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何没有跟着柴荣,先解决契丹?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为何没有跟着柴荣,先解决契丹?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4/1/14 17:26:5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赵匡胤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历史有时候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是一个莫大的玩笑,对于周武帝宇文邕来说是如此,对于周世宗柴荣来说也是如此,宇文邕时期他早已平定北方,此时只剩下南方偏安东南的南陈,宇文邕死前想要先打垮突厥再统一天下,可是上天不给他时间了,在北征突厥时候就病死了,死后杨坚篡位夺取了他的江山。

周世宗柴荣也是一个如此可惜的人,他采纳了王朴的《平边策》并放出豪言:“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在位期间北挫契丹夺取十六州其中三州,往南又进一步打击南唐的势力,可以说赵匡胤之后的一切也是在柴荣的基础上打造的。

可惜的是柴荣也仅仅在位六年就病逝了,死后赵匡胤又夺取了后周的江山,而且赵匡胤之后就推翻了上司柴荣定下的决策,主张先南后北,先是平定南方再逐步解决契丹问题。

柴荣的计划有多大的可行性,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不过赵匡胤的计划却是失败了,因为最后他统一了中原,可却是一个“阉割”的宋朝,宋朝的幽云十六州一直在契丹手里,唐朝时期的河西一带在西夏手里,西南诸地又是大理的地盘,比起汉唐就算是比起明朝来说其国土也是远远不如。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要拒绝柴荣曾经定下的主张,而是同意赵普的先南后北呢?

其实从形势上来看,如果赵匡胤真的采用柴荣的主张是真的机会不大,因为柴荣时期的契丹是大辽最为衰弱的两个时期,此时的契丹是由辽穆宗主持大局的,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睡皇帝”。

这个人爱喝酒不爱女色,一喝酒就爱撒酒疯然后睡觉,导致辽国的朝政日益衰败,所以就有了睡皇帝的称号,要不是后来继位的辽景宗有几把刷子那么辽国可能会提前一百多年就灭亡了。

周世宗柴荣意识到此时的睡皇帝根本无心政事,摊上这么个活宝只需趁你病要你命就能一举夺下幽云十六州,而一旦有了幽云十六州这块屏障就不需要再惧怕辽国的铁骑,周世宗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想到就干。

于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周世宗柴荣发动了北伐战争,夺得了幽云十六州的三州之地,而事实上柴荣的主张是有一部分正确的,因为辽国君臣确实来不及防御,至于之后的结局如何,由于没有后续只能是各抒己见了,这终归是历史。

可惜的是,周世宗在北伐之时后就病逝了,他的北伐计划暂停,不久后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

此时由于赵匡胤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上的位,所以也有点不光彩,一方面他需要迅速平复后周旧臣,另一方面他需要建立功勋来证明自己来显得其名正言顺。

但是赵匡胤的性格和柴荣来说也不相同,柴荣有点李世民的影子。高平之战面对敌军居然敢身先士卒,就如同当年李世民“虎牢关大战”三千玄甲精骑对阵三十万窦建德的大军。

有人会说这柴荣就是运气好,可是运气确实是运气,可是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历史上哪一次奇迹不都是豪赌来赢得胜利的?

所以对于柴荣来说,他主张先解决契丹再解决南唐,就如同后来朱元璋决定先对付张士诚还是陈友谅一般。

不过赵匡胤的性格则相对柴荣来说更为稳重,我们看到北宋灭国之战都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直到万无一失才实施,比如当时南唐名将林仁肇,对于当时的南唐来说就好比赵国之李牧。

赵匡胤意识到想要消灭南唐就必须先解决林仁肇,于是赵匡胤不惜用反间计除掉了林仁肇,让南唐后主李煜自毁长城,林仁肇一死,南唐唾手可得。

在两者性格之下,赵匡胤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挑硬骨头打,相反他在经过一番抉择之后还是选择先挑软柿子捏,这对于他和当时新兴的北宋来说都是最好的抉择。

所以赵匡胤先用了几年时间平定了南方,等到他想回过头来再解决契丹之时,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此时的契丹出了一个明主,辽景宗耶律贤,更可怕的是他的老婆萧燕燕。

他们在位期间一改辽穆宗时期的弊政,使辽国国力得以恢复,同时对内又提拔贤才,让宋朝君臣闻之丧胆的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叔侄就是这个时候被挖掘出来的。

