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死后,司马昭与司马师可以齐心协力没有翻脸是为何?

司马懿死后,司马昭与司马师可以齐心协力没有翻脸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61 更新时间:2023/12/22 9:07:04

常言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中国这个无比重视亲情的国家,一直对手足兄弟之间的情谊格外关注。然而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手足相残的事情数不胜数,比较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比如袁绍和袁术这一对兄弟之间,就在东汉末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正是因为袁绍、袁术兄弟不和,这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而就袁绍来说,不仅自己和袁术兄弟反目,在他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同样没有团结在一起。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袁绍的几个儿子互相争斗,这也成为曹操能够平定河北,夺取袁绍地盘的重要原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面对至高权力,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却没有反目成仇,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曹魏都城洛阳。自此,曹魏的权力落入司马懿家族手中,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在司马懿去世后,先是司马师执掌大权。等到司马师去世后,再由司马昭来推动西晋取代曹魏的过程中。最终,这一目标由司马炎来完成。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和睦,这是西晋能够顺利取代曹魏的重要原因。

至于司马师、司马昭为何没有像袁绍的几个儿子一样反目成仇,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司马师的能力要强于司马昭。换而言之,司马师能够成为司马懿的继承人,不仅是因为他年长于司马昭,更是因为他具备这样的能力。

司马师早年迎娶夏侯尚之女夏侯徽,二人育有五女。据《晋书》记载,夏侯徽知道司马师不是曹魏的忠臣,司马师也对出身夏侯家族的妻子非常顾忌。青龙二年(234年),司马师除掉夏侯徽。曹魏景初年间(237年三月-239年),司马师担任散骑常侍,多次升迁后担任中护军。他设置选用人才的规定,推举人才不超越其功劳,官吏无从徇私。后来司马师母亲去世,司马师为她守丧,获得孝子之名。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师就已经在曹魏小有名气了。更为关键的是,司马师因为担任了中护军这一官职,得以在曹魏禁军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建安十二年,曹操将护军改为中护军,领军改为中领军,并令其掌管禁军,宿卫皇室,地位颇重。正是因为司马师曾经执掌禁军,这为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相对应的是,正始元年(240年),司马昭任洛阳典农中郎将。后来,司马昭转为散骑常侍。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前,司马昭根本没有担任什么重要官职。因此,对于当时的司马懿来说,已经在重点培养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了。对于司马昭来说,和司马师虽然是兄弟关系。但是,面对这位兄长,司马昭需要保持仰视的态度。换而言之,如果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官职、能力相差不大,二人很可能会有一番争斗,也即彼此互相不服气。但是,现在司马昭距离司马师的差距太大了,这促使两人不具备反目成仇的导火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可以用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来举例了。在公元217年,曹操册立曹丕为魏国太子之前。曹丕和曹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对于曹丕和曹植来说,不管是能力还是地位,都相差不大,也即各有优势。在此基础上,在立嗣之争中,曹丕和曹植都形成了自己的心腹势力,比如杨修支持曹植,司马懿支持曹丕等。至于曹操的另外几个儿子,因为和曹丕、曹植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自然不会和他们形成什么冲突。

同样的道理,因为司马昭和司马师的差距实在太大了,面对至高权力,司马昭没有和司马师争夺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昭和司马师的地位,都得到了提升。在这个时候,司马昭确实具备了争夺大权的可能。不过,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养子司马攸还是司马昭过继来的。所以,对于司马昭来说,也确实没有必要和司马师争夺大权,乃至于反目成仇了。

正元二年(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司马师,并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当成人质送到东吴,向孙亮讨好,却并未得到东吴的大力支援。在叛乱爆发之后,司马师亲自率军去平定叛乱。当初,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疾病,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因此,司马师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二十八日(255年3月23日)病逝于许昌,终年四十八岁。

司马师病逝之前,考虑到司马攸比较年幼,自然选择将大权交给司马昭了。彼时,司马昭来到了许昌,被司马师拜为卫将军。司马师去世,曹魏皇帝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自己率军回京。到洛阳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诸军、录尚书事。

