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在位时期就废掉丞相制度了 明朝为何还有四位宰相

朱元璋在位时期就废掉丞相制度了 明朝为何还有四位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21 更新时间:2024/2/11 3:13:37

对明代丞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明代,为何还有这么多丞相?

大家都了解宰相制度在明代朱元璋在位时就被废除了,那时的明太祖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但是,在明初是有四位宰相的,这四个人在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元璋

李善长,安徽定远人。朱元璋在攻打滁州时见到了李善长,二人一见如故,朱元璋也是对其非常佩服,于是就将他留下掌管文书。等到攻下了滁州就担任参谋,负责筹集运送粮饷。后来,随着朱元璋的势力日渐强大,归附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李善长就为朱元璋观察人才,向他们宣扬朱元璋的诚意,同时也调和各种不同意见。朱元璋每攻克一个地方,李善长都会为其书写文书布告,制定条例约束士兵,所以朱元璋的士兵都能够做到不扰民。李善长还为朱元璋制定了榷茶法、榷盐法、调整税收等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了朱元璋的经济来源。建国后,李善长制定了法律、完善了官制以及礼仪制度,又修订了《元史》等。朱元璋一朝,无论大小事都由李善长亲自制定。因此朱元璋也把李善长比作自己的萧何。但是李善长后来也慢慢的居功自傲,逐渐被朱元璋所厌恶,最终由于其子与胡惟庸案所牵连而被朱元璋所赐死。

李善长

汪广洋,江苏高邮人。洪武四年李善长卸任丞相,朱元璋就任命汪广洋为右丞相,后贬官至广东参政。洪武十年,又召为右丞相。汪广洋在任期间没有太大的建树,尤其是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时,整天沉溺于酒中,随波逐流。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问汪广洋,刘基到底是不是被胡惟庸所下毒而死的,汪广洋回答说没有。这也就召来了朱元璋忌恨,以其结交朋党,欺君罔上之罪将其赐死。汪广洋在任期间虽无所建树,但其通达经文,尤擅写诗,其作品《凤池吟稿》也流传至今。

汪广洋

徐达,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同乡。朱元璋称帝前,徐达与李善长同为丞相,李为右,徐为左。后改为以左为尊,于是李为左,徐为右。但是徐达连年统兵征战,丞相的事情几乎没有涉及。

胡惟庸,安徽定远人。洪武六年任右丞相,后独自任相数年。一开始,朱元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他也能以此自勉。但久而久之经常迎逢圣意,气焰日盛。在丞相任内,掌握朝廷生杀大权,内外诸司所奏之事都要经过胡惟庸阅览。于是有人为了晋升之路,就纷纷向胡惟庸贿赂金银财宝。传言刘基病重,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探视他,但胡惟庸在御赐的药中下了毒,刘基吃下后就一命呜呼。刘基死后,胡惟庸就更肆无忌惮了,又同李善长结为了儿女亲家,于是渐渐就有了谋逆之心。传说胡惟庸定远老家的老宅中突生石笋,祖坟也夜夜发光,胡惟庸就以为这是好的征兆。于是就和吉安侯陆仲享、平凉侯费聚密谋,同时又与北元、倭国约定共同起事。但最终被朱元璋所获知,将胡惟庸及其党人下狱诛杀。这就是明初有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

明初开国的四位丞相,位高权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前半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功勋和荣誉,但最终都没有好下场。除了朱元璋的猜忌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居功自傲,日渐被权力欲遮掩了内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标签: 明朝丞相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还不了解: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权力这种东西,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东西之一,它会让一个人彻底迷失自我,也会让这个世界的亲情、爱情、友情都变质,到头来白忙活一阵,什么也没有。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

  • 韩信如果现在造反的话 韩信能不能推翻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刘邦

    还不了解:汉朝韩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若起兵造反,成功推翻刘邦有多大把握?众所周知,说到韩信历史对其有“兵仙”、“战神”等美誉,韩信一生“战必胜,攻必取”,凡其指挥的战役基本没出现过败仗。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战胜项羽,他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

  •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一生有何战绩?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傅友德,明朝

    自古名将无好死,。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傅友德起初同朱元璋一样,来自当时社会最为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能跑去参加起义军,先后追随过李喜喜、明玉珍、陈友谅、朱元璋等。在朱元璋的手中,傅友德得到了极大的重用,而他也相继取得了西伐巴蜀、

  • 明朝东阁大学士李建泰简介:史称“风骨峭拔”、“性情慷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李建泰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大臣魏允贞简介:与其弟允中、允孚并称“南乐三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林偕春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春秋时期其他诸侯都是叫公 楚国为什么敢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国,周天子

    还不了解:楚国国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楚国国君可以称王,而其他六国国君不能?周代有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按其王爵级别划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级别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不甚相符。齐国,建国于公元前1044年,姜太公为二等诸侯;秦国,建国于公元770年,秦

  • 明朝“前六君子”魏大中简介:少时家贫,却自学成为生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魏大中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封德彝: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本名封伦,字德彝,唐朝时期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德彝出身渤海封氏。智识过人,初为越国公杨素幕僚,结为姻亲。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时期,受到内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狈为奸,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江

  • 诸葛瞻死后姜维尚在 刘禅为什么就直接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姜维,诸葛瞻

    对诸葛瞻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明姜维尚在,为何诸葛瞻一死,刘禅就投降了?一、为何蜀汉灭亡会让人痛心?无论看《三国演义》,还是深究正史。蜀汉的灭亡都是让人非常痛心的一件事。也正是因此,后人对刘禅的评价,明显存在两极化——当然,主流还是否认的,几乎全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