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永图、林毅夫、郑永年、张燕生等开讲,百川论坛举办

龙永图、林毅夫、郑永年、张燕生等开讲,百川论坛举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南方Plus 访问量:2512 更新时间:2024/1/11 6:30:12

4月22-23日,由香港中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的百川论坛“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系列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办。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来自学界、政界、企业不同领域的25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共话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实现路径。

论坛现场

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原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燕生发表主旨演讲。

嘉宾合影

郑永年: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三大法宝”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致开幕辞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三大法宝”,那就是改革、开放、创新。而在这“三大法宝”中,开放是最重要的,因为开放是改革和创新的基础或者前提条件。他认为,无论从哲学层面、人的层面、组织层面和国家层面看,开放和发展总是紧密相连。

“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传入欧洲之后,演变成为火药学,对欧洲的化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火药在中国却一直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郑永年以中国唐和前苏联的科技发展史为例说明,“一旦封闭,即使原本先进的技术也会变得落后。”

他还指出,相较于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放以及1978年以后的主动开放,中国需要实施“第三次开放”。当前,规则的制定权已成为中美竞争的核心,中国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实施“第三次开放”,不仅要聚焦投资贸易的数量和质量、技术升级创新等传统问题,更要注重话语权和规则问题,强化规则就是生产力的意识。

郑永年表示,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本身的开放就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好的国际公共品。他强调,“无论个人、组织和国家,如果不能在开放过程中与时俱进,那么就会被淘汰;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那么就会被消失。”

龙永图:

全球化对中国对外开放至关重要

龙永图

龙永图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能做的就是怎样针对不确定性,解决这些年积累的误读、误判、误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特别重视加强相互间的沟通。”龙永图建议,加强国家与国家、人民与人民、企业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建立或重新建立相互信任。

面对不确定因素,他强调要“做好自己”,其中包括两点:一是让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社会继续稳定;二是坚持开放,“只有中国经济发展了,社会稳定了,我们才能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龙永图说。

龙永图表示,全球化对中国的对外开放至关重要,因为没有全球化,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没有比较顺畅的国际环境,中国的企业就不可能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选择。

在龙永图看来,全球化目前处于十字路口,“我认为以市场为基础、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化一定能够战胜那种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全球化,因为后者是完全政治化的全球化,是禁不住任市场力量考验的。”

林毅夫: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要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下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林毅夫

林毅夫教授在主题演讲中首先回顾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与传统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林毅夫表示,根据他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要在有效市场跟有为政府两只手共同作用下,根据各个地区在每个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和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帮助企业家按照要素禀赋和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技术,形成竞争优势。

在林毅夫看来,如果按比较优势来发展,每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都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可以在初次分配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原因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生产成本会最低,并且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可以把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这就是效率。同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就会多发展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并用劳动力比较密集的技术来生产,就能最大程度的创造就业机会。

林毅夫指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后,会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会更多的关注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等等,也会促使政府在上述政策等方面更加完善。从企业角度看,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就具备自生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更高的意愿以及能去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把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好,把企业做大做强,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也会有竞争力。”林毅夫指出,这样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张燕生: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做好三件事

张燕生

张燕生以“新形势下制度型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未来要进入一流制造强国,需要在金融、人才、制度三个重要问题上取得突破,“我们能不能打造一流的现代金融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们怎么解决我们的人才、研究性大学和创新链的升级”“有好的制度和规则,是我们下一步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要解决的。”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张燕生建议首先要放管服,营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其次针对融资难融资贵、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企业退出和准入效率不高等问题“补短板”;再者要与国际高标准规则接轨。

他认为中国应该把握住数字经济的机遇,“我们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要从实际出发,不求最先进最适宜,不求最优解求满意解。基础技术跟上不掉队,在新基建上加大追赶,在应用场景和平台上开放竞争,在连接和应用上扬长避短。构建数实融合生态。”他还表示,中国能够在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和科技赋能中走出一条中国的发展道路。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扬生受邀发表讲话。徐扬生对中国的创新经济充满信心。他认为,要遵循世界的规则做事情,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把中国的事情做好。

徐扬生

据悉,本次研讨会为期两日,共设置六个分议题,从理论到实践、国内到国外展开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及其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互动关系,为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注入思想动能。

