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四朝元老杨廷和为何晚景凄凉?

揭秘:四朝元老杨廷和为何晚景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6 更新时间:2024/2/14 6:29:16

似乎一提到明朝时期的首辅,人们往往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像是张居正徐阶严嵩等这样的名人上,而忽视掉了一些相对来说不那么出名的首辅。而杨廷和作为四朝元老,其实在明朝的政坛当中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不过似乎大家对于更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更加感兴趣,对于这位政坛常青树显得是知之甚少,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四朝元老到底是怎么成为了明朝中期的“政坛常青树”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初入官场

杨廷和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祖上因为躲避灾祸而进入到四川地区,其父亲则是当地的一个小官员。不过这也就使得杨廷和从小就能够受到较为良好的教育,而这也就为其后来能够进入官场当中打下了较为良好的基础。要知道杨廷和从七岁开始就对于科举进行较为系统的准备了,这也是其在十九岁就能够取得进士及第的原因。

显然对于当时年仅19岁的杨廷和而言,取得进士及第其实与他十几年的苦读有着极大的关系。而由于其年龄比较小,政治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根据惯例,杨廷和先是进入到翰林院担任职务。不过随后告假回云南娶妻,后参与修撰书籍,因为才华出众而受到赏识。因此从翰林院也转而侍讲东宫,成为了当时皇太子的侍读。这显然就是杨廷和政治生涯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其后续的为官之路有着极大的好处。毕竟这个位置就基本上相当于是皇太子的老师,能够提前亲近储君可谓是占尽先机。

朝堂争斗

果不其然,在新皇帝明武宗登基之后,对于这位很有才华的老师可谓是青眼有加。即便杨廷和明目张胆地得罪宦官刘瑾,被调到南京这个清水衙门,皇帝也能再次起复。而这一次。杨廷和可谓是一步登天,直接进入了当时的权力中枢内阁,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

事实上来看,明朝时候极大程度地限制了相权,这也就使得内阁的权利得到了极大地增强。皇帝批阅奏章之前都要经过内阁的票拟,可谓是当时的权力核心。而当时的杨廷和能够进入内阁,其实除了帝师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对抗宦官刘瑾。

当时的刘瑾可谓是如日中天,掌握着当时朝廷当中的权柄。皇帝显然不愿意看到宦官集团出现一个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杨廷和其实就相当于是皇帝的一把刀,用来除掉刘瑾。而显然这位帝师做的是相当不错,先是帮助皇帝平定了两次叛乱。随后面对咄咄逼人的刘瑾,借助宦官张永,使得其内部出现矛盾,最后刘瑾被下狱处死,看似是张永的功劳,但是杨廷和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也是必不可少的。

解决宦官的皇帝显然开始变得得志意满起来,朱厚照就开始荒废政务,终日沉湎于游山玩水之中。面对这一情况,杨廷和曾经数次上书,建议皇帝勤勉的处理政务,但是这些奏折都被朱厚照按了下去,不做处理。

而此时处理政务的重担其实都落在了杨廷和的肩膀之上。这位帝师就只能是尽力而为之,不过情况还算不错,在皇帝不愿意处理政务的情况之下,杨廷和也将朝堂之上的大小事情处理的妥善得当,这不得不说是大明的幸运的事情。而后来发生亲王叛乱,当时的朱厚照在外游玩,都依靠杨廷和一人成功平叛,这位首辅的功力可见一斑。

迎立新君

朱厚照在郊祀过程当中突发疾病,宫内的太医对于此可谓是束手无策。但是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朱厚照并没有子嗣,这也就使得明朝存续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应当将何人推举到皇帝的宝座之上,这也就成为了诸多臣子所纠结的一个问题。其实对于这个事情也是一个机会,而杨廷和就抓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这也是他后来继续位居权力核心的关键。

作为当时明朝百官的一把手,杨廷和的话语权其实是相当大的。于是他翻阅书籍,提出了“兄终弟及”这一观点,最后得到了百官的认可。于是选择迎接武宗从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为新君,由皇太后发遗诏,召其进京就位,稳定了当时的局势。而在其进京之前的三十余天里面,京城的事务都是由杨廷和一手操办。一方面其先是稳定军心,使得禁军维持在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同时裁撤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机构以及人员,间接进行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晚节不保

