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立即屠杀其族人?

在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立即屠杀其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1/28 14:03:24

卫青,从一个私生子,到平阳公主的骑奴,再到大将军,到成为汉武帝的姐夫,真的是一个传奇。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卫氏也被清算了。

卫青,由私生子到大将军,靠的是什么?

卫青的身世,其实挺可怜的,他是个私生子,是母亲卫媪和一个叫郑季的私生子,原名郑青。

《汉书·帝国双璧传》中记载:“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卫媪,也就是卫子夫和卫青的母亲,本来是平阳府的家奴,她和郑季好,是想通过郑季改变自己儿女的命运,没成想郑季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卫青生下后被带到郑家,被各种虐待,后来回到了母亲身边。

到了平阳府,卫青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姐姐卫子夫则是平阳府的歌姬。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一母同胞的姐姐,史书上关于平阳公主的记载并不多,但在影视剧中,平阳公主却是个手段了得的女人,且和汉武帝姐弟关系极好。

平阳公主很有心机,为讨好弟弟刘彻,在家里养了一批美貌的女子。

一次,刘彻路过平阳公主府,姐弟俩叙旧,平阳公主发现汉武帝一直闷闷不乐。

其实,平阳公主是知道原因的。

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多亏了姑姑馆陶公主,而代价是,汉武帝需要娶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做皇后,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关“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皇后陈阿娇是一个娇娇女,又善妒,后宫难免被她搅和得一团糟。

而前朝,又有窦太后和外戚势力把持,汉武帝刘彻实际上没有多少话语权和决策权。

这一切,平阳公主看在眼里,公主赶紧把自己圈养的美女叫出来和汉武帝相见,可汉武帝一个也没看上。

平阳公主只得安排歌姬跳舞,没成想卫子夫的出现,让汉武帝眼前一亮,龙心大悦。

平阳公主也是陪着汉武帝在皇权争斗中一路走过来的,察言观色的本领甚是好,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就让卫子夫去伺候汉武帝更衣。

那一夜之后,汉武帝就把卫子夫带到了皇宫。

只是,卫子夫到了皇宫,并没有一步登天,反而被汉武帝遗忘了,就这样她在皇宫里籍籍无名待了一年,等到了一个机会。

某天,汉武帝善心大发,想要把一批宫内女子送出宫,卫子夫便主动请辞,到汉武帝面前哭的梨花带雨。汉武帝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个被自己遗忘的女子,不知道是处于内疚,还是什么,汉武帝再次临幸了卫子夫。

卫子夫也是命好,这一夜让她怀了龙种,接下来她因为生育,恩宠不断,很快生了三女一男,男孩就是后来的太子刘据。

期间,因为陈阿娇惹是生非,用巫蛊之术害人,被废了,卫子夫成了皇后。

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卫青得以有机会被汉武帝赏识。

也是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卫青的实力被低估,有人觉得卫青之所以能平步青云,是因为裙带关系,但倘若仔细去深究,卫青能从家奴到位极人臣,甚至让汉武帝忌惮的地步,靠的不单单是裙带关系,卫青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奇才。

《史记》记载:

卫子夫已立为皇后,先是卫长君死,乃以卫青为将军,击胡有功,封为长平侯。青三子在襁褓中,皆封为列侯。及卫皇后所谓姊卫少儿,少儿生子霍去病,以军功封冠军侯,号骠骑将军。青号大将军。立卫皇后子据为太子。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

也就是说,姐姐卫子夫的得宠,只是帮卫青打通了一个通道,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真正让卫青走上权力顶峰的是他自己的努力。

卫青,乃至整个卫氏家族的崛起,是以军功起家的,靠的是沙场搏杀。

卫青戎马一生,为汉朝立下不世之功

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犯兵上谷,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同时,汉武帝还派了其他三路出击,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四路人马,只有首次出征的卫青大获全胜,还俘虏了700人。

这一战后,汉武帝封卫青为关内侯。

自此,卫青的人生也开挂了。

《史记》中记载:

七次进兵攻打匈奴,取得七战七捷的卓越战绩。斩杀俘获50000多人。一次与匈奴单于正面交战,收复河套以南土地,建立了朔方郡。

也就是在最后一次的漠北大战中,因为老将军李广迷路了,导致了单于跑路,因为这个,李广恼羞成怒,愤而自杀。

《资治通鉴》记载:郎中令李敢,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票骑将军去病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为讳,云鹿触杀之。

