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反?

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3767 更新时间:2024/1/23 0:45:38

班固《汉书·霍光传》中记载,“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汉武帝临死之前,任命霍光为首席托孤大臣,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少主刘弗陵。此后,霍光又经历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三代,每一代都是权倾天下的权臣。

然而,霍光权倾天下之后,种种作为却又令人不解:卫霍同气连枝,霍光权倾天下之后,为何不给卫青家族平反,不给卫子夫恢复名誉?

《笑傲江湖》中,五岳剑派声称同气连枝,同进同退应对江湖风雨,实际却是自私自利,但汉朝卫霍两家却才是真正的同气连枝,双方血脉、利益捆绑的非常紧密,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卫媪,即一个嫁给了不知名的卫姓男子的老妇人,《史记》称其为侯妾,《汉书》称其为主家僮,总之卫媪身世和婚姻状况比较神秘。她一生有七个子女,先与卫姓男子生了四个子女,即长女卫君孺,后嫁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次女卫少儿,即著名的马踏匈奴者霍去病生身之母;三女卫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此后,卫媪又与平阳小吏郑季好上了,生下三个儿子,即卫青、卫步和卫广,但根据这三子不姓“郑”推断,卫媪与郑季应该不是正式婚姻关系。

可见,卫子夫、卫少儿等与卫青是同母异父的关系,卫青和卫步、卫广皆冒卫氏,根据姓从父的原则,卫青等三人应该姓“郑”。但不管如何,卫子夫、卫少儿等与卫青的确是血缘上的姐弟。

其中,卫少儿原在平阳侯府做侍者,当时在平阳侯府公干的霍仲孺与之私通生下霍去病。不过,霍仲孺回家之后两人斩断了关系,又另娶他人为妻,生下了霍光。至于卫少儿,独自抚养霍去病,后嫁与詹事陈掌为妻。随着卫子夫地位上升,霍去病受到汉武帝宠信。霍去病成名之后,拜访霍仲孺,给予诸多良田财物,并带走了10多岁的霍光,将他推荐给了皇帝,开了霍光的官路。

虽然霍光与卫氏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成长之路上,的确受到了卫氏极大的恩惠,包括名将霍去病也是如此。所以,卫霍应该是标准的同气连枝,两个家族关系非同一般。

在霍去病的推荐之下,霍光开始了仕途之路,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借着卫氏的权势平步青云。虽说霍光个人努力很重要,但卫氏帮扶却不可缺少,否则很难快速升官。

汉武帝晚年,西汉王朝爆发了一次严重的政变,即巫蛊案,丞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太子刘据政变失败自杀,皇后卫子夫自杀,事后醒悟过来的汉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霍光与卫氏关系,汉武帝不可谓不知,但汉武帝却依然提拔霍光为首席托孤大臣,联想到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说明汉武帝存有霍光为卫氏平冤昭雪之意。

汉昭帝继位之后,霍光成了封建史上第一个权臣,国家政令都由他发出,以至天下臣民均想一睹其风采,给卫氏平反可谓轻而易举。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霍光、金日、上官共领尚书事。光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然而,霍光不仅没有给卫氏平冤昭雪,甚至急于与卫氏切割,相反尊李夫人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中记载,“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汉武帝宠姬李夫人死后得哀荣,被霍光尊为孝武皇后,而卫氏领军人物卫子夫却只盛以小棺,葬之于城南桐柏亭,霍光一直没有为她平冤昭雪,恢复卫子夫的皇后身份。汉武帝第一任皇后是陈阿娇,第二任是卫子夫,第三任死后皇后是李夫人(配食,即附祭,配享,在祠庙中祔祭,祔祀)。

那么,这不免令人难以理解,与卫氏同气连枝的霍光,为何不给卫子夫、卫青家族平反(主要是卫青之子卫伉——霍光老表)?

第一种解释,霍光给卫氏平反,会给自己带来“徇私”的影响,有损自己的威名。同时,由此也会让人联想到霍光的发迹历程,给霍光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二种解释,卫伉因巫蛊案坐诛,卫子夫被废与太子刘据反叛有关,所以这两个都是铁案,霍光很难“徇私”为他们平反。

但这一解释却有两个问题:一,刘据和卫子夫之冤,不仅汉武帝事后知道,连天下臣民都知道,很多人冒死上书求情,所以霍光为他们平反只能是顺应民意;二,李夫人的哥哥叫李广利,曾与别人一起诅咒汉武帝,事发之后李广利全家下狱,此后李广利一气之下投奔匈奴,汉武帝由此将李广利家属全部诛杀,因此李夫人家族才是真正的反叛铁案,霍光立李夫人为皇后,明显不太符合标准。

因此,霍光不给卫子夫和卫青家族平反,只能说还是为了自己考虑,冷酷无情又迅速的与卫氏切割,想要树立一个公正无私形象,或者想要表明“卫是卫,霍是霍”。联想到霍光是史上最强阴谋家,彻头彻尾的政治生物,这就不难理解他的选择了。

直到霍光死后,汉宣帝才恢复卫子夫名誉,自然也就给卫氏家族平反了。同时,汉宣帝(刘据之孙)也灭掉了霍光家族。如果霍光为卫氏恢复名誉,或许汉宣帝会手下留情吧。

霍光,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权臣,给后世权臣们留下了一个样板:权臣极致,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不过霍光;权臣家族结局,大抵不过霍光。霍光家族,成也霍光,败也霍光!

