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时间 康熙为何迟迟不肯下葬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时间 康熙为何迟迟不肯下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1/26 15:57:04

还不了解:孝庄太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太后死后,为何康熙停尸37年不肯下葬?

1688年1月27日,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的孝庄文皇后去世,享年75岁,举国悲痛,身为祖孙的康熙更是悲痛不已。孝庄文皇后一生聪明颖慧,贤达有为,受到朝野上下的尊重,因此她的去世也受到众人的重视。

按照惯例,应该要为孝庄文皇后选地入葬,但是孝庄去世后却停灵37年,直到康熙去世也都没有入葬,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孝庄文皇后

1613年,孝庄文皇后出生,从此一位搅动风云的女人物诞生。

童年的孝庄一直生活得无忧无虑,从小聪慧的她受到很多人的喜欢。13岁的时候,孝庄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俨然一副大姑娘的模样。此时哥哥吴克善护送她到了盛京,并成功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了侧福晋。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孝庄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八年,其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孝庄尊称为皇太后。此后一直辅佐顺治,推动国家的发展。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康熙即位,孝庄被称为太皇太后。

孝庄平日生活节俭,平定三藩时,还把自己宫中节省下来的银两捐给出征的士兵,通过犒劳士兵大大鼓舞了士兵的锐气,她经常救济贫苦百姓,发粮赈灾,还会大力支持康熙的事业,因此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皇宫都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信任。

孝庄文皇后的遗嘱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的身体越来越差,太医更是通知其病危,宫中上下都十分担心。

康熙皇帝作为孝庄文皇后一手辅佐上来的皇帝,对孝庄十分的尊敬和依赖,因此当孝庄的身体每况愈下时,他昼夜不离的守在孝庄的身边,不仅亲自给她端汤喂饭,煎制草药,甚至还率领公大臣步行到天坛,请求上天,减少自己的寿命来延长孝庄文皇后的寿命。

康熙曾在诵读祝文时含泪说道:“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

但是尽管如此,生老病死自有天意,任何人都阻拦不了,孝庄文皇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临终前,孝庄文皇后特地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孝庄文皇后的遗嘱很明确,她不想与皇太极合葬,原因在于时间太久,合葬劳民伤财,实施费力;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因此想要和顺治康熙待在一起。

祖母的遗愿,康熙字字记心,但是正是这个遗嘱把康熙给难倒了。祖母想将自己葬在顺治皇帝的附近,但是这样一来清东陵的现有规划布局就会被打乱,顺治帝原本作为规格最高的陵墓也会因此被打破,这显然是康熙不想看到的结果。

为何规制会被打破?原因很简单,顺治是孝庄的儿子,按照孝庄的遗愿是将自己安葬在顺治和康熙帝旁边。但是一旦将孝庄安葬在顺治帝清东陵的旁边,那就等于陪葬,母亲怎能作为儿子的陪葬呢?

这在历史上从来都没有人这样做过,这样做一定会被天下人说道,作为皇帝,他做不到。所以,康熙帝于情于理来说,他不这样做,不是不想,其实是他不敢这样去做。

可是,不这么做,又怎样去完成祖母的遗愿呢?这下彻底将康熙给难住了,原因就在于是否遵循孝庄文皇后的遗愿,陪葬在顺治的旁边,作为孝孙的康熙一时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康熙将宫中有资历的大臣都召集起来,为此事商议,希望赶快商议出一个满意的方案。

难题的解决

好在,宫中还是高手能人齐聚,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办法。有大臣建议康熙先不要着急将孝庄文皇后的梓宫下葬,而是先将其停放,等细细考量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康熙皇帝听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在顺治皇帝的清东陵墙外为孝庄文皇后修建了一个临时的建筑,并给它取名为“暂安奉殿”。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祖母要待在顺治帝旁边的遗愿,又不会不合规制,可谓是两全其美。

但是随着“暂安奉殿”的落定,康熙此后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就一直把孝庄停放在“暂安奉殿”,直到康熙去世,他也没有想出来解决的办法,于是这个难题就抛给了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深知这是一个难题,但是思路清奇的他硬是完美地解决了难题。

首先,他请来大臣为“暂安奉殿”测风水运势,得出大清国这些年之所以能够一直平步青云,国力昌盛,是因为“暂安奉殿”孝庄文皇后的庇佑,因此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其次,他认为“暂安奉殿”位于顺治帝清东陵大门的左边,自古以来,以左为尊,因此,尽管“暂安奉殿”靠近清东陵,也不会破坏规制,反而左边却显示出孝庄文皇后的尊贵,而且有清东陵院墙相隔,更不会成为陪葬一说。