最后,在笔者看来,不管是司马师传位给司马昭,还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司马攸,这都会确保司马昭的地位。所以,对于司马昭来说,一直紧跟这位兄长,没有和司马师发生什么较大的冲突。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促使司马师、司马昭面对至高权力的时候,没有反目成仇。而这,自然和刘表的儿子,袁绍的儿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正是因为兄弟相争,刘表和袁绍去世后,他们苦心建立的基业,最终化为乌有了。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昭派

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受封晋公。次年,司马昭进爵晋王。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昭已经为西晋取代曹魏铺平了道路。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皇帝,谥号文帝,庙号太祖。此外,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追封伯父司马师为景帝,其墓称峻平陵,庙号为世宗。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司马昭三国

更多文章

  • 西晋时期两位名为“孙秀”的历史人物,分别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秀,晋朝

    姓名是人类为了区分个体的特定名称符号,在古代时期,每个人往往拥有姓,氏和名,字。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魏晋时期,被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大概有五百左右,但是这五百人当中,绝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是单字,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诸侯帝王,加上姓基本上就没有三个字的,有也只有那么一两个,

  • 秦惠文王为什么将商鞅车裂 商鞅一定非死不可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秦国

    还不了解:商鞅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商鞅被杀的原因是什么?秦惠文王为什么一定要杀他?秦王就看不到商鞅对秦国的贡献吗?接着往下看吧~对于商鞅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他算是历史上的变法第一人了。而正是因为商鞅的变法,让秦国的实力变得非常强大,而且每过多长时间秦国的实力就远远超

  • 吕后掌权自后 汉惠帝刘盈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后,刘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刘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死后,吕后开始一步步掌权,吕后是怎么扳倒刘盈的?刘盈最后的下场是什么?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有的人呕心沥血一无所得,有的人云淡风轻不劳而得,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汉惠帝刘盈就是这么个幸运儿。汉惠帝

  • 唐朝藩镇割据问题那么严重 皇帝为何不学习汉武帝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藩镇割据

    对唐代晚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末年藩镇割据严重,统治者到底是什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不效仿汉武帝削藩?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唐代和汉朝的制度有着本质的差别。汉武帝之所以能够顺利施行“推恩令”并且效果明显,完全得益于汉景帝打下的基础,西汉七国之乱后,汉景帝

  • 北宋官员欧阳修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欧阳修,宋朝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就一起来看

  • 关羽的一生有何战绩?他能成为名将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随后关羽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曹操被关羽打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为了解樊

  • 废掉汉少帝,改立刘协,董卓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卓,汉朝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然成功平定了黄巾起义,但是地方州郡的刺史、太守拥兵自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中平六年(189

  • 历史上单雄信人品如何,是什么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单雄信,隋朝

    对于隋唐系列小说故事而言,有一个角色无论在哪个版本中,都是绕不过去,避不开的,此人就是赤发灵官单雄信。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隋末,天下大乱,翟让在瓦岗寨高举义旗。年轻气盛的单雄信率一帮少年投入瓦岗军,翟让对这个少年英雄极为看重,“与之友善。”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与足

  • 皇帝为什么把儿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们为什么不在一个旗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八旗,皇子

    你真的知道清代八旗和皇子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代皇帝的儿子都在八旗之中,他们为什么不在同一个旗内?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皇帝这么做有什么原因存在?清代皇帝的儿子在八旗里分旗不同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这些皇子们想去哪去哪,也不是皇帝说了去哪就去哪,而且,不把他们放在一起,恰恰是

  • 历经三朝皇帝的郜国公主:被囚禁而死,子女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郜国公主,唐朝,唐肃宗

    她是唐肃宗李亨的女儿,一生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皇帝,最后却被囚禁而死,这其中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郜国公主,她是唐肃宗李亨的第七个女儿,生母无记载。郜国公主初封延光公主,嫁给了杨贵妃的外甥裴徽(虢国夫人之子),裴徽也因此官至殿中丞、驸马都尉。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