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穷兵汉武(二八)刘弗陵尚未成年,刘彻为何将其选为皇位继承人?

穷兵汉武(二八)刘弗陵尚未成年,刘彻为何将其选为皇位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672 更新时间:2024/6/5 3:17:32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刘彻进入晚年,由于太子刘据自尽,汉朝的储君之位悬空,确定汉朝储君便成了刘彻眼前最大的任务。刘彻不仅有长子刘据,还有好几个儿子,他们都已经成年了。这些儿子们都有自己的势力,在朝廷中也有各自的代言人,对争夺太子之位非常积极。然而刘彻否定了这些成年皇子们的请求,却选定了不到十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作为皇位继承人,这让朝廷内外大跌眼镜。站在国家和政治的角度,刘弗陵是难以担当汉朝皇帝的责任的,让他当皇帝的风险非常大。所以后世学者们对刘彻当时的决策感到不解,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将刘弗陵作为汉朝未来的皇帝,首先将面临主少国疑的大问题。皇帝年幼必然不能处理国家政务,大臣们怀疑皇帝的能力,双方必然在治国方面产生矛盾冲突。这样的矛盾冲突要么导致权臣出现,皇权旁落,国家出现改朝换代的风险。也可能出现皇权和相权激烈冲突的情况,朝廷中掀起争权夺利的斗争,国家面临内乱和崩溃的风险。可以说从各方面来看,选择刘弗陵这样的未成年人为皇帝,对国家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刘彻作为统治汉朝五十余年的帝王,对这种情况应该有所预测,其风险也很清楚。

然而刘彻还是拒绝了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等成年的儿子对太子之位的渴求,选择了还在儿童时期的刘弗陵。他甚至为了打消成年皇子们对皇位的觊觎,严厉处置了燕王刘旦,还将昌邑王刘髆的党羽两根拔起。可以说面对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反对之声,刘彻表现得非常强势,简直就是一意孤行和刚愎自用。由于刘彻的一贯强势,再加上巫蛊之祸前后的杀戮,让朝廷中大臣不敢反对,使得刘弗陵坐上了太子之位。对于刘彻的这种选择,很多人感到不解,从理智层面分析,这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可以说是在赌汉朝的国运。

历史上的学者们分析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原因,各种说法不一而足。有的归咎于刘弗陵及其母亲钩弋夫人身上的神迹,说是刘彻迷信神迹的结果。也有的是刘彻看到刘弗陵长得像幼年时期的自己,所以对幼子特别疼爱。还有的说法是认为钩弋夫人没有强势的外戚背景,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威胁,所以刘彻才选择了刘弗陵。这些说法在史书上比比皆是,各种论断的文章不少,但都没有抓住其中的重点。只有钩弋夫人没有外戚背景的说法有些沾边,但并没有指出其关键问题所在,理由也难以让人信服。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所谓刘弗陵及钩弋夫人身上的神迹之说,很可能是刘彻故意找人扮演的政治秀。刘彻和钩弋夫人的事情,发生在刘彻巡狩河间国的时期。他听到当地的“望气者”说这里有奇女子,便找人查询,最后发现了只有十多岁的钩弋夫人。据说钩弋夫人出生是双手握拳,从诞生起都不能打开。刘彻感到非常神奇,便召见了钩弋夫人。刘彻掰开钩弋夫人的双拳,手中居然藏着玉钩,于是刘彻便把钩弋夫人带回了长安。钩弋夫人长得很漂亮,深受刘彻的宠爱,生下了皇子刘弗陵,后来被刘彻立为太子。

除了钩弋夫人身上的神迹外,刘弗陵从诞生也发生了神迹。据说他是钩弋夫人怀胎十四月才生下的儿子,因为和上古圣帝的怀胎时间相同,所以刘彻认为他是自己的继承人,还修建了尧母门彰显神迹。刘弗陵长成后,五六岁便身体强壮,而且很像幼年时期的刘彻,所以深受刘彻喜爱。

