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杀害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没有对萧何下手?

刘邦杀害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没有对萧何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4/3/15 11:20:33

萧何张良韩信,史称“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隐退,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也有过一些波折,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汉高祖刘邦也不例外。刘邦得天下后就对手下功臣们举起了屠刀,他先后以谋反罪名处决了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阳夏侯陈烯、楚王韩信;要不是张良情商高,自行隐退,说不定也会成为下一个刀下之鬼。萧何可谓是刘邦的头号功臣,始终立于朝堂之上,并且能够得以善终,却是为何?

原因有四:

第一,萧何最早跟随刘邦,且有恩于刘邦。《史记》记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意思是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刘邦担任亭长的时候,萧何又经常帮助他,等到刘邦起兵成了沛公,萧何又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处理日常事务。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有一次押送一批囚犯去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既无法追赶,又禁压不住。于是刘邦索性把所有囚犯都放了,自己则与十多个愿意跟随他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躲藏起来。沛县县令因此将刘邦妻子吕雉拘拿入狱,幸亏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才得以出狱,因此不论是刘邦还是吕后都对他心存感激,立国后吕后也拿萧何当心腹,刘邦要动他,还需过吕后这一关。

第二,萧何是一个人才,是司法专家、民政专家、后勤专家。在刘邦起事过程中,他负责处理财税、安抚百姓、颁布政令、为军队供应粮草等后勤工作,完成得极为出色。在多次战役中,当刘邦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多亏萧何前来支援,才能化险为夷。特别是夺取咸阳后,众将都在争抢金银财宝,只有萧何保护了秦朝的文书档案、律令图书等,因此刘邦才能对全国的军事要塞、地形地貌、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了如指掌。打下江山,萧何被评为第一功臣,刘邦赐他上朝时可穿鞋带剑,不必遵循常礼。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以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

第三,能审时度势,关键时刻站对队。吕后骗杀韩信的时候,萧何可是实际操作者。韩信是他举荐的,韩信不被重用之时,也是他上演了”月下追韩信“的戏码,可见他与韩信是有交情的。当刘邦猜忌韩信,屡屡将其贬职时,萧何没有为韩信求过一次情;当吕后主谋要杀韩信时,萧何是主犯,他设计利用韩信对他的信任骗韩信到未央宫中杀了他。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的由来。而在杀死韩信后,萧何还不忘用”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来向刘邦表忠心,他了解刘邦的为人,刘邦要杀韩信,为自保他必须坚定地站在皇帝这边。

第四,萧何深黯帝王之心,处处示弱,能够委屈示全。平时呢,萧何凡事都请示,无论是制定法令制度,还是建宗庙、宫室、县邑,总是尽快向刘邦报告,得到同意后,他才开始实施,从不自作主张。他这一作法让刘邦极为高兴。刘邦赐他上朝可穿鞋带剑,可他处处遵守礼仪,分寸把握得极为得体。他知道,皇上可以让你放肆,那是对你的恩赐,你知道就行;你要真的放肆,就是对皇上的大不敬,是要倒霉的。这是萧何的明智之处。

在杀韩信后,刘邦封赏了萧何,还为他配备了500士卒的卫队。萧何知道,表面上这是对他的赏赐,实际上刘邦对他可能产生了怀疑,自己得到的好处越多,刘邦越不舒服。于是他不但辞受封赏,还果断地把全部家产捐出来当军费,这样一来,刘邦自然十分高兴,没有任何推辞就收下了。

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史记》)

英布造反后,有门客对萧何说:”你离灭族不远了,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百姓越来越爱戴你。皇帝多次派人询问你在干什么,其实是怕你占有关中地区啊。你为什么不多买一些田地,用低价赊借,败坏自己的名声呢?只有这样做,皇帝才会安心。“萧何听从了门客建议。为此刘邦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知。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悦。(《史记》)

萧何能够平安地当刘邦的副手,最重要的不是他能干,而是性格温顺,凡事听命于刘邦,有好事全让给刘邦,能够委曲求全。在刘邦看来,这个副手既能干,又忠诚,没有野心,是靠得住的,所以刘邦破例没有铲除萧何,君臣得以相安无事几十年,并且在刘邦去世后继续以相国身份辅佐汉惠帝。

萧何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给刘邦做副手,虽然十分辛苦,但没有大起大落。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安抚天下,用心之良苦,鲜有与之比肩者。他用尽一生心思,总算”

找准了位置“,在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成为一个幸运者。

标签: 刘邦萧何韩信吕雉张良高祖汉朝

更多文章

  • 秦汉新城萧何路学校 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历史解密编辑:网易陕西标签:秦汉,萧何路,学校,教育,西咸新区

