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被刺杀重病卧床,江东众臣皆推荐孙翊,孙策为何选孙权接班?

孙策被刺杀重病卧床,江东众臣皆推荐孙翊,孙策为何选孙权接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安德森的创意 访问量:685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05

建安八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这是《三国志》中对孙翊的描写。

孙策被刺杀

公元200年,江东之主孙策在丹徒山中狩猎,遇到刺客伏击,被射中脸颊。孙策作为“小霸王”,忍着剧痛,将刺客杀死,晕倒在地。在这次刺杀中,孙策重病卧床,一病不起,选择继承人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这时共有三个继承人可以选择,分别是两个弟弟孙翊、孙权,儿子孙绍。孙绍作为嫡长子,本该继承王位,为何江东众臣都支持孙翊呢?而就在众臣都在支持孙翊的时候,为何孙策又选择了孙权继承王位?

孙绍,作为孙策的嫡长子,本该顺理成章的继承王位。但是从孙策结婚的年纪,可以知道孙绍这时年纪太小,也就六七岁。在三国乱世,选择一位幼主,代表着国主控制朝政能力弱,很有可能会造成内乱。

张昭等人支持孙翊

孙策第一个就打消了,立孙绍为继承人的想法,只能从两个弟弟孙权和孙翊,选择合适的接班人。当时张昭等人推荐孙翊,接替孙策的位置。孙策不顾众人劝说,亲自把印玺给二弟孙权佩戴,孙权被选为了东吴的君主。

江东众臣为何重视17岁的孙翊,轻视19岁的孙权呢?还是在众臣眼中,孙翊的表现比孙权好。孙权少年成名,曹操曾经评价他“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孙权少年时的才气。但是到了青年时期,孙权在军事上的表现差强人意。

公元197年,16岁的孙权驻守宣城。当时土匪作乱,孙权作为统管本该亲自指挥,但是面对拿着刀剑的土匪,孙权吓得不敢出宣城府衙门。最后还是周泰带兵前来,最终平定了匪患,周泰想要替孙权隐瞒,可惜这件事还是传了出去。

公元199年,孙策率兵攻打庐江太守刘勋,孙权则带兵攻打匡琦城,在所部兵力远优于守军时,指挥出现了失误。匡琦城守军冲杀出来,孙权看到来势汹汹的敌军,孙权溃逃,把大好局势给葬送了。

经过这两次事件,孙权的名声无法挽回。江东众臣都认为孙权虽有才华,但是太过怯懦,不堪重任。张昭作为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他的话代表了江东士族的意见,为何孙策却反其道而为之,选择二弟孙权继承王位呢?

英武的孙翊

对比孙权,孙翊表现更加出色,在《三国志》记载中:

“孙翊字叔弼,权弟也,骁悍果烈,有兄策风。”

历史中关于孙翊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是依旧掩盖不了孙翊的英武。在江东众臣中,孙翊被认为更像自己的哥哥孙策,更加果断英勇,杀伐决断。孙翊20岁,就镇守了江东要地丹杨,统管了一方军队。

其实孙策选择孙权,还是有自己的考虑,他从三个方面,考虑了继承人问题。第一个原因是孙策同孙权的关系,孙坚去世的时候,孙策和孙权年纪还小,孙翊更是一个黄毛小儿。在扩张江东疆域的过程中,年龄稍大的孙策和孙权在外征战,孙翊则留在后方。

孙翊在后方管理后勤,为东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孙策同孙翊接触较少,两人的关系渐渐冷淡。孙策和孙权两兄弟,一起经历了战场的腥风血雨,在东吴建立的初期,两人经历了最困难的时刻,因此孙策从心理上,更加亲近二弟孙权。

孙策亲近二弟孙权

第二个原因是孙翊同张昭的关系,作为东吴的开国功臣,张昭是东吴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在东吴建立过程中,江东的世家大族支持孙家,还是因为张昭带领士族,支持了孙家势力。孙家势力得以在江东扎根下来,最终建立了东吴江山。

孙翊亲近张昭势力,本无可厚非,但是孙策在位时,还能压制住张昭等老臣。孙策担心如果让孙翊继位,张昭等人的势力恐怕会更大,更加无法遏制。对于张昭这样一位权臣,孙策为了家族利益不得不提防。

孙策担心孙家势力,会被张昭代表的江东士族推翻,孙翊就是因为张昭等人极力支持,引起了孙策的忌惮。孙翊不帮孙家人,却投靠了张昭等人。如果孙翊登基,东吴江山落入张昭等人手中,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守业更难,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语:“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孙策生前已经开拓了东吴的疆域,孙策需要一位守业的接班人。孙翊像自己的哥哥孙策一样英武,但是只适合开疆拓土,是一位猛将。

孙策传位孙权

而孙权虽然军事才能较差,但是才华谋略,处理政务的能力都非常出色。对于孙权的才华气度,孙策的友人刘琬,曾经评价道:

“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

孙策选择接班人,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位守成之君,而二弟孙权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在临终之时,孙策不顾众人反对,让二弟孙权接班。孙策重病在床的时候,面对咄咄逼人的张昭等人,嘱咐孙权说: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孙策交代完后,撒手人寰,孙权在哥哥灵前登基。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没有错,孙权登基后,当即就有江东部将叛乱,可见张昭的能量。孙权虽然没有亲历战场,但是他可以派遣猛将征讨叛逆。

