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子夫死后为何没有用皇后规制下葬,也没有与汉武帝合葬?

卫子夫死后为何没有用皇后规制下葬,也没有与汉武帝合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943 更新时间:2023/12/8 19:17:31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走进皇后卫子夫的冷宫,对她说:“你的好儿子找到了!”卫子夫听后痛哭道:“我的据儿啊!”然后悲愤地用一条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汉武帝在看完卫子夫留下的遗书后,狠狠地将它摔在地上,怒骂道:“一个贱人,一个贱种,死不足惜!”

要问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贤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名。

然而,拥有贤后的美名,却不能善终,不仅被自己的丈夫逼得自杀,连自己生的二女一子,不是被丈夫赐死就是被逼死。

卫子后死后,《汉书》记载:“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

也就是说,卫子夫死后别说按皇后的规格下葬,连副像样的棺材都没有,是宦官苏文和姚定汉随便在宫中找了辆车子,将她的尸首放到一副小小的薄棺材里,草草地葬在长安城南的桐柏亭。

一代贤后,侍奉武帝49年,母仪天下38年,史书没有记载过她任何一次过失,是历朝历代皇后的典范,为何会死得如此决绝,身后世如此凄凉,死后还要被武帝骂作“贱人”呢?

这一切都要从汉武帝晚年生活开始说起。

前半生顺风顺水的汉武帝,晚年开始频遭挫折,酿成“巫蛊之祸”,卫氏一门惨遭灭族

社会危机萌生,宫廷内部斗争日益激化,汉武帝与太子产生隔阂

由于常年穷兵黩武和重用酷吏,在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矛盾开始日益凸显,到了天汉年间,社会动荡,盗贼四起。虽然汉武帝一面派光禄大夫范昆等人领兵镇压,一面严惩镇压不力的地方官吏,但仍难完全剿灭。

仁恕温谨的太子刘据长大后,屡次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政策进行劝谏,汉武帝对此十分的不满,认为刘据一点都不像自己,父子俩的隔阂越来越深,卫子夫对此深感不安。

令卫子夫更加不安的是,随着她年老色衰,汉武帝身边有了新的美人,在这些美人当中,汉武帝最宠的是李夫人

也因此,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她与汉武帝所生的儿子刘髆被封为昌邑王。

在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一直念念不忘,不久之后,汉武帝在河间国巡狩时,得到了一个美貌的女子,封为赵婕妤,赐钩弋宫,她就是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与李夫人长得十分相似,卫子夫慌了,汉武帝对李夫人如此念念不忘,又对刘据如此不满,难道是有心换掉他的太子之位改立刘髆吗?

想到这儿,卫子夫感觉大事不妙,赶紧去往大将军府找自己的弟弟卫青商量,此时的卫青已经重病卧床不起。

卫子夫哭着对卫青说道:“弟弟啊,趁你还能说话,去跟皇上说说。我跟随皇上这么多年,能不知道他的脾气吗?他对太子的不满已经忍了多时了,就差一个导火线了。你还在,就已经这样,你要是不在了,我......”

就这样,卫青拖着病体,让下人抬着到了未央宫。

汉武帝对他说:“你知道的,汉家万事才刚开创,如果朕不出兵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但如果后世都像朕这样做,不是重蹈秦朝的覆辙吗?在我之后,大汉需要一个守文之主,还有比太子更好的吗?所以你回去告诉皇后母子,没什么值得不安的。”

然而,刘据并没有因为母亲和舅舅为他做的这些有所收敛,不仅不懂得避其锋芒,反而处处与自己的父亲对着干,父子俩的隔阂日益加深。朝中势力也分化成两派,一派是亲太子的温和派,一派是反太子的酷吏派。

“巫蛊之祸”卫子夫以死明志,卫氏一门惨遭灭族

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刘据在朝中最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倒台了,这使得他在朝中更加孤立无援。

与此同时,随着骠骑将军霍去病突然暴亡、大将军卫青年迈病重后,汉朝对战匈奴多次失利,各地百姓也因为连年征战苦不堪言,各地百姓揭竿而起。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垂垂老矣,尽管他多年求仙问道,但都没有什么结果,仍然一天老似一天,健康也一天不如一天。

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汉武帝变得多疑又善忌,精神十分压抑,身体也每况愈下。

公元前92年,卫子夫姐姐卫君孺的儿子公孙敬声,擅自挪用北军军费被捕入狱,其父公孙贺为了替儿子赎罪,主动向汉武帝请求追捕全国通缉犯,“阳陵大侠”朱安世。

朱安世被公孙贺逮捕后,却对着公孙贺大笑道:“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

不久后,汉武帝就收到了朱安世的举报信,信上说:“公孙敬声不仅与阳石公主(卫子夫所生)私通,还在得知陛下要前往甘泉宫时,让巫师在陛下专用的御道埋藏木偶人,诅咒陛下。”