《战神卫青》中描绘,卫青自漠北一战后,班师回朝后备受冷落,自己独自一人散步时,突然感觉后背有剑刺来。

卫青在沙场征战多年,功夫了得,带伤和刺客搏斗,并问刺客身份。

刺客说,自己是李广之子李敢,是来为父报仇的。

卫青知道是李敢,关于战场内幕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只是叹口气说,你走吧。并向李敢保证,这件事不会牵涉到李氏家族。

尽管这样,卫青受伤的事情还是不胫而走,第一个受不了的就是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也是个军事奇才,巧的是他也是个私生子,因为自小一直养在卫青身边,也算卫青的嫡传弟子了。

卫青,在霍去病眼里,是舅舅,更像父亲,也是师父。

霍去病18岁时,一战封侯,汉武帝赞誉他“勇冠三军”,被封为冠军侯。

漠北之战后,他和舅舅一起,被封为大司马。

在历史上,一直有种说法,是因为汉武帝担心卫氏力量过于强大,有意扶持霍去病,也就是“尊霍抑卫”,用霍去病来制衡卫青,怕他在军中做大,这也是一种帝王之术。

也可能因为此,霍去病才敢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李敢,反而是汉武帝为他遮掩,说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霍去病24岁时突然暴毙,至于死因,史书上并没有过多记载。

霍去病的离开,无论是对汉武帝,还是卫青,乃至卫子夫,都是一个大损失。

而卫青,也早在漠北之战后,感觉到了自己被汉武帝疏远的事情,身为武将,又是外戚,他太明白其中的厉害。

一个大将军,立下不世之功,功高盖主,已经威胁到了汉武帝的地位,也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如果自己不急流勇退,等待着他的,不知是怎样的未来。

卫氏一族的衰败,是汉武帝的帝王手段

汉武帝作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太知道外戚势力都可怕。

高祖时,吕氏外戚差点颠覆汉朝江山,而自己的祖母窦太后娘家窦氏也是手握重权,母亲王太后的娘家人自己也忍了很久。

他,汉武帝,绝对不能容忍外戚势力威胁皇权,哪怕这个人是打仗的不二人选,也不例外。

不过,汉武帝毕竟不是昏庸的暴君,他对卫青也算仁至义尽了。

汉武帝为了牵扯住卫青,把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了他。

关于平阳公主和卫青的结合,从正史来看,是一种政治联姻,无论是对皇室,还是卫青,都是一种双赢。

《史记》中说:

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于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

在影视作品中,平阳公主和卫青是两情相悦,只是造化弄人,平阳公主嫁了两次人后,最终才和卫青修得圆满。

有了这层关系后,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两个人既是君臣关系,又是亲上加亲,只要有平阳公主在,卫青就能平安无事。

事实上,卫青不同于其他外戚,他为人谦虚,且从不养士。

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

因此,卫青也便没有任何把柄在汉武帝那。

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

卫青去世,是悲剧的开始,因为卫青一倒,已经年老色衰的卫子夫便没有了最后的依靠,而太子刘据又不被汉武帝喜欢,后宫随时可能移主。

公元前92年,千古第一冤案“巫蛊之祸”发生。

《资治通鉴》中记载:

上居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入中龙华门,疑其异人,命收之。男子捐剑走,逐之弗获。上怒,斩门候。冬,十一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十一日乃解。巫蛊始起。丞相公孙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贺子敬声代父为太仆,骄奢不奉法,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大侠硃安世甚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笑曰:“丞相祸及宗矣!”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上且上甘泉,使巫当驰道埋偶人,祝诅上,有恶言。”

也就是说,在汉武帝晚年,有一天,他在建章宫时,发现一男子手里拿着剑进入,就命人去抓这个人。

随后,以江充为首的办案人员制造了“巫蛊之祸”。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太子刘据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汉书·外戚传》中“卫氏悉灭”一句,不是说卫家被整个端掉了。史书明确记载了这场大祸牵连到的卫青后人仅卫伉一人,卫不疑和卫登并没有被波及的记录

所谓“卫氏悉灭”,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继承了卫青爵位的卫伉,以及卫皇后,和她所生的三女一男,以及在朝堂上有些权力和分量的人物被一并铲除,而非卫家满门皆亡。

卫青另外两子卫不疑和卫登,两兄弟,早在“坐酎金”罪时,就被免去了爵位,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躲过了一劫。

但不管怎样,汉武帝在卫青生前身后一直在打压外戚势力是真,这就是血淋淋的帝王之术。

更多文章

  • 卫青去世汉武帝悲痛,赋谥号、亲选墓地,为何转眼便灭了卫家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霍去病,李世民

