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将太平公主满门抄斩 李隆基为什么会留下这个儿子

李隆基将太平公主满门抄斩 李隆基为什么会留下这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85 更新时间:2024/1/16 15:49:37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非常受二人的宠爱,因而太平公主的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权势越来越重,拥有了干预朝政的能力,先后参与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左右了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

唐睿宗李旦即位后,立李隆基为皇太子,起初太平公主认为李隆基年轻不足为惧,后来又开始忌惮李隆基的英明果敢,于是总想找机会扳倒李隆基,改立一位懦弱听话的侄子做太子。

太平公主联合党羽经常散布谣言,说什么太子李隆基不是睿宗李丹的嫡长子,所以不应该被立为太子,又说朝臣都归附了太子,威胁皇帝的地位,但是这些流言都没有起到实质作用,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依然稳固。

最后太平公主用了一个大招,准备借助天象挑拨皇帝李旦和太子李隆基的关系,派懂天象的术士对李旦说,彗星出现了,预示着天下有变化,帝星和心前星也出现了变化,说明太子要登基称帝了。

李旦一听这话,好家伙,皇帝不能干了,决定传位给太子李隆基,把太平公主一党都整懵逼了,剧本是不是拿错了,拼命劝谏。

李旦是铁了心不干了,说以前中宗李显在位时,上天降下预警,我劝人把皇位传给太子,他不听结果被毒死了,现在上天又降下预警,我怎么能光劝别人,自己不按照天象来呀,于是禅位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登基之后,姑侄之间的矛盾失去了李旦在中间调和,表现的异常尖锐起来,太平公主专擅朝政,七位宰相,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有很多将军都依附于她。

但是历史非常有趣,并不是比拼谁的人多,而在于掌握关键位置的人站在哪一边,明显在这一方面,掌握大义的皇帝李隆基非常有优势。

而太平公主势力大多是借助太上皇李旦积累的,不问政事的李旦更多的是担心皇室内部的厮杀,毕竟从唐高宗时期开始,他就看到太多自己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在政治斗争中被杀,只剩下最后一个妹妹了。

李旦的这种心思,给予了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最大的方便,在双方都在准备除去对方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可以采取先砍枝叶,在斩主干的手段,除掉太平公主的党羽,再对付太平公主。

但是太平公主作为谋反叛乱的,她采取的手段相对就少很多,她必须一击必杀除掉李隆基,否则根本无法撼动皇帝的地位,她可以打压反对她的大臣,但李隆基可以提拔更多的大臣反对她,这就是皇权的优势。

在太平公主与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薛稷、李晋、常元楷等人谋划废掉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在王琚、尚书左丞张说、荆州长史崔日用等人劝说下,魏知古又告发太平公主。

于是李隆基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率先行动发起诛灭太平公主集团的行动,通过王毛仲调动三百禁军,在武德殿召见常元楷和李慈,当场将二人斩首,逮捕贾膺福、李猷、萧至忠、岑羲,将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跑途中自缢而死,薛稷在狱中被赐死。

在党羽纷纷落网的时候,太平公主逃到寺庙里面躲避,三天后才返回长安,在公主府中,被李隆基刺死,她的儿子和党羽数十人一起被处死,唯有次子薛崇简免于死刑。

李隆基为什么没有杀薛崇简呢?

这场“先天事变”本质上来说是一场以太平公主为首的政治集团与李隆基为首的政治集团的斗争,是一场政治派别的斗争,是对站队者的清洗。

这点很像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中,诸武被诛杀殆尽,但是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及其子就免于被杀,唐中期的政变有点恩怨分明的意思,不太会连坐诛杀。

薛崇简从小就与李隆基关系不错,唐隆政变中,薛崇简与刘幽求跟随李隆基率兵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等诸韦、诸武势力,拥立相王李旦复位,在这场政变中薛崇简立下功劳。

唐睿宗李旦即位后,薛崇简被封为上柱国、立节郡王,拜太仆卿、太子左虞侯率,薛崇简的职责和立场上都属于李隆基一派,反而与其母太平公主有点对立了。

而且在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对立中,薛崇简曾多次劝诫母亲太平公主,在政治立场上是有所不同的,多次受到母亲的鞭打和责备。

