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放:久在机要,进言献策

刘放:久在机要,进言献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3/12/28 15:31:09

时序催人烟水远,临流愿借一帆风。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的动荡带来了很多机会,也让很多人丧失了前程,有人耀眼夺目有人黯然神伤。本篇就来看看刘放在曹叡时期的作为。

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刘放与曹操、曹丕的交集,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他依然深得信任,不仅加官散骑常侍,还从魏寿亭侯进爵为西乡侯,向来与他形影不离的孙资也进爵为乐阳亭侯,曹丕时期刘放的加官是“给事中”,如今更进一步。

“明帝即位,尤见宠任,同加散骑常侍;进放爵西乡侯,资乐阳亭侯”——《三国志·刘放传》

刘放、孙资依然担任着中书监、中书令,他们可以接触到诸多机要事宜,还时不时会给出一些建议。比如嘉禾六年(232年)孙权派周贺远渡辽东去拉拢公孙渊时,曹叡意图出兵征讨公孙渊,朝臣们大多不赞同大动干戈,唯独孙资坚定地支持曹叡。第二年公孙渊送来的吴国使者首级也说明了他的选择。曹叡在考虑如何处理田豫轲比能围攻时,也参考了刘放、孙资的意见。

“十二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三国志·明帝纪》

“帝闻之,计未有所出,如中书省以问监、令”——《三国志·刘放传》注引《魏氏春秋》

与当年的陈琳阮瑀类似,刘放也经常要提曹叡撰写书檄,这正是他所擅长的内容。青龙初,魏国边境缴获了孙权与诸葛亮往来的书信,这封信就转到了刘放手上,由他来改写这封信。刘放巧妙地曲解了孙权在信中表达的意思,让诸葛亮以为孙权有降魏之意,导致孙权为此花费了很多口舌解释。所以在这一年刘放更进一步,他和孙资都加官侍中、光禄大夫。

“放善为书檄,三祖诏命有所招喻,多放所为”——《三国志·明帝纪》

“青龙初,孙权与诸葛亮连和,欲俱出为寇。边候得权书,放乃改易其辞,往往换其本文而傅合之,与征东将军满宠,若欲归化,封以示亮”——《三国志·刘放传》

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奉命领兵征讨辽东,随着那颗划过天际的流星落下,称雄辽东多年的公孙氏也画上了句号,这份功绩里刘放、孙资同样能分润一二,他们都有“参谋之功”,凭此继续加官进爵,刘放进为方城侯,孙资进为中都侯,将家乡分封给他们也是给了衣锦还乡的机会。从当年的关内侯一步步成为了县侯,刘放、孙资执掌机要多年的影响与日俱增。

“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三国志·刘放传》

刘放让人影响最深的记载,留待后续。

更多文章

  • 刘放:那个轻轻扳动道岔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阿斗木标签:刘放,曹叡,司马懿,曹爽,孙权,曹操

    刘 放,涿郡人,在今天的河北固安一带。 他本是汉室之后,曾被举孝廉,东汉末年动乱,渔阳王松占据了当地,刘放在他手下听命。 曹操打下冀州。消息传来,刘放赶紧去见王松说:“从前董卓作乱,英雄并起,但人人自危,只有曹公能于危乱之中拯救王室,辅佐天子,讨伐不臣。曹公面对二袁,能守能攻,大获全胜,其势已不可

  • 他出镇并州、威服群胡、政绩优异,来看看你不知道的梁习。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梁习,并州,出镇,刺史,群胡,三国

    梁习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山西太原,是太原梁氏的后代。梁习年轻时,曾经为了支持南渡的东晋朝廷而举家迁往南方,他的父亲在南方去世后,梁习选择留在江南继续为东晋朝廷效力。梁习出镇并州,威服群胡,政绩优异,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将和政治家。本文将从他的生平经历、军事才能、政治贡献等方面介绍