    在帝王家,没有长久的情感,只有永恒的利益,可能前一刻还是盛宠在身,下一刻就是人头落地。现在回想当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后,全身而退是正确的,要不然到后来就可能面临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的待遇。说到这,笔者就不由得想到一位有名的将军——卫青,西汉时期红遍四方的民族英雄。就是这样一个报效祖国的将军,生前风光

  • 卫青养马出身?用用脑子,别再被屁股决定脑袋的“史记”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军队,爱戴,汉朝,汉高祖刘邦

    卫青,西汉初年杰出的将领,为汉武帝时期的战争贡献良多。他出生于养马人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身份低微。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养马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群人,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繁衍马匹,还要训练、保养、贩卖马匹,以及与周边各地的商人进行交流。因此,卫青从小就接触到了许多商人和军人,这为他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卫

  • 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并非因为卫青忠心耿耿,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平阳公主,陈皇后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平衡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十分神秘的领域。古语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在君主的心中,他们常常会担心下属有异心或权力过大而危及自身。而下属则会担心君主“过河拆桥”,自己死于非命。因此,对于群臣而言,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在君主面前说话办事那都得深思熟虑,万般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掉了

  • 卫青:从奴隶到将军的非典型外戚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卫青,匈奴,霍去病,刘彻,李广,平阳公主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从小吃尽人间苦难,有娘生没爹养的他居然没有变坏,只能说确实是福报不浅。当他把人生应该吃的苦提前吃完后,他的人生就此开挂。凭着姐姐的意外走红,他成为一位从奴隶到将军的非典型外戚。依靠七战匈奴的骄人战绩,他将贵族出身的李广等人甩出几条大街。在他和外

  • 西汉名将卫青,为何娶了一个大十岁的寡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平阳公主,刘彻,匈奴,霍去病,馆陶公主

    卫青不但娶了一个寡妇,还娶的是一个比自己大11岁,并且克死两任丈夫的寡妇。但这寡妇不一般,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公元前115年,43岁的平阳公主再次守寡,虽然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她却还想再嫁,于是问身边人:“列侯中就没有个贤能的吗?”身边的人都说大将军卫青是个好青年!平阳公主却浅笑道:“他啊

  •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刘彻,卫青,平阳公主,江充,卫子夫,霍去病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全族鱼羊秘史2022-06-0514:19广东鱼羊秘史官方帐号关注01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汉武帝就是卫青的小舅子。可是卫青后来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所以他还是汉武帝的姐夫。卫青和汉武帝亲上加亲,加上他曾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

  • 卫子夫失宠,卫青给她情敌送500斤黄金祝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卫青,富贵,刘彻,皇帝,汉朝,卫子夫,霍去病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帝王。汉武帝一生中有很多红颜知己,例如他与自己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留下过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帝虽然多情,但是同时也薄情,受其宠爱的女子,大多没有好下场。当汉武帝结识了美女卫子夫后,便立即将陈阿娇弃之如敝履,以行巫蛊邪术为名,废除了她的后位。相反,卫

  • 长公主与陈皇后差点杀掉卫青,卫青得势后为何不报复还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卫青,刘彻,汉朝,长公主,卫子夫,平阳公主,孝武陈皇后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子夫入宫,同时也为西汉王朝引进了一位重要人才——卫青。作为卫子夫的弟弟,关于卫青的入宫时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有两种可能——①:建元二年,当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从平阳公主家带入皇宫的时候,卫青也跟着进宫了。②:卫子夫入宫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她没有再得到汉武帝的召

  • 卫青为什么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卫青,刘彻,武帝,匈奴,汉朝,卫子夫,馆陶公主,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

    汉朝的卫青将军,英勇善战,制胜无数,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为汉朝争光,使得国家声威日益显赫,也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厚爱和百姓的景仰。这可以说是卫青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然而,卫青的婚姻生活却颇为曲折。他经历了两次婚姻,而第二次的婚姻选择出人意料,竟是与已有两次婚史、年长他十岁的平阳公主结为伴侣。这个

  • 卫青奴隶出身,为何一派古君子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卫青,李广,汉军,汉朝,匈奴人

    炽热的强汉(23)主笔:闲乐生朱晖闪击右贤王之战后,卫青从一介骑奴,飞升至大将军万户侯,皇后是他姐姐,公主是他老婆,他和皇帝打断骨头连着筋,其富贵尊宠,权势之盛,于群臣无两。一时间,大将军府门庭若市,无数人托关系找门路,想在卫青手下当个门客,以求一进身之阶。然而卫青却大多婉言拒绝,让他们去考试或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