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司马孚,字叔达,司马懿之弟,司马昭的叔叔。后世对司马孚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历仕曹魏“四代六帝”,是一位忠臣,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司马孚仍然称自己是魏臣,由此可见他的忠心。
还有人认为司马孚沽名钓誉,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司马家谋夺天下他也出了不少力,等司马家大权在握时他又开始装清高了,厚颜无耻。
司马孚
司马孚喜欢读书,为人比较仁厚。司马孚一开始在曹植手下做文学掾,曹植恃才傲物,放荡不羁,司马孚经常劝说曹植要收敛自己的行为。后来司马孚被升任为太子中庶子,开始辅佐曹丕。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司马孚和一些大臣拥护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不久之后曹丕篡位称帝,以魏代汉。
曹丕在位时,司马孚担任过中书郎、给事常侍、黄门侍郎、骑都尉、河内典农、清河太守。司马孚不赞同曹丕征伐东吴,认为应该休养生息,等待有合适的机会了再出兵征讨。
曹丕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承了皇位。曹叡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管理曹魏的财政。
曹叡在位时,诸葛亮发动了五次北伐。司马孚认为要想克敌制胜,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关中一带战乱频发,粮草短缺,应该从冀州征调五千农夫驻扎在上邽,该屯田时屯田,以补充军粮,农闲的时候就训练他们,也可以当作士兵来用。
司马孚提出了不少建议,有一些被曹叡采纳了。
公元239年,曹叡驾崩,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一同辅佐年幼的曹芳,曹爽培养自己的势力,想方设法打压司马懿,想独霸朝纲。
曹叡
司马孚谨言慎行,严格约束自己,不留给曹爽把柄,免得曹爽来为难自己。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司马孚参与了这次兵变,他和司马师一起把守司马门,控制了洛阳城。
公元253年,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军攻打新城,司马孚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增援新城。诸葛恪中了新城守将张特的缓兵之计,再加上军中疫病横行,东吴将士士气低落,诸葛恪只能下令撤走了。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亲率数百人出宫讨伐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麾下的武将成济所杀。
曹髦
司马孚听说曹髦被杀,急忙赶了过来,跪倒在地,将曹髦的头部放在了自己的大腿上,放声痛哭,要求严惩主犯。
司马孚不赞同司马昭专权欺君的做法,也不参与司马氏废立皇帝的事情。司马昭知道司马孚在跟自己唱反调,但司马孚毕竟是长辈,也就没有去为难他。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将魏帝曹奂贬为陈留王,令其前往金墉城居住。司马孚前来送行,紧紧握着曹奂的手,泪如雨下,悲愤地说道:“臣即便到了快要死的那一天,也是大魏的臣子。”
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特许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孚过寿诞时,司马炎亲自为他敬酒,甚至下跪行礼,以此来表示晚辈的尊重。
司马炎
司马炎每次要下拜时,司马孚总会跪下来劝阻司马炎不要这么做。
司马孚虽然深受尊宠,但他总是不怎么高兴,面露忧愁之态。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司马孚病重去世,终年九十三岁,这个寿命在魏晋时期可谓是相当长寿了。
司马孚临终时,留下了遗言:“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司马炎亲自为司马孚举哀三天,下旨厚葬司马孚。
司马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