汉武帝得知后,勃然大怒,原来自己生病是因为有人诅咒自己啊!经过调查,罪名属实,公孙贺和公孙敬声全族被灭,同时被牵连的还有阳石公主和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

至此卫氏在朝廷内部的政治盟友全部损失殆尽。

然而,这仅仅是“巫蛊之祸”的开端而已,经此一事,本身就疑神疑鬼的汉武帝更加草木皆兵,总觉得有人要害他,便认为一定是宫中还有木偶人没找到。

善于察言观色的酷吏江充便向武帝自告奋勇,请求主审此案。

由于江充和太子刘据有过节,江充担心日后要是刘据继位会被清算,就想先下手为强,借巫蛊之手除掉太子,便在太子的东宫事先埋下木偶人构陷太子。

当时汉武帝正在甘泉宫养病,陪侍的都是江充的人,消息无法传递,刘据也不知汉武帝是生是死。他担心自己会像秦朝太子扶苏那样被奸臣所害,便向卫子夫借皇后授玺,调集长乐宫的卫士,先控制长安城再说。

作为太子的母亲,卫子夫自然是支持他的决定。一时间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江充等人被刘据下矫诏诛杀,江充的副手苏文趁机逃出长安,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了。

汉武帝勃然大怒,命丞相刘屈氂派兵镇压。少兵缺将的太子哪里是汉武帝的对手,在激战了五天之后,太子兵败自杀。

而另一边,汉武帝从甘泉宫回到未央宫后,就派人收回了卫子夫的皇后授玺并将她打入冷宫。

当刘据自缢的消息传到未央宫时,汉武帝第一时间来到卫子夫的冷宫里,冷冷地对她说:“你的好儿子找到了,尸体正在运往长安的路上。”说完这句话,他就甩甩袖子离开了。

卫子夫一下瘫坐在地上痛哭道:“我的据儿啊!”然后悲愤地用一条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临死前,她在竹简上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我侍君四十九载,不曾想,你竟是如此薄情寡义之人!”

汉武帝读完,狠狠地将竹简摔在地上,怒骂道:“一个贱人,一人贱种,死不足惜!”

至此,卫氏一门全部都诛杀殆尽,只有刚出生5个月的曾皇孙刘病已(后来的汉宣帝),因为年纪太小幸免于难,被关押在长安狱中。

一代贤后死后只有一副小小棺材容身,既没有按皇后规制下葬也没有与汉武帝合葬,背后隐藏的真相很残酷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的茂陵基本已经建好了。

而侍奉汉武帝49年的卫子夫,却没有入葬于此的资格,她最后的容身之所,只有一具小小的薄官,既没有皇后的规制,也没有送葬的队伍,而是由两个宦官草草埋在离长安数里的城南桐柏亭,不得不令人唏嘘。

如果说当时汉武帝正在气头上,不给卫子夫厚葬也不让她与自己合葬可以理解。

但是后来,汉武帝幡然悔悟,知道是自己冤枉了太子刘据后,不仅下达了《轮台罪己诏》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诛杀了当年残害太子的人,还在长安城里侯建了“思子宫”,在太子的逃亡之地湖县建了“望思台”,来寄托对太子刘据的思念之情。

然而对于卫子夫之死,汉武帝却没任何悔恨之情,也没要将她重新改葬的意思。这是为何?他真的是如卫子夫所说的“薄情寡义”之人吗?

作为汉武帝的女人,不仅仅是卫子夫,其他女人的下场同样令人唏嘘感慨

汉武帝一生阅女无数,史书上有记载的老婆总共是八个,两个皇后和六个妃子。

第一个皇后就是陪嫁了一整个江山、为我们留下“金屋藏娇”“长门买赋”等典故的侯门贵女陈阿娇。

陈皇后比汉武帝大五岁,是馆陶公主的长女,也是刘彻的表姐,如果没有馆陶公主,刘彻作为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是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

阿娇刚嫁给刘彻时,也是享受过一段幸福的时光的。但是阿娇生性骄横善妒,不让汉武帝接近其他女人,加上因为馆陶公主常常居功自傲,索求无度,这让汉武帝对阿娇越来越心生厌恶。

除此之外,阿娇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她无法生育,前后花了9000万钱都无济于事。

