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是东汉开国名将,在著名的云台阁二十八将中名列第七,“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闲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綝、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冯异第一次看到刘秀面貌和气质,觉得在乱世之中这个人是可以追随的明主,随即决定归顺刘秀。跟随刘秀平定河北王朗、铜马起义军,被封侯,并于建武元年(25年)拥立刘秀为帝。
消灭赤眉军
东汉建立之初,整个中国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便是赤眉军。赤眉军入长安后,建立政权,光武帝派邓禹与之争夺关中。由于邓禹作战不力,光武帝以冯异接替邓禹,进剿赤眉军。
冯异是刘秀非常赏识与器重的一员虎将,不但作战勇猛、有谋略,而且有学问,为人谦逊。据史书所记,冯异精通《左氏春秋》,是难得的儒将。他本是王莽政权的一员将领,后归降刘秀。每有征战,当别人争抢功劳时,冯异总是独自一人蹲在大树下休息,不愿争功,故而被称为“大树将军”。“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求。军士皆言恩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因从平河北。”
冯异到关中后,很快扭转形势。赤眉军在关中混不下去,向东流窜。冯异紧咬不放,追到华阴县,与赤眉军相持六十多天,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次,冯异收降赤眉官兵五千多人。
建武三年(27年),冯异向赤眉军首领樊崇下了一道战书,约期会战。在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时,冯异安排的一支奇兵,身着赤眉军服装,突然杀出。赤眉军莫辨敌我,被打得大败,约有八万人向冯异投降。赤眉军余部窜到宜阳时,被早已坐等的光武帝包围,最后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三年春,遣使者即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会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埶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余众尚十余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冯异
在消灭赤眉军的战役中,冯异是第一功臣。
经略关中
赤眉军撤出关中后,盘踞在汉中的军阀延岑乘虚而入,控制长安城。因此,光武帝消灭赤眉军后,又一次派冯异兵进关中,夺取长安。
冯异重返关中,且战且进,屯兵上林苑,逼近长安。他的对手延岑有“用兵之良将”之美誉,曾大破赤眉军,歼其十万人。延岑自恃兵强马壮,打心眼里瞧不起冯异的汉军,打算趁冯异立足未稳之际,先下手为强。延岑纠集精兵,进攻上林苑。冯异早有防备,在上林苑之战中,汉军大破延岑兵团。此役的胜利奠定了光复关中的基础,关中归附于延岑的武装势力纷纷见风使舵,转而向冯异投降。延岑见大势已去,遂率残兵败将退走南阳。
冯异光复长安后,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此时关中由于战乱破败不堪,粮食紧缺,民不聊生,群盗蜂起。光武帝刘秀又派遣一支军队支援冯异,大批的粮食、布匹陆陆续续送抵关中,这才使得冯异走出困境。冯异对关中的群盗武装一一清剿,解散其众,饱受战争之苦的长安城总算有了安宁的一天。
征讨西州隗氏政权
在刘秀统一中国之战中,西州隗氏政权是最大的对手之一。
隗嚣是东汉初期最重要的军阀之一。反莽战争爆发后,隗嚣于西州起事,被推举为上将军,势力迅速膨胀,军队扩大到了十万人。他分遣诸将攻下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北王。
冯异
光武帝刘秀消灭东方诸军阀势力之后,剩下的主要对手,便是西北的隗嚣与西南的公孙述。消灭隗氏政权的战争旷日持久,这里只说说冯异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
建武六年(30年),隗嚣与光武帝的战争爆发。第一仗,东汉军便吃了大败仗。光武帝紧急派三路汉军驰援西线,分别由建威大将军耿弇、征西大将军冯异、征虏将军祭遵统率。隗嚣乘汉军主力尚未抵达之际,派大将行巡率两万人马,前往进攻栒邑。
冯异得知消息,立即下令火速进军,必须在敌人发动攻击之前赶到栒邑。部将们纷纷劝阻,认为隗嚣刚打了胜仗,士气旺盛,不可与之争锋。
冯异力排众议,指出倘若隗嚣攻下栒邑,长安地区将全线动摇。于是汉军马不停蹄,昼夜兼程,早一步到达栒邑,然后紧闭城门。隗嚣的部队输在情报上,他们还完全蒙在鼓里,不知道汉军主力已经抵达。行巡率领西州兵团直扑栒邑,在他看来,这座小城守备力量不强,根本不能抵挡西州兵团的进攻。
冯异本来只是想据城力守,可是当他发现敌人完全没有戒备时,他改变主意了。他在城上观察到行巡的部队松松垮垮的,便果断出击。这时行巡才发现他完全低估了栒邑的守备力量,匆忙上阵。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冯异兵团大获全胜,行巡带着残兵败回西州。“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搫数十里,大破之。祭遵亦破王元于汧。于是北地诸豪长耿定等,悉畔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诸将或欲分其功,帝患之。乃下玺书曰:‘制诏大司马,虎牙、建威、汉忠、捕虏、武威将军:虏兵猥下,三辅惊恐。栒邑危亡,在于旦夕。北地营保,按兵观望。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征西功若丘山,犹自以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哉?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棺敛,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于是使异进军义渠,并领北地太守事。”
来歙
隗嚣病逝后,其子隗纯上位。东汉乘此时机,由来歙率领冯异等五名将军,进攻天水,讨伐隗纯。与此同时,西南公孙述派赵匡、田弇等将领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援助隗纯。
建武十年(34年)初,冯异击败了赵匡、田弇的西南军团。经过数月的征战,汉军将士也疲惫不堪,大家都要求冯异先退兵休整一段时间后再战。冯异坚持己见,他认为必须要咬紧牙关,一举攻克隗纯盘踞的冀县落门。“九年春,祭遵卒,诏异守征虏将军,并将其营。及隗嚣死,其将王元、周宗等复立嚣子纯,犹总兵据冀,公孙述遣将赵匡等救之,帝复令异行天水太守事。攻匡等且一年,皆斩之。诸将共攻冀,不能拔,欲且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不幸的是,由于积劳成疾,冯异病死军中。“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在冯异去世后不久,东汉消灭隗氏的西北政权。
和冯异有关的两个成语
第一个: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
冯异在关中和赤眉军作战先败于华阴,后完胜于渑池,刘秀知道消息后,下诏表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源于此,表彰冯异。
第二个:披荆斩棘。
冯异平定关中朝见刘秀,刘秀指着冯异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冯异在刘秀起兵是时是刘秀的主簿,夸赞冯异的话后经过诸多演变,形成了“披荆斩棘”这一成语。
而且这两个成语都和冯异渑池消灭赤眉军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