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死也不能原谅卫子夫,与他关系最深的四个女人都以悲剧收场

汉武帝死也不能原谅卫子夫,与他关系最深的四个女人都以悲剧收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夫从不吹牛 访问量:3452 更新时间:2023/12/10 16:21:13

01.与汉武帝关系最深的四位女人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卫子夫死后留下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到内容大骂道:‘贱人!’”但是我翻遍了《史记》和《汉书》,也没有看到相关内容,亦不知道真假。

不过,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我倒是发现一个很可悲的故事,那就是与汉武帝关系最深的四个女人,竟然没有一个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她们中间有汉武帝青梅竹马,也就是金屋藏娇的女主陈阿娇,也有一代贤后卫子夫,还有她最宠爱的李夫人,以及为他生下继承人的钩弋夫人。

这其中,陈阿娇的故事我就不多提了,几乎是人尽皆知,也是四人中最悲催的一人。

说起来,汉武帝能坐上皇位,应该还是托了陈阿娇的福,也曾留下“金屋藏娇”的美好爱情故事,可惜,最终的结果令人扼腕!

我们今天讲讲另外三人的故事,尤其是当了38年皇后的卫子夫,为何死后还不被汉武帝谅解,要知道汉武帝连起兵的刘据都能原谅,却不能给卫子夫一个体面的结局。

02.皇后卫子夫为何死后依旧不被汉武帝原谅

征和二年(公元前92年)七月庚寅日,这一天的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刘据兵败逃出了长安城。

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两个小黄门,驾着一辆小车从皇宫中出发,车上载着一个小小的棺材,直接来到长安城南桐柏亭,然后将棺材就地安葬。

整个葬礼极其简陋,也没有任何人前来参加。

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小小棺材中装的竟然是母仪天下38年的皇后卫子夫。

《汉书·外戚传上》:“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卫氏悉灭。”

卫子夫出身低微,原本只是平阳侯府的一个歌女,原本只是平阳公主送给皇帝的一件礼物,被汉武帝临幸了一次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直到一年多后,卫子夫终于找到了一个面见天颜的机会,便是汉武帝释放宫中年迈体弱的宫人出宫,卫子夫哭着请求汉武帝垂怜,放其回家。

也许是梨花带雨的卫子夫更显得柔弱,激起了汉武帝的一丝恻隐之心,于是汉武帝再次临幸了她。

《史记·外戚世家》:“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而这一次临幸,不仅改变了卫子夫的一生,因为她给汉武帝怀上了孩子,虽然这一次生的不是儿子,却也让卫子夫真正进入了汉武帝眼帘,日渐受宠。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皇后陈阿娇因求子不得,而使用魅道邀宠的事情败露,汉武帝废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后位空悬。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被汉武帝封为皇后。

在刘据7岁那年,汉武帝将其立为太子。

从此之后,卫家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从大汉开始崛起,卫氏一门获得五人封侯的荣耀,更有姐姐做皇后,弟弟娶公主的无双富贵。

然而,随着卫子夫年龄的增长,容颜渐渐不在,喜新厌旧的汉武帝也慢慢开始厌弃,将目光瞄向了更加年轻貌美的王夫人,随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钩弋夫人等先后受宠,皇后卫子夫的盛宠一时,一去不返。

不过,作为太子之母,又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不世之功,卫子夫虽然不再受宠幸,但是依旧受到汉武帝的礼遇与尊重。

直到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受到江充等人的诬陷,没有办法自证清白,担心扶苏的故事重演,于是决定采纳石德的意见,矫诏抓捕江充等人。

可惜,刘据的矫诏最终还是败露,自知已经犯下矫诏之罪的太子,决定铤而走险,调长乐宫卫队,以江充谋反的罪名抓捕江充,又烧死一众胡人巫师。

《汉书·武五子传》:“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日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

而刘据之所以能如此轻易起兵,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皇后卫子夫,因为皇后的支持,将皇后印玺交给了太子刘据,这才能调用宫中的武库兵器,并调用长乐宫卫队,以此为基础开始征兵,甚至放开长安官狱中的囚徒充军等等。

在刘据起兵的过程中,皇后卫子夫是坚定站在刘据这一边的,并没有从中阻止,可以说长安城内血流成河,也有卫子夫的一部分功劳在其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子刘据兵败逃出长安之后,汉武帝便派使者前来收回皇后玺授。

皇后玺授被收,皇后的位置估计也坐不久了,卫子夫更没有办法向皇帝解释自己助太子起兵的行为,只能自杀,以死明志。

《汉书·外戚传上》:“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

站在卫子夫的立场并不算错,如果刘据非要和汉武帝分一个成败的话,想必卫子夫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支持自己的儿子。

显然 ,汉武帝也明白卫子夫的所思所想,虽然卫子夫自杀了,但是他依旧没有原谅她,所以这才安排人草草掩埋,别说皇后的礼仪,连符合普通后妃身份的一个葬礼都没有。

显然,在卫子夫死后,汉武帝依旧是把她当做“谋反”之罪来处置的。

一年后,汉武帝开始对巫蛊之祸的冤屈有所察觉,知道太子起兵是因为惶恐而非要篡位,于是开始为太子平冤昭雪,并以“子弄父兵”来解释太子起兵一事,并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又修建一座望思之台,望而思之。

可是,唯独没有对卫子夫的追思,甚至死后即没有跟废皇后陈阿娇合葬在一起,也没有跟最后一任皇后卫子夫合葬,足见 ,他临死之前依旧没有对卫子夫支持太子起兵一事释怀。

03.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是何许人也?