孙权不负众望

孙权解决了东吴内部的叛乱,把国家的主要精力转为发展国内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孙策对时事的判断没有错,孙权确实是一位守成之君。在孙权的带领下,东吴保护了自己的疆域,国力走向了强盛,最终成为仅存的三国之一。

标签: 孙策孙翊孙权江东

更多文章

  • 吴大帝孙权的亲弟弟,东吴武烈皇帝孙坚的第三子——孙翊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孙权,孙坚,孙翊,皇帝,孙策,汉朝,吴大帝,东吴武烈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是吴大帝孙权的亲弟弟,东吴武烈皇帝孙坚的第三子——孙翊。在历史上孙坚有五个儿子,其中孙翊排行老三又名孙俨,字‘叔弼’。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不算多,他和哥哥孙策一样都十分勇武,但是在性格上严厉暴躁,喜怒形于色,这也是他后来被人轻易刺杀的原因之一。在孙坚死后孙策把父亲安葬,之后他带着自己

  • 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朱然,吴书,太守,吕范,朱治,朱桓

    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原文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於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

  • 广西人文:陆绩因为什么而来到郁林郡做太守的?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陆绩,太守,孙权,广西,东吴,郁林郡,史说三国,中国古文献

    广西贵港,历史上对贵港有影响的人物有很多,在这些历史人物中,陆绩绝对排前三。这个陆绩是因为什么而来到贵港的呢?说起来,这个陆绩是东汉末年的人物,在很多词条中,都把他归划到三国中的东吴人里。但是在陆绩的心里,他一直把自己当成“汉臣”。怎么回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东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承事业,

  • 陆绩:英年早逝的他是三国名将陆逊的叔父,也是东吴少有之儒将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陆绩,陆逊,太守,东吴,曹操,诸葛亮,三国,军事制度,中国古文献

    陆绩:怀橘孝心显,廉石行船稳一部《三国演义》,将东汉末年的一段乱世让世人所熟知,里面的一众人物,大家都能娓娓道来,其中再复杂的事件,亦能如数家珍,可以说罗贯中对历史的贡献,善莫大焉。但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陆绩实在是个被忽略之人,即使是再精通三国的读者,也难以记得此人。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崇尚

  • 广西传奇:广西第一县布山县疑云,它在贵县还是桂平?陆绩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陆绩,贵县,桂林,三国,布山县,郁林郡,贵港市,桂平市,广西传奇,中国古文献

    历史有意思!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威叔执笔前言秦置桂林郡,汉置郁林郡的郡治以及布山县县治所在地,自道光年浔州知府孙世昌编修《浔州府志》出版以来,开始出现争议。经过一百多年的诸多专家的分析和印证

  • 陆绩嘲笑刘备是卖草鞋的,诸葛亮反击:你就是那个偷橘子的吧?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陆绩,刘备,诸葛亮,袁术,曹操

    208年,陆绩笑话刘备是个卖草鞋的,诸葛亮听后哈哈笑道:你就是那个在别人家吃饭,临走时还偷了人家橘子的陆郎吧!之后,诸葛亮慷慨激昂的一番话,羞的陆绩无言以对。原来,曹操83万大军下江东时,孤掌难鸣的刘备,便派诸葛亮为使者,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盟抗曹一事。当时面对曹操的强大兵力,孙权手下的大多文臣都主降

  • 布山疑云,秦置布山县是什么时候搬去贵港的?跟陆绩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陆绩,桂平,贵港,贵县,三国,布山县,郁林郡,中国古文献

    历史有意思!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威叔执笔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前言有关布山县治,威记不知不觉写了有很多篇了。纷纷争争,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秦置和汉置的问题。根据古代

  • 压舱之石:虞翻及时制止孙暠夺权阴谋,孙权执政之舟转危为安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孙权,孙策,虞翻,太守,周瑜,王朗,孙暠,汉朝,三国,压舱之石,五虎上将

    原创作者:余世亮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大败黄祖后东进豫章,驻军椒丘(江西省新建县),经虞翻游说,华歆举城投降,孙策平定了豫章郡。之后,孙策引军回吴,在路上论功行赏、赏赐将士,并对虞翻说道:“孤还有征讨之事,不能回府,卿可再以功曹之职做孤的萧何,镇守会稽(此时孙策自任会稽太守)。”三天之后,便派

  • 虞翻曾为孙权卜卦,算出吕蒙擒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孙权,吕蒙,关羽,孙策,虞翻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因此涌现出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各为其主,献言献策,因此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在东吴账下曾有一位叫虞翻的奇人,他精通周易,善使长矛,又兼通医术,据说还能日行二百余里,那么虞翻身上都有哪些传神的故事呢?神行百里虞翻本是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后来孙策攻取了会稽郡,依然任命虞翻为功曹,并很友

  • 虞翻为什么再次被孙权所贬?-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权,虞翻,孙策,吕蒙,于禁,王朗

    虞翻是三国时候东吴的知名人物,文武双全,曾经非常受孙策的赏识。而虞翻恃才傲物,曾经多次顶撞孙权,从而被孙权贬到了交州,后来更因为公孙渊的事情被中伤而流放到苍梧郡。虞翻为什么会被孙策所重用,但为什么又屡屡触犯孙权的龙颜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三国时候的神人虞翻的故事。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