刘彻派人绘制“周公辅成王”的图画,赐给奉车都尉霍光,暗示群臣自己欲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上述的这些说法在各种史书上都有出现,向来被主流历史圈认为是刘彻信任和宠爱刘弗陵的表现。可仔细想来,刘彻的这种表现,明显与他一贯雄才大略的作风不同,更不符合他严酷的政治性格。

刘彻统治汉朝数十年,从来都是个人私情和政治利益分开的,绝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影响政治利益,更不会因为神迹之类的说法影响自己的国策。刘彻在这方面的残酷和现实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如果上述记载真的成立,也就极大地违背了刘彻一贯的政治作风。有人认为是刘彻晚年性格大变,因为儿子刘据之死导致他作出与往常不同的决策。这种说法其实是自欺欺人的,刘彻这种铁石心肠的政治家,一辈子见惯了生死。刘据之死可能对刘彻造成打击,但要说改变他的性格,这完全是痴人说梦,也不符合刘彻雄才大略的风格。

从刘彻、钩弋夫人和刘弗陵的故事来看,这里面有着明显人为操作的痕迹。钩弋夫人的父亲姓赵,因为犯罪了罚了宫刑,派到宫廷中做宦官,一度做到了中黄门的位置。刘彻在河间国发现钩弋夫人时,钩弋夫人的父亲已经过世,葬在长安西城门雍门。其实这里面疑点非常多,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很多人认为刘彻在河间国发现钩弋夫人,是中黄门赵氏的同僚和河间国官员组织的,一场拍刘彻马屁的活动。实际上这种说法也难以成立,如果是这样,刘彻还被诓骗其中,除非刘彻是傻子,而不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中黄门并不是小官,而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是皇帝出行伴随左右的。对于这样的官员,刘彻不可能不查清他的底细及家庭情况。所以钩弋夫人在河间国以奇女子的身份出现,还让“望气者”去告知刘彻,这明显是刘彻自己安排好的把戏。而且中黄门赵氏去世后,被埋在长安西城门雍门,而不是回到家乡河间国,这也说明了钩弋夫人在事发前其实生活在长安,而不是河间国。从事发时的政治背景看,正是太子刘据势力如日中天。刘彻出巡河间国,由刘据代理朝廷政务的时期,这说明钩弋夫人的神迹显现必然有所指。

钩弋夫人双手握拳,拳中藏玉钩,被人称为拳夫人。古代拳通权,这明显是代表皇权的意思。钩弋夫人双拳别人都掰不开,唯独刘彻将其掰开,这说明皇权在刘彻这边。钩弋夫人怀胎十四月生刘弗陵,与尧帝十四月诞生雷同。这也暗示刘弗陵是天命之子,而刘彻是天命之子的父亲。这明显是一出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理念的大戏,是与太子刘据争权的布置。而太子刘据又得到儒家的支持,尧帝是儒家推崇的上古圣帝,这明显是在与刘据争夺儒家话语权。结合所有细节来看,刘彻这出大戏明显是冲着太子刘据去的。

钩弋夫人虽然被刘彻带回长安,但并不是生活在长安的未央宫、建章宫中,而是生活在长安远郊的甘泉宫。这里是刘彻狩猎和休假地方,距离政治中心的长安城有一段距离。钩弋夫人生活在这里,常常陪着刘彻狩猎玩乐,看似得到刘彻宠爱,其实也是别有深意。钩弋夫人不与朝廷大臣常常见面,她的一切能够保留神秘感,这有利于刘彻在她们母子身上编故事。这些故事实际上就是政治信号,遥控着朝廷中局势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是早有所谋的。很可能历史书上留下的刘弗陵出生的日子,都是被刘彻改过的。