    11月2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秦汉新城萧何路学校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萧何路学校项目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汉高大道以东、汉书二路以西、萧何路以北、李广街以南区域,占地面积约77亩,总建筑面积74997.79平方米,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设置51个标准班,其中小学30个班、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他能功盖汉初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萧何,刘邦,韩信,曹参,丞相,吕雉,汉初,霸王项羽

    秦朝末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沛县县衙里灯火通明,县令的朋友吕公从单父搬来,众人都赶去祝贺。县主吏掾萧何正忙前忙后地操办此事,来人太多,萧何只好宣布:“送礼不足一千的,请坐在堂下。”不一会,来了一个彪形大汉,说:“我送贺钱一万。”萧何一看,是泗水亭长刘邦,知道他是说大话,也不阻拦他,只是开玩笑地说:“刘弟

  • 西汉开国之后,萧何功高盖主为何却能善终?刘邦:萧何会做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吕雉,汉朝,西汉开国,汉高祖刘邦

    作为西汉的第一开国功臣,萧何最后之所以能够善终,原因其实有点复杂。实际上,西汉开国之后,刘邦曾经数次对萧何起过杀心。只不过,因为机缘巧合,最后刘邦已经举起来的屠刀,还是放下了。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萧何会做人。因为他会做人,所以刘邦一直比较信任他。再加上萧何自己也没多大野心,汉朝开国之后

  • 汉高祖刘邦的老家丰县,真是人才辈出,今天才知道萧何也是丰县人

    历史解密编辑:家乡记标签:刘邦,萧何,韩信,丰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八字成语,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它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由同一个人所造成的。然而这句成语的主人公萧何是何许人也,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熟知。带着这个疑问,咱们今天一起来参观一下萧何宅。萧何宅,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阳壹号文化街区。萧何宅是萧何故宅的遗址,根据明版《丰县志》记载,

  • 萧何:大汉帝国的巴菲特,一个眼光毒辣的创投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张良,汉高祖刘邦,沃伦·巴菲特,美国政治人物,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读过《史记》的,应该对上面这句话不陌生。这是刘邦夺取天下后,在表彰群臣排座次前夕,说出的一句震惊四座的话语。论功行赏、切分蛋糕,刘邦想把最大的一块送给萧何。这在一线功臣中,引起不小的争议:萧何从未上过战场,我们才是最美逆行者,多者百余战,少

  • 萧何晚年贪污保命,光着脚给刘邦请罪,681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萧道成,夏侯婴

    自古伴君如伴虎,皇帝天威难测,大臣们受宠若惊。君臣相处需要顶级的智慧。如果处理得当,大臣们平步青云,能够获得极大的恩宠。如果处理不当,揭了皇帝的“逆鳞”,则会引起皇帝的震怒,那后果就非常难以估计,轻则遭到贬斥,重则抄家灭族。在汉朝初期,诚如“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也曾经遭受了汉高祖刘邦的猜忌,最后他不

  • 人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萧何到底有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吕雉,丞相

    人们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大将军韩信一生的写照。“成也萧何”指的是韩信从无名小卒变成大将军靠的是萧何的极力推荐。“败也萧何”说的萧何出计杀害了韩信。那么历史上的萧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1.萧何的独特慧眼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萧何的一生都有“知人”和“自知”的智慧。萧

  • 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他想个理由韩信就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萧何,韩信,刘邦,吕雉,项羽

    公元前196年,韩信与陈豨密谋造反的事情被告发,坐镇京师的吕后想把韩信抓起来处置,可是她又担心韩信不好控制,于是就请来萧何商议对策。在萧何的设计下,韩信被成功骗进长乐宫中正法。韩信早年投奔刘邦,多亏了萧何的赏识和强烈推荐才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为了说服刘邦采用隆重的礼仪拜韩信为大将军,萧何很是下了一番功

  • 刘邦的得力助手——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杜敏说体育标签:刘邦,萧何,项羽,太守,吕雉,刘恒,汉朝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朝开国皇帝,但要想探究他在历史上的成就,绝不能不提到他的得力助手——萧何。萧何,字伯禽,是汉朝初期的一位名臣。他的父亲曾为汉文帝的心腹大臣,因此他早年便接触到了政治圈。萧何年轻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但他却拥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谋略,这也成为他日后为刘邦所用的重要资本。公

  • 萧何与韩信,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笔记侠标签:萧何,韩信,刘邦,张良,汉朝,秦朝,楚汉战争,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责编 | 少将 第 7451 篇深度好文:4486 字 | 11 分钟阅读组织管理企业发展靠管理,百年企业靠制度。很多企业就开始大踏步地管理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为只要作了这些,企业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