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之女,为何馆陶公主青史留名,绛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之女,为何馆陶公主青史留名,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3/12/19 7:00:33

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比较传奇的皇帝,不仅自己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还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女儿,一样也是在历史上留名了的,这个女儿就是我们熟知的馆陶公主,她可是汉武帝刘彻的岳母,汉武帝当初能够当上皇帝,与她息息相关。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刘恒可是有两个女儿的,除了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之外,刘恒还有一个女儿名叫绛邑公主,只是这个公主名不见经传,很多人都比较好奇,刘恒明明只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那么出名,而绛邑公主却很少有人知道呢?

馆陶公主更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

馆陶公主是刘恒的大女儿,而绛邑公主则是小女儿,事实上汉文帝刘恒对两个女儿并没有表现出来明显的偏爱,只是可惜两个女儿自己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馆陶公主更加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而绛邑公主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为何这么说呢?且听我继续分析。

当两人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汉文帝刘恒就为两个女儿找了夫家,当时馆陶公主嫁给了当年东阳县令的后人堂邑侯陈午,陈午的爷爷是陈婴,当年跟随刘邦一起打江山,虽然不算出名,但是也被刘邦封为堂邑侯,还是算得上有点能力的。

馆陶公主嫁给陈午之后,很少有关于陈午的消息,反而更多的史料记载的故事,都是关于馆陶公主的,可见馆陶公主后来取得的名声,并不是靠着陈午得来的,而是靠着自己的双手获得的。

与馆陶公主情况明显不同的就是绛邑公主,她当年嫁给了周勃的儿子周胜之,那可是当时实打实的权贵人物,要知道刘恒这个皇位,都是靠着周勃等人的支持才得来的,最开始阶段刘恒早就被吕后欺负得不行,只能离吕后远远的,防止惹来麻烦。

可是在吕后去世之后,周勃等人去平叛了诸吕之乱,将吕氏一族的后人全部铲除,甚至连刘盈的儿子都被他们铲除了,这样一来,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斩草除根,在一切搞定之后,周勃等人才去请回刘恒,支持他成为皇帝。

正是因为周勃等人支持刘恒成为了皇帝,所以在汉文帝时期,周勃家族可谓是权势滔天之际,绛邑公主能够嫁给周勃的儿子,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按理来说她嫁给周勃的儿子,也算是拿了一手好牌。

可是绛邑公主在嫁给周勃儿子之后,基本上没有任何关于她自己的史料记载,就连绛邑公主的真实名字,后人也完全不知道,绛邑公主这个称号还是从其丈夫封地“绛”而来的。

不仅如此,在周勃的儿子后来被汉文帝处置之后,绛邑公主就跟着其在历史上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任何关于绛邑公主的史料记载。从整个过程来看,绛邑公主的名声以及存在感,完全都是靠着夫家而来的,自己并没有经营属于自己的人脉圈,所以在周勃儿子出事之后,绛邑公主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也许单纯从这件事情来看,我们还不足以看出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在能力方面的差别,下边我就继续和大家分析一下馆陶公主的能力所在。在汉文帝时期,馆陶公主没有太大的作为,一直到汉景帝时期,馆陶公主就开始真正大展身手了。

馆陶公主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倒汉景帝的宠妃粟姬,当时粟姬为汉景帝生了一个儿子刘荣,汉景帝因为对粟姬宠爱至极,所以就立了刘荣为太子,促使刘荣和粟姬母女两人在皇宫中盛极一时。

馆陶公主有个女儿名叫陈阿娇,长得十分漂亮,只是性格有些任性,馆陶公主打算把陈阿娇嫁给刘荣,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继续保持权力和地位,奈何当她找到粟姬提出要把自己女儿嫁给刘荣时,粟姬直接无情拒绝了,让馆陶公主很是没有面子。

就因为提亲一事,粟姬彻底得罪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对粟姬十分不满,也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汉武帝的母亲找到馆陶公主,提出自己儿子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馆陶公主仔细一想,心生一个妙计,既然粟姬那么傲娇,就联合刘彻母亲一起将她弄下台,顺便换一个太子。

