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将卫子夫打入冷宫,还笑着告诉她一个消息,卫子夫愤然自杀

汉武帝将卫子夫打入冷宫,还笑着告诉她一个消息,卫子夫愤然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墨疏窗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3/12/10 9:33:16

熟知西汉历史的人往往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得益于汉武帝刘彻的一见钟情、缱绻厚眷,家境穷困的民女卫子夫得以从一个歌姬而扶摇直上,最终荣登了大汉皇后的宝座,因此可以说卫子夫是个异常幸运的传奇女子,大半生皆是洪福毕至、时亨运泰的命数。同时,卫子夫这个幸运的女子亦非常中正端敛、聪睿贤德,史称其为: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

按道理来讲,卫子夫应该是汉武帝一生最爱的女人,从种种史料的叙载我们亦可知后宫女子中唯有卫子夫受汉武帝宠爱的时间最长。然而,须知这世间的事毕竟常会遵循着“花儿不能常开不败,世事总是变化无常”之道理的,在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之后,她竟被汉武帝无情地打入冷宫,继而威逼至死。

据说,卫子夫死之前,汉武帝还曾笑着告诉她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正是直接导致卫子夫愤而自戕的真正原因。汉武帝与一代贤后卫子夫毕竟夫妻情深了半个世纪,究竟他说了什么话竟能引得卫子夫愤而自戕了呢?

歌姬卫子夫因容颜清丽出众而使得汉武帝对其一见钟情

一代贤后卫子夫是西汉后宫史上一个极其耀目的存在,她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出生于汉景帝年间的卫子夫是河东平阳人,她的母亲卫媪曾是平阳侯府的家奴,故此,卫子夫很小就跟着母亲在平阳侯府的侧门里进进出出,待其年纪稍长又被收入平阳侯府做了一个歌舞学伶。

教习嬷嬷一见到卫子夫就认定她日后准是个歌唱的好苗子,于是就对卫子夫精心地进行训导和培养,期望她将来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姬。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崩逝,他的第十子刘彻在姑姑馆陶公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登上了汉朝的天子之位,刘彻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但作为对等的“交易代价”,刘彻迎娶了馆陶公主的宝贝女儿陈阿娇为妻,刘彻登基后,陈阿娇就成了他的第一位皇后。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有意拉拢亲近自己这个位高权极、贵为天子的弟弟,于是她就特邀出宫到霸上祭祀祖先的汉武帝在回宫的路上到自己的府邸里小坐,以共叙姐弟亲情。

平阳公主的丈夫正是当时的平阳侯曹寿,因此,祭祖完毕的汉武帝高高兴兴地来到平阳侯府,在烂漫旖旎的春光中与姐姐姐夫欢聚宴饮、共话家常。宴会进展到一半,平阳公主一声令下便将其“精心安排”的歌舞节目奉上——只见12位鲜嫩青春、妆容精致的女孩依次在厅堂中徐徐走过,为主人献上了舞姿曼妙、意兴撩人的“视觉大餐”。但很可惜,这些女孩子美则美矣,很明显并无哪个能令汉武帝迷醉钟情、目不转睛。

随即,平阳公主又拍了拍手,叫来了歌女卫子夫上堂献唱。只见这位歌女身姿纤妙、容颜清丽、歌喉甜润婉转,一下子就让汉武帝看直了眼睛,连姐姐姐夫频频劝酒的声音都充耳不闻了。

一曲唱毕,汉武帝表示要去更衣换服,平阳公主立刻用眼神示意卫子夫前去随侍。就这样,汉武帝在更衣车中初幸了歌女卫子夫。等汉武帝再次回到宴席,平阳公主看出来一桩好事已成,故而在宴会结束后,平阳公主亲自将卫子夫扶上了汉武帝所乘坐的车辇,并叮嘱她今后要好好服侍皇帝、在宫中安分守己地生活。

卫子夫随汉武帝回到宫里之后,因为没有身份地位而被安置在一个极其偏僻的居所之中,时间长了,身边莺莺燕燕从不中断的汉武帝竟将卫子夫忘在了一边,着实令卫子夫感到了深深地落寞与孤单。

