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华教授遗稿被公开,内容颠覆历史,学者:难道华佗不是中国人

清华教授遗稿被公开,内容颠覆历史,学者:难道华佗不是中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1/1 10:12:04

东汉末年,有一个著名的医者,悬壶济世,拯救万千患者,此人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被称为“外科鼻祖”,后人称之为“神医华佗”。以至于后世若有医者能够救病患于危急,人们还会称之为“华佗在世”,或送锦旗给以表彰。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也就是说,按照中国正史记载,华佗和曹操是老乡,都来自安徽亳州,但在广州却意外找到了一份陈寅恪先生的手稿,他却证明:

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

华佗虽然行医救人,但在古代,他们属于方士,“方技”在古代并不受人尊重,即使是医者,也一样被人轻视。所以历史上关于华佗的记载并不多。华佗倾其一生,发明了五禽戏,是医疗体育的先行者。

在外科方面,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手术,更是开了外科手术的先河,按照《三国志》的记载: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也就是说,如果疾病郁结在人体内部,吃药针灸都不管用,华佗便让病人喝下麻沸散,病人毫无自觉,然后华佗开刀取物,再缝合。可见华佗的医术并不是后人吹嘘,在正史有记载。然而,华佗虽然发明了外科手术,但他却因此而死。因为在那个年代,要给人开刀简直就是拿刀取命,无人敢相信。曹操因为身患头疾,华佗却要在他脑子上开刀,最终被曹操所杀。

众所周知,

陈寅恪

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陈寅恪曾经和梅贻琦等人并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位哲人,是清华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陈寅恪和梁超、王国维并称为“清华三巨头”,是一时人杰。他对历史的考据非常谨慎,是众多历史学者的偶像人物。

文革期间,陈寅恪蒙难,身心都受到巨大的折磨,他的众多诗词文稿都遭到销毁,1969年,一代大师陈寅恪在广州辞世,一个多月后,他的夫人唐筼女士也随他而去。文革结束后,工作人员找到了陈寅恪先生的历史研究手稿,其中对华佗的研究简直颠覆历史,因为陈寅恪认为:华佗不是中国人。陈寅恪的论据有三点:

首先

,华佗的麻沸散,在古天竺就有,名叫天竺胡药,诞生的时间比麻沸散要早。

其次

,天竺语中的“药”和“罗汉”两个词语连读的谐音,和中文“华佗”的读音非常接近。而印度的“药神”和中国的华佗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

其三

,《三国志》记载的华佗治病的故事,例如给广陵太守陈登治病时,华佗给陈登灌药,陈登吐出3升蠕动的虫子,这和印度神医耆域(下图)的治病故事完全一样。而且,耆域的治病过程中,也会用到外科手术。耆域是天竺僧人,和华佗所处的年代基本一致,所以陈寅恪先生认为,华佗可能是印度的耆域本人,沿着丝绸之路逆行来到中国,因为行医救人,被人称为华佗,所以华佗不是中国人。

中古古代最出名的医者,名曰扁鹊,其实扁鹊是一直神鸟,在神话故事中这只鸟会医治百病,最后就变成了医生的代名词。而我们熟知的《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不过是众多扁鹊代名词中的一个罢了。因此,华佗和扁鹊一样,也只是一个代名词,三国时期可能存在一个医术高超的“华佗”,但真正的华佗,是印度人。

若是换做其他专家, “

华佗不是中国人

”的论断早已被吐槽得体无完肤,但这个论断出自“治史严谨”的陈寅恪教授,所以很多人开始相信,至少存在这种可能。其实,不管华佗是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心中早已把华佗当做古代的神医,

华佗悬壶济世的医者思想,早已成为无数国人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崇高精神,这一点不会改变。

标签: 华佗扁鹊陈寅恪曹操

更多文章

  • 神医华佗所创“五禽戏”可有效缓解改善帕金森!