后来馆陶公主果然和汉武帝的母亲两人联合起来对付粟姬,粟姬任性习惯了,很多行为早就引起汉景帝的不满,再加上馆陶公主这个姐姐在背后经常说粟姬的坏话,汉景帝最终决定将粟姬收拾一番,还把刘荣的太子之位废除,立了馆陶公主经常表扬的刘彻为太子。

就这样,刘彻靠着馆陶公主的一番操作,从无缘太子之位的皇子,最终成为太子,并且在汉景帝去世之后成功继位成为皇帝。汉武帝对馆陶公主的恩情一直没有忘记,就算是陈阿娇没有生育能力,汉武帝也没有想过要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只是可惜,后来馆陶公主和陈阿娇等人用力过猛,引起汉武帝的不满,最终自讨苦吃,逐渐被汉武帝开始压制,远离了政治权力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卫子夫背后的卫氏家族。

纵观馆陶公主的一生,可谓是把自己的人脉经营得相当不错,就是靠着自己的不断经营,馆陶公主才能够始终处于权力中心,在史料中不乏她的身影与精彩故事,而绛邑公主则因为自己不会经营关系,导致在丈夫失势之后,就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馆陶公主和汉景帝关系更亲近

当然了,对于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不同人生的造成原因来看,两人的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除了能力之外,有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不得不重视的,这个因素就是两人和汉景帝的关系亲近程度。

汉景帝是刘恒立的太子,也是嫡子,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亲姐姐,也就是嫡出的女儿,因此汉景帝自然从小到大都是和馆陶公主要亲近一些,两人血浓于水啊,反观绛邑公主就完全不同了,绛邑公主乃是庶出的女儿,并且和汉景帝不是亲兄妹,所以汉景帝自然和她不够亲近。

最开始我就说了,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实际上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并没有遭到区别对待,甚至汉文帝对绛邑公主的安排还要好些,让其嫁给了周勃的儿子,拥有一手好牌,可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两人待遇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因为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亲姐姐,所以汉景帝和馆陶公主十分亲近,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一些大事,馆陶公主投其所好,为汉景帝找了很多美女,汉景帝更加喜欢去找姐姐馆陶公主聊天了。

绛邑公主因为不是汉景帝的亲姐姐,所以汉景帝和她不够亲近,距离越来越远,待遇差别就越来越大,最终馆陶公主权倾朝野,绛邑公主却无人知晓,也就是必然结果了。

结语

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所能取得的高度,除了和出身有关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个人能力了,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出生于汉文帝之家,可是因为两人不同的能力,导致后来两人结局完全不同,不得不说,一个人的努力,必然是大于出身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馆陶公主刘恒刘启刘彻陈阿娇吕雉

更多文章

  • 窦漪房聪明一世,可生了一个笨女儿,馆陶公主在哪些地方犯了傻?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馆陶公主,窦漪房,栗姬,王娡,陈阿娇,刘彻

    古代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错误观念,但依然有不少优秀的女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汉朝时期的窦漪房则是其中的代表,她帮助汉文帝、汉景帝开创“文景之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却生出了一个笨女儿馆陶公主,那么这个馆陶公主到底在哪些地方犯了傻呢?对地位不满自卑,将希望寄托于女儿刘嫖作为窦漪房和汉文

  • 年近半百的馆陶公主为何独宠18岁的干儿子,死后还要与他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九月初的书签标签:刘彻,皇帝,陈阿娇,东方朔,馆陶公主(唐朝)

    一日,50多岁的馆陶公主,为了庆祝董偃刚满18岁,将这少年郎带到内阁把酒言欢。几杯酒下肚,馆陶公主拉着董偃的手说:“我有点醉了,扶我到里面休息可好?”董偃急忙上前扶起公主向里面走去。元光五年,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因谋害卫子夫不成,被废黜久居于长门宫,眼见解禁无望,陈阿娇多次派人传信给馆陶公主前来相助。