在卫子夫得到宠幸接二连三诞下皇嗣后,阿娇慌了,她担心自己皇后的位置不保,便病急乱投医,找了个巫师对卫子夫实施巫蛊。

但还没等诅咒奏效,这事就传到了刘彻的耳朵里,居皇后之位11年的陈阿娇被废黜,幽禁于长门宫中。几年后,陈皇后在长门宫幽怨而死。

因为阿娇的皇后之位已经被废,所以去世后也没有以皇后规制进行下葬,而是以“翁主之礼”葬在霸陵官员对亭的东面,和她的母亲、外祖父和外祖母葬在一起。

“翁主之礼”就是指诸侯王女儿的身份下葬,这说明什么?也就是汉武帝并不承认阿娇是他的妻子。

至于卫子夫,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原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介歌女,因为一朝临幸,极宠册后,结果却是满门抄斩。

六个妃子中最有名的是钩弋夫人,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汉武帝一生虽然阅女无数,但也只生了六个儿子,在太子刘据被逼死之后,其他的儿子要么早死要么不得武帝的喜欢,只有最小的儿子刘弗陵最合汉武帝的心意。

一来是刘弗陵是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的,上古的帝也是怀胎十四个月,汉武帝认为这是上天怜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继承人。

二来是汉武帝认为刘弗陵是所有儿子当中最像自己的,不仅身体好而且智商高,虽然他当时不过是一个小孩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立7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并让霍光、上官、金日磾、桑弘羊四人辅政,为防“子少母壮”,外戚干政,但狠心赐死了钩弋夫人,年仅22岁。

钩弋夫人死后,也是没有任何的仪式。汉武帝命宫中使者连夜抬着棺材,埋葬在甘泉宫附近的云阳,然后在墓碑上作了个标记就算完事了。

是直到她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才征发了两万役徒在钩弋夫人的墓塚处修建了云陵(后称女陵),才将她重新安葬,并追封为皇太后。

最后与汉武帝合葬的是陪伴他时间最短的女人,背后隐藏的真相十分残酷

这个女人就是李夫人。

李夫人也是平阳府中的一介歌女,拥有倾城倾国的美貌,汉武帝在晚年得到这样的美女,非常的宠爱,不久后李夫人就生下了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昌邑王刘髆。

可惜,李夫人在生完孩子后就病倒了。在李夫人病重时,汉武帝多次要去探望她,却都被她拒绝。她的哥哥李延年不解,她却说:“以美色事人者,色衰而爱意松懈,爱懈则恩义断绝。”

她知道,汉武帝想要见的是因为念着自己生病前美貌,如果让他看到自己现在形容槁枯的样子,必然会对她心生厌恶,也就不会记得要善待她的儿子和娘家人了。

不得不说李夫人不是只有一副漂亮的皮囊而已,而且非常聪明和清醒,这也是为什么多年后汉武帝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原因。

虽然李夫人死的时候,卫子夫还是皇后,但汉武帝仍然以皇后的规制对李夫人进行安葬,并让她葬在茂陵。

严格来讲,李夫人并没有与汉武帝合葬,而是陪葬。因为西汉时期的帝后合葬是同茔异穴,并不是在一个墓穴之中。

汉武帝身边陪葬的更多的是功臣和大将,其中就包括卫青和霍去病。能够陪葬在帝王身边,对于死者来讲就是一种很大的奖励。

而李夫人是唯一一个得到陪葬机会的妃子,可见她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李夫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都要归功于她的聪明睿智。汉武帝驾崩后,霍光还根据汉武帝的遗愿,给李夫人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并配祭汉武帝宗庙。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作为汉武帝的女人,无论是得宠还是没有得宠的,下场都不好。

李夫人看似下场最好,是因为她红颜薄命,如果她也活到像卫子夫一样的岁数,到老了,也是同样会被汉武帝厌恶。

汉武帝好色,但并未真正爱过谁,女人对她来讲更多的是政治工具。陈阿娇能够当皇后是因为她陪嫁了一整个江山,卫子夫能够当38年的皇后,和卫青霍去病的加持不无关系,而钩弋夫人则是生下了继承人。

当她们都没有政治价值的时候,对于汉武帝来讲,都可以舍去了。真相就是这么残酷!

更多文章

  • 为了成仙,汉武帝说了句狠话,卫子夫听后大惊:看来非造反不可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刘彻,成仙,江充,皇帝,卫子夫,卫太子,刘病已,汉武帝

    为了成仙,汉武帝说了句狠话,卫子夫听后大惊:看来非造反不可了“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制造的一起可怕的惨案。在这场惨剧中,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遭小人诬陷,被迫举兵谋反。之后,汉武帝立即派丞相刘屈氂镇压了叛乱,卫子夫被迫自尽,而太子全家也在逃亡中全部殉难,只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与刘据、卫子夫等人

  • 卫子夫服侍汉武帝49年,自杀前留下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到后怒骂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卫子夫,刘彻,卫太子,卫青,陈皇后,皇上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中,她从卑微的侯府歌女逆袭为一国皇后,她的弟弟从侯府骑奴加拜大司马大将军,外甥则战功赫赫成为一代历史名将,儿子一出生便备受宠爱,年仅7岁被立为皇太子。可人生如戏,似梦似幻,前尘往事只能供后人回味。这位史书上未记载半分差池的皇后在外甥和弟弟去世后,家族势力逐渐衰落,儿子被诬陷叛变,