而国有明君,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决策权不会耽搁,这和辽穆宗时期是不一样的,所以赵匡胤想要在君明臣强的时候拿下幽云十六州是明显不明智的,就有了后来想用钱赎回幽云十六州,还没来得及实施也挂了。

而之后的赵太宗就是“高粱河车神”,两次北伐让宋朝精锐损失殆尽,所以北宋之后的被动挨打就从这注定了。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黑旋风李逵为何会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逵,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黑旋风李逵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黑旋风李逵一向以蛮不讲理、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而闻名,干过不少的坏事。仗着有宋江在背后撑腰,李逵在梁山横行霸道,几乎无人敢招惹李逵。不过,在程善之的《残水浒》中,李逵终于为当年的恶行付出代价,最终身首异处。李逵在《残水浒》中

  • 汉哀帝为什么喜欢男人 汉哀帝为什么甘心禅让其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哀帝,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哀帝喜男色,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我们印象当中,“同性恋”应该属于西方社会的产物,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西汉”是之中的鼎盛时期。高帝挥剑斩白蟒,开创强汉国威扬。后不喜娇女爱龙阳。从高祖刘邦开始西汉每一位帝王都是“同性恋”也许这和刘邦的本质是个“流氓,无赖,二混子

  • 曹操手下被忽视的谋士:董昭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昭,东汉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荀彧、荀攸以及贾诩了。其实,曹操手下还有一位能人,不过由于人才数量太多,以及其他原因,他往往被后世忽略,此人就是董昭。曹丕将他与陈平、张良相比。史学家胡三省也认为,董昭的谋略堪比荀彧、荀攸,“其谋略妙,不下二荀”。那么董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

  • 华歆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何能成为的曹魏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歆,三国

    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封华歆为司徒,是曹魏初代三公之一。但对汉末三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华歆并不是曹魏的元老而是东吴孙权派来的使者。那么华歆为什么能当上曹魏三公呢

  • 陈平的计谋不输于张良 陈平的名声为何远不及萧何与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平,张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平和张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四年,除了有张良、萧何、韩信兴汉三杰,还有一个重要谋士陈平,陈平在楚汉相争及后来铲除诸吕的行动中,都屡出奇计,有的人认为陈平智谋不在张良之下,那为什么陈平的名声远不及萧何、张良等人呢?陈平画像究其原因,萧何、

  • 曹操对人才如此爱惜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杨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杀杨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没有曹操,中国历史上便不会有魏晋。曹操,是一个逢乱世,披荆斩棘,运筹帷幄,终成大业的伟大政治家。曹操不仅仅是爱才,在绝不手软的情况下也很果断。曹操与陈宫说出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恰恰说明了他人性的复杂。作为

  • 为明朝铸火炮,帮清朝修历法的汤若望,为什么会被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汤若望,明朝

    还不知道传教士汤若望为明朝铸火炮,帮清朝修历法,为何却落得被凌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明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明清之际根据相应的史料记载,曾是有着西方传教士的出现,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众的王朝对于所谓的宗教信仰兴趣,并没有像西方一众国家那

  • 吴三桂造反有获胜的机会吗 历史上有没有给过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三桂,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造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吴三桂再强,也不可能以云贵一角之力,对抗全国。即便短期上吴三桂拥有局部优势,但从战争的长期性上讲,一个被视为没有气节的汉奸,又怎么可能得到重视气节的传统人才的支持呢?注定是悲剧的一仗!机会是有的,吴三桂如果年轻十岁,天下可定

  • 刘备为何要让阿斗迎娶张飞的女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为何让阿斗迎娶张飞的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桃园三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义,“虽然不能做到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所有拜把兄弟之间的承诺,但是古往今来能有多少兄弟可以如愿呢?他们三人下场不同,但刘备为何让阿斗迎娶张飞的女儿,难道关

  • 为何说吴用在梁山上说话有一定的权威呢?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用,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用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梁山上,108好汉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除此之外,梁山的这群好汉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儿,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圈子。那么在梁山上,究竟谁的话最具权威呢?在年叔看来,梁山上说话最具权威的人,不仅仅是宋江,还有吴用和鲁智深。宋江的话当然是最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