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分,考古学家在思县一个有着400多年的明朝古墓中发现了一个小块形状像表的金属,在表上的时间定格在十点零六分,这座古墓此前并没有被人盗掘过,那这件现代仿制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否有可能是一位上时空旅行者留下的?这名时空旅行者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呢?
而另一位被质疑是穿越者的人就不一样了,他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此人的名字就是王莽。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一出生就是一个自带光芒的人。
王莽的姑姑是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整个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的重要官职,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幻想过穿越到古代这样的大家族?
而王莽家族的人和穿越小说中的别无二致,大都生活奢靡,声色犬马甚至是攀比,唯有王莽是一个另类,他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也十分的谦恭。
在对待家族中的人,王莽能认真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他性格作风严谨,侍奉诸位叔伯也十分周到,口碑很好。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便被推举到了中枢开始做官。
当时的王家在朝中可谓是如日中天,入朝还未满一年王莽便被推举成为了黄门郎,之后又升为了射声校尉。王莽的叔叔王商甚至上书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封地让一部分给王莽,由此可见王莽的名声究竟有多好了,包括汉成帝对王莽也十分的信任。
王莽的升官之路只怕能够与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相提并论了,(公元前16年)王莽30岁,被封为新都侯,以及骑都尉。他的叔伯父王根更是大司马。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根,临终之际便举荐王莽代替自己大司马的位置获得了同意,这一年王莽38岁,已经是朝堂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不过王莽却依旧和以前一样清廉俭朴、礼贤下士,甚至常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平民,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正因如此,在汉成帝之后汉哀帝继位,傅太后、丁皇后的党羽得势。而王莽主动的辞去了大司马位隐居了起来,可是百姓们不干了,这么好的官怎么能隐居?于是纷纷为王莽打抱不平,汉哀帝见此情此景只能将王莽召回了京城。
不过在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了,朝政大改王莽在大部分人的支持下再次担任大司马,王莽亲手拥立了9岁的汉平帝继位,从此大权在握。
元始五年(5年),汉平帝病逝,王莽再次拥立了2岁的刘婴。王莽更是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摄皇帝”。
王莽终究是被权利迷住了眼睛,或者他之前的所有善行都只是为了受到支持,如今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王莽逼杀了是所有得到政敌和外戚实力,初始元年(8年)更是逼迫刘婴禅让而自己称帝。
在王莽之前还没有任何臣子篡夺的先例,而王莽便做了这第一人。是不是很有穿越最小说中“扮猪吃老虎”的意思?不过,王莽称帝后还没完。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才是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正是这些改制让他被质疑是“穿越者”。
第一条改革就是实行王田、私属制
王莽掌权后于公元9年一道著名的诏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意思很简单就是废除土地私有制,其次还不得买卖奴婢。作为一名贵族,王莽竟然要提出废除奴隶制度,这不是穿越过去是什么?
第二条改革就是改革币制
王莽执政期间下令铸大钱、契刀、错刀,吗,并在公元8年废除了刀币和五铢钱,另铸小钱,9年,实行宝货制,公元14年,王莽又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有点类似于纸币的意思了。不过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钱却越来越高,实质上是变着法的剥削普通民众的财富,自然是引起了百姓极大的不满,王莽的币制改革也是王莽新朝迅速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第三条改革就是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
始建国二年(10年),建兴帝王莽下令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邯郸、洛阳、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取工商业税。还搞了个“赊贷”就是说如果百姓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但是没有资金的,就是可以向政府借贷,但是要按期归还,西汉时期的“贷款”实在是让人怀疑王莽是怎么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