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孙礼钢2013年转业至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天山路派出所,现任纺大居民区社区民警。他脱下戎装,换上警服,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书写新的“战绩”。今年,他还获得“长宁区十大最美退役军人”的荣誉。
孙礼钢1994年参军入伍,2013年从部队转业到天山路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在新的岗位上,孙礼钢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心系百姓、服务百姓。他积极回应居民群众的诉求,扎扎实实地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戎装到警服,他用奉献和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曾荣获长宁分局5次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不仅如此,他还在今年5月获得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
“风里雨里,牵挂百姓冷暖;真心真意,解决急难愁盼。他用最质朴的服务周到,捍卫人民城市的岁月静好。” 在今年的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活动现场,活动组织方用这一段简短质朴的颁奖词,来形容这一位扎根基层的社区民警,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孙礼钢所负责的纺大居民区共有102个楼组,2000多户人家,5000多人居住。深扎社区一线9年,孙礼钢成了居民身边最熟悉、最贴心的人。多年来,他通过实践,创新了“三长合一”的社区治理模式,优化了200余个居民区监控点位,化解各类大小矛盾纠纷300多次;他关爱社区老人,创新了“望闻问切”独居老人帮扶工作法以及独居老人走失快速响应机制和智能预警模型;他创建了上海首支由各类志愿者组成的“百人反诈宣传队”,使辖区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实现连续3年下降。
疫情期间,为更好地倾听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也为了能够为共同抗疫的战友们分担压力,他开通了“礼钢热线”,24小时回应群众疑难愁盼问题,妥善解决群众就医、就餐等问题。此外,面对居民区百余名独居老人,孙礼钢和居委会干部们商议制定了“三个一”举措,即一结对,由居委会干部及楼组长与独居老人一对一结对;一通电话,每天关心老人各方面需求;第一时间回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民警第一时间上门回应救助。
“居民们的急难愁盼、大事小事要一呼必应,这就是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作为居民区里和居民们最贴近的警务人员,孙礼钢深受居民们的信任。对于居民们的诉求,他也会充满耐心地回应。在他的组织下,纺大居民区先后组建了为居民提供紧急配药、就医接送服务的社区雷锋车队,为群众提供物资送货上门服务的物资分发小队,妥善解决了特殊时期因120运力紧张,居民们配药难、就医难、下楼难、搬运难等“疑难”问题。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歌,在孙礼钢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地方进入军营,又从军营回归社会,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践行初心,守护百姓。在社区基层一线,孙礼钢仍在“战斗”中……
图片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2022-11-20 10:43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