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西汉的皇帝,我们会说汉高祖,文景二帝,汉武帝。很少有人提及汉宣帝刘询,实际上这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汉朝综合素质最高的皇帝。他血脉至为尊贵,是汉武帝长子刘据的孙子。江山就该是他们家的,但一场巫蛊之祸,让他成为阶下之囚。二十多年以后又成为皇帝。这其中之落差绝非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但就是这位皇帝将汉朝推上巅峰。那汉宣帝又是看待霍光的呢?
刘贺因何被废,一代权臣权力居然大到废立皇帝的地步,这是何等的恐怖。汉宣帝说自己的芒刺在背绝对是真心话,霍光为何立自己为帝,无他,因为汉宣帝没有政治集团,没有人脉,更没有势力,一句话好控制。但刘询不是刘贺。高贵的血脉然让他不甘心。在汉宣帝看来,霍光有没有篡位之心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有这个能力就可以了,而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权臣,霍光没有篡位,是没有参照和“经验”可言。带他应该想过。以汉宣帝的能力,在霍光在世的时候,汉宣帝也不敢动手。主弱而臣强。汉宣帝在霍光在世的时候没有作为。
而作为权臣霍光处境尴尬,要么篡位登基(在此之前没有),要么退隐。但这两个霍光都没有去选择,而是始终牢牢控制住权力,来确保自己安全。许平君之死,霍光虽然不是他责任,但一切罪责也只有霍光承担,汉宣帝也必然记载在霍光的头上,在汉宣帝看来诺大的大汉王朝自己竟然是举目无亲,自己能做的只有忍。但今天忍的越久,他日报复起来才越狠。所以才在霍光死后才霍氏三族。但就霍光本人而言,自己善终这已经非常难得了。
但从汉宣帝的内心深处来说,他又必须感激霍光,没有霍光的同意,一个“囚徒”又如何能继承帝位,汉宣帝珍惜自己的所得,他不想成为汉废帝刘贺第二。实际上汉宣帝出于霍光的畏惧而不敢动手。汉宣帝对霍光的印象也是随着自己地位的转变而不断变化,登基之初是感激和敬畏,而后是恐惧与痛恨。最后则是在自己稳定以后的心情还是感激。实际上就是在于,汉宣帝不能质疑霍光,质疑霍光就是说明自己的不合法,霍光既然已死就让他去麒麟阁。高高捧起。一句话宣帝的法统来自于霍光,汉宣帝不敢否定霍光。还必须把霍光塑造成忠臣形象。
但汉宣帝霍家夷三族(霍家也该死,死的不冤)也留下一个不好范例,权臣不篡位只有死、开了一个特别坏的头,权臣没有回头路,而对于汉宣帝来说,作为一个皇帝不能单纯去考虑个人的感受,稳定自己的权力才是第一位。杀霍家满门是巩固权力,把霍光送上“神坛”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许就是帝王的思维吧。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