刘彻姬妾很多,但他唯独选择了中黄门赵氏的女儿,明显是有着深思熟虑的操作。赵氏是贱民出身,又是犯有重罪入宫的,所以他不可能有外戚家族把持朝政,这可以避免外戚专权的发生。刘彻对外戚专权深恶痛绝,所以这是他立刘弗陵为太子的首要考虑条件。刘弗陵年幼,在甘泉宫长大,身边的人全是刘彻安排好的,与朝廷内外的大臣没有利益关联。而刘彻的其他皇子,除了已去世的刘据,剩下都是诸侯王。这些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势力,对皇权野心勃勃,朝廷之中也有代理人。立谁为太子,都会引发他们之间的内斗。

在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前,汉朝因为长期与匈奴和外族的扩张作战筋疲力竭,国内各地的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尤其是在巫蛊之祸后,因为内耗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使汉朝的国力回到了文景之治以来的最低点。而朝廷之中动荡也还没有完全平息,刘彻在自己离世前需要提前完成许多的布置,避免帝国在自己去世后崩溃。为此刘彻对儒家官员表示妥协,重了原刘据的太子党儒家官员,甚至下了《轮台诏》为罪己诏,将国策从对外扩张回归到修身养息。所以此时的汉朝再也经不起诸侯王争夺皇位而内斗,刘彻必须提前将苗头掐死。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刘彻大力扶持刘弗陵。他不仅搞出很多神迹一类的东西,还多次或明或暗地向朝廷大臣暗示。同时他又提拔了霍光、上官等人作为刘弗陵的辅政大臣,这都是为了帮助刘弗陵稳定朝政的局面。而刘彻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两个意图。其一是让刘弗陵的班底与儒家官员控制的朝廷形成平衡,让皇权不至于旁落。其二是让儒家官员掌权,让他们坚持休身养息的国策,使国家从巨大的损耗中恢复过来。由于霍光等人是新提拔的,而且不是朝廷中固有势力,在儒家官员的掣肘下,无法单独掌权,这也防止了权臣的出现。

可以说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从头到尾都有着很复杂的考虑。首先是考虑到赢得儒家大臣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个支持,刘弗陵的皇位也坐不稳。如果没有儒家大臣,修身养息的国策也无法坚持下去,国家很可能在内乱中崩溃。同时还要考虑到外戚专权、权臣出现和诸侯王争权夺利的可能,所以在朝廷中形成了儒家大臣和辅政大臣的相互制衡,避免内斗而使国家失控。由此可见刘彻在安排后事上是有着多重考虑的,从朝廷内外到国家政策,都是全方位的考虑。刘弗陵作为皇子中政治牵涉最少的一方,反而是最有利于政治稳定。如果选择其他成为诸侯王的皇子,必然会导致地方派系、诸侯王势力和儒家朝廷的内斗,危及国家存亡。

更多文章

  • 刘弗陵8岁登基,在位13年取得诸多成就,可惜年仅21岁就英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弗陵,霍光,钩弋夫人,刘彻,刘启

    刘弗陵8岁登基,在位13年时间,年仅21岁就英年早逝,按理来说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应该不高,可是关于这位年轻皇帝的历史事迹,我们在史料中随处可见,单纯从这一点而言,我们就明白刘弗陵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刘弗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拥有什么样的传奇事迹呢?带着诸多疑问,我们一起

  • 汉昭帝刘弗陵只活了21岁,为什么能够被人称为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霍光,刘彻,刘旦,皇帝,刘弗陵,汉昭帝

    汉武帝晚年时,有一次到民间视察,看到了一位衣着朴素但是容貌秀丽的年轻女子,虽然女子长得不错,但汉武帝美人见得多了,于是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跟随在汉武帝身边的一名术士对他说道:“此女非比寻常,可孕育天子”。因为术士的一句话,这名女子被汉武帝带进宫里,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名女子

  • 汉昭帝刘弗陵为何22岁就无子而终?后宫嫔妃都是摆设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霍光,刘彻,刘弗陵,汉昭帝,钩弋夫人,女皇武则天