前面提到过,卫子夫是歌女出身,也不知道为何,汉武帝好像特别喜欢一些出身低微的女子,后来相继受宠的李夫人和尹夫人都是倡女出身。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叫李延年,有一次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唱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武帝便很好奇:“世上真的有如此佳人吗?”

于是 ,他的姐姐平阳公主便将顺势将李延年的妹妹介绍给了汉武帝,此女便是后来盛宠一时的李夫人。

汉武帝有个特点,若是喜欢一个女人,会不顾她的出身,并且若是她的娘家有人才,他也会不吝于提拔。

卫子夫如是,李夫人亦如是。

李夫人有两个哥哥,一个就是李延年,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贰师将军李广利。

她还给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昌邑王刘髆

李夫人当时有多受宠呢?

在李夫人因病去世之后,汉武帝思念不已,有一日夜里梦到了李夫人后,便想与其再见一面,于是找来方士在宫中设坛作法 。

当时,汉武帝在帷帐里面,只看到外面烛影摇曳,忽而一道身影翩然而来,却又徐徐离开,汉武帝一时也分不清真假,便凄然写道:“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李夫人虽然宠冠一时,但是当时卫子夫尚在皇后位,所以她生前也没有机会母仪天下。

不过,在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却是以皇后的礼仪将其安葬,可见汉武帝对她的爱之深。

《汉书·外戚传上》: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

李夫人生前没能当上皇后,而她的儿子因为舅舅李广利和刘屈氂的牵连,也没能当上太子,并且在汉武帝死的前一年就莫名其妙死了,李夫人也最终的结局也是一个大写的悲剧。

04.汉昭帝之母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的出身,严格来说比起卫子夫、李夫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她是罪官之后,她的父亲曾因为犯了罪被处以宫刑,入宫当了宦官。

《汉书·外戚传上》: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安,葬雍门。

不过,哪怕是罪官,那也曾经是官,人脉还是非常广的。

因此,在一次汉武帝出巡的时候,曾经与钩弋夫人父亲有过交集的官员,便导演了一出戏。

先是,在路过河间国的时候,便有观天象、占卜吉凶的“望气者”对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子!”

然后,随行官员便真的找到了一位女子,据说此女天生双手握拳,不能张开。当然,这位女子必然是年轻漂亮的。

然后,汉武帝便好奇地用手摸了一下少女的手,少女握了十多年的手,就这么轻易被汉武帝分开了,而她原本紧握的手中还握着一支小玉钩。

此人便是钩弋夫人,又称为拳夫人。

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怀胎14个月,给汉武帝生下一子,即汉武帝幼子刘弗陵。

汉武帝一共有6个儿子,除了长子刘据之外,老二死得早;

老三就搞笑了,在刘据死后,竟然恬不知耻主动向汉武帝求取太子之位,被汉武帝厌恶;

老四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喜欢空手与熊、野猪搏斗的莽夫, 从来不在太子人选范围内;

老五刘髆,本来是有机会的,却因为他舅舅李广利的一番折腾,最终太子没当上,自己也英年早逝。

数来数去,汉武帝唯一能立的太子,竟然只有幼子刘弗陵了。

因此,汉武帝临终前, 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太子。

为了防止吕后故事重演,担心“主少母壮”,汉武帝在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前,便杀死了钩弋夫人。

更令人不解的是,钩弋夫人死后,宫中使者连夜抬着棺材出去埋葬,也没有给她一个合乎规格的葬礼,丝毫不考虑她的儿子是即将继位的皇帝。

还有,在汉昭帝继位之后,大司马霍光辅政,将李夫人都追尊为皇后,却并没有追尊汉昭帝的亲生母亲钩弋夫人。

不得不说,钩弋夫人的死,恐怕并不止“主少母壮”这么简单,毕竟没有太后,还有权臣,少主难以掌握实权是避免不了的。

有人说,钩弋夫人之死,可能与数年前的那场巫蛊之祸有关,但是并没有明显的史料证据,也不知其真假。

总之,与汉武帝关系最密切的四位女人,最终无一不是以凄凉悲惨为结局,令人唏嘘!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将卫子夫打入冷宫,还笑着告诉她一个消息,卫子夫愤然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刘彻,冷宫,卫子夫,卫太子,陈阿娇,汉武帝,平阳公主