    历史解密编辑:刘师傅爱锻炼标签:动作,五禽戏,医学家,遗传病,神医华佗,帕金森氏症

    五禽戏由东汉神医华佗所创,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意思是,人体应当适当运动,但不能过度劳累。适当运动有助于消化、气血流通,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了。华佗观察总结了自然界动物的生活习性,由此创立了五禽戏。随着历史的发展,五禽戏成为了中国民

  • 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BOSS外传标签:曹操,华佗,刘备,曹魏,诗人,后汉书,医学家,东汉末年,五虎上将

    “我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建安十三年,已经进入暮年的曹操站在最喜爱的小儿子曹冲尸体前发出了悲痛的悔叹!曹操,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至今仍有许多人以其为人生榜样;华佗,则是闻名至今的名医,“赛华佗”当今仍是百姓对于医术高超之人的誉称。一代枭雄,一代名医,同时代的他们是如何相遇,曹操又为何非要斩杀华佗

  • 华佗之死:这不是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正义不缺席标签:曹操,太医,神医,刘备,华佗之死

    一、曹操头疼,请了很多太医都没看好。后来有人建议,说华佗是个神医,能看好曹操的病。华佗来了。曹操问:“我这是什么毛病?能治吗?”华佗看了看,说:“能!”曹操说:“怎么治?”华佗说:“用锋利的斧子劈开脑壳,将脑壳里的风涎取出,然后再把伤口缝上,七日即愈。”曹操:“噢!那请问华神医,你有行医资格证吗?”

  • 这味神奇的中药,连神医华佗都用了三年才明白它是何物

    历史解密编辑:张胜兵中医标签:华佗,草药,青蒿,治疗,医学家,中药汤剂

    中药是一种来源于天然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以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药材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非常重要。因为动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所以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草药的药效与采摘时间、部位等因素有关,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实践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揭开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华佗,曹操,高超,三国,曹魏,后汉书,东汉末年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医术高超、被誉为“神威罕及”的名医——华佗。他被曹操评价为“圣手能医”,其医术在当时堪称无人能及。按理说,这样一位能医难症甚至绝症的医生,不仅应该被后世所传颂,而且在当代也应该受到广泛的崇拜和重视。毕竟,疾病是不分阶级和财富的,一个优秀的医生就像一个救命稻草,无论是贫富、权势还是普

  • 不要被三国演义骗了:曹操杀华佗并非多疑,而是华佗确实不地道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曹操,华佗,关羽,魏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电视剧),艺术家,医学家

    作为神医的代名词,华佗之名放在中华民族有何人不知、何人不晓。作为医生,华佗的医术得到了后人的公认,他所发明的麻沸散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最早用于外科的药物。他的五禽戏也是作为最早的保健体操,并为后人所知,如此一位在医学领域造诣极深的神医,却最终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他被曹操逮捕入狱,死于狱中,当真是令人感慨

  • 刘盈之死,为何注定吕家日后会被清算?史家:你看看他过的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刘盈,吕雉,项羽,张嫣,嬴政,吕家,刘如意,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88年,汉朝的第二位皇帝刘盈,忽然去世了。在历史上的几百位皇帝当中,刘盈肯定不算太过有名。不管是和他爹刘邦,还是和他亲弟弟汉文帝相比,刘盈的名气都小的可怜。最关键的是,刘盈在位期间,自己其实没什么权力。因为他有一位控制欲超强的母亲,吕雉!刘盈在位期间,汉朝绝大多数的事情,包括刘盈本人的私生活

  • 有了商山四皓,刘邦就不敢废掉太子刘盈了,他为什么这么怕四皓?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刘邦,刘盈,皇帝,汉朝,刘如意,汉惠帝,商山四皓

    不是刘邦怕四皓,而是刘邦爱江山。商山四皓,光看名字(其实这不是名字,而是对四个人的称呼)也就知道,这是四个老头了。古人普遍夭寿,四个白胡子的老头,很难参与到治理国家中来,更不用说形成一股足以分裂朝廷的势力了。商山四皓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刘邦从前很瞧不起读书人的。传说他曾当着来拜

  • 汉惠帝刘盈,为什么年仅十六岁就登基了?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刘盈,汉惠帝,刘邦,吕后,刘肥,李渊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死的时候他才十六岁。那么自然要马上登基,谁也不会给他时间让他成年了再登基。前209年10月,刘邦在48岁的时候走上了起义的道路。这个年纪说起来已经很大了,毕竟他也不像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好歹也属于皇亲国戚,刘邦之前只不过是个亭长,机缘巧合才走了这一步。刘盈的母亲是吕后

  • 汉惠帝刘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刘盈,汉惠帝,刘邦,吕雉,刘如意,商山四皓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儿子,也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帝。他之所以能够顺利接班,主要原因是他是刘邦钦定的太子,所以在刘邦死后,自然是要接班的。当然了,这期间刘邦也动过换太子的心思,可最终没有成功。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虽然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刘肥,但毕竟刘盈的母亲是吕后,所以刘盈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早在汉朝建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