    汉昭帝刘弗陵年仅22岁便驾崩了,还没留下一儿半女。根据史书中记载,是因为霍光的控制,让他连临幸嫔妃的自由都没有。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爱屋及乌,汉武帝对刘弗陵也非常喜欢。太子刘据因为一场巫蛊之祸被杀死,汉武帝此时嘱意6岁的刘弗陵做太子。可是此时的刘弗陵还太过年幼,汉武帝担心再发生

  •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西安展出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刘贺,出土文物,帝陵,嬴政,文物,编钟

    6月11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当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流风遗躅——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来自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128件(套)精品文物,多维度为观众解读2000多年前的西汉文明。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6月11日,

  • 全网首发•折狱龟鉴•释冤卷下•034刘贺察情

    历史解密编辑:智囊智囊标签:刘贺,宰相,张咏,丞相,情理,墓志,折狱龟鉴

    01译文承制刘贺刚考中进士的时候,就被任命为怀州修武令。当时有老百姓喝醉了,没办法回家。和他一起喝酒的同伴就拿着他的衣服送回到他家里。结果这个人死在路上了。死者的家属就将同伴告到了官府。刘贺说:“他都拿着死者的衣服回来了,说明人不是他杀的。”于是同伴才没有遭受牢狱之灾。段少连推荐刘贺为将军,然后刘贺

  • 江西挖出一汉墓,揭秘废帝刘贺真实面目:司马光废黜是必然的

    历史解密编辑:旧城不顾谈时尚标签:刘贺,霍光,刘彻,唐朝,司马光,汉昭帝,江西省,王安石

    汉武帝刘彻之孙海昏侯刘贺,本是在封地潇洒自在的闲散王爷,却被霍光意外送上帝位,上任不到一个月被废黜,以昏庸无道的骂名留名史册,不过千年之后,江西挖出一座汉墓,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在班固《汉书》中记载:“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件,抢夺民女,奔丧而不哭”意思就是说,刘

  • 汉朝的刘贺,商朝的太甲,都是历史上被“废”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贺,皇帝,霍光,伊尹,汉朝,商朝,太甲,汉昭帝,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昌邑王刘贺继皇帝位后,一直胡作非为,令大将军霍光十分不满,由此生出了要废掉刘贺的想法。于是他便找来长史田延年,询问臣废君是否显得大逆不道?长史田延年的几句话,顿时令霍光下定了废除刘贺的决心。田延年究竟说了什么话?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

  • 刘贺在位27天都做了些什么?这样的皇帝不被废才怪!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刘贺,皇帝,汉昭帝,霍光,太后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为没有留下子嗣,经大将军霍光提议,太后同意,立昌邑王刘贺为新一任皇帝,命史乐成,刘德等人迅速前往昌邑王府传令,让刘贺前来继位。收到诏书的刘贺,简直是惊呆了,这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正好砸在自己头上,次日,刘贺开始前往京城,他的荒唐由此开始,到了济阳,他让随从买能叫很长时

  • 程建平诗选|汉废帝刘贺(外七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好诗标签:刘贺,霍光,苏轼,江南,程建平,汉废帝

    每日好诗汉废帝刘贺(外七首)文/程建平你一直扮演着命运,一波三折的角色但你的心却逃不过脆弱的阻击你的心一直是不情愿的但你的眼泪总留给漆黑的侯国你的话语一直都在诠释自已但你最想表达的只能藏在心底27天的皇帝梦弹劾你1127项荒唐事霍光一手遮天,哪容得你申辨梦醒了,你只不过是西汉皇室成员中的一具玩偶但你

  •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刘贺明:企业期待推出天然气期货期权等避险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液化石油气智能角阀标签:燃气,刘贺明,天然气,石油气,燃料油,期货期权

    不锈钢波纹管批发热线:13363330036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5月25日在“第二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衍能源论坛上表示,价格安全一直是困扰燃气行业稳定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地缘冲突下的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深度演变,在全球天然气价格波动加剧、国内天然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