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青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卫青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4/1/25 16:18:28

文/子玉

卫青的一生都被童年的经历支配左右着。

因为同为汉武帝时代出击匈奴的战神、级别相当、又是舅甥关系,所以卫青和霍去病经常被拿来比较。

其实,这两人一生都没有走出童年的围城。

卫青一出生就被贴上了私生子的标签,他最沉重的那段岁月正是在生父郑季家中度过的。

他的那些兄弟们根本不拿他当人看,他们的目光和行为时时都在特意强调一个问题:卫青就是个奴隶。

是奴隶就应该干奴隶的活。卫青在老爹家成了专职放羊的娃。

想象一下,身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你说卫青是一个什么心理状态。

自卑、小心、战战兢兢,这些不自信的行为共同构建起了卫青的童年。

有一次,一个看相的人对卫青说:

“你这面相是贵人之相,将来不仅富贵唾手可得而且还能被封侯。”

卫青一听就觉得很扯:

“奴隶所生之子,以后能少挨点打骂,我就谢天谢地了,封侯那是我能想的事吗?”

对,现实在那摆着,封侯的事对当时的卫青来说显然就是件特离谱的事。

后来,他虽然去了平阳公主的府中做事,但身份也不过是一个骑奴,估计都没敢正眼看过公主。

但谁也没想到,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会被汉武帝相中并直接带回了宫中。也因为这层关系,命运向卫青敞开了富贵的大门。

但这不一定就是好事。

皇后陈阿娇看着皇帝和卫子夫一天天腻歪的样子那一股股醋意直接就是翻江倒海,更气人的是卫子夫还怀上了龙种,自己的肚皮还一马平川呢,谁允许她卫子夫的肚子大了?

为了报复震慑卫子夫,阿娇母子将目标锁定在了卫青身上。当时的卫青在建章宫当差,没有任何名气。

于是,母女两就策划绑架了卫青,准备杀掉。

幸运的是,卫青有一个叫公孙敖的哥们,此人不顾生命危险愣是从阿娇母子手里将卫青给救了出来。

刚尝到富贵的甜头就差点丢了性命,现实一步就让卫青对宫廷的险恶有了切肤之痛的认识。

虽然汉武帝将卫青提拔为了建章监,侍中,并赏赐给他大量的财物,但卫青内心只有忐忑。

阿娇母亲大长公主刘嫖在朝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说一个事你就知道她能量的大小:汉武帝当年就是在她的运作下才被汉景帝立为太子继而成为汉王朝的皇帝的。

▲刘嫖图源/剧照

你说卫青心里能没点数吗?

这件事情卫青后来一次也没提过,即使不久后刘嫖母子成为了一盘凉菜,即使他卫青后来成为了威震天下的大将军。

元朔五年春,卫青以车骑将军的身份出高阙,重创匈奴右贤王部。

汉武帝在第一时间派出使者直接将大将军的印信给他送到了军营中。

没错,汉武帝正是要卫青以大将军的名号荣誉归来。

但卫青慌了,他当然知道大将军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从汉高帝刘邦建国到现在,干过大将军的人绝对在五个手指头以内。

他卫青何德何能?

不是他的水平和功劳没到那个份,而是他以前就是一个奴隶。突然跨越过身份的鸿沟显然让他不能即刻适应。

当汉武帝宣布要封他还在襁褓中的三个儿子为侯时,卫青更是赶紧拒绝:

“陛下已经赏赐过我了,我那三个儿子就别了,他们可是啥贡献也没有。”

“这次能够取得胜利都是陛下您指挥得好,还有将士们的共同努力。”

卫青想要表达的无非两点:我的三个儿子不能被封侯;最应该被赏赐的是跟随我出征的那帮将士们。

虽然卫青的所有行为都在诠释谦卑两个字,但其实他内心里也怕一件事:自己三个儿子被破格封侯,要是将士们没得到赏赐,他以后还怎么带兵。

呵呵,这事搁一般人身上,早就飘了。但卫青头脑相当清醒,因为他早就满足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干好工作,给皇帝姐夫长脸。

这都是以童年的经历做参照的结果呀。

卫青成为汉王朝的显贵人物,苏建建议他学习古人的作风大养门客,但卫青直接就拒绝了,那不是故意找事让皇帝对自己有意见吗?

