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宣帝刘询为何给自己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

汉宣帝刘询为何给自己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小天际云 访问量:3320 更新时间:2024/3/10 21:46:03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巫蛊之祸爆发后被陷害,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最后自杀,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刘询即位后,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

据《逸周书 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汉宣帝刘询为何给自己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

太子刘剧反叛关键点在于护北军使者任安和长水校尉两人,掌握北军的任安受符绶而不奉命,长水与宣曲的胡兵也不受命,那么所依赖的只有京城皇后所能掌控的两宫卫尉、长安部分守军以及发动长安牢狱的犯人与长安三辅的流民百姓。

对抗丞相刘屈髦所率领平叛的正规军,激战多日,流血漂橹,待到很多人听到皇帝还活着并指挥平叛之后,太子刘剧一方所依赖的匆忙组织起来的军队立马作鸟兽散,败局已定,皇后自缢身亡,太子与二子逃亡,最后被迫自杀。

巫蛊之祸刚发生时,太子的长孙刘病已刚出生几个月,变故之中太子与三子一女皆亡,只剩下襁褓之中的皇曾孙刘病已投身掖庭,仰赖邴吉、张贺几个原太子门人保全。

虽在五岁那年,汉武帝遗训大赦,并将其录入宗籍,归宗正抚养,正式承认其皇室血统的身份,但是太子一系没有其他近支亲属了,亲母只是舞姬出身,母族寒微,到了登基之后才调查清楚联系上,幸好祖母史良悌母家尚在,就去投靠祖母的母族。

等到十三年后,刚刚21岁的汉昭帝幼冲之年驾崩,昭帝又无子嗣,大汉王朝当时面临严重的继承人问题。

本来汉武帝子嗣就凋零,六个儿子当中,皇长子也就是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身死,只剩下太子的长孙平民庶人的刘病已;

皇二子受封齐王,早夭,没留下子嗣;

皇三子受封燕王,因为与鄂邑长公主、上官上官安父子以及桑弘羊合谋谋反,事败自杀国除,妻子儿女贬为庶人,燕王一系再无继嗣大统的可能;

皇四子受封广陵王,匹夫鲁莽奢侈,虽然在世,但是霍光大权独揽,不会选择年龄稍大的君主,不好控制;

皇五子受封昌邑王,可惜在汉武帝去世前的一年去世,生下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海昏侯的刘贺继承王爵。

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特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

因此汉昭帝去世以后,第一人选就是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所以霍光以其过继给昭帝为嗣做皇帝;可惜这家伙不懂得韬光养晦之道,虽然有纨绔王公的奢靡游乐的习气,无可厚非,此是小节,不算什么,但是一上来就想用原来昌邑王的属官僚臣代替中央把握朝政多年的官员,惹了众怒。

霍光大权独揽十几年,亲族门客遍布朝野,想取而代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仅仅在位27天的刘贺就被霍光及大臣列举一千一百二十七起大小坏事,奏请15岁的上官皇太后(傀儡,霍光的外孙女)废立,贬为庶人。

废完昌邑王,没有即位大统的合适人选了,七找八找找到了故太子的长孙,身为庶人的刘病已,身为平民,近亲已死,后系外戚要么小吏要么平头百姓,太好操控了。

所以霍光积极的迎立18岁的刘病已,过继给冥岁21岁的汉昭帝和芳龄15岁的上官皇太后为儿子,入继大统。

初登大宝的刘病已,谨小慎微,吸取昌邑王的教训,当霍光试探性的申明要归政皇帝时,宣帝也谢绝,继续言明支持霍光独揽朝政,好好做自己的傀儡皇帝。

为了申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登基之后没多久,就下诏议论曾祖汉武帝的功绩,应该立庙世宗,世世代代受子孙臣民祭祀,这手段挺高明的。

既然武帝是有大功绩的帝王君主,为先主讳过,不可能大肆宣扬先帝的过失,所以卫太子谥号戾,卫皇后谥号思。

当时人们都知道汉宣帝的爷爷是冤枉的,然而如果公然给爷爷一个好的谥号,对于宣帝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他爷爷造他太爷爷的反是事实,汉宣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他爷爷做的是对的。

刘据在蒙受冤屈后,没有“顺受”,而是发兵反抗,杀老爹的臣子,等于是造老爹的反(虽然是“清君侧”的旗号,但是都知道这三个字的可怕),在当时的价值体系里,即便是因为惶恐,这也是大错!因此,据“不思顺受”这一条谥为“戾”是比较中肯的。

而且当时霍光掌握朝政,大家都是巫蛊之乱的受益者和汉武帝政治的继承者,给刘据平反意味着要推翻汉武帝,也就要跟霍光起龃龉,刘询必须要装怂,只能舍弃平反这个念头了。

标签: 刘询霍光刘彻武帝刘据卫太子汉宣帝

更多文章

  • 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还会被冤枉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霍去病,卫太子,卫青,刘彻

    如果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都还在,戾太子刘据都不用冤枉,恐怕会被汉武帝直接干掉!卫青与霍去病,是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卫青本是骑奴,霍去病是私生子,出身极低。文景二帝,并不是没有给武帝留下可靠的人才。汉武帝为什么要提拔这些“草根”、“屌丝”?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推行与父辈祖辈不同的国家政策。从“

  • 汉武帝为何要杀戾太子刘据!