一次,汉武帝准备释放一批宫眷出宫返家,被“遗忘”了近一年的卫子夫这时才再度进入了汉武帝的视线之中。汉武帝看着眼前的这位妙人,自然非常舍不得放其出宫,于是当天夜里卫子夫便复宠成功,让汉武帝对其寤寐不忘、笃爱至极。

在频密的眷宠之下,卫子夫腹中龙胎暗结,相继为汉武帝生下了3个粉嫩白皙的小公主,令久久没有新生儿降临的汉宫充满了欢乐喜悦的新鲜气息。

陈阿娇被废,为皇帝诞下一子三女的卫子夫很快荣登后位、母仪天下

尽管汉武帝与嫡后陈阿娇成婚多年,可不知为何这位平素养尊处优、专横刁蛮的皇后却一直无有所出。虽说汉武帝并没对陈皇后有过半点埋怨之词,但很明显陈皇后心里对自己无法怀孕这件事是极其敏感的。

公元前130年,皇后陈阿娇因花费巨资而求子不得,便对那个长期盛宠不衰并且为皇帝频频生子的卫子夫产生了深深的嫉妒之心。为了让卫子夫伤心失势,陈阿娇叫人陷害卫青并企图借机除掉他,但汉武帝却暗中找人保住了卫青,还派他征伐匈奴,荣立了很多赫赫战功。

陷害卫青失败后,陈阿娇又在宫中大兴巫蛊之事,企图用迷信的手段令汉武帝对自己痴心眷恋、对卫子夫失去兴趣。但这件事情乃是宫中的大忌,事发之后,汉武帝一怒之下便以陈阿娇不遵礼法、久无子嗣为由将其废黜为寻常宫妃,让她在冷宫里反省自身、自生自灭。几年后,陈阿娇在无人关心陪伴的寂寥之中默默走完了一生,死在了冷宫之中。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诞下了皇长子刘据,汉武帝闻讯兴奋得不知怎样才好,不但给卫子夫提升了妃位,还将卫子夫极富将才的弟弟卫青拔擢为侍中大将,一时间,卫氏一门的族亲都借着卫子夫而沾染了好运,得到了皇家的信重和封赏。

看到中宫后位久久空悬,喜不自胜的汉武帝借着卫子夫诞下皇长子为由将其册封为皇后,同时册封刘据为太子。纵然苦尽甘来的卫子夫荣登了大汉的皇后之位。

可她的内心已经不会被外界的荣辱褒贬而轻易撼动了,她知道自己应该肩负的使命是什么,故此成为皇后的卫子夫即便见到刘彻恋慕、宠幸着一批又一批的后宫新人也从不嫉妒,她只管用心教导着太子刘据、打理好后宫的一切事务,只求余生安心地做一位合格的皇后,辅佐帝王、母仪天下。

年长色衰的卫子夫宠幸渐失,后因巫蛊之祸而遭逢不幸、自杀身亡

从古至今,帝王的后宫中经常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争宠之事,大汉朝的后宫亦不能例外。

身为皇帝的女人,年纪渐长的卫子夫因容颜渐渐衰萎而令素喜美色的汉武帝失去了兴趣。后来,霍去病和卫青相继过世,也导致皇后卫子夫失去了可以倚仗的靠山。汉武帝晚年之时,后宫中李夫人、王夫人、钩弋夫人相继获得皇帝的隆宠,更加令皇后卫子夫在宫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公元前94年,年轻娇俏的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了幼子刘弗陵。刘弗陵虽然年幼但出生时即有异相,非常讨汉武帝所喜爱,汉武帝甚至当众称刘弗陵有其年轻时的做派及风范。早就要替儿子的未来筹谋打算的钩弋夫人一听到这样的话,心中便升腾起了“努力替儿子争取太子之位”的计划。

公元前91年,宫中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后宫滋生巫蛊之事以加害皇帝”的邪风,权臣江充站在了皇后卫子夫以及太子刘据的对立面,硬是使用种种手段构陷太子刘据早有谋逆之心、欲对汉武帝取而代之。

