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政变后,夏侯玄有十万大军,却为何选择按兵不动束手就擒?

高平陵政变后,夏侯玄有十万大军,却为何选择按兵不动束手就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往烟窗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1/13 18:44:36

公元249年,司马懿联合曹魏三朝老臣高柔蒋济等人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此一役本来胜券在握地曹爽由于其优柔寡断的性格最终导致失败,面对曹爽的不争气,他的“智囊”桓范则是怒骂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最终结果是曹爽家族以及其朋党将近七人被夷三族,而司马懿自此大权在握成为了魏国朝堂实际掌权者,而曹氏家族已经成为了傀儡,在朝廷之上已经再也掀不起波澜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司马父子从此高枕无忧了,因为在当时的地方上还有不少忠于曹氏的地方实力派,对于司马父子来说,这些才是潜在的威胁,所以在平定了曹爽之后,司马懿父子下一步就是要剪除地方上的实力派,而司马懿当时第一个对准的就是关中的夏侯玄。当时夏侯玄在关中拥军十万,是曹魏各个都督之中的最强大的力量,而且夏侯玄和曹爽之间的关系也很亲密,不过和曹爽一样,当时夏侯玄所采取的动作也太过于单纯了。当时夏侯玄在接到圣旨之后其实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拒不奉诏挟持关中独立;另外一条路就是如同夏侯霸一般投奔蜀汉。可是夏侯玄两条路都没走,而是选择乖乖的交出了兵权,从此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么夏侯玄的举动是不是太蠢了?在地方上明明是实力派,却做出如此决定。然而这其中也有夏侯玄的苦衷,因为夏侯玄不是不想做什么,而是什么都做不了,无论是关中独立还是投奔蜀汉夏侯玄都不可能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关中多为司马懿旧部,且军队家眷大多都在洛阳我们先来说说假设当时夏侯玄拒不奉诏,挟关中独立那么其有成功的可能性吗?很遗憾地说,没有一丝可能性,而这一点就要从两点说起:

第一点就是因为关中很多都是司马懿的旧部,当年在曹休、曹真等曹氏宗亲都相继病逝之后,魏明帝曹叡当时唯一可用的人就是司马懿,在当时能够抵挡诸葛亮的也唯有司马懿。虽然司马懿对峙诸葛亮是战绩不佳,不过诸葛亮毕竟是被司马懿活生生耗死的,所以在雍凉一带司马懿的威望很高。而反观夏侯玄呢?当年和曹爽指挥伐蜀之战,十余万大军被蜀将王平的三万人硬生生挡在外面,连汉中的大门都没摸到。也因为这一战,夏侯玄的声望大跌,所以实际上很多人当时都是不听夏侯玄指挥的。

其次,那就是曹魏的制度问题,我们就这个问题首先问一下钟会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当时很多将士都不甘心跟钟会作乱,所以归心似箭,而且当时军中很多的将士家眷都在洛阳,为了钟会至于拼上全家老少的性命吗?而这一点也是夏侯玄颇为尴尬的一点,就算他想拒不奉诏在关中独立他手底下的将士也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将士们的家眷都在洛阳怎么可能甘愿和夏侯玄造反呢?所以当时夏侯玄在接到司马懿的诏令之后其实唯一的路就只有交出兵权,乖乖认命,因为虽然名为曹魏大都督,实际上还是一个光杆司令,手底下的将士根本不会听他的。夏侯霸劝其逃跑?夏侯玄为何不听劝?而除了这条路之外其实当时夏侯霸也特地因为此事找过夏侯玄,劝他一起投奔蜀汉,而夏侯玄则也是言辞凿凿地拒绝了,最终的命运却是夏侯玄在几年后被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所杀,而夏侯霸在蜀汉得到了重用,刘禅并未因为父辈的恩怨而杀他。

那么明知道有一条活路而不走?却偏偏要走一条死路,夏侯玄为何如此的单纯呢?的确,夏侯玄的这个想法我们看起来如今是很蠢,可是我们不能用这个时代的思维去考虑那个时代,中国有句话叫“良禽择木而栖”,但是也有些人认为“大丈夫有可为有可不为”,或者“忠臣不事二主”。夏侯玄明显就是后者,因为夏侯玄除了关中大都督之外,也还有多重头衔,那就是“正始名士”之首,对于夏侯玄而言,在他的眼中,名节、骨气等东西比性命更为重要,投奔蜀汉则属于叛国投敌,对于他这种名节大过生命的人来说无疑会选择后者。所以当夏侯霸提出投奔蜀汉之时,夏侯玄拒绝了,宁可孤身赴死成为鱼肉也不愿背负一个叛国的污名,而同为“正始名士”的何宴他可比夏侯玄“识时务”多了。本为曹爽同党的他,出卖起同僚来可是比谁都快,其目的就是想让司马懿留他一条命,可是最终司马懿认识到何宴这个人两面三刀,最终还是结果了他。

所以为什么明明有机会可以找机会取得一条生路,夏侯玄在当时却选择按兵不动。一个是不能,一个是不愿。

标签: 夏侯玄司马懿蜀汉曹爽夏侯霸曹魏

更多文章

  • 夏侯玄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司马师不顾司马昭求情,执意要杀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夏侯玄,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曹爽,曹叡,三国,艺术家

    后三国时代,是第一代枭雄们的后代在主导。我们把目光移到曹魏,公元254年,掌权的大将军司马师杀了一大批人,并夷灭三族,名单包括:李丰、夏侯玄、张缉……理由是他们要除掉自己。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开始掌权。夏侯玄是夏侯家第三代的子孙,夏侯尚的儿子,夏侯渊族孙。当时司马师

  • 司马懿发动兵变后,夏侯玄手握重兵,却没有奋起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司马懿,夏侯玄,曹魏,曹爽,司马师,蜀汉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少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称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袭封昌陵乡侯。魏明帝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曹芳继位后

  • 夏侯玄李丰案:堂堂曹魏宰相高官,因何被人当庭砍死?