    历史解密编辑:紫馨谈财经标签:刘彻,江充,皇帝,匈奴,赵高,嬴政,刘据,卫太子,汉武帝

    汉武帝是西汉帝国的第五位皇帝,因为其在位时间长久,且多次出兵进攻匈奴而闻名于后世。但他的身上也不尽然都是闪光点,在他的晚年他做了一件让人跌掉眼镜的事情。那就是杀死自己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长子刘据以及他所有的血脉,只有刘据的孙子侥幸存活。与秦始皇被赵高矫诏杀死自己长子扶苏相比,汉武帝无疑是做得更加过分。

  • 如果太子刘据没有遭遇巫蛊之祸,他继承皇位,西汉会兴盛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刘彻,霍光,皇位,刘据,西汉,卫太子,刘弗陵,卫子夫

    刘据是汉武帝与卫子夫唯一的儿子,汉武帝对这个儿子十分看重。刘据做太子期间,也曾以仁德闻名天下。但是却因为被人诬陷使用巫蛊之术诅咒父亲,随即起兵造反被诛杀。后世不禁会想,如果他没有被陷害,继承了皇位,西汉会兴盛吗?说到刘据的得宠也有一大半原因来源于母亲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出身贫寒,却

  • 汉武帝明知太子刘据被冤杀,颇具悔意,为何不立刘据后人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卫太子,刘彻,皇帝,江充,钩弋夫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汉武帝为什么逼刘据自杀。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文治武功都非常了得,在他任内,真正做到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从来都不耍嘴皮子。他任期内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镇匈奴,攻无不克,威名远扬。但是这样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也有不伟大的地方,那就是在房内不伟大。也许

  • 刘询登基称帝后,称祖父刘据为戾太子,为啥不追尊他为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刘询,刘彻,霍光,皇帝,刘据,卫太子,汉昭帝,汉宣帝

    《说文解字》中对“戾”的解释为:“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公元前74年,权臣霍光把刘贺废掉后,对上官太后说道:“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

  • 汉武帝刘彻,曾为刘据建立思子宫,为何却不肯善待刘病已

    历史解密编辑:王洪谈科技标签:刘彻,卫太子,刘病已,钩弋夫人,卫子夫

    汉武帝刘彻是大西汉王朝的打造者,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使得西汉迎来了盛世时代。不仅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经济上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汉武帝使得西汉成为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巅峰朝代。汉武帝尽管英明大志,01受宠的太子刘据刘据的母亲卫子夫,是汉武帝十分宠爱的一个妃子。刘据是

  • 穷兵汉武(二七)刘彻为刘据平反,处死反太子官员,真的是悔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刘彻,皇帝,刘据,卫太子,刘弗陵,穷兵汉武

    因为巫蛊之后的大乱,汉武帝刘彻晚年时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给国家和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巫蛊之乱后刘彻反思自己的过失,开始思念自尽的太子刘据,并采取了一系列弥补的措施。他除了将巫蛊之祸的罪责推在刘屈氂、李广利、江充等一系列反太子派大臣的头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他通过这些操作表示自己对巫蛊之祸反

  • 汉武帝为太子刘据几乎是倾尽了心血,最后他为啥要下令诛杀刘据?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刘彻,江充,刘据,卫太子,汉武帝

    历史人物中被冤枉的典型案例就是卫太子刘据,“巫蛊之祸”是西汉历史上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有传言说根据汉武帝后来的态度,甚至有可能是他想要铲除刘据势力,或者根本就是对刘据不满想要易储,为此故意策划的一场阴谋。巫蛊之祸巫蛊之祸发生在汉武帝晚年,后果就是酿造了父子之间相残的惨剧,在司马光著作的《资治通鉴》里

  • 刘病已是刘据之孙,为何继位之后,却给祖父谥号“戾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霍光,刘彻,刘据,卫太子,刘病已,汉宣帝

    公元前73年,刘病已(刘洵)继位第二年,颁布诏书追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所谓“戾”,《逸周书·谥法解》解释是“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逸周书》是周朝古书,其中《谥法解》是现存最早、沿用最久的关于谥法的文献。众所周知,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西汉

  • 卫子夫,汉武帝,都输给了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卫子夫,刘彻,钩弋夫人,陈阿娇,阿娇,司马相如

    汉武帝,小时候见到漂亮表姐陈阿娇。就留下一句很有名的话: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从此金屋藏娇的典故不胫而走。窦太后也因此深深钟意汉武帝做皇帝。汉武帝娶了陈阿娇,在窦太后的支持下,当上了皇帝。但是,阿娇暴戾无理,不是汉武帝喜欢的女人。碍于窦太后的情面,汉武帝一直容忍退让。有其女必有其母,窦太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