  • “文景之治”时期,绛邑公主为何处处不如馆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花甜甜标签:刘恒,栗姬,刘彻,馆陶公主,景帝,窦氏

    汉朝建立之初,君权本身较为薄弱,即使贵为皇帝也要面对多股势力的制衡,而社会也因为连年战乱而一片凋敝之象。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帝以及其继位者汉景帝选择推崇无为而治,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民众生活安稳并逐渐富裕,汉朝的经济得以发展,国力也不断提升,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推行轻徭薄赋

  • 馆陶公主,汉朝最有权势的公主,开创了一项历史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馆陶公主,栗姬,刘启,刘恒,王美人,刘彻

    馆陶公主,汉文帝和窦太后的长女,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依靠自己的聪慧才智、过人眼光,始终保持着后宫话语权,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权势历经三朝,近四十余年,后期更是开创了一项历史先河,成为汉朝后世公主纷纷效仿的对象。傲人身份 骄横任性汉文帝一生有两个女儿,分别是馆陶公主和绛侯公主。馆陶公主既是

  • 馆陶公主:她的幸福,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米雅聊历史标签:刘彻,刘恒,刘启,皇帝,侯爵,东方朔,馆陶公主

    公元前129年,馆陶公主刚丧夫不久,却被一13岁少年郎吸引了。她突然抓着少年郎母亲的手,满心欢喜道:“这孩子看着挺机灵的,让他留在府中当我的养子,怎么样呢?”少年郎的母亲一听,激动得语无伦次:“这…,那……嗯嗯……,谢谢公主的厚爱!”也难怪她会激动,她只不过是一个四处卖珠宝的小生意人,以及让儿子跟着

  • 窦漪房聪明一世,却生了一个笨女儿,馆陶公主在哪些地方犯了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馆陶公主,窦漪房,陈阿娇,王娡,栗姬,刘彻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女政治家,窦漪房算是其中一位。窦漪房从一位普通的平民女子,最终成为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著名女政治家,辅佐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成就了西汉初年著名的文景之治,可谓是名留青史。也可以说窦漪房是汉武帝的老师,汉武帝的宏图霸业里也有窦漪房的功劳,所以窦漪房堪称是聪明一世的一个女

  • 西汉馆陶公主有多荒唐?年过半百看上13岁董偃,董偃30岁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北筏话史标签:馆陶公主,刘彻,陈阿娇,武则天,皇上

    古代位高权重的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皇宫中的皇帝更是拥有佳丽三千。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古代的很多公主身边也是可以养男宠的,只不过当时不会直接称呼这些男子为男宠,而是称他们为面首。比如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就在自己的后宫中养了面首来服侍自己。其实不仅仅是在武则天时期才有男宠,西汉时期刘邦的姑姑馆陶公主更加的荒

  • 万茜演技再创新高,一人出演班昭青中老年龄段,被赞不愧是演技派

    历史解密编辑:谈史大讲师标签:万茜,演员,演技派,陈坤

    演员是国家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自身的正能量形象,给大众带来精神文化的食粮,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所以,对观众来说,对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演技,也能表演。班茜一直以来都很有名的表演很好,对此我也有所了解,但是看了班茜主演的《典籍里的中国》之后,我发现现在班茜的表演有了新的发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班昭

    历史解密编辑:京视网标签:班昭,皇帝,杜甫,女诫,汉朝,廖彬宇,科学家,诗说中国,历史学家

    按:《诗说中国》是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

  • 汉和帝为什么让班昭教后妃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班昭,汉和,班固,班超,汉书

    汉和帝为什么让班昭教后妃文化肖邦青史谈2022-06-2513:52北京活力创作者,自媒体,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关注班昭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她在晚年时续写了他哥哥班固所著的《汉书》,汉和帝还召她入宫,教后宫后妃文化,并让后妃称她为大家(gū)。大家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有学问的妇女。那么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