而那个时候,早已被钩弋夫人的甜言谄语“攻陷”了心智的汉武帝亦有了扶立小儿子刘弗陵为汉朝储君的心思,因此,汉武帝正好要借机好好查看一下太子刘据究竟有没有谋逆之意、不轨之心。

皇后卫子夫坚信太子刘据做不出谋逆犯上之事,但由于她一力支持太子而遭到了汉武帝的迁怒。后来,忠正柔善的卫子夫因无法自证自清而陷于不利之地,但她总是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期盼着有人能将一切事实查得水落石出,还给自己和太子刘据一份清白。

太子刘据年轻气盛,当他得知权臣江充是诬陷自己的主谋者之一,便与下属密谋拟传假诏捉拿江充并将其速速诛杀、绝除后患。

孰料,刘据的暗中筹谋被汉武帝的耳目听了过去,这下子,汉武帝不想再坐视不理,于是就命宰相刘屈牦率兵征讨太子刘据。刘据在逃亡途中因势单力孤而不幸被围,一向正直清傲的他终因不愿被缚受辱而自杀身亡,死状甚为凄惨。

另一边,身居深宫的卫子夫皇后已被汉武帝不由分说地打入了冷宫,彼时的汉武帝已经神昏智迷,他听信讹传的巫蛊谣言,对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充满了敌视的情绪,当宰相派人回宫禀明汉武帝“太子刘据已经畏罪自戕”的消息后,汉武帝甚至还笑着把这番话告诉给了始终忧心忡忡的皇后卫子夫。

被诬之苦、丧子之痛、皇帝的负心皆令卫子夫痛不欲生,这位素以贤德正派著称的皇后在走投无路之际只好以死明志,用一条白练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皇后卫子夫被诬,汉武帝却执意降罪,若是彼时朝中有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忠义良臣能够及时直言谏君,想必将很快便会还给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一个清白。

可惜,世间之事哪有“如果”,清白自持的卫子夫虽然不惧流言蜚语、诬蔑构陷,但当她得知太子刘据在被诬陷谋反之后竟在率兵外逃过程中因兵败被围而愤愤自杀,还是意识到了汉武帝的狠绝无情、不辨是非。因此在太子刘据死后,皇后卫子夫彻底割舍了残存在心底的最后一丝期盼,含泪在寝宫中自戕而亡。

无论是一代贤后卫子夫还是名将卫青,都在为维护大汉朝的江山社稷而拼命奉献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可惜汉武帝刘彻还是因偏听偏信、狐疑不绝而违背了当初的承诺、辜负了贤妻卫子夫,终令人人交口称赞的一代贤后自戕而亡、含恨而终。

难怪世人皆认为封建帝王总是那么无情无义、冷血残酷,不论历史上的汉武大帝究竟多么有名、多么文功武治,当贤后卫子夫的丧钟响起的那一刻,他的刻薄寡恩也马上显露在世人面前,委实令人唏嘘不停、哀叹不已。

可以说,有治国雄才的汉武帝晚年之时错事也干了不少,将贤后卫子夫及其4个孩子尽数逼死的巫蛊之祸是则这位帝王一生都抹不掉的污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却对她厌恶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彻,卫子夫,平阳公主,卫青,钩弋夫人,卫太子

    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卫子夫的时候,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1年后,卫子夫哭得梨花带雨,哀求汉武帝,她宁可出宫继续当奴隶,也不愿意再留在宫里。汉武帝这才记住了卫子夫,从此盛宠十余年。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为汉武帝生下太子的卫子夫,依然免不了失宠的命运,连汉武帝的面都见不到。最后,卫子夫帮助儿子刘据,起兵反抗汉

  • 卫子夫必须死!汉武帝残忍逼死妻子,看似冷酷实则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解压捏捏标签:卫子夫,刘彻,卫太子,平阳公主,武帝

    卫子夫:进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何落得含冤而死母凭子贵,万千嫔妃渴望的皇后桂冠,戴在了卫子夫头上,但谁又会料到,这么一个宠儿最终会落得绝望自杀,死后没有仪式,没有陪葬,还被装进一个又薄又小的棺材里,埋在长安南郊。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继馆陶公主给弟弟景帝推荐美女巩固地位之后,刚上任的汉武帝,刘彻