  • 曹操手下能臣梁习,如何辅佐曹操兢兢业业治理地方,政绩突出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史说标签:曹操,梁习,匈奴,并州,东汉,曹魏,史说三国

    引言:陈寿在《三国志》中曾经记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在梁习少年的时候,他曾经在东汉朝堂为官,担任郡主薄一职。后来凭借着出众的才华,被曹操所发现,被授命为县令,也因为政绩突出得到了升迁。建安十八年,魏文帝继位之后,梁

  • 曹魏名臣张既,为曹操出谋划策,以惠政闻名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史说标签:曹魏,曹操,曹丕,平定,刘备,张鲁,张既,诗人,史说三国

    引言:张既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三国时期他追随在曹操手下,辅佐曹操成就了一番大业。与其他人不同,他是文人出身,在年轻的时候就被推举成为了秀才,担任一个小县令,他的政绩极为突出,在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河东之战爆发之后,他曾经劝说马腾和他一同参与讨伐高干的叛乱,后来也因为此了升迁为京兆尹。他极

  • 三国六大正人君子——贾逵、刘虞、崔琰、赵云、诸葛亮、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贾逵,刘虞,崔琰,赵子龙,诸葛亮,荀彧

    “君子”一词最早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子”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三国历史六位真正的正人君子:第六位:贾逵贾逵是曹魏三朝元老,他为人刚正不阿,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畏惧威胁迫害。曹操去世后

  • 一代名臣贾逵,如何辅佐魏曹君主,最终使东吴政权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优秀的付大仙标签:曹操,豫州,曹魏,魏国,汉朝,魏曹君主,东吴政权,史说三国,贾逵(三国)

    鱼豢曾言:“逵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前言贾逵,汉朝末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名臣之一。在最开始,他担任并州刺史一职,后来凭借着突出的政绩得到了升迁。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经历过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建立和巩固的贡献者。他还具有突出的军事天赋和

  • 贾逵:但求问心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阿斗木标签:贾逵,曹操,曹丕,曹叡,吴国,豫州

    贾 逵,河东郡襄陵人,在今天的山西临汾市。 他自 幼 游戏时,便喜行伍之戏,带领小伙伴假装部队,操练人马。 他祖父看了说:“这小子将来是 个 帅 才呢 。”于是,向他口授万言兵法之书。 不过, 贾逵 家底贫寒得很,冬天连条棉裤也没有。有一回他路过大舅哥借宿,第二天走的时候,大舅哥见他可怜,把自己的

  • 魏晋八君子之贾诩、贾逵、张既、程昱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贾诩,贾逵,程昱,曹操,曹魏,曹丕

    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戟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唐会要》魏晋八君子是指魏晋时期八位名臣,除了《唐会要》的称赞,这八位大臣死后的谥号都为“肃”。后四位君子,顾雍为东吴丞相、王浑为晋灭吴指挥者、刘惔、庾翼为东晋大臣,大家不甚熟悉,今

  • 山西历史名人 二十八 贾逵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贾逵,曹操,太守,豫州,曹丕,魏明帝

    贾逵(174年—228年),本名贾衢 ,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省临汾市)。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父亲。贾逵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裤也没有。家境虽贫寒,贾逵还是立志从军。他的祖父甚异其志,说:“汝大必为将。”,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后来,贾逵先任河东郡郡吏,后迁绛邑县令。建安七年(

  • 三国魏国忠臣贾逵的儿子贾充,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一个比一个更坏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贾逵,贾充,贾南风,曹彰

    贾逵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臣,一生忠于曹魏,很多人对他可能不太了解,比较陌生,但是,贾逵做了两件比较有名的事,一说就知道了。第一件事,曹操去世时,曹丕的弟弟曹彰,勇猛善战,他从长安带兵到洛阳,气势汹汹,大有夺位之势,曹丕一听立即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贾逵去见曹彰,一见面,曹彰就咄咄逼人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