你看,他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

而且,身先士卒是卫青打仗的常态。

童年悲惨的经历让他更能看见普通士兵的不易:在行军中他总是看着士兵们吃饱喝足之后他才吃饭;过河时,他也总是最后一个过;皇太后赏赐给他的钱财他也总是分给将士们补贴家用。

这样的卫青很容易就将将士们的心凝聚在一起然后疯狂地在匈奴人身上输出。

在职场上,卫青对大家也总是客客气气,从来不摆大将军的谱。

这都是从底层爬上去的人才能做到的呀。

对于娶公主做老婆的事,对卫青来说更是白日梦。虽然他被汉武帝封为了长平侯,拜为了大将军,但大家都知道他卫青以前是干啥的。

奴隶的标签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能撕掉的。

所以,当有人提议平阳公主嫁给卫青时她自己都笑了:

“卫青以前就是我的奴隶,你让我嫁他?”

虽然平阳公主最终向卫青姐姐卫子夫和外甥刘据的地位屈服了,嫁给了卫青,但相信卫青一定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卫青结婚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但这事他自己根本做不了主,是平阳公主自己通过卫子夫传话要汉武帝给她做主的。

虽然公主成了他卫青的妻子,但以前他们主仆相处的日常根本从卫青的记忆中抹不去。

他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拘束。

元朔六年,汉军第二次出定襄出击匈奴时苏建突遭匈奴主力全军覆没。

有人建议卫青,趁着这次机会杀了苏建给自己立威。

但卫青还是那么清醒:

“对,按照规定我有权斩了苏建,但是我不能这样做,还是将苏建带回去让陛下自己处置。”

对,卫青就是想向皇帝证明,自己毫无专权的欲望。

随着姐姐卫子夫的逐渐失宠,卫青在朝廷中行走的脚步更轻。

元朔六年对匈奴的军事行动结束后汉武帝赏给了卫青一千金。

有人建议卫青:

“王夫人现在正得宠于陛下,而他的父母却没有享受到任何好处,要不你将这些赏赐送给王夫人她爸妈。”

卫青照做了。

但问题是,王夫人和他卫青有个毛关系呀?

还不是为了让领导汉武帝高兴。

是的,卫青心里没有安全感。

后来,汉武帝越来越喜欢霍去病这个年轻人,尤其是霍去病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后,汉武帝更是将霍去病视为帝国的长城。

▲霍去病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元狩二年,霍去病三次兵出河西走廊,彻底将这一被匈奴人长期占据的地方纳入了汉帝国的版图。

但整个军事行动中都没有卫青的影子。

卫青太知道领导心里在想什么了。

虽然他一直很低调,但他的身边无形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体,这里边有姐姐卫子夫、外甥刘据、姐夫公孙贺、铁哥们公孙敖......

这些人互相之间深度绑定,一个个都是汉帝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江湖上甚至有这样的传言:卫子夫独霸天下。

这当然是汉武帝不想看到的局面,于是,制衡一下再正常不过了。

卫青明白。

即使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汉武帝经常将精锐部队分给霍去病,又是给霍去病开小灶,卫青都装作没看见。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汉武帝有意让霍去病承担剿灭匈奴大单于主力的重任,卫青也没有去争。

