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了一首诗,竟成千古绝唱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了一首诗,竟成千古绝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墨疏窗 访问量:289 更新时间:2023/12/6 18:28:44

马相如辞赋水平一绝,青年时期备受赏识、春风得意,是汉武帝眼前的大红人,在大都会逐渐迷失,产生了纳妾的想法。

妻子卓文君才艺绝伦,睿智骜,曾与父亲断绝关系陪伴司马相如度过艰难岁月,他碍于情面委婉地给妻子寄去了一句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才女卓文君秒懂,用言简意赅的诗句回复,司马相如感到羞愧并再没想过纳妾!

才子长成,初遇伯乐

司马相如在天府之国蜀地成都长大,字长卿,小名犬子。自认字起便向众人展现出对读书的极高热情,七岁作赋,过目不忘,更是喜欢分析历史事件并追加思考。他将战国时著名贤丞蔺相如视为偶像,并改名为司马相如。

父母在小相如的培养上非常重视,渴望他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人才,不仅勉励他勤奋读书,更是带他拜师学武,练习骑射。司马相如在学习和练武上都心无杂念,辛勤刻苦,不到十四岁便成为县邑首屈一指的文武全才。

才德兼备的司马相如被四川总督推荐后进入最高学府深造,16岁的司马相如在长安太学毕业后,成为景帝的武骑常侍。司马相如对辞赋诗兴趣颇深,而汉景帝反感辞赋,从未认真阅读过司马相如的辞赋,自然也没有给过他更高的官爵。

公元前144年司马相如在长安官场混迹十二年后,远大抱负无处可施,辞职回到成都。老家已是物是人非,无官职无傍身之技,生存困难的他突然偶遇了来成都办事的王吉。王吉是司马相如的同学,少年相识,文学观点、三观抱负更是相似。

后王吉做了邻地县令,司马相如北方求仕,二人断了联系。如今好友重逢,似有千言万语沉积心头,最后化为了诚挚的援助。

娶得贵女,财名双收

在王吉的救济下,司马相如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可走在街上看着其他人儿女双全,婚姻幸福美满,他眼里满是羡慕。再看看自己,一事无成,政绩平平,二十八岁的大龄剩男,哪家千金能看得上。

整日郁郁寡欢,干活都耷拉着脑袋,提不起半分精神。

幸福再次来得突然,司马相如再次在王吉的帮助下,制造机会拜访卓王孙家,用溢满的诗情征服了卓文君,演了一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私奔爱情童话。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老父亲终究还是原谅了女儿。卓王孙给卓文君送去高额彩礼,司马相如有了体面的府邸,不愁衣食花费,有大把时间可以与妻子对酒吟诗,风月无边,好不快活。

司马相如的远大抱负还没实施,他并不安于短暂的稳定,四年后机会来了——新帝即位意气风发,推崇改革,朝廷学风大幅度提升。汉武帝喜爱辞赋,更是惜才爱士。司马相如辗转拜访多方人脉,花重金将《子虚赋》呈到了汉武帝面前。

在汉武帝表达对《子虚赋》的百般喜爱后,司马相如立马作出了《上林赋》,多年厚积薄发的情感与知识,在这瞬间迸发,《上林赋》成为了又一千古名作。帝王赞不绝口,当即封司马相如为郎官。后被特派回家乡制裁唐蒙,得到了蜀地百姓的爱戴。辞赋一绝,工作能力强的司马相如在朝堂上散发着光辉。

身临繁华,迷失初心

司马相如官场得意,满腹经纶有处施展,还被御赐在宫中居住。全然忘了妻子与旧时好友。春日在繁华似锦的长安城游玩,杏花吹满头,陌上马鞍才子,足风流。

繁华似锦的都城从来就不缺才貌双全的女子,乱花渐欲迷人眼,司马相如喜欢上一位五品官员的千金,有了迎娶的念头才想起家中的卓文君。

受旧时礼制所限,纳妾必须征得正妻同意。想到曾经共患难的妻子与嚣张暴躁的岳父,司马相如不敢直接表达,思来想去委婉地寄去一句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早已知晓丈夫在京城的成就,以为长久以来不写信是宫中事务劳累,无暇顾及家庭。收到信后天真以为司马相如准备接她进京享受荣华,欣喜异常。

拆开信后,卓文君秒懂丈夫之意,只是震惊于年少情深、私奔定终身竟也会演变成无“亿”(意)于我。

卓文君向来就不似寻常女子,她有个性,冷静坚毅,她的傲气不允许她轻易同意。她把把司马相如信中的数字,从一至万、从万至一作成一首诗寄回了长安: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嘤,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首诗也被后世称为《怨郎诗》。

丈夫执迷不悟,而卓文君始终坚持原则,直白决绝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司马相如是她此生唯一依靠之人,年轻的她敢于冲破礼教,违背父母;现在的她也不会违背当初诗情画意的甜蜜誓言,一生愿得一心人,男女平等是她永恒的追求,即使离婚决也不接受纳妾!

