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卫子夫的时候,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1年后,卫子夫哭得梨花带雨,哀求汉武帝,她宁可出宫继续当奴隶,也不愿意再留在宫里。
汉武帝这才记住了卫子夫,从此盛宠十余年。
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为汉武帝生下太子的卫子夫,依然免不了失宠的命运,连汉武帝的面都见不到。
最后,卫子夫帮助儿子刘据,起兵反抗汉武帝,而后自杀身亡。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转变?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180度大转弯?
这是个很长的故事,要从汉武帝初遇卫子夫说起。
前139年,那是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18岁的汉武帝从霸上归来,路过姐姐平阳公主家,就进去休息了一会。
而平阳公主,早就准备了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等着要献给汉武帝。
可是,这些美人,汉武帝一个都没看上。
无奈的平阳公主,只好摆好宴席,请汉武帝用餐,并让府里的歌女上堂献唱助兴。
想不到,汉武帝一眼就看上了歌女中的一位美丽的女子,甚至等不及回宫,在平阳公主府上,就临幸了她。
这个歌女,就是卫子夫。
《汉书》: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主见所偫美人,帝不说。既饮,讴者进,帝独说子夫。
卫子夫并没有因此一飞冲天。
也许是因为宫里的美人太多了,也许是善妒的陈皇后让汉武帝不敢滥情。
进宫之后,整整一年,卫子夫都没能见到汉武帝一面。
直到有一天,汉武帝精简后宫,把年纪大或者不中用的人放出宫去,卫子夫终于有了面见汉武帝的机会。
她哭着请求汉武帝,放她出宫。
她是奴隶出身,出了宫,只能继续做奴隶。即便是这样,她也不愿意再留在宫里。
看到这个被自己遗忘了一年多的美人,汉武帝起了怜惜之情,不仅没放她出宫,还又一次临幸了卫子夫。
这一次,卫子夫怀孕了。
汉武帝成婚多年,没有一个孩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后宫里,第一个怀孕的女人。
从此,她在宫里的地位,扶摇直上。
《史记》: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汉武帝的皇后陈氏,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卫子夫得宠、怀孕,而不闻不问。
卫子夫就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她动不了卫子夫,只好拿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开刀。
陈皇后的母亲馆陶公主派人抓住了卫青,要不是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冒险救人,卫青就没命了。
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变本加厉地对卫家好,赏赐卫家千金,还召见了卫家的人,让他们做官。
卫青,当了建章监,以及汉武帝的侍中,从此就跟在汉武帝的身边。
霍去病还是个奶娃娃,他的继父陈掌,当上了詹事。
卫子夫的哥哥及另一个姐夫,也都得到了赏赐和官职。
卫子夫和卫家,从此一飞冲天。
《史记》: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卫子夫盛宠10年,为汉武帝生了3个女儿。
前128年,进宫11年的卫子夫,终于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刘据。
这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登基12年,快30岁了。天下人都盯着他的后宫看,就连淮南王都觉得,如果汉武帝一直没有儿子,自己就有希望。
刘据的降生,让汉武帝欣喜若狂。
一边,命令大臣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
一边,把卫子夫封为皇后。
《汉书》: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
也就是在这一年,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作为车骑将军,赢得了汉朝主动出击匈奴的第一场胜利。
卫家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
卫子夫作为皇后,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儿子刘据封为太子,是汉朝未来的主人。
弟弟卫青当上了大将军,三子封侯。
外甥霍去病一战封侯,饮马瀚海。
卫家的富贵,震动天下。民间传唱着一首歌: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史记》: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之所以受宠到这程度,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年轻貌美
平阳公主为汉武帝准备的美人里,没有卫子夫,不是因为卫子夫不美,而是因为卫子夫出身不好。
卫子夫是奴隶,而平阳公主准备的,都是良家的女子。
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一眼就看上了出身卑贱的卫子夫。
可见卫子夫的美貌程度。
卫子夫到底有多美?
