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辞赋水平一绝,青年时期备受赏识、春风得意,是汉武帝眼前的大红人,在大都会逐渐迷失,产生了纳妾的想法。
妻子卓文君才艺绝伦,睿智桀骜,曾与父亲断绝关系陪伴司马相如度过艰难岁月,他碍于情面委婉地给妻子寄去了一句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才女卓文君秒懂,用言简意赅的诗句回复,司马相如感到羞愧并再没想过纳妾!
才子长成,初遇伯乐
司马相如在天府之国蜀地成都长大,字长卿,小名犬子。自认字起便向众人展现出对读书的极高热情,七岁作赋,过目不忘,更是喜欢分析历史事件并追加思考。他将战国时著名贤丞蔺相如视为偶像,并改名为司马相如。
父母在小相如的培养上非常重视,渴望他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人才,不仅勉励他勤奋读书,更是带他拜师学武,练习骑射。司马相如在学习和练武上都心无杂念,辛勤刻苦,不到十四岁便成为县邑首屈一指的文武全才。
才德兼备的司马相如被四川总督推荐后进入最高学府深造,16岁的司马相如在长安太学毕业后,成为景帝的武骑常侍。司马相如对辞赋诗兴趣颇深,而汉景帝反感辞赋,从未认真阅读过司马相如的辞赋,自然也没有给过他更高的官爵。
公元前144年司马相如在长安官场混迹十二年后,远大抱负无处可施,辞职回到成都。老家已是物是人非,无官职无傍身之技,生存困难的他突然偶遇了来成都办事的王吉。王吉是司马相如的同学,少年相识,文学观点、三观抱负更是相似。
后王吉做了邻地县令,司马相如北方求仕,二人断了联系。如今好友重逢,似有千言万语沉积心头,最后化为了诚挚的援助。
娶得贵女,财名双收
在王吉的救济下,司马相如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可走在街上看着其他人儿女双全,婚姻幸福美满,他眼里满是羡慕。再看看自己,一事无成,政绩平平,二十八岁的大龄剩男,哪家千金能看得上。
整日郁郁寡欢,干活都耷拉着脑袋,提不起半分精神。
幸福再次来得突然,司马相如再次在王吉的帮助下,制造机会拜访卓王孙家,用溢满的诗情征服了卓文君,演了一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私奔爱情童话。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老父亲终究还是原谅了女儿。卓王孙给卓文君送去高额彩礼,司马相如有了体面的府邸,不愁衣食花费,有大把时间可以与妻子对酒吟诗,风月无边,好不快活。
司马相如的远大抱负还没实施,他并不安于短暂的稳定,四年后机会来了——新帝即位意气风发,推崇改革,朝廷学风大幅度提升。汉武帝喜爱辞赋,更是惜才爱士。司马相如辗转拜访多方人脉,花重金将《子虚赋》呈到了汉武帝面前。
在汉武帝表达对《子虚赋》的百般喜爱后,司马相如立马作出了《上林赋》,多年厚积薄发的情感与知识,在这瞬间迸发,《上林赋》成为了又一千古名作。帝王赞不绝口,当即封司马相如为郎官。后被特派回家乡制裁唐蒙,得到了蜀地百姓的爱戴。辞赋一绝,工作能力强的司马相如在朝堂上散发着光辉。
身临繁华,迷失初心
司马相如官场得意,满腹经纶有处施展,还被御赐在宫中居住。全然忘了妻子与旧时好友。春日在繁华似锦的长安城游玩,杏花吹满头,陌上马鞍才子,足风流。
繁华似锦的都城从来就不缺才貌双全的女子,乱花渐欲迷人眼,司马相如喜欢上一位五品官员的千金,有了迎娶的念头才想起家中的卓文君。
受旧时礼制所限,纳妾必须征得正妻同意。想到曾经共患难的妻子与嚣张暴躁的岳父,司马相如不敢直接表达,思来想去委婉地寄去一句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早已知晓丈夫在京城的成就,以为长久以来不写信是宫中事务劳累,无暇顾及家庭。收到信后天真以为司马相如准备接她进京享受荣华,欣喜异常。
拆开信后,卓文君秒懂丈夫之意,只是震惊于年少情深、私奔定终身竟也会演变成无“亿”(意)于我。
卓文君向来就不似寻常女子,她有个性,冷静坚毅,她的傲气不允许她轻易同意。她把把司马相如信中的数字,从一至万、从万至一作成一首诗寄回了长安: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嘤,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首诗也被后世称为《怨郎诗》。
丈夫执迷不悟,而卓文君始终坚持原则,直白决绝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司马相如是她此生唯一依靠之人,年轻的她敢于冲破礼教,违背父母;现在的她也不会违背当初诗情画意的甜蜜誓言,一生愿得一心人,男女平等是她永恒的追求,即使离婚决也不接受纳妾!
幡然醒悟,携手白头
这封信终于到达司马相如手中,看着装载发妻深厚情谊与坚定态度的字字句句,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连身边众好友阅见卓文君之诗,不禁数落起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找到那位千金,义正言辞的和她断绝关系,连忙送信向妻子表态——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不仅如此,司马相如还派人即刻去成都接卓文君入京同住。
卓文君见信,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她果然没有将幸福错付。和丈夫相聚后,不再追究往事,两人就这样一直相守了很多年,这期间司马相如从未再有过纳妾之意。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中途确有坎坷,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还是秉持着最初的样子,在变化中保持永恒,这初心可抵岁月漫长。
“旧时天气旧时衣,当时年少春衫薄,如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