战后,汉武帝设置了大司马一职,并以卫青和霍去病同时为大司马,并将霍去病的待遇定为和卫青一样。

这一切都在释放一个信号:皇帝要以霍去病来制衡大将军卫青。

于是,卫青手底下的人一个个都跑去了霍去病那里,只留下一个任安

这些,卫青也能想通。

以至于李敢因为老爹李广的事击伤了他,卫青也没有声张,严密封锁消息。

在他的认知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长公主当年绑架他的事他不也没有再提过吗。

但姐姐卫子夫的彻底失宠和外甥太子刘据被皇帝不断疏远,还是让他感到山雨欲来,一点也不安静不下来。

▲卫子夫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剧照

汉武帝是个精明人,一下就看进了卫青内心的身处:

“别担心,江山还是太子的,告诉他们娘两,别多想。”

但卫青知道,那只是安慰的话罢了。但好歹皇帝说了。

在霍去病死后,先是卫青的长子卫伉失去了侯爵,过了五年,另外另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的侯爵也被汉武帝给削了。

卫青能说什么?

一切都是汉武帝给的,他当然有权力收回了。

元封五年,卫青终于在战战兢兢中走完了一生,在他的身后是发生在外甥刘据和姐姐卫子夫身上的“巫蛊之祸”的悲剧。

但这些,卫青永远也看不见了。

可以这么说,正是卫青一副诚惶诚恐的谦卑低调才得以让他平安对大司马大将军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死后更是入葬汉武帝的茂陵。

但谁又真正想过,这都是童年的经历沉淀给他的生存智慧。

但这样的卫青大家也不太喜欢。

司马迁说:

“卫青这人比较仁爱,善于退让,在汉武帝面前总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大家都觉得卫青太小心了。”

意思就一个:卫青这人没有个性,大家不喜欢这样的大将军。

但你想想他的出身一切就都通了。卫青以前可是奴隶出身的呀,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他能不小心翼翼?

原生家庭一直在左右着卫青后来的所有行为。

但霍去病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也是个私生子,但因为姨妈卫子夫的原因,他从小就生活在宫中并被汉武帝特意培养。

这样的霍去病是根本无法理解底层人生活的苦,所以他才会做出酒肉吃不完扔掉、让疲惫至极的士兵们陪他玩游戏的过分行为。

当汉武帝提出要教他学习孙吴兵法的想法时,霍去病直接拒绝,他觉得实践比学习理论更重要。

你看,别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却被他看得云淡风轻。原因无它,他从小就在汉武大帝的身边,这点事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事。

这样刚猛的性格让霍去病像一团火一样,一出场就在草原上响起了一声炸雷,从此开了匈奴人的噩梦。

但这样的性格也容易犯错,当霍去病听说李敢击伤了舅舅卫青时,二话不说就在打猎的过程中直接将李敢射杀。

诸位,李敢可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霍去病这胆也忒大了。

你说汉武帝对他能没有看法?

▲汉武帝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这样的霍去病显然是不适合混职场,当他和舅舅卫青成为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时,霍去病一下子就不会了。

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呀。

但政治就是这么无情,它不会按照你的意志来出牌。

相信,那段时间的霍去病内心一定是无比痛苦的。

有可能,他的死都和这有关系。

是的,太刚易折。

所以,卫青和霍去病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他们的成长环境中来寻找答案。

每个人都一样,原生家庭的影响是贯穿其一生的存在。

但战神永远是战神,卫青和霍去病的名字永远会被历史记住。

更多文章

  • 在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立即屠杀其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刘彻,平阳公主,霍去病,卫子夫,卫太子

    卫青,从一个私生子,到平阳公主的骑奴,再到大将军,到成为汉武帝的姐夫,真的是一个传奇。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卫氏也被清算了。卫青,由私生子到大将军,靠的是什么?卫青的身世,其实挺可怜的,他是个私生子,是母亲卫媪和一个叫郑季的私生子,原名郑青。《汉书·帝国双璧传》中记载:“季与主家僮卫媪通,

  • 卫青去世汉武帝悲痛,赋谥号、亲选墓地,为何转眼便灭了卫家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霍去病,李世民

