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青家族:从西汉功臣到满门抄斩,期间经历了什么

卫青家族:从西汉功臣到满门抄斩,期间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4/2/11 14:04:01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卫青是一个很有名的将领,击溃匈奴、保卫了大汉天下。他娶了汉武帝的姐姐,是汉武帝的姐夫,汉武帝的皇后又是卫青的姐姐,他又是汉武帝的小舅子。

从某个角度来说,卫青既是功臣,又是皇亲,更是外戚,地位显赫一时。然而,卫青去世后,家族便受到了打压,最终卫子夫、外甥刘据身死道消,卫家也差点被灭族,着实有些凄惨。

那么,从大汉朝的功臣,一流的显贵家族,卫青的家族是如何从巅峰跌落到低谷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与缘由。

一、从私生子到大汉将领

根据《史记》的记载,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从“媪”这个字就能够看出卫青的出身低微。据悉,卫媪与一名县令私通,这才生下了儿子卫青。

古语有云:“母凭子贵”,但有时候“子也凭母贵”,因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根本没将其视为至亲骨肉,与当时的奴仆差不多。长大后,卫青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便来到了平阳公主家,当了一名骑奴,也就是养马的。

公元前139年,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然后就成为了妃子,不久后怀有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于是,她便开始迫害卫子夫的家人,卫青便是其中之一,后被汉武帝所救。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卫青与汉武帝第一次见面,并被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卫青的表现尽皆落在武帝的眼中,被提拔为了太中大夫,为后来七征匈奴打下了良好基础。

公元前130年,匈奴起兵、挥军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派遣四路军马应敌,卫青出上谷。当时,其余三路人马要么大败而归,要么无功而还,唯有卫青胜利凯旋。

这一战虽然总体来看是汉朝失败了,但龙城之战的胜利,是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这是一次质的突破,等于是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2年后,卫青领三万骑兵出雁门关征匈奴,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后来,匈奴再次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卫青在河套平原一带采取了“迂回侧击”的战术方针。

他绕到匈奴军的后方,切断了匈奴大军与其它匈奴王的联系,随即又对白羊王、楼烦王进行包围,此战大败匈奴,河套地区重新回到了大汉朝的怀抱。

后来,汉武帝在此处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五原两郡,不但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为进一步反击匈奴打下了物质与军事基础。立功甚大的卫青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完成了从私生子到大将的飞跃。

二、再度北上,击匈奴于千里之外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卫青并没有因为封侯拜相,而停止自己与匈奴征伐的脚步。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分两路攻打匈奴。

匈奴大军以为天高皇帝远,认为卫青等人不能到达这里,结果在晚上他们就被汉军包围了,匈奴右贤王部落几乎全军覆没,这是西汉的有一场大胜,汉武帝加封卫青为大将军,食邑6000户。

一年后,卫青再度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此战中,青的外甥霍去病深入草原,俘虏了单于的叔父和国相,封狼居胥、封冠军侯。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让卫青与霍去病分两路出发,各自率领五万骑兵,跨漠长征、出击匈奴。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深入草原一千多里,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

汉军早已不是以往的汉军,匈奴也因之前的战争频频失利,战斗力下滑严重。最终,在卫青“包抄”的战法之下,匈奴兵士大败,而后四散奔逃。此战,卫青军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

总的来说,漠北之战卫青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部队,使得匈奴再无南下之力,大汉朝的匈奴之威胁接触。当然,此战汉军损失也非常大,士兵、马匹损失十几万,府库钱粮几乎耗尽。

总的来说,通过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卫青将匈奴打得溃不成军,甚至有意向汉武帝称臣。不过,汉武帝却拒绝了他们,继续对匈奴进行征伐。

只不过,此后对匈奴的战争,并不是卫青带兵出征,大多数都是霍去病。奈何,霍去病23岁时突然去世,汉武帝才停止了对匈奴的征讨,敌我双方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三、卫青家族的辉煌

话说,此时匈奴与西汉的战争虽然停了,但卫青家族已经达到了巅峰。那么,巅峰时期的卫青家族,到底有多厉害呢?亦或者处于什么层次。

首先,卫青自己已经“位极人臣”,汉武帝赏无可赏。漠北之战后,汉武帝倾尽府库的金钱,都不够赏赐卫青及其手下将领的,最后不得不设武功爵,以筹集军费。

其次,大汉将星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深受汉武帝的喜爱。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追封他为“景桓侯”,还让其陪葬茂陵,这是无上的殊荣。

