臣们的夫人到宫中聊天解闷,因为她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一场荒唐的宫廷丑闻,大臣刘琰也因此丧命。刘备有一句经典语录“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由此可见,刘备是个风流人物。他的一生被史书记载的共有四位,

  • 刘禅是一个“昏君”,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刘禅,诸葛亮,蜀汉,刘备,曹操,孙权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登基,是蜀汉后主。但是刘禅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是一个“昏君”。如刘禅宠幸宦官黄皓,不理朝政,在蜀汉被灭后,刘禅“乐不思蜀”,引得司马昭等人哄堂大笑等等。既然刘禅如此不靠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取而代之,自己当蜀汉皇帝呢?依据相关史料分析,诸葛亮

  • 诸葛亮临死前,刘禅派人来问了2个问题,这时他才明白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司马懿,魏国

    对于刘禅,很多人我哪都看走了眼,这个历史上被当做废物一样的君王,其实和大家眼中的形象完全不符。因为流传下来的都是他毫无功业、沉迷欢乐的样子,虽然如此,但是他作为刘备的儿子,必定有着过人之处,只是我们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反复研读,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他骗过来所有人,他那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