    在帝王家,没有长久的情感,只有永恒的利益,可能前一刻还是盛宠在身,下一刻就是人头落地。现在回想当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后,全身而退是正确的,要不然到后来就可能面临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的待遇。说到这,笔者就不由得想到一位有名的将军——卫青,西汉时期红遍四方的民族英雄。就是这样一个报效祖国的将军,生前风光

  • 卫青养马出身?用用脑子,别再被屁股决定脑袋的“史记”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军队,爱戴,汉朝,汉高祖刘邦

    卫青,西汉初年杰出的将领,为汉武帝时期的战争贡献良多。他出生于养马人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身份低微。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养马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群人,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繁衍马匹,还要训练、保养、贩卖马匹,以及与周边各地的商人进行交流。因此,卫青从小就接触到了许多商人和军人,这为他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卫

  • 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并非因为卫青忠心耿耿,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平阳公主,陈皇后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平衡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十分神秘的领域。古语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在君主的心中,他们常常会担心下属有异心或权力过大而危及自身。而下属则会担心君主“过河拆桥”,自己死于非命。因此,对于群臣而言,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在君主面前说话办事那都得深思熟虑,万般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掉了

  • 卫青:从奴隶到将军的非典型外戚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卫青,匈奴,霍去病,刘彻,李广,平阳公主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从小吃尽人间苦难,有娘生没爹养的他居然没有变坏,只能说确实是福报不浅。当他把人生应该吃的苦提前吃完后,他的人生就此开挂。凭着姐姐的意外走红,他成为一位从奴隶到将军的非典型外戚。依靠七战匈奴的骄人战绩,他将贵族出身的李广等人甩出几条大街。在他和外

  • 西汉名将卫青,为何娶了一个大十岁的寡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平阳公主,刘彻,匈奴,霍去病,馆陶公主

    卫青不但娶了一个寡妇,还娶的是一个比自己大11岁,并且克死两任丈夫的寡妇。但这寡妇不一般,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公元前115年,43岁的平阳公主再次守寡,虽然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她却还想再嫁,于是问身边人:“列侯中就没有个贤能的吗?”身边的人都说大将军卫青是个好青年!平阳公主却浅笑道:“他啊

  •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刘彻,卫青,平阳公主,江充,卫子夫,霍去病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全族鱼羊秘史2022-06-0514:19广东鱼羊秘史官方帐号关注01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汉武帝就是卫青的小舅子。可是卫青后来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所以他还是汉武帝的姐夫。卫青和汉武帝亲上加亲,加上他曾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

  • 卫子夫失宠,卫青给她情敌送500斤黄金祝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卫青,富贵,刘彻,皇帝,汉朝,卫子夫,霍去病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帝王。汉武帝一生中有很多红颜知己,例如他与自己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留下过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帝虽然多情,但是同时也薄情,受其宠爱的女子,大多没有好下场。当汉武帝结识了美女卫子夫后,便立即将陈阿娇弃之如敝履,以行巫蛊邪术为名,废除了她的后位。相反,卫

  • 长公主与陈皇后差点杀掉卫青,卫青得势后为何不报复还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卫青,刘彻,汉朝,长公主,卫子夫,平阳公主,孝武陈皇后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子夫入宫,同时也为西汉王朝引进了一位重要人才——卫青。作为卫子夫的弟弟,关于卫青的入宫时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有两种可能——①:建元二年,当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从平阳公主家带入皇宫的时候,卫青也跟着进宫了。②:卫子夫入宫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她没有再得到汉武帝的召

  • 卫青为什么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卫青,刘彻,武帝,匈奴,汉朝,卫子夫,馆陶公主,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

    汉朝的卫青将军,英勇善战,制胜无数,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为汉朝争光,使得国家声威日益显赫,也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厚爱和百姓的景仰。这可以说是卫青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然而,卫青的婚姻生活却颇为曲折。他经历了两次婚姻,而第二次的婚姻选择出人意料,竟是与已有两次婚史、年长他十岁的平阳公主结为伴侣。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