史书上没有正面记载,东汉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却在描写长安繁华的《西京赋》里记下了一笔:
卫子夫最美的,是她的头发。
她那乌黑靓丽的头发,甚至可以和赵飞燕轻盈的体态相提并论。
正好戳中了汉武帝的审美。
《西京赋》:卫后兴于鬓发,飞燕宠于体轻。
二、性格和顺
初见的惊艳,是源于美貌。
而十余年的恩宠不衰,必然是因为性格也合汉武帝的心意。
司马迁称赞卫子夫“嘉夫德若斯”,意思是,具有美好的品格。
即便是后来失宠,卫子夫也宠辱不惊,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人人称赞。
而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性格骄纵,经常和汉武帝发生争吵。
这个时候,温柔和顺的卫子夫出现在汉武帝面前,和陈阿娇形成鲜明对比,自然会让汉武帝心动。
《资治通鉴》:皇后亦善自防闲,避嫌疑,虽久无宠,尚被礼遇。
三、家人给力
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
卫子夫封后的那一年,卫青正好打了大胜仗。
这也是卫子夫的极大助力。
毕竟,如果家人不给力,还给汉武帝添麻烦,多少会拉低在汉武帝那里的印象分。
而家人如此给力,卫子夫在汉武帝那里的分量,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但是,再美丽的容颜,也有凋零的一天。
帝王的宠爱,更是不可能持久。
盛宠十多年的卫子夫,终究还是看着汉武帝的目光转向比她更年轻的美人,而自己,只剩下皇后的尊荣。
一开始,是难以见到汉武帝。
再后来,是家族失势。
最后,在巫蛊之祸中,帮助太子刘据起兵。太子失败,卫子夫本人,也自尽身亡。
是什么让卫子夫从宠冠后宫,到独守空房,再到无奈自尽?
汉武帝的态度,为什么会转变得这么大?
这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色衰爱弛
卫子夫年纪渐长,容颜老去,汉武帝却永远喜欢年轻漂亮的少女。
这一点,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看得最明白。她说:“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临终前,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汉武帝见她憔悴的容颜,只为给汉武帝留下最美的回忆,让汉武帝一辈子记得她,为她照顾家人。
卫子夫作为皇后,也免不了容颜老去之后失宠的命运。
很快,年轻貌美的王夫人就出现了,夺走了汉武帝的宠爱。
之后,又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再之后,是剩下汉昭帝刘弗陵的钩弋夫人。
汉武帝身边,永远有年轻貌美的新人。
而皇后卫子夫,连汉武帝的面都很难见到了。
《汉书》:后色衰,赵之王夫人、中山李夫人有宠,皆蚤卒。后有尹婕妤、钩弋夫人更幸。
二、家族失势
随着霍去病、卫青先后去世,汉武帝对卫家的倚仗,也越来越少。
卫子夫失去了在汉武帝面前很大的一个加分项。
更别提,到最后,卫家的外戚,非但不能给她助力,还会拖她的后腿。
外甥公孙敬声,先是挪用军饷,被逮捕入狱,后来又被告发,和公主私通,行巫蛊之事。
姐夫公孙贺,也一并入狱。
这些罪名,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被诬告的。
但是汉武帝全都信以为真。
随着公孙贺被处死,卫家在朝堂,彻底没人了。
当卫子夫得宠的时候,给力的家人,是她强大的助力。
当卫子夫不再得宠,犯错的家人,也会让她更不入汉武帝的眼。
《汉书》: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三、子不类父
卫子夫毕竟是太子的母亲。
如果汉武帝宠爱太子,没准也会爱屋及乌,对卫子夫多几分怜惜。
但是可惜,汉武帝嫌弃太子刘据过于宽仁,能力不足,认为这个儿子不像自己,并不喜欢他。
这让作为母亲的卫子夫,更进一步失宠。
后来,钩弋夫人进宫,怀孕14个月,生下刘弗陵。
而传说中,尧的母亲,也是怀胎14个月,生下了尧。
汉武帝大喜之下,把钩弋夫人的宫殿命名为“尧母门”。
或许,当时的汉武帝,还没有明确的废后和废太子的想法。
但是,“尧母门”的存在,是给皇后和太子的一个响亮的耳光。
《资治通鉴》:初,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甚爱之。及长,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
公元前139年春天,汉武帝和卫子夫的一个邂逅,不仅改变了卫子夫的命运,改变了卫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大汉王朝的命运。
卫子夫为汉武帝带来了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这两个汉朝战功赫赫的将军。
霍去病又把自己的弟弟霍光带到了长安,在河西走廊俘虏了匈奴王子金日磾,这两个汉武帝的托孤重臣。
卫子夫又为汉武帝生下了太子刘据。刘据虽然最终没能成为大汉的天子,但他的孙子多年之后登上皇位,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汉宣帝。
但是,进宫49年、做了38年皇后的卫子夫,结局却无比惨烈。
曾经宠冠后宫,家族也跟着一飞冲天。
后来色衰爱弛,家族也失去了倚仗。
帝王的深情,终究是靠不住。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