  • 大汉历史:大将军霍光权倾朝野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为卫子夫平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霍光,刘彻,卫子夫,卫太子,大将军,大汉历史

    我们都知道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在自己晚年之时,由于巫蛊之祸的原因太子刘据冤死,汉武帝晚年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储君,留下了以霍光为首的四位辅政大臣,可惜这刘弗陵命薄,年纪轻轻就劳累过度而死,后来霍光就自作主张立找到在民间刘病已登基称帝,此时的霍光已经是位极人臣了,权倾朝野,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可

  • 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自尽前留下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后怒骂贱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卫子夫,刘彻,陈皇后,卫太子,江充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虽然是童话故事,但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皇后,她无权无势,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美貌,最终获得了皇帝的青睐,走上了人生巅峰做了皇后,她就是西汉时期的皇后——卫子夫。我们都以为,皇后的生活一定是荣华富贵,无忧无虑的,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

  • 卫子夫受宠几十年,最终为何自尽而死?汉武帝:她死了我也不饶恕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卫子夫,刘彻,霍去病,卫青,钩弋夫人

    汉朝曾经有两大脊梁骨,他们分别是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这两人,汉民族从此扬眉吐气并且傲立千秋,他们也因此留下千古美名。不过这两个人之所以能够登场,关键还是因为卫子夫,因为魏子夫受宠于汉武帝,所以才带动了这两人的传奇,还有后来的汉匈胜利,可以说,卫子夫是影响了汉朝命运的人物。而且,根据史书记载卫子夫得到

  • 刘邦死前给戚夫人指明生路,但她得寸进尺,最终被吕后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刘邦,吕雉,刘盈,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这里是小吴阅历史,关注我,你不知道的历史,这里都有。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刘邦能够从混混摇身一变成为汉高祖,可以说吕雉祈祷关键性的作用。在刘邦尚且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就被吕雉父亲赏识,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还给刘邦安排了工作,可以说刘邦就是靠女人起家的。在成为汉高祖之

  • 刘邦最爱戚夫人,为何却不为戚夫人留下后路,以至于戚夫人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刘邦,吕雉,樊哙,张良,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相信大家对于刘邦都是有一定的了解吧,刘邦一生中最爱的女子应该是戚夫人了,但是在刘邦死后,欺负人的结局却不太好。刘邦的正妻是吕后,而吕后约刘邦共患难几十年,但是在功成名就后,刘邦却独宠戚夫人。刘邦当上皇帝后,她就想把吕后的儿子从太子之位上揪下来,想让戚夫人的儿子去当太子,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当他说出他的

  • 刘邦聪慧过人,为戚夫人母子铺好后路,为何戚夫人还被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刘邦,戚夫人,吕雉,刘如意,太后

    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多,大部分都是因为瞩目的成就而被后人所知,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戚夫人被人们所知,就不是这个原因,因为她没啥成就,只是刘邦的一个宠妃,之所以榜上有名,是因为“人彘”一词是她代言的。刘邦聪慧过人,他知道自己死后,权利之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早早为戚夫人母子铺好后路,为何戚夫人还被做成人彘?

  •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后还苟活了三天?真能做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吕雉,刘邦,刘盈,皇帝,吕后,戚夫人,刘如意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人类大概是最会“玩”的生物,在毫无对手的情况下,人类发明了无数折磨自己的手段,这其中,就包括酷刑。翻开史书,各类酷刑更是比比皆是,不过,在诸多酷刑之中,吕后对戚夫人所做的人彘,绝对可堪称“名列前茅”。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据说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以后,竟然还在厕所里苟活了三天,

  • 刘邦明知吕后狠毒,为何不给戚夫人留条活路?留了,但戚夫人太蠢

    历史解密编辑:丫丫女神穿搭标签:刘邦,吕雉,赵王,樊哙,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明代王象春有诗曰:“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在这位诗人的眼中,不管是导致虞姬自尽的项羽,还是不能保得自己钟爱的戚夫人一生平安的刘邦,两人看似是龙是虎,但却都是“鼠”,对两位美人的死难辞其咎。然而刘邦与楚霸王还是不同,作为帝王,他应该深知皇宫的险恶,也不会没有意料到他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