    熟知西汉历史的人往往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得益于汉武帝刘彻的一见钟情、缱绻厚眷,家境穷困的民女卫子夫得以从一个歌姬而扶摇直上,最终荣登了大汉皇后的宝座,因此可以说卫子夫是个异常幸运的传奇女子,大半生皆是洪福毕至、时亨运泰的命数。同时,卫子夫这个幸运的女子亦非常中正端敛、聪睿贤德,史称其为:虽无佐君之功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却对她厌恶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彻,卫子夫,平阳公主,卫青,钩弋夫人,卫太子

    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卫子夫的时候,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1年后,卫子夫哭得梨花带雨,哀求汉武帝,她宁可出宫继续当奴隶,也不愿意再留在宫里。汉武帝这才记住了卫子夫,从此盛宠十余年。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为汉武帝生下太子的卫子夫,依然免不了失宠的命运,连汉武帝的面都见不到。最后,卫子夫帮助儿子刘据,起兵反抗汉

  • 卫子夫必须死!汉武帝残忍逼死妻子,看似冷酷实则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解压捏捏标签:卫子夫,刘彻,卫太子,平阳公主,武帝

    卫子夫:进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何落得含冤而死母凭子贵,万千嫔妃渴望的皇后桂冠,戴在了卫子夫头上,但谁又会料到,这么一个宠儿最终会落得绝望自杀,死后没有仪式,没有陪葬,还被装进一个又薄又小的棺材里,埋在长安南郊。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继馆陶公主给弟弟景帝推荐美女巩固地位之后,刚上任的汉武帝,刘彻

  • 大汉历史:大将军霍光权倾朝野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为卫子夫平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霍光,刘彻,卫子夫,卫太子,大将军,大汉历史

    我们都知道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在自己晚年之时,由于巫蛊之祸的原因太子刘据冤死,汉武帝晚年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储君,留下了以霍光为首的四位辅政大臣,可惜这刘弗陵命薄,年纪轻轻就劳累过度而死,后来霍光就自作主张立找到在民间刘病已登基称帝,此时的霍光已经是位极人臣了,权倾朝野,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可

  • 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自尽前留下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后怒骂贱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卫子夫,刘彻,陈皇后,卫太子,江充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虽然是童话故事,但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皇后,她无权无势,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美貌,最终获得了皇帝的青睐,走上了人生巅峰做了皇后,她就是西汉时期的皇后——卫子夫。我们都以为,皇后的生活一定是荣华富贵,无忧无虑的,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

  • 卫子夫受宠几十年,最终为何自尽而死?汉武帝:她死了我也不饶恕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卫子夫,刘彻,霍去病,卫青,钩弋夫人

    汉朝曾经有两大脊梁骨,他们分别是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这两人,汉民族从此扬眉吐气并且傲立千秋,他们也因此留下千古美名。不过这两个人之所以能够登场,关键还是因为卫子夫,因为魏子夫受宠于汉武帝,所以才带动了这两人的传奇,还有后来的汉匈胜利,可以说,卫子夫是影响了汉朝命运的人物。而且,根据史书记载卫子夫得到

  • 刘邦死前给戚夫人指明生路,但她得寸进尺,最终被吕后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刘邦,吕雉,刘盈,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这里是小吴阅历史,关注我,你不知道的历史,这里都有。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刘邦能够从混混摇身一变成为汉高祖,可以说吕雉祈祷关键性的作用。在刘邦尚且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就被吕雉父亲赏识,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还给刘邦安排了工作,可以说刘邦就是靠女人起家的。在成为汉高祖之

  • 刘邦最爱戚夫人,为何却不为戚夫人留下后路,以至于戚夫人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刘邦,吕雉,樊哙,张良,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相信大家对于刘邦都是有一定的了解吧,刘邦一生中最爱的女子应该是戚夫人了,但是在刘邦死后,欺负人的结局却不太好。刘邦的正妻是吕后,而吕后约刘邦共患难几十年,但是在功成名就后,刘邦却独宠戚夫人。刘邦当上皇帝后,她就想把吕后的儿子从太子之位上揪下来,想让戚夫人的儿子去当太子,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当他说出他的

  • 刘邦聪慧过人,为戚夫人母子铺好后路,为何戚夫人还被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刘邦,戚夫人,吕雉,刘如意,太后

    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多,大部分都是因为瞩目的成就而被后人所知,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戚夫人被人们所知,就不是这个原因,因为她没啥成就,只是刘邦的一个宠妃,之所以榜上有名,是因为“人彘”一词是她代言的。刘邦聪慧过人,他知道自己死后,权利之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早早为戚夫人母子铺好后路,为何戚夫人还被做成人彘?

  •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后还苟活了三天?真能做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权倾天朝标签:吕雉,刘邦,刘盈,皇帝,吕后,戚夫人,刘如意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人类大概是最会“玩”的生物,在毫无对手的情况下,人类发明了无数折磨自己的手段,这其中,就包括酷刑。翻开史书,各类酷刑更是比比皆是,不过,在诸多酷刑之中,吕后对戚夫人所做的人彘,绝对可堪称“名列前茅”。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据说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以后,竟然还在厕所里苟活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