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水洗历史:从班昭看婕妤,才女的不同

清水洗历史:从班昭看婕妤,才女的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秋浅巷白衬衫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4/4/19 15:35:57

清水洗历史,樱桃小果上桌:从班昭看婕妤,才女的不同作者:伊君班婕妤是祖姑,班昭是孙侄女。孙侄女和祖姑都是才女。才女似乎也有着才女的不同,各自的同和不同。相同的都是才女,不同的也就是时代,就是经历。经历自然属于各自。在经历中有着相似,在相似中又有着差异。差异的也就是班婕妤就是班婕妤,而班昭还就是班昭。身为祖姑的班婕妤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后人,婕妤只是身在宫廷里的称谓。班昭没有称谓,也没在嫁给皇帝,但是她却保留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受到了当时包括太后在内的整个王室的尊重。班昭号称“曹大家”。班昭所受到的礼遇似乎也属于独有。独有的还就是她的才,因为她的才学,因为可以接替自己的兄长班固编著“汉书”,而有了与众不同。祖姑班婕妤嫁给了皇上,皇上自然是至高无上,但是皇帝的后宫也并非她一人。虽然她有才,也很是贤惠,还被太后称之为“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但是婕妤的晚年还依然属于孤寂。在陪完太后之后,又选择了给汉成帝守灵,守灵可不是什么美差,但是班婕妤还就是做了,做得似乎也属于心甘情愿。一代才女,选择了和别人不同的生存方式,如此的方式,似乎还就是适合她自己。避开了宫廷的争斗,一个人专攻自己的爱好似乎也挺好。班婕妤可以不要皇上,但是她不能不表露自己的才学,似乎才学比皇上都重要。无所求,也无所不求。陪伴太后是自愿,守灵也是自愿。别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对于一代才女来说,似乎还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班婕妤对成帝确实抱过希望,但是在希望破灭之后,求得一份安静,似乎也是她的本意。据说班婕妤相貌秀美,文才颇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经常开导汉成帝。班婕妤还擅长音律,既能写词又能谱曲,她的词曲有感而发,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受益匪浅。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也是有口皆碑。因她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众人敬慕。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是选择了远离。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但是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后来还残害起了皇后。在皇后惨死之后,班婕妤似乎也受到了牵涉。一代才女哪里愿意苟合这些人等。她在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留下了很多诗篇。在打扫台阶上的枯叶的时候,她发明了圆扇,在看到叶自凋零水自流的时候,她也在哀叹人生。自己的人生不属于低谷,似乎也不羡慕巅峰。《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人。东汉女史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嫁同郡曹寿,早寡。班昭博学高才,榜其兄班固著《汉书》。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被牵连,死于狱中。《汉书》未成,稿本散乱。班昭继父兄遗志,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与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班昭在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作《东征赋》、《女诫》。号曹大家。据说后期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班婕妤嫁给了皇帝,却长期陪伴皇太后,班昭不是皇室中人,却可以自由地在皇宫出入,成为宫中之师,这确实不是一般的荣誉。两代女性,就是有了两代女性的同和不同。