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绥:将门之女,临朝称制16年,挽救了一个王朝

邓绥:将门之女,临朝称制16年,挽救了一个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20 更新时间:2023/12/25 1:42:52

东汉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她临朝称制达16年之久,有史学家称赞她为了东汉的发展殚精竭虑,克己奉公;还有一些史学家则批判她专权朝政,信用宦官,卖官鬻爵,丢了西域。她就是东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任皇后——和熹皇后邓绥,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位皇后呢?关注我,一起探寻历史背后的故事。

将门才女,美艳绝伦

邓绥出生在甘肃甘州,祖籍河南新野。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重臣,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父亲邓训是张掖的太守,邓绥可谓名门之后。她从小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六岁就能熟读《史书》,12岁通《诗经》、《论语》。

古时候女孩的教育多以女红为主,而邓绥却酷爱读书写字,她的母亲就提醒她,女儿家学习女红一样不可懈怠。于是邓绥便白天学女红,晚上读典籍,十分的刻苦。

她读书的悟性比她的兄长都高,邓训觉得这个女儿非同一般,加之小邓绥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伸手摸天,摸到好像钟乳一样的东西,便抬头吮吸吞进,解梦的人说,这是圣王成事的征兆。

有相面的术士见到邓绥,对她的家人说,她的骨相和高汤一样“多奇多贵”。因此,邓绥的父亲对她的教育更加严格,他会将张掖城中发生的事情与邓绥商议,征求邓绥的意见。

也许是邓训对邓绥给予厚望,他竟然有意无意地让邓猛了解到许多关于军事、民情等方面的知识,正是这种特殊的教育,为邓绥今后的临朝称制打下了基础。

后宫楷模,立为皇后

转眼邓绥长到了15岁,和其他官家女儿一样,她被选送到宫中做采女。自此,邓绥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入宫中的邓绥能在美女如云的汉宫脱颖而出,关键是她的容貌出众。据《后汉书》记载,邓绥美貌绝伦,“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

由此可见,长得好看的容貌和身材,给人的第一印象深刻,也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邓绥自然得到了汉和帝的宠爱,一年后被封为贵人。

受到汉和帝宠幸的邓绥,在宫中为人处世非常低调,她衣着简朴,从来不把汉和帝赏赐的锦衣华服、珠宝钗环穿在身上炫耀。对皇后阴丽华殷勤侍奉,每日问安躬身低姿;如果发现衣服的颜色和皇后撞色,她都不敢穿到身上。

尽管如此,依旧招来阴皇后的嫉妒,她对邓绥横眉冷眼,无妄指责。对于皇后的态度,邓绥并没有恃宠与之疏远,反而在皇后面前更加谨言慎行,礼仪周全,不敢有丝毫的僭越。

邓绥待人接物真诚,对待宫人体恤有加,不体罚不刻薄,受到宫里人的敬重,也得到了汉和帝的称赞,这更增加了阴皇后对邓绥的仇恨。

就在后宫女人为了得宠争斗不休的时候,汉和帝得了重病,对邓绥恨之入骨的阴皇后咬牙切齿的说:“我一旦得志,决不让邓氏再有什么人留下,一定绝根”。

这句话传到了邓绥的耳朵里,他流着眼泪对身边的人说:“我诚心诚意地对待阴皇后,却得不到她的庇护,反而要加罪于我。如今皇上病重,我不如以死报皇上的恩宠,以解除我邓氏的灾祸,免得日后被阴皇后做成人彘,遭人讥讽。”

邓绥说完就要饮药自尽,被宫人救下,并告诉她皇上的病已经好了,邓绥这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第二天,汉和帝的病果真好了。

阴皇后觉得再没有掌握实权的机会,便用巫蛊之术诅咒邓绥,后遭人揭发,阴皇后被废黜。她终因忧郁过度而死,年仅23岁。

一代贤后,临朝称制

邓绥因品德出众,被推举为皇后。

邓绥当上皇后仅三年的时间,年仅27岁的汉和帝驾崩,未来的皇帝人选成了难题。汉和帝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胜体弱多病,站不起来,终日躺在病榻上;次子刘隆刚满百天。

自古立长不立幼,但邓绥怕刘胜活不到成年,坚持立刘隆为帝,由她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一名女子在皇帝驾崩后能稳住朝廷局势,就实属不易。

邓绥监临朝称制期间恰逢十年旱灾、水灾连绵不断,许多地方粮食绝产,百姓流离失所;外面有西域背叛,内有羌人造反,可谓内忧外患。为光复汉室,邓绥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减少大型祭祀活动,邓绥认为,鬼神不可偏信,太多的祭祀耗资耗力,增加百姓赋税。

其次是地方向朝廷供奉减半,以减少地方政府的压力,减免不必要的劳役,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最后是压缩宫内所有开支。以前皇帝喜欢打猎,养了不少鹰犬,如今全部卖了,这就节省下来一笔不小的开支。皇宫中有制作衣服、打造首饰、雕琢把玩件、御膳房、画工、园林等等这些部门,该撤销的撤销,该裁员的裁员。

邓绥本人的吃穿用度也简单到每日就吃一顿肉,这些节约下来的钱都用来赈济灾民。邓绥以身作则,倡导节约,在全国上下形成了良好的节俭风气。

邓绥的系列改革成效显著,她的这些做法都被称作“恩施天下”。邓绥临朝称帝的16年里,帮助东汉度过“水旱十年”的艰难,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她始终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勤勉理政,一心为民,终因操劳过度,于永宁二年去世,享年41岁。

功过分明,后世来评

后世有学者批判邓绥五点错误:

一是:把持朝政过于专权。

二是:丢了西域。

三是:邓绥的兄长邓骘在平定羌人叛乱时节节败退,导致羌人犯乱十一年之久。

四是:信用宦官。

五是:买卖官员。

自古功过三七分,在中国历代贤德皇后中,邓绥依旧占一席之地,值得后世敬仰。您对邓绥皇后的评价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精彩评论。

标签: 邓绥皇上宦官阴丽华皇帝

更多文章

  • 邓绥:19岁宫斗皇后、25岁拥立皇帝掌权16年,她的故事比甄嬛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邓绥,甄嬛,皇帝,皇后,妃嫔,太后

    公元102年夜,月色朦胧暗香浮动,汉和帝刘肇地来到贵人邓绥的宫殿,准备留宿在此。但是他却发现宫门紧闭,于是他高声叫道:“爱妃开门,朕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稍后里面传来美丽女性温婉柔媚的声音:“臣妾偶感风寒已经就寝,今夜不方便侍寝,请陛下留宿别处吧。”汉和帝一下子愣住了,他是东汉皇帝一直以来后宫妃嫔都

  • 和熹皇后邓绥:历史上另一个与武则天匹敌的女性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大鱼爱历史标签:邓绥,皇后,皇帝,太后,和熹,唐朝,阴丽华,女皇武则天

    邓绥,被史学家誉为“皇后之冠”,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能与武则天一较高下的女人。作为东汉时期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她到底是辅官贤后还是最强白莲花呢?邓绥出生在今天的河南新野,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曾是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而邓绥的父亲邓训则是护羌校尉。邓绥自幼喜欢读书,六岁就能阅读《史

  • 爆笑新来一个同事叫何莲,那个娴静那个美貌,真是跟莲花有一样的气质

    历史解密编辑:天天明星标签:何莲,闺密,乞丐,女神,冷笑话

    1.爆笑加油搞笑冷笑话,某加油站为了招揽生意打出一块招牌:凡买汽油者可免费获赠一张当地的地图。一天,有个外地人把车驶进加油站,他加了5元钱的汽油并索要免费地图。服务员说:“你要地图做什么?凭你买的那点儿汽油,你去的地方我指给你看就行了。”2.搜索关注天天一笑笑网看更多冷笑话,朋友在追女神,那短信内容

  • 高清经典 | 吴让之 行楷《东方朔画赞》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东方朔画赞,楷书,行书,书法,书法家,吴让之,书法作品

    吴让之《东方朔画赞》纸本,行楷,27x432cm《东方朔画赞碑》俗称颜子碑,为晋散骑常侍夏侯湛之所作,唐颜真卿书写,赞扬东方朔的丰功伟绩,而此幅书法与颜氏楷书有所不同,其以楷书书写,并融入了行书笔法,字正圆润,刚劲有力,彰显书法家楷书的独特魅力。高清局部—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 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雍容华贵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行书,书法,倪瓒,赵子昂,黄公望,书法家,画家,艺术家,书法作品

    董其昌有着这样的一个绰号,叫做“海内文霸”!他出生于16世纪中叶,出生在今天的上海,是明朝中后期的大书法家、大画家,影响了后世400多年。在万历十七年的时候,董其昌考中了进士,足见其才学精深,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最后在崇祯九年的时候病逝于家乡。董其昌在书画方面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其擅

  • 《东方朔偷桃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画国际大学标签:东方朔偷桃图,吴道子,东方朔,名士,后世

    《东方朔偷桃图》,明,吴伟,绢本水墨,纵1346厘米,横876厘米,美国马萨诸塞州美术馆藏。吴伟画人物师吴道子,纵笔不甚经意,而奇逸潇洒动人。山水巨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东方朔为西汉名士,擅长辞赋,性诙谐,后世常以东方朔逸事为画题进行创作。此图描绘东方朔从西母处偷得仙桃后,匆匆逃跑的情景。

  • 大楷典范|颜真卿《东方朔画赞》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楷书,唐朝,颜平原,柳公权,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创新出了与大唐以肥为美的审美习惯相一致的颜体书法,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

  • 东方朔 :两头明,中间暗——朱子对象山心学的批评及其蕴含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象山,孟子,心学,朱熹,宋朝,东方朔,朱子之,儒家思想

    作者东方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朱子对象山之学的批评所涉范围甚广,其中一种重要的说法则认为象山说话常常是“两头明,中间暗”,并以此指象山之学为禅学。对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朱子所谓的“两头明,中间暗”具体所指为何?象山之学毕竟如何表现为“两头明,中间暗”?假如朱子的批评有所针对,则

  • 孟院荐书 | 东方朔《权威与秩序——荀子政治哲学研究》出版暨后记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天论,后记,结语,孟院,汉朝,东方朔,儒家思想,权威与秩序——荀子政治哲学研究

    《权威与秩序——荀子政治哲学研究》东方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版作者简介东方朔,本名林宏星,江西寻乌人,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哈佛大学、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香港中

  • 孟学研究 | 东方朔:“反其本而推之” ——朱子对《孟子·梁惠王上》“推恩”问题的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朱子,孟学,朱熹,汉朝,宋朝,东方朔,齐宣王,儒家思想,孟子·梁惠王上

    摘要:“推恩”问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羊易牛”章。所谓“推恩”,简单地说,指的是行为者在面对某事物(或境况)时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心”会自然产生某种道德反应,并将此“心”所产生的道德反应推而广之,施加到其他相关事物或境况中去,以使该行为者在面对其他相关的事物或境况时也能作出相同的道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