标签: 霍光卫青卫霍刘彻卫子夫霍去病

更多文章

  • 霍光为何是后世无数皇帝的噩梦?他都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爱遐想的猫头鹰标签:霍光,皇帝,刘彻,刘盈,后世

    霍光(公元前48年-公元23年),西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名臣,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幕僚和皇帝的亲信。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汉朝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霍光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政治手段和决策经常被批评为缺乏公正和人性。霍光的政治手段十分高明,他重视名声和声望,在朝

  • 清理掉霍光的家族成员后,汉宣帝为何还依旧尊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霍光,汉宣帝,霍光的,刘病已,刘弗陵,卫太子

    提到西汉历史,人们一定会提起霍光这位权倾朝野的权臣,他在汉昭帝、汉宣帝时期都是位高权重之人,甚至他可以直接决定皇帝的废立,足以说明霍光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了,不仅如此,霍光在拥有权力的同时,还对西汉历史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就是这样一位权臣,在死后和大多数权臣的结局有些类似,那就是他的家族被满门抄斩了,

  • 从霍光家族被诛,看西汉皇室与卫霍势力持续半个世纪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霍光,卫霍,刘彻,丞相,卫青,霍去病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外戚势力对汉朝的影响是深远而一贯的。外戚得权之后往往会上演与皇室之间互相压制以争夺帝国最高统治权的大戏,在这些斗争中最经典的当属皇室与卫霍势力的争衡了。自卫子夫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被封为皇后算起,至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霍光全族被诛为止,西汉二百一十年国祚中竟有长达四分之

  • 史上最强陪嫁大礼包·番外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柒柒爱历史标签:霍光,刘彻,刘询,刘旦,汉昭帝,刘弗陵

    你知道史上谁的陪嫁最流批吗?那当属是卫子夫。人家都是陪地契陪铺子陪珠宝,人卫子夫直接陪俩战神加一个超级辅政大臣。前面我们已经聊了俩战神卫青和霍去病了,今天我们来聊聊霍光。霍光霍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哥哥你们肯定知道,姓霍?对,没错,他哥是霍去病。他俩是同一个爹,尽管他爹从霍去病小时候就抛弃了他,但

  • 揭秘:汉哀帝是有多爱的他的男人--董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董贤,汉哀帝,孝成皇帝,刘骜,皇位

    汉哀帝刘欣,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汉成帝刘骜的侄子,理论上讲,刘欣作为亲王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不过汉成帝病逝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最终在他和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系列地激烈争夺后,顺利登基。在汉哀帝刘欣的生命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那个人就是董贤。而汉哀帝和董贤可以说是在古代同性历

  • 大汉王朝:诬陷东平王小人得官,断袖癖董贤鸡犬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贤,王小人,东平,太守,哀帝

    大汉王朝:诬陷东平王小人得官,断袖癖董贤鸡犬升天王嘉字公仲,与平当同乡,也以明经射策,得列甲科入为郎官。累次超擢,竟登相位,封新甫侯。才阅数月,又出了一场重案,几与中山国情迹相同,也有些含冤莫白,枉死多人。王嘉为相未久,不便强谏,只得袖手旁观,付诸一叹罢了!先是东平王刘宇,宣帝子。受封历三十三年,幸

  • 汉哀帝刚死, 王莽火速逼死宠臣董贤, 刻骨之恨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魏巍游记标签:王莽,董贤,皇帝,汉哀帝,王政君,大司马,平民百姓

    公元前1年8月,年轻的汉哀帝刘欣忽然驾崩,临走前旁边没有别人,只有形影不离的宠臣董贤。董贤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刘欣的“情人”,也是大臣眼中的“佞幸”。刘欣做太子时,将董贤收为太子舍人,登基两年后,更是将董贤召回身边担任侍从职务黄门郎,不久后将其升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汉哀帝刘欣前脚刚驾崩,王莽后脚便

  • 民间故事:官员在终南山发现一座庙,后来才知道,这是供奉董贤的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君的小屋标签:董贤,王莽,孙策,武帝,班固,皇帝,终南山,民间故事

    康熙年间,西安大旱。为了祈雨,西安同知袁弓韬来到了终南山求雨。这袁弓韬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有一个很出名的子孙叫袁枚。袁弓韬来到终南山下,突然发现山左有一座古庙,庙里香火鼎盛。他走进庙里,发现这里供着一位美少年,金貂龙衮,只是从服饰上看很是久远,像是汉时的服饰。他问庙里的道士,这供奉的少年是谁?道士

  • 汉哀帝刚死,王莽火速逼死宠臣董贤,刻骨之恨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镜鉴青年标签:王莽,董贤,汉哀帝,王政君,大司马,皇帝,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01公元前1年8月,年轻的汉哀帝刘欣忽然驾崩,临走前旁边没有别人,只有形影不离的宠臣董贤。董贤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刘欣的“情人”,也是大臣眼中的“佞幸”。刘欣做太子时,将董贤收为太子舍人,登基两年后,更是将董贤召回身边担任侍从职务黄门郎,不久后将其升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汉哀帝刘欣前脚刚驾崩,王莽后

  • 断袖之癖:汉哀帝究竟有多宠爱董贤?从他为其修建的坟墓就能得知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董贤,宠爱,昭仪,汉哀帝,大司马,孝成皇帝,断袖之癖

    在《汉书·哀帝纪》的赞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如果大家对古汉语的理解不是特别好的话,肯定就会望文生义,觉得汉哀帝(刘欣)是个不好色的人。其实,班固书中所说的“不好声色”是指汉哀帝不喜欢音乐、歌舞等娱乐活动。至于“色”,哀帝还是非常喜欢的,而且女色、男色都喜欢!可以说,汉哀帝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