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杀死的吗

赵匡胤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杀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2/11 3:32:37

还不了解:赵匡胤赵光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

权力这种东西,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东西之一,它会让一个人彻底迷失自我,也会让这个世界的亲情、爱情、友情都变质,到头来白忙活一阵,什么也没有。

赵光义与赵匡胤之间,恰似如此,你要说是赵光义杀死的,历史证据又不足,要说不是他杀死的,种种行为又实在可疑,下边我就试着分析一下。

一、认为并非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说法

正史中对于赵匡胤的死,仅仅几个字带过,含糊其辞,我们根本无法知晓真实原因,但是在《续湘山野录》中却记录了赵匡胤去世当晚的场景:

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按照这个记载,在赵匡胤去世那天晚上,曾与弟弟赵光义两人一起畅饮到深夜,当时赵匡胤还用柱斧戳雪,连声喊道“好做,好做”,至于这个好做究竟是什么意思,又值得人们深思,但是当晚赵匡胤砍雪之后睡去就一命呜呼,再也没有醒来。

第二天赵光义说当晚赵匡胤已经将皇位传给自己,并且迅速登基,当年就把年号改掉,大有迫不及待之意。之后过了很多年,出现金匮之盟,说杜太后在去世之时跟赵匡胤说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这里所指的弟弟就是赵光义与赵廷美,当时赵匡胤口口声声答应。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当时可能是赵匡胤病情加重,所以约弟弟赵光义去吃饭,并且将皇位传给他,后来赵匡胤因病去世,赵光义顺利登基。

再者而言,赵匡胤当时的儿子赵德昭实力太弱,根本无人支持,即使传位给他,也经不住赵光义的收拾,最终结果只会更坏,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才是最好的安排。

二、认为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理由

其实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赵光义就已经表现出绝对的野心,只是赵匡胤对弟弟过于厚爱和信任,一直养虎为患,到后来赵匡胤打算迁都洛阳的时候,赵光义就大力阻止赵匡胤,弄得赵匡胤实在无可奈何,就此作罢。

也因为迁都之事,赵匡胤彻底惹怒了当时的权贵们,大家在开封生活得好好的,各种宅邸还有祖坟都在开封,要是突然迁都去洛阳,实在影响颇大,如果赵匡胤没有足够的实权,根本无法做到这件事。

从迁都一事来看,其实赵光义在实力上已经可以与赵匡胤对抗,再加上因为迁都惹怒权贵,为后来赵光义想要杀死赵匡胤完全可以奠定基础,因为没人会支持赵匡胤。

赵匡胤看到弟弟的实力,打算对他进行限制,同时也有想要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想法,这更加加深了赵光义对哥哥的不满,两人的战争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赵光义只要找准机会,当然会对赵匡胤进行杀害。

再来看烛影斧声的当晚,宫中仅有赵匡胤与赵光义二人,其余大臣正在休息,赵匡胤身边宰相赵普亦不在,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当时看到影子恰似砍雪,实际上究竟如何,根本无人了解,赵光义成为皇帝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无人敢牵制影响他。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当赵光义登基后,他没有第一时间说出杜太后当年叫赵匡胤传位给自己之事,而是五年之后才写在史籍中,这中间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想象。

另外就是当第二天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派王继恩去接赵匡胤儿子赵德芳入宫,可是王继恩莫名其妙将赵光义接来,这中间的脑回路实在过于看不懂。

纵观整个事件,赵光义如果要杀害赵匡胤,唯一的办法就是下毒,才能避免被人发现,而下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当晚赵匡胤喝的酒杯中下毒,当时负责管理膳食的人正是王继恩,由此来看,两人合伙嫌疑之大不言而喻。

结语

自古在权力面前,有几个人能够逃得过其魔爪,赵光义实力雄厚,资历足够,不管从什么程度而言,要杀赵匡胤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要是他不动手,除非内心有足够的道义在坚持,然而纵观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与道义二字基本不沾边,从而究竟是不是他杀的赵匡胤,也就不需要过多解释了!

标签: 赵匡胤赵光义

更多文章

  • 韩信如果现在造反的话 韩信能不能推翻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刘邦

    还不了解:汉朝韩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若起兵造反,成功推翻刘邦有多大把握?众所周知,说到韩信历史对其有“兵仙”、“战神”等美誉,韩信一生“战必胜,攻必取”,凡其指挥的战役基本没出现过败仗。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战胜项羽,他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

  •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一生有何战绩?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傅友德,明朝

    自古名将无好死,。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傅友德起初同朱元璋一样,来自当时社会最为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能跑去参加起义军,先后追随过李喜喜、明玉珍、陈友谅、朱元璋等。在朱元璋的手中,傅友德得到了极大的重用,而他也相继取得了西伐巴蜀、

  • 明朝东阁大学士李建泰简介:史称“风骨峭拔”、“性情慷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李建泰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大臣魏允贞简介:与其弟允中、允孚并称“南乐三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林偕春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春秋时期其他诸侯都是叫公 楚国为什么敢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国,周天子

    还不了解:楚国国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楚国国君可以称王,而其他六国国君不能?周代有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按其王爵级别划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级别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不甚相符。齐国,建国于公元前1044年,姜太公为二等诸侯;秦国,建国于公元770年,秦

  • 明朝“前六君子”魏大中简介:少时家贫,却自学成为生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魏大中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封德彝: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本名封伦,字德彝,唐朝时期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德彝出身渤海封氏。智识过人,初为越国公杨素幕僚,结为姻亲。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时期,受到内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狈为奸,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江

  • 诸葛瞻死后姜维尚在 刘禅为什么就直接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姜维,诸葛瞻

    对诸葛瞻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明姜维尚在,为何诸葛瞻一死,刘禅就投降了?一、为何蜀汉灭亡会让人痛心?无论看《三国演义》,还是深究正史。蜀汉的灭亡都是让人非常痛心的一件事。也正是因此,后人对刘禅的评价,明显存在两极化——当然,主流还是否认的,几乎全部集

  • 王珪:唐初四大名相之一,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珪,唐朝

    王珪,字叔玠,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珪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