像其它的将领,比如卫长君、公孙贺等也都是卫氏一族的,同时这些人都比较年轻,是未来大汉朝的肱股之臣、朝廷栋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汉朝的军队有一半以上掌控在卫氏家族手里。

当然,这还不算完!陈皇后因不得汉武帝之心,再加上她又没有孩子,同时还经常挑事情,最后被刘彻废除,卫子夫则成为了大汉朝的皇后。

因卫青、霍去病的支持,她一直稳坐后位,同时卫子夫自己又比较的贤良淑德,深得汉武帝的喜欢。其子刘据文武双全,被汉武帝封为太子,也就是下一任的皇帝。

军中有人,朝中有人,就连未来的皇帝都与卫氏一族有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卫氏家族称得上是大汉朝的第一家族。然而,我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月盈则亏,盛极必衰”,似乎注定了卫氏家族的衰败。

大汉双星的去世,卫氏家族走下坡路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汉武帝悲痛不已。只不过,更让汉武帝伤心的却是卫青的去世,卫青的去世标志着,大汉朝最有才华的一位将星陨落。

汉武帝为纪念其彪炳战功,在茂陵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谥号为“烈”,意思就是:“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此后,刘彻在全国下求贤诏,想要再找一位像卫青一样的人,但却欲求不得。

将才不在,再加上国家府库空虚,老百姓也因战争苦不堪言。此后,汉武帝改变了执政的方向,还制定了新历法,标志着他的“武功”到此结束。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后,曹操便不再想要统一天下,而是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对外征伐”也变成了“对内权谋”,这是大势所趋,汉武帝也是如此。

早年,西汉经历过七国之乱,汉武帝因实施“推恩令”才将诸侯之强不断减弱。然而,有得必有失,诸侯在的时候可以制衡外戚,现在诸侯国衰弱了,外戚则开始崛起。

晚年的汉武帝非常敏感多疑,他非常害怕外戚干政,而在这个时候卫青的家族又太过于强大。再加上这个时候,有人不断挑拨刘彻与卫氏一脉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巫蛊之祸彻底爆发了。

汉武帝征和年间,方士和神巫聚集长安,以左道旁门之术迷惑众人,一些女巫还教宫中美人躲避灾难的办法,用木头人进行祭祀。在这个过程中,宫女开始诅咒皇帝,汉武帝大怒处死妃嫔、宫女数百人。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天汉武帝梦见有好几千木头人要袭击他,惊醒之后,汉武帝身体开始不舒服、精神恍惚。此时,江充与太子刘据、卫皇后有嫌隙,便进谗言说有巫术蛊作祟。

追查此事时,江充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和卫子夫,引发了一场刘据和江充的兵变。当时,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并不在长安执政,只能让身边的人去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结果,这个使者很怕死,他都没见到太子就折返了回来,还说太子谋反。最后,太子刘据被逼迫得自杀了,卫子夫也以死明志,但这还不算完。

卫青一脉的许多人都被诛杀,就连刘据一岁的儿子刘病已也受到了牵连。没有了卫青、霍去病,没有了卫子夫,没有了太子刘据,卫氏一脉从此衰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总的来说,卫氏一脉的辉煌用8个字来形容最为合适——成也刘彻,败也刘彻。执政前期,汉武帝雄才大略、一致对外,这时的他关注的是国家阳谋,卫青、霍去病等人才能崛起。

执政晚年,汉武帝已经老了,多少有一些昏庸,还沉迷于权力,总觉得有小人要害他夺权。势力庞大的卫氏家族自然深受影响,太子刘据被排挤,卫子夫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可是,刘彻已经不是当年的刘彻,为了稳固帝位,他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放过一个。从多年后,钩戈夫人被杀就可以看出来,而这便是帝王之心。

汉武帝晚年也曾后悔过,修建了一座望思台,还发布了罪己诏,但也仅此而已,卫青家族的冤屈于事无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汉书》

标签: 卫青匈奴刘彻霍去病卫太子

更多文章

  • 卫青为何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卫青,平阳公主,刘彻,卫子夫,陈阿娇,匈奴,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汉朝

    汉武帝时期最有名的将军当属卫青了,出身寒微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却在战场上多次击败匈奴,为汉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卫青,对待感情方面却颇让人感到不解,他最后娶的女人是比他大十多岁,而且还是有过两段婚姻的平阳公主。卫青为何会娶这样一个女子呢?他对平阳公主是真心的吗?