幡然醒悟,携手白头

这封信终于到达司马相如手中,看着装载发妻深厚情谊与坚定态度的字字句句,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连身边众好友阅见卓文君之诗,不禁数落起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找到那位千金,义正言辞的和她断绝关系,连忙送信向妻子表态——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不仅如此,司马相如还派人即刻去成都接卓文君入京同住。

卓文君见信,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她果然没有将幸福错付。和丈夫相聚后,不再追究往事,两人就这样一直相守了很多年,这期间司马相如从未再有过纳妾之意。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中途确有坎坷,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还是秉持着最初的样子,在变化中保持永恒,这初心可抵岁月漫长。

“旧时天气旧时衣,当时年少春衫薄,如斯美好。”

更多文章

  • 看看卓文君是怎么对待丈夫纳妾的,有第三者插足危险的可以看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桃花,孤雁,卓文君,艺术家,小说家,司马相如,第三者插足

    历史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当时的才子配佳人,而且卓文君也是著名的才女。司马相如为官之后,也想和其他达官贵人一样,来个三妻四妾的,卓文君听说这件事后,没有潵泼打滚,而是写了一首诗寄过去的,司马相如看后,立马打消了纳妾的念头。那么卓文君写的什么呀,不要着急,下面我就把原作介绍的大家。一朝别后,两地相悬。只

  • 当初抛弃卓文君的那个渣男怎么样了?《白头吟》又有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卓文君,白头吟,司马相如,才子,书生,才女

    “白头吟”我想一部分人应该有所耳闻,如果不知道,说起“愿得一人心”一句,你应该就会有所印象。仔细想一下这首诗,你可能说这首诗充满的是恋爱的酸臭味,尤其是对于单身狗来说,感觉身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而其实呢,这其实是分手诗,或许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吧。这首诗就是卓文君给司马相如写的一首诗,其实仔细想想

  • 一曲《凤求凰》,是司马相如为卓文君编织的爱情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柚风小圆标签:卓文君,司马相如,凤求凰,刘启,刘彻

    图:网络/侵删两千多年前的一天晚上,四川临邛的富商之女卓文君,做了此生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跟刚认识一天的才子司马相如私奔了。随后,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刚一进门,卓文君就被眼前的一幕吓懵了,她转身指着司马相如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骗子。”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第一次见面,是在卓府一次宴会上。

  • 《史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初读情深义厚,细品爱情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追悼红轩标签:卓文君,司马相如,司马迁,爱情,爱情阴谋

    一篇《子虚赋》让司马相如登顶西汉文学顶峰,自此,文学领域形成了【文章西汉两司马】的局面,这一局面也影响中国文学长达两千年之久。【两司马】是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能和司马迁齐名,司马相如幸甚!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也为我们描绘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好爱情故事

  • 名人大讲堂|卓文君“娘家人”:希望更多人关注卓氏父女对司马相如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卓文君,司马相如,卓氏,史记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今相重,而以琴心挑之。”一段记载于《史记》上的“花边新闻”让司马相如“琴挑文君”一事在后世传为佳话,卓文君故里邛崃也成为司马相如研究中不过缺少的部分。9月29日下午,“名人大讲堂”迎来“司马相如季”的首场讲座,西南民族大学教

  • 四川女人家庭地位到底有多高?看看这个敢休老公的卓文君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刘彻,卓文君,白头吟,四川省,艺术家,小说家,司马相如

    文|简平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责编|谦钟素她温婉可人、知书达理,和司马相如的爱情一直被津津乐道。《西京杂记》也不乏对她的赞美之词: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滑若如脂。其中,“当垆卖酒、为爱私奔、白头兴怨”传为千古佳话。这位千娇百媚、贤惠睿智的女子在《白头吟》中写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

  •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旷世绝恋,是一场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卓文君,司马相如,凤求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那“凤求凰”的爱情故事曾是古人追求婚恋自由、大胆逐爱的一则经典,然而司马相如在抱得美人归之后,却没能把不渝的爱情坚持到最后——他平步青云后,也有了花心,想纳一位娇美的茂陵女子为妾。素有才女美名的卓文君为了挽回一切,用一首诗作来征服了司马相如的心,从而让他们的爱情在历经波折后有了一个“

  •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了一首诗,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卓文君,司马相如,白头吟,怨郎诗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寥寥数字,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佳句,正是出自于我国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笔下。千年前,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知相爱,携手走过半生贫瘠日子,却在晚年收到丈夫的13字休书。她以诗回应,竟换来了丈夫的回头,成就了一段传奇佳话。卓文君是如何回应的?二人之间

  • 卓文君给丈夫写了一首诗,就让他打消了纳妾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刘彻,诗人,卓文君,凤求凰,怨郎诗,小说家,司马相如

    穷小子获得白富美的芳心,步步高升之时,竟动了纳妾的心思,白富美哪能忍他,一首诗就让他立马乖乖听话。卓文君作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家世更是显赫,父亲卓王孙是冶铁巨商,在汉代那个严管铁盐业的朝代,他家却能混的风生水起,地位和权势可想而知,因此卓文君从小就饱读诗书,远近闻名。含着金钥匙出

  •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了一首诗,成为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彻,长卿,汉朝,卓文君,白头吟,艺术家,小说家,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想纳妾,就给妻子卓文君写了一书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看着这个书简,马上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含泪挥笔回了一首,司马相如从此打消了纳妾的念头!新嫁守寡,冥冥之中有天意卓文君出生在西汉王朝走向繁盛的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