    历史解密编辑:青言论史标签:曹魏,曹爽,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氏,史说三国,夏侯玄李丰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想必对“衣带诏”事件并不陌生。建安五年,(据说)汉献帝密诏国丈伏完、车骑将军董承、左将军刘备等人,要他们诛杀曹操。事情败露后,董承被夷三族,其女董贵人身怀六甲亦被处死,刘备出逃,伏完则在死后五年被查出涉及此案,其女儿伏皇后被废,所生皇子被杀。了解这个故事的人,大多都对曹操之残忍、献

  • 夏侯玄:完美男人,如玉树如日月,却被妹夫司马师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雅馨唠史标签:夏侯玄,司马师,司马懿,曹爽,司马昭,曹芳

    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懿就独揽朝政大权了,不过他已经垂垂老矣,没两年就死了。司马懿死了之后,所有的大权就被他的大儿子司马师继承,司马师成为大将军。位极人臣,开始发号施令,左右皇帝曹芳和郭太后。曹芳慢慢长大了,他不满意司马师以及他的兄弟司马昭的横行霸道,在李丰、张缉的怂恿下想发动政变把司马师的兵权夺过来

  • 20岁名满天下反受抑制打压,30岁大权在握仍屡屡受挫:夏侯玄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曹爽,曹操,大权,夏侯玄,司马懿,魏明帝,司马师,司马昭,史说三国

    明代大学者顾炎武曾总结“清谈误国”。说起“清谈”,不得不追溯到魏晋时期流行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风气。而我们今天要谈的夏侯玄,就是魏晋时期一个典型的“清谈”代表人物,玄学领袖。出身名门,浮华交会夏侯玄出身名门,甚至可以说,跟曹操身上流的是同一个祖宗的血脉。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释里说,“嵩,夏侯氏之子

  • 中国台北选手曹纯玉 带着病毒跑完马拉松

    历史解密编辑:郑州日报标签:曹纯玉,中国台北,马拉松,马拉松赛

    ▶ 在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举行的2022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高决赛中,澳大利亚选手帕特森以2米02的成绩夺得冠军。 ▼ 获得男子铅球铜牌的古德奇乌斯在决赛中。 新华社发 新华社美国尤金7月19日电(记者 王子江)中国台北选手曹纯玉在18日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比赛中,最后几公里多次跌倒,但仍然挣

  • 15御曹纯渊骑开荒既成型无需转型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郭嘉,天蓬,周泰,夏侯渊,太史慈,曹纯渊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15御曹纯渊骑开荒既成型无需转型。十五御开荒怎么组呢?有没有开荒不用转型的呢?天蓬本期给予大家一个渊骑的成型队伍不需要转型。渊骑开荒与组队需要高红或者满红,要不伤害是真的不够很痛苦的哦。天蓬就玩过1红夏侯渊周泰替曹操的渊骑效果只能说一般,经常被别人按在地

  • 曹操和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曹爽夏侯惇夏侯渊八人,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曹操,曹爽,夏侯惇,夏侯渊,曹休,曹仁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在关东诸侯们讨伐董卓之后,迅速崛起,击败袁术、陶谦、吕布、袁绍、刘备等人,降服荆州,统一北方。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他的儿子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不久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他登基为帝,建立魏国。曹操之所以能奠定曹魏根基,离不开手下大将。曹营之中,宗亲大

  • 【三国杀斗地主】曹纯全方位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杀冰岛标签:曹纯,武将,手牌,三国杀斗地主

    曹纯(魏国势力)游戏定位地主玩法我们选曹纯当地主。将面有利开局尽量先缮甲为主,找装备牌尽快完成缮甲进化成完全体形态,再来对农民进行输出。将面不利永远都是开局秒一个农民最稳,但一定要注意不要为了秒一个导致自己手牌全无,这样很有可能被他队友收割。当然最主要的是根据场上形势自行判断。1.手牌权重。武器牌>

  • 夏侯惇曹纯曹洪夏侯渊曹仁曹休夏侯尚曹真,这八人武功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夏侯惇,曹纯,曹洪,夏侯渊,曹仁,曹休

    三国迷们可以发现,在汉末三分这个战火纷飞的纷乱时代中,三足鼎立的魏蜀吴各方的大佬们对家族势力的态度和使用方式大相径庭。东吴方面,孙权对本族的俊才之士是既使用又防范,给予一定的权力,但总不放心,交待着办点事还要派人盯着,从来不会充分地信任和提拔。蜀汉方面,刘备对刘氏宗族势力基本上不怎么感冒,从未赋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