  • 卫青:远征匈奴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卫青,武帝,汉朝,匈奴人,霍去病

    汉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不从事农事而以放牧为生,因而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是匈奴就将目光瞄准了刚刚建立的中原王朝汉朝。匈奴自古民风彪悍、多产战马,时常在汉匈边境劫掠,这让当时百废待兴的汉朝苦不堪言。为了稳固刚刚诞生的汉王朝,汉朝自高祖起至文、景之时,对内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策略,对外则与匈奴

  • 卫青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霍去病,刘彻,匈奴,平阳公主,卫太子

    文/子玉卫青的一生都被童年的经历支配左右着。因为同为汉武帝时代出击匈奴的战神、级别相当、又是舅甥关系,所以卫青和霍去病经常被拿来比较。其实,这两人一生都没有走出童年的围城。卫青一出生就被贴上了私生子的标签,他最沉重的那段岁月正是在生父郑季家中度过的。他的那些兄弟们根本不拿他当人看,他们的目光和行为时

  • 在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立即屠杀其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刘彻,平阳公主,霍去病,卫子夫,卫太子

    卫青,从一个私生子,到平阳公主的骑奴,再到大将军,到成为汉武帝的姐夫,真的是一个传奇。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卫氏也被清算了。卫青,由私生子到大将军,靠的是什么?卫青的身世,其实挺可怜的,他是个私生子,是母亲卫媪和一个叫郑季的私生子,原名郑青。《汉书·帝国双璧传》中记载:“季与主家僮卫媪通,

  • 卫青去世汉武帝悲痛,赋谥号、亲选墓地,为何转眼便灭了卫家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霍去病,李世民

    在帝王家,没有长久的情感,只有永恒的利益,可能前一刻还是盛宠在身,下一刻就是人头落地。现在回想当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后,全身而退是正确的,要不然到后来就可能面临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的待遇。说到这,笔者就不由得想到一位有名的将军——卫青,西汉时期红遍四方的民族英雄。就是这样一个报效祖国的将军,生前风光

  • 卫青养马出身?用用脑子,别再被屁股决定脑袋的“史记”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军队,爱戴,汉朝,汉高祖刘邦

    卫青,西汉初年杰出的将领,为汉武帝时期的战争贡献良多。他出生于养马人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身份低微。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养马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群人,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繁衍马匹,还要训练、保养、贩卖马匹,以及与周边各地的商人进行交流。因此,卫青从小就接触到了许多商人和军人,这为他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卫

  • 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并非因为卫青忠心耿耿,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平阳公主,陈皇后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平衡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十分神秘的领域。古语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在君主的心中,他们常常会担心下属有异心或权力过大而危及自身。而下属则会担心君主“过河拆桥”,自己死于非命。因此,对于群臣而言,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在君主面前说话办事那都得深思熟虑,万般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掉了

  • 卫青:从奴隶到将军的非典型外戚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卫青,匈奴,霍去病,刘彻,李广,平阳公主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从小吃尽人间苦难,有娘生没爹养的他居然没有变坏,只能说确实是福报不浅。当他把人生应该吃的苦提前吃完后,他的人生就此开挂。凭着姐姐的意外走红,他成为一位从奴隶到将军的非典型外戚。依靠七战匈奴的骄人战绩,他将贵族出身的李广等人甩出几条大街。在他和外

  • 西汉名将卫青,为何娶了一个大十岁的寡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平阳公主,刘彻,匈奴,霍去病,馆陶公主

    卫青不但娶了一个寡妇,还娶的是一个比自己大11岁,并且克死两任丈夫的寡妇。但这寡妇不一般,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公元前115年,43岁的平阳公主再次守寡,虽然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她却还想再嫁,于是问身边人:“列侯中就没有个贤能的吗?”身边的人都说大将军卫青是个好青年!平阳公主却浅笑道:“他啊

  •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刘彻,卫青,平阳公主,江充,卫子夫,霍去病

    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全族鱼羊秘史2022-06-0514:19广东鱼羊秘史官方帐号关注01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汉武帝就是卫青的小舅子。可是卫青后来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所以他还是汉武帝的姐夫。卫青和汉武帝亲上加亲,加上他曾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