  • 服侍汉武帝49年,卫子夫自杀前留下遗书,汉武帝看后怒骂:贱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卫子夫,刘彻,卫太子,平阳公主,卫青

    汉朝在我国历史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其影响力很是深远,我们现在称为汉族就是来源于汉朝的国号。汉朝最为有名的君主就是汉武帝刘彻了,关于他的史诗数不胜数。贤明的君主身边的妃嫔也非同寻常,汉武帝最有名的女人当属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这皇后一做就是三十八年,还获得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后谥号“思

  • 大汉贤后卫子夫被汉武帝逼得自杀身亡后,刘彻有过一丝的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忽如远行客船标签:刘彻,卫太子,卫子夫,江充,卫皇后

    依我看来是没有的但凡汉武帝有一丝的后悔,就不会不将卫皇后迁入茂陵,而是让她孤独地在长安城南桐柏亭安眠。对于卫子夫的死,汉武帝至死都没有认为自己是错的。实质上,在封建时代,卫子夫死的也的确不冤枉。征和二年(前92年),太子刘据因江充、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的陷害,无奈下被逼走上造反之路(虽

  • 卫子夫自杀而死,她是否是按皇后的规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子夫,陈阿娇,皇后,卫太子,刘彻,霍光

    从前,卫子夫和汉武帝是多么的相爱;但卫子夫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尽,并未按女皇的传统与她合葬。既然如此,卫子夫为什么不按照女皇的标准与他同葬?总之,卫子夫是个叛逆的女皇,没有这个权利。公元前九十二年,汉王朝发生了一场巫毒浩劫,当时江充趁着皇帝身患重病,放出话来,说是皇宫中有蛊毒,所以他一直没有恢复,于是汉

  • 卫子夫逐渐失去汉武帝的宠爱,卫青轻松化解,只因花了五千两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卫子夫,卫青,刘彻,平阳公主,陈阿娇,卫太子

    卫子夫失去汉武帝宠爱的危机,竟被弟弟卫青用五千两黄金化解,当初作为歌女的卫子夫又如何逆袭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卫子夫身份卑微,原本只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位歌女。一次汉武帝出宫祭祀先祖,回来的路上顺便去了姐姐家做客。平阳公主没有子嗣,为了傍上已经成了皇帝的弟弟,她也一直想着给汉武帝进献些美女。此时她

  • 卫子夫失宠,卫青给她情敌送500斤黄金贺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标签:卫子夫,卫青,刘彻,陈阿娇,霍去病,卫太子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帝王。汉武帝一生中有很多红颜知己,例如他与自己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留下过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帝虽然多情,但是同时也薄情,受其宠爱的女子,大多没有好下场。当汉武帝结识了美女卫子夫后,便立即将陈阿娇弃之如敝履,以行巫蛊邪术为名,废除了她的后位。相反,卫

  • 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卫子夫被灭族,她的3个女儿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卫子夫,刘彻,卫太子,江充,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汉武帝,巫蛊之祸

    卫子夫原本只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姬,汉武帝出宫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时,见到了卫子夫。他一见倾心,喜欢上了卫子夫,并趁卫子夫为他更衣的机会,临幸了卫子夫。平阳公主看到弟弟喜欢卫子夫后,就将她送进了宫。卫子夫进宫之前,平阳公主拉着她的手,对卫子夫说:“将来得宠了,不要忘了自己”,卫子夫含泪说道:

  • 一代贤后卫子夫自杀在椒房殿,汉武帝后悔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彻,卫子夫,卫太子,太后,太子,皇后

    历史上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对卫子夫的死有愧疚,甚至他死后都没有跟卫子夫合葬,似乎汉武帝对卫子夫早已绝情断爱,没有任何感情。但不得不提的是,汉武帝也没有废掉卫子夫的皇后之位,并且汉武帝还做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举动。所以感性以及理智地认为,汉武帝在卫子夫死后,应该有些后悔,可惜皇帝不能错,尤其

  • 汉武帝临死前,为何要下令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卫子夫,刘彻,卫青,皇帝,江充,平阳公主,汉武帝,汉朝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与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馆陶公主之女陈阿娇不同的是,卫子夫虽出身贫寒却温柔贤淑、母仪天下。即使后来圣宠连绵,她也始终恪守皇后本分,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勾心斗角的戏码很少在她治理的后宫中发生。这一点连汉武帝也是极为佩服的。所以即使到后来她年老色衰,她也仍然备受皇帝尊重,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