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读者通常认为吕布威风凛凛,而关羽其实是战神勇士,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英雄不在少数。无论是吕布还是关羽,总有一些人是打不倒的。比如三国武士孙坚,两次打败了吕布。
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吴国政权的缔造者。据史书记载,在孙坚出生之前,孙的祖坟上出现了一道奇光。家族恐怕要强大起来了。”
孙坚十七岁随父乘船到钱塘。途中,他发现海盗胡玉等人在岸上抢劫商人财物,瓜分战利品。人人都怕海盗,唯独孙坚年轻气盛,他不顾父亲的阻止,朝着海盗走去,双手做出东指西的样子,海盗不知道情况,以为有官兵,就逃跑了,孙坚却继续追并杀死一名海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县政府听说后召集孙坚担任校尉。
后来黄巾起义,在朱伦·张角的号令下,无处可去的贫苦农民起义了。他们头上头戴黄巾,高呼“天已亡,当立黄天,岁甲子,人间盛”。颓废的东汉王朝看着来势汹汹的起义军,朝廷也是胆战心惊,于是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镇压起义军。
孙坚因此任辅军司马,率兵千余,跟随中郎将朱俊征战南北。战场上,孙坚凶猛无比,多次抛开生死。在为人处事上,孙坚也是特别的狠。通过斩杀南阳太守张自立为,从此在南阳郡畅通无阻。
据《后汉书·董卓列传》的记载:“孙坚收散兵入屯梁县阳人,卓派胡振、吕布攻之,布、振无能,军惊士卒”
孙坚占领太谷羊人(今临县西)战败,沿途搜集散兵,仅存残部。董卓闻讯,又令大部将护护胡振,骑都督吕布,率领五千大军前来进攻,但众将都嫉妒胡振,所以战败也在情理之中。
据胡振的计谋,先驻军广城休整,吕布等说:“阳人城贼已去,追之;否则,你就输了。”胡振没有停下脚步,连夜行军,最终胡振全军覆没,孙坚名声大噪。
如果说孙坚这次的胜利是因为董卓将领内部不和,那么孙坚入洛之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董卓惧怕孙坚的权势,想与孙坚结为好友,甚至让孙坚列出自己儿子可以担任都督郡守的名单,并答应推荐他们上任,但孙坚挺正直的,没有同意。
于是董卓亲自率军与孙坚交战,结果被打败了。董卓逃走,留下吕布掩护,但吕布最终还是败给了孙坚,孙坚的军队进入了洛阳,但当时的汉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但孙坚还是下令不要清理祖宗汉庙,并以监牢之礼祭之,并修复了董卓发掘的汉墓。
孙坚的军队也是关东英雄中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交战并在与董卓军队正面交锋中大获全胜的军队,但这却激起了其他军阀的仇恨。当孙坚要杀掉董卓时,联军群雄各怀鬼胎,按兵不动。
后来公元192年,孙坚奉命攻克荆州,攻打刘表,迎战黄祖。黄祖多次战败逃走,但在孙坚乘胜追击时,黄祖部从竹林中射出暗箭,孙坚在偷袭中丧生,一代猛将陨落,然后就是他的儿子们走上历史大舞台的时刻。
因为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在割据政权中建立了江东基础,200年,孙权上台,成为了太子。当时,董卓、袁术等人都已经死了。孙权曾与刘备结盟打败曹操,后又派吕蒙成功攻打荆州。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