班婕妤选择远离皇上,其实是在远离争斗,远离赵飞燕姐妹。她不惜与她们同持一主,不惜与她们争斗,自然选择去陪同太后最好。赵飞燕等人,即便是再跋扈,面对太后,自然也应该收敛。选择陪伴太后,班婕妤似乎还就是能够少了很多的事,专心诗文,但是还落得清闲自在。太后自然也是她的靠山,面对一个才女,也会给她提供方便。后来的班昭能够自由地出入在皇室,自然也应该是得益于她的古人。她的前人有自己的父兄,自然也会有这位祖姑。祖姑的曾经,自然宫廷里的人,人人都清楚。清楚她的贤德,她的文采,自然也有因才学而选择的生活。甘于寂寞,或者就是牺牲。班婕妤选择的生活和别人不同,不同的还就是自己的需要。嫁给皇上是事实,没法阻止皇上亲近赵飞燕姐妹也是事实,在事实面前,皇后的性命都没有保住,作为婕妤她又能如何?难得一份清静,似乎清静也挺好。皇上只能和别人一块拥有,自己放弃不要,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才女的心胸绝对是不同于别人。赵飞燕们属于争抢,她是远离,或者整个宫廷中,也只有她一个人选择了远离。放弃着别人的不能放弃,自然也拥有着别人的不能够拥有。班婕妤也就是班婕妤。她的人生目标自然也需要圆满,但在不能够圆满的时候,她依然选择的是能够释放自我。自我也是关键。能够发明圆扇就证明她在陪伴太后的过程中,也没有失落。能主动提出去为汉成帝守墓,也就证明她并不讨厌远离众人去生活,她对自己的爱情曾经用心,直到最后,也仍然不放弃。班昭写了《女戒》,班婕妤也曾被皇太后称赞为“古有樊姬,今有婕妤”。班婕妤还就认真地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提高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但是汉成帝身边还就是出现了赵飞燕赵合德。皇后都没有了性命,班婕妤也受到了牵涉,选择远离,也实属明智。班婕妤最后能够主动给汉成帝守墓,除了她甘于享受那一份清静之外,应该跟她自己提出来的妇德修养也有关联。毕竟当过榜样,当过榜样的人,似乎永远都要成为榜样。班昭的《女戒》似乎也是班婕妤女德的延续。才女们进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不奇怪,奇怪的是两个人都在设圈套,而且圈套还都套住了自己。不知道这是才女们的自愿,还是受宫廷的需要使然。想来自己设圈套去套自己,应该也需要勇气,或者本身就具有牺牲精神。班昭受人俸禄为人办事,似乎也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作为师者,作为一个大家,还去充当工具,自然是没法理解。文化的本身就是修养,才女之所以是才女,似乎也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才好。太后希望班婕妤给后宫带个好头,但是连太后的儿子都不听,又能让谁去学?接收赵飞燕姐妹,让赵飞燕赵合德在宫廷里嚣张跋扈,这跟当时的皇上本身就有很大的关系。班婕妤自身修养再高,围着皇太后转,对皇上和后宫也不可能起到任何的影响。班婕妤喜欢安静,并不是所有人也都认同,就如同后来班昭起草的《女戒》。班昭为了皇室去写,是否在写的过程中就忘记了自己,自己也是女性?《女戒》适合自己,是否也就适合所有的女性?就如同班婕妤陪同老太后,以及后来的守墓。班婕妤是才女,才女在安静的时候更好地去创作,但是太多的人也并不喜欢创作,也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愿意当才女。才女在不要皇上之后也并不当误创作,制作出了圆扇,但是其他女性并不一定适应。圆扇很美,很美的自然也属于个别人。劳动妇女即便是拿着再好的圆扇去参与劳作,也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文静。文雅也需要相对的人,相当的闲情。那份闲情班婕妤有,班昭也可以有。但是太多的劳动妇女还需要靠不停地劳作才能够生活。不可能有的还就是属于不能够具有。让赵飞燕赵合德去守墓,肯定她们不愿意。赵合德赵飞燕不仅不可能去守墓,也更不可能去陪着一个老太太去荒废自己的青春。她们要的是皇上,嫁的也是皇上,通过皇上,她们实现的也是她们想要的人生。班婕妤的妇德没有约束住赵飞燕姐妹,想来班昭的《女戒》那肯定是在赵飞燕赵合德大闹宫廷之后。亡羊补牢不是问题,问题是《女戒》再戒,约束不了皇上,那还是解决不了赵飞燕等人的问题。也如同班婕妤一个人给汉成帝守墓,宫廷里那么多受益者不来,你一个人守,即便是在墓地孤老,其他人仍然会说你自愿。正如你是才女,可以陪伴皇太后,或者也应该去陪伴皇太后一样。才女的同和不同,似乎也就在能不能很好地表露自己的真性情,作品其实也就是作者内心的流露。不敢说《女戒》的起草是不是出自班昭的自愿,但是当时女德的提倡,还就是在以班婕妤为榜样。但是成为榜样的班婕妤,还就是终老在了汉成帝的陵墓旁,最后实现了合葬。据说班昭去世的时候连刘太后都参与了送葬,而班昭并不是班婕妤,她嫁给的不是王室。号称”曹大家”,而”曹”才是她的夫姓。