因此,雍正他得出的结论便是:“暂安奉殿”就是最佳的选址,现在就在“暂安奉殿”的地方修建陵园能够很好的满足孝庄文皇后的遗愿,即待在顺治和康熙的身边,同时也不会破坏任何的规矩。

想法既然已经定下,雍正皇帝便下令开始修建陵园,并且给修好的陵园起名为“昭西陵”,至此孝庄终于下葬,困扰康熙帝半辈子的难题终于被顺利的解决。

可以说雍正聪明,也可以说雍正的投机取巧,但是无论如何,难题的顺利解决都离不开康熙皇帝一开始和大臣商议出的建造“暂安奉殿”。

孝庄文皇后遗嘱的漫长实现路上,虽然充满曲折,但是更多的却是康熙对孝庄文皇后的敬重和真意,是雍正对孝庄文皇后的重视和果断。当然,无论如何,这背后都有孝庄文皇后自身的魅力所在,她对国家,对皇帝,对百姓的重视和用心,值得后人为此尽心尽力。

标签: 孝庄清朝

更多文章

  • 康熙当初只是一个庶子 康熙是怎么继承顺治的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顺治,康熙

    对顺治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有八个儿子,却让一个不得宠的庶子玄烨继位,原因为何?开篇思考顺治有八个儿子,继位的是第三子玄烨,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康熙大帝。为什么顺治会让一个排行老三的庶子继承皇位呢?他其他的儿子都去哪了呢?为什么没人跟玄烨抢呢?从礼

  • 司马焕:晋元帝司马睿第五子,不幸早夭,年仅两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焕,东晋

    司马焕(317年~318年),字耀祖,东晋宗室,晋元帝司马睿第五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同母兄,生母郑阿春。受封琅琊王,继承祖父琅琊恭王司马觐爵位。大兴元年(318年),不幸早夭,年仅两岁,谥号为悼。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司马焕(㬇)(317年~318

  • 司马昱:晋元帝司马睿幼子,他是如何与桓温相抗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昱,东晋

    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东晋第八位皇帝(372年1月6日-9月12日在位),晋元帝司马睿幼子,晋明帝司马绍异母弟,母为简文宣太后郑阿春。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而岐嶷司马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幼子,晋明帝司马绍的异母弟,母为郑

  • 她从公主伴读到皇帝宠妃,执掌后宫5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清朝

    她从公主伴读到皇帝宠妃,执掌后宫50余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大多数都十分低微,而且在封建思想的约束之下,女子无法参加选举,也无法外出经商,女子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的丈夫,如果嫁对了丈夫,那么你这一辈子可能就衣食无忧十分幸福,虽然你无法判

  • 她二婚嫁给皇帝,终身不育成了宠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清朝

    她二婚嫁给皇帝,终身不育成了宠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古代比较花心的帝王,不知道大家会想起谁呢。小编最先能想到的便是乾隆了。乾隆是一个非常花心的帝王,他的一生拥有无数女人。除了后宫佳丽三千,乾隆4次下江南还俘获了不少的江南女子芳心,这也让他是欠下一屁股的风流债。都说风

  • 庾亮: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举止严肃遵礼,颇受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庾亮,东晋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东晋时期名臣、名士,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风格峻整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长,是庾琛的儿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

  • 为晋阳起兵立下大功的裴寂,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

    为晋阳起兵立下大功的裴寂,后来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裴寂是唐朝名相,为晋阳起兵立下大功,深受唐高祖李渊的喜爱,成为其最信任的臣子。但唐太宗李世民对裴寂却较为反感,多次贬斥裴寂。那身为大唐名相的裴寂为何深受李渊喜爱而遭李世

  • 历史上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唐朝

    历史上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真正影响李世民的,是他的生母窦氏。只是史书上对窦氏的记载甚少,而李世民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窦氏一直是寂寂无名。李世民成就高宗,而非李渊成就唐太宗为什么说是李世民成就李渊?史载李渊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这点李世民是完

  • 陈庆之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庆之,南北朝

    南北朝时代十分重视门第之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有诗云“风蓬飘尽悲歌气,百无一用是书生。”世人都说书生意气,无非是沉浸于故纸堆里,寄身于翰墨丹青之下,对家国天下并不如纠纠武将那般,拭血问剑,开疆拓土,叱咤风云。其实不然,君不见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中的邓禹、冯异,与光武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那么痛恨蒲寿庚?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明朝与宋朝之间,已经隔了一个元代。但是,奇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却管到了一个宋朝官员的事情上。这个人作为曾经的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中首屈一指的一个富豪。在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