所以薛崇简从政治站队上来说,是站在李隆基一边的,无论是从论功行赏,还是从团结更多力量来说,李隆基都没有要杀薛崇简的理由的。

太平公主被杀后,薛崇简后来的生活并不太如意

“先天事变”后,薛崇简被赐姓李,虽然他因为支持李隆基而保住了性命,但是他身边有太多反对李隆基的人了,他的兄弟也在这场事变中全部被杀,他的妻子也是武三思的女儿。

虽然两人一起长大,从小关系都不错,但是李隆基对他还是不太放心的,此后薛崇简的仕途也很不如意。

在睿宗时期,他已经是太仆卿了,李隆基完全掌握权力之后,薛崇简很快就被赶出了长安,只做了蒲州别驾的职位,此后还被贬至溪州,后来起复为袁州别驾,到开元十二年病逝的时候,也没有获得提拔。

标签: 唐朝李隆基

更多文章

  • 帮助商朝终结夏朝,妺喜被抹黑千年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妺喜,夏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妺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向《列女传》:“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末喜配桀,维乱骄扬,桀既无道,又重其荒,奸轨是用,不恤法常,夏后之国,遂反为商。”夏朝方国(也是有的称之为部族)有施氏本来顺从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之后因为皇室衰落,官府腐朽,夏王得

  • 高翔:蜀汉的“右将军”,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翔,三国

    右将军,古代的武将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前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右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前将军。比如曹魏有乐进、徐晃等

  •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会接受章邯的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秦朝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会接受章邯的投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言,“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在岭南秦军拒绝回援、上郡边军又亡于巨鹿后,章邯军团其实已经成为了秦国最后的希望。然而,章邯最终却选择了投降项羽,这又是为何呢?王离军团战败之后,章邯的窘迫

  • 庄顺皇贵妃是如何在后宫中站稳脚跟的?她盛宠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庄顺皇贵妃,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庄顺皇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清朝道光帝的后妃中,无论是追封或者亲自册封,光皇后就有四位。可是呢,皇后往下一级的皇贵妃位置上,就只有一位,今天跟大家聊到的就是这一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下称乌雅氏)。出身不高 凭借美貌获宠提起姓氏的乌雅氏,咱们比较熟

  •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有哪三位宦官竟然被封为“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宦官,异姓王

    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东汉、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曹节、曹腾(曹操的爷

  • 郭圣通的心态为何会逐渐产生变化?刘秀为何越发疏远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圣通,东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武帝郭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存在感比起其他帝王来,似乎没有那么高。但他的一句“娶妻当娶阴丽华”却流传甚广。这看似美好钟情的背后,却隐藏了另外一位女子的悲愁。她就是刘秀的第二位妻子、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真定郭氏 名门望

  • 唐朝宰相萧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瑀,唐朝

    对唐朝宰相萧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618年,李渊废掉隋恭帝杨侑,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以当年为武德元年。与此同时,“西秦霸王”薛举对长安虎视眈眈,几次发兵攻打唐军。李渊为了扫清障碍,派次子李世民率军攻打薛举。在李世民出征之前,李渊写了一封信,让李世民亲

  • 揭秘:历史上的神童宰相甘罗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甘罗,秦国

    “甘罗十二岁作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这估计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故了。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甘罗是这样描述的:“甘罗者,甘茂孙也,甘茂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甘罗的祖父甘茂,原来是秦国的左丞相,声名显赫,后来卒于魏国,作为政治家的后代,如果没有土地,也不去经商,那么只有沿袭父辈的老路去

  • 吕雉痛恨戚夫人,看看戚夫人都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戚夫人,汉朝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首先,对于吕雉,我们应该很熟悉,他是刘邦的妻子,在刘邦还是沛县小吏时,吕雉就嫁给了他。当刘邦起义时,吕雉也是在背后一直支持刘邦,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么吕雉无疑是刘邦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因此,可能是经历过这种患难与共和不离不弃,虽然刘邦称帝后身边女

  • 吕布当初为什么要杀董卓 吕布是因了貂蝉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董卓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杀董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从吕布命丧白门楼后,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徒,稍微有些功夫的都认为自己有不下吕布之勇,就算是无名小辈也敢怒骂几声“三姓家奴”。没办法,谁让吕布先后杀了两位义父,丁原和董卓呢?吕布的具体出生日期,史书上倒是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