更多文章

  • 东汉才女班昭,续写《汉书》青史留名,晚年《女诫》充满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成博士旅游频道标签:女诫,班昭,班超,汉书,班固,邓绥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女子,以诗书文字延伸自己的心灵。千年的文明在时间里湮没,亘古不变的历史在岁月中沉积,尘埃里仿若有一个身影,逐渐清晰......我独自躺在床上,静待人生最后一刻的到来......一刹那间,我的记忆涌上心头。公元45年的一天,在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的一处人家,伴随着一阵阵啼哭声

  • 万茜登《典籍里的中国》舞台,一个人演完班昭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讲故事的80后媒体人标签:班昭,典籍里的中国,万茜,汉书,柳如是,正史

    近日,演员万茜因为一则#万茜一人演了老中青三代班昭#的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万茜一人分饰女史家班昭青中老三个年龄阶段,舞台呈现引人入胜,感动了无数网友。《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

  • 班昭:中国第一位修正史的女史学家,活得精彩的女人往往都很通透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班昭,班固,班超,汉书,女诫,班彪,汉朝,司马迁,曹大家,修正史,科学家,女史学家,历史学家

    一位名人说过:“认真的精神,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钰姐深以为然,活得精彩的女人往往都很清醒,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即如此。班昭是中国第一位撰修正史的女史学家,班氏一门文武英杰,两代史学巨擘。父亲班彪是著名史学家,兄长班超著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未竟而亡。班昭继承父兄遗志修《汉史》,后被皇帝召进宫教授皇

  • 史上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守寡后写一本书,祸害中国女性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过去的梦呀标签:班昭,班固,女诫,汉书,史书,邓绥

    史上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守寡后写一本书,祸害中国女性两千年天下将令2022-07-2411:58四川天下未来车官方百家号关注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在不少史学家心中,一直都有很高的评价。相较于其他史书而言,《汉书》言简意赅且事事完备,堪称中国史书的模范代表作品,与《史记》《后汉书》《三

  • “中国女史学家第一人”班昭,我欣赏这样活着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班昭,女诫,班固,汉书,史书,范晔

    有书君说在中国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女子虽说不多,但总有那么几位“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凭借自己的德行和才华,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但仔细想想,古往今来,能诗善文的才女不在少数,而蘸墨写史的女子却寥寥无几。在古代,有资格讲经著史的多为男子,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二十四史”的作者,几乎清一色都是男子。不过,

  • 寡妇班昭为何受到了世人及太后的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爱骑行的张标签:班昭,班固,太后,汉书,大儒,汉朝,科学家,历史学家

    班昭,字惠班,家学渊源,才华横溢。她的父亲班彪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班昭本人也经常被召入宫中,教皇后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他为师。十四岁嫁给同县曹师叔,后人称班昭为“曹大家”,生活幸福美满。班昭是中国古代一位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女性,她是女赋作家、女史学家、女政治家,甚至有人称她为数学家。而关于她的一

  • 蔡文姬嫁过三个男人,还是曹操对她好,她是曹操的白月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飞云如水标签:曹操,匈奴,丞相,董卓,汉朝,诗人,曹魏,三国,蔡文姬

    208年,35岁的蔡文姬由曹操做主,嫁给了22岁的董祀。洞房花烛夜,董祀看了看这个三婚的新娘,连盖头都没揭,转身离去。直到曹操要砍他的头,董祀才追悔莫及。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丫闯进曹府,跪求曹操饶董祀一命。曹操望着眼前的女子,长叹一声,这还是当初那个才情卓绝,面若桃花的小师妹吗……他的小师妹是大儒

  • 浙江一萌娃扮成蔡文姬去逛商场,路人纷纷被萌翻:边走边“回奶”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撒哥标签:蔡文姬,回奶,萌娃,萝莉,游戏

    导语:萌娃扮成游戏里的人物蔡文姬,卡姿兰大眼睛太可爱了,网友:太可爱了,搭配一个婴儿车,简直就和游戏里面一模一样。近日,在浙江丽水,有网友给大家分享了一段非常可爱的视频。原来在丽水某商场内,一个小女孩打扮成了游戏里面蔡文姬的样子,蔡文姬本身就是一个萝莉的形象,所以让这个年幼的小女孩来cosplay那

  • 曹操喜欢蔡文姬,为何从匈奴赎回她后,要将她嫁给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米君观察局标签:曹操,蔡文姬,董卓,甄宓,匈奴,关羽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李三观《野史纲目》第2045期——野史纲目——曹操从不做亏本的买卖,所以在蔡文姬这个事上确实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谜团。他花重金赎回的蔡文姬,却为何让她另嫁了他人呢?蔡文姬容貌不俗,且被评作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之首,女子中才华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数,甚

  • 曹操花重金赎回蔡文姬,将她嫁于他人,暗恋一生却爱而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曹操,蔡文姬,东汉末年,匈奴,丞相,董祀

    曹操是对蔡文姬用过情,这种“情”又是何种感情,多年来关于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情感纠葛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如果曹操对蔡文姬没有别样的感情为何会花重金将其从匈奴赎回?另一方面曹操如果对蔡文姬用情至深又怎会将她嫁与别人?一代枭雄曹操的谋略和城府世人皆知,铜雀台的一众美人也证明了他并非专情之人,他对蔡文姬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