【知多点】

—— 百川论坛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IIA)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体认天理、经世治平”为理念,与 国际事务研究院 采用“一院两翼、协同发展”的运营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智库 + 研究生院 + 国际论坛”三位一体的综合型研究院。 研究院由政治经济学家郑永年领衔,联合众多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杰出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将中国与世界研究紧密结合,为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推进世界和平提供智力支持。

百川论坛是该研究院系列学术活动,取名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希望可以为国内外的思想者提供一个广阔而包容的平台,通过集思广益、积厚流广,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注入思想动能。百川论坛系列从全球视角出发,围绕共同富裕、国际关系、内政外交、公共政策、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联合众多高校学者、政策研究人员、企业家、业界先锋力量,以及社会各领域的精英人才,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孙颖

【图片】来自港中大(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

【作者】 孙颖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多文章

  • 张燕生: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回升,恢复企业信心是当务之急

    历史解密编辑:时代在线网标签:张燕生,外贸,imf,外需

    社零增速由降转升,投资增速今年首次出现回升……8月以来,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企稳回升在望。从今年经济表现来看,疫情对于接触性消费、接触性服务业产生较大影响,但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得到了彰显。面对不确定、不稳定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以确定性的政策措施对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如何

  • 新晨科技股东张燕生质押52.2万股 用于股票质押的展期

    历史解密编辑:挖贝标签:张燕生,新晨科技,股票质押,上市公司

    挖贝网6月23日,新晨科技(证券代码:300542)股东张燕生向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质押股份52.2万股,用于股票质押的展期。本次质押股份52.2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6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17%。质押期限为2022年6月22日至办理解除质押手续为止。公告显示,张燕生共持有公司股份

  • 专家解读|张燕生:5月份我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客户端标签:张燕生,解读,经济基本面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今年5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未来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围绕重点议题,新华社记者线上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让我们

  • 张燕生:稳定民间投资预期 要解决三个不确定性

    历史解密编辑:看看新闻Knews标签:张燕生,李克强,民营经济,民间投资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屡屡成为热点话题。今天,报告中也多次提到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其中,“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等引发热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统计显示202

  • “梅花奖”得主张燕:从艺30余年,在推广传承川剧的路上穿行

    历史解密编辑:华西都市报标签:川剧,梅花奖,戏曲,演员,折子戏,死水微澜

    9岁登台演川剧,从艺30余年,三次冲击梅花奖……张燕的“摘梅之路”,映射出她麻辣酸甜的况味人生。终于,2021年5月,张燕凭借川剧《死水微澜》“邓幺姑”一角,成功摘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张燕将代表川剧从业者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 张燕生:明年稳外贸稳外资难度加大,重点还要扩内需稳消费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外贸,外资,张燕生,进出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 主办方供图“当前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明年甚至后年都将很难,稳外贸难度加大。”12月17日,在2023《财经》年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如是说。他转述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明年大约有1/3的经济体将陷入经济萎缩。

  • 张燕生:广州高质量发展突破口是科技创新综合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香港,深圳,张燕生,广州市

    “读懂广州高质量发展论坛——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路径选择”2月19日在广州举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提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是科技创新的综合优势。张燕生首先举出两组数据,一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广深港科技集群排名高居全球第2,广州在其中的“自然指数

  • 张燕生: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仍在止损、修复中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张燕生,民间投资,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投资

    每经讯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消费、投资方面的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已经恢复到5%以上,但规上工业生产、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仍在止损、修复之中。下一步,稳信心和预期、稳就业、稳物价仍是重中之重。比

  • 张燕生:2023年中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历史解密编辑:中企思智库标签:外贸,张燕生,民营经济,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3年中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张燕生:2023年中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3月18日,第十三届《今日经济》大会暨中国之路·名家讲坛在广州隆重开幕。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做了题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经济成果举世瞩目,中国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是

  • 张燕生:我们将进入与通货膨胀长期相伴的新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标签:张燕生,通货膨胀,金融危机,货币

    张燕生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关于当前美国、欧洲等为代表的全球性通胀,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过去30多年通货膨胀消失了?自1979年世界主要国家采取严格反通胀宏观政策以来,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全球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步一步趋近于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