不过杨廷和晚年的景象确实十分凄凉,按理来说作为皇帝的从龙之臣,他提出让朱厚熜继位,这位皇帝也应当是投桃报李,对这位阁老加以重视。但是偏生二人之间却又爆发了矛盾,主要问题就集中在了皇位如何继承的这一过程当中。

杨廷和要求皇帝按照礼法,应当按照皇子继位的方式来办。但是显然朱厚熜也是要面子的,作为朱厚照的哥哥,怎么能够按照儿子的礼节来继位呢?于是干脆就不进京了,最后不得已就按照其要求进行继位。

而这也就使得杨廷和与新皇帝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和的分歧,原本应当是从龙之臣的杨廷和偏生就因为这样的一个事情而受到了牵连。反正年纪也大了,这位阁老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仡佬回家,不伺候皇帝了。而新皇帝显然也对这位阁老意见很大,寻了一个由头,就直接将杨廷和削职为民,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纵观杨廷和的一生,可谓是为大明鞠躬尽瘁了。先是帮着不靠谱的皇帝朱厚照擦屁股,数次平定各地发生的叛乱。在迎接新君之后,又是因为一点小事情被削职为民。虽然作为四朝元老,杨廷和很是有能力,但是最后还是难逃世事变迁,令人是唏嘘不已。

标签: 杨廷和明朝

更多文章

  • 关羽如果和吕布单挑的话 关羽能够撑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吕布

    关羽的实力有多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三国武将中武功最高的,很多人会想起吕布,毕竟“一吕二赵”的说法流行很多年了。只不过,武功高低,并不是像学生考试那样,通过分数比较那么直观。因为同样的武将,可能有的擅长骑马,有的擅长步战,有的擅长弓弩,还有的则擅长近距

  • 韩信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 萧何是怎么知道韩信有将帅之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韩信

    对萧何与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夏侯婴肯定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自己了,但是刘邦仍然不用自己,于是也跟着逃走了,萧何得知韩信逃走后,

  • 李隆基将太平公主满门抄斩 李隆基为什么会留下这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隆基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非常受二人的宠爱,因而太平公主的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权势越来越重,拥有了干预朝政的能力,先后参与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左右了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唐睿宗李旦即位后,立李隆基为皇太

  • 帮助商朝终结夏朝,妺喜被抹黑千年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妺喜,夏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妺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向《列女传》:“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末喜配桀,维乱骄扬,桀既无道,又重其荒,奸轨是用,不恤法常,夏后之国,遂反为商。”夏朝方国(也是有的称之为部族)有施氏本来顺从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之后因为皇室衰落,官府腐朽,夏王得

  • 高翔:蜀汉的“右将军”,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翔,三国

    右将军,古代的武将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前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右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前将军。比如曹魏有乐进、徐晃等

  •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会接受章邯的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秦朝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会接受章邯的投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言,“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在岭南秦军拒绝回援、上郡边军又亡于巨鹿后,章邯军团其实已经成为了秦国最后的希望。然而,章邯最终却选择了投降项羽,这又是为何呢?王离军团战败之后,章邯的窘迫

  • 庄顺皇贵妃是如何在后宫中站稳脚跟的?她盛宠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庄顺皇贵妃,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庄顺皇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清朝道光帝的后妃中,无论是追封或者亲自册封,光皇后就有四位。可是呢,皇后往下一级的皇贵妃位置上,就只有一位,今天跟大家聊到的就是这一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下称乌雅氏)。出身不高 凭借美貌获宠提起姓氏的乌雅氏,咱们比较熟

  •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有哪三位宦官竟然被封为“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宦官,异姓王

    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东汉、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曹节、曹腾(曹操的爷

  • 郭圣通的心态为何会逐渐产生变化?刘秀为何越发疏远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圣通,东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武帝郭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存在感比起其他帝王来,似乎没有那么高。但他的一句“娶妻当娶阴丽华”却流传甚广。这看似美好钟情的背后,却隐藏了另外一位女子的悲愁。她就是刘秀的第二位妻子、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真定郭氏 名门望

  • 唐朝宰相萧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瑀,唐朝

    对唐朝宰相萧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618年,李渊废掉隋恭帝杨侑,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以当年为武德元年。与此同时,“西秦霸王”薛举对长安虎视眈眈,几次发兵攻打唐军。李渊为了扫清障碍,派次子李世民率军攻打薛举。在李世民出征之前,李渊写了一封信,让李世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