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之所以留下一个荒淫无道的名声,是因为他政治上失败了。败给了权臣霍光。丧失了话语权。如果历史逆转,刘贺绝对是英明神武,果敢刚毅。霍光的历史定性一定是第一个‘’曹操‘’(那时候,没曹操,就是例比)。一句话,刘贺太嫩。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应该是说,刘贺出身不低,汉武帝当年极其宠爱的李夫人生下一个孩子就是刘髆,如果不是李夫人早死,太子肯定是刘髆。这也是霍光为何选择刘贺当太子的原因。
但霍光看走了眼,刘贺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只有将其废除,再立新君。但如果仔细想想,刘贺再混蛋,再昏庸也不可能干这么些坏事。只能说明霍光与刘贺发生了激烈的权力冲突。霍光派人监控刘贺,一举一动都在霍光到掌控之下,而刘贺自然想掌控实际权力。霍光对他个人的监视更是让他无法接受,但无奈手段和能力都不如霍光,换言之就是一枚棋子,不听话自然被废。
刘贺是一个合格皇帝。 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十分正常。而刘贺面对的是权臣霍光把控一切的局面,他的圣旨和废纸一样。这是他无法忍受的局面,所以他想要从霍光手中夺取权力。 而他唯一依靠的就是从老家带来的亲信圈子,因为他无人可用。但他太着急了,十几年的辅政生涯,让霍光亲信遍布朝野。刘贺唯有等,以静制动。但已经警觉的霍光不会给他时间了。
但由于刘贺动作太大。引起霍光警觉,霍光立即快刀斩乱麻,立即把刘贺给废了。刘贺被废就是一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刘贺被废掉是他不甘平庸,不肯隐忍,而霍光应该没有篡位之心,但是他不允许任何人分享他的权力,包括皇帝。擅权二字是逃不掉的,独断专行是包括霍光在内的权臣必然行为。刘贺被废是他的政治敏感度太低,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废立本质上是霍光个人意志的体现,他的‘不合作‘’’是被废的原因。和后面对汉宣帝对霍光的忍准狠,刘贺就显得过于幼稚。对局势判断也不清楚。
就刘贺个人能力而言,完全说明他是个思虑不周,政治幼稚的纨绔子弟。才干,能力都比汉宣帝差的太远。他输给霍光不冤。能够善终也算幸运。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