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敢射杀李敢 霍去病对此需要付出代价吗

霍去病敢射杀李敢 霍去病对此需要付出代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4/4/18 17:35: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李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狩四年,李广父子分别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漠北,力求抓住汉匈最大的一次战役,获得战功,以此军功封侯。

此战中儿子李敢,因为年少勇猛,跟随霍去病突袭左贤王部,夺得左贤王鼓旗,并且斩首也较多。因此战功,虽然没有被封列侯,被封为较低一等的关内侯,但是未来再立战功,加封列侯还是可以期待的。

相比于儿子,作为老父亲的李广就比较不走运了。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李广的出生日期,但是他在公元前166年就开始从军作战了,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已经是差不多七旬的老人了。

因为李广年纪较大,所以战前派遣将领的时候,汉武帝就没考虑他,但是李广不同意,多次请求汉武帝派他出征,还请求获得前锋的位置。

汉武帝抹不开老将的面子,只得答应了,但是在临出发前告诉卫青,老将军年纪大了,而且运气有点背,到打大战的时候,尽量把他调开,卫青给了汉武帝一个明白的眼神。

卫青分兵迂回,李广迷路自杀

卫青领兵出定襄后,进入大漠后,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单于的位置。卫青对军队的部署做出改变,命令李广和赵食其率领本部兵马从东侧迂回,包抄匈奴单于,以求全歼匈奴主力,擒获单于。

其实卫青这样的部署,要说私心,感觉没多大,一则这样的部署可以从侧翼包抄匈奴,是卫青惯用的战术,可以获得最大的战果。

二则这样的分兵,其实是加大了本部大军面对匈奴主力的压力,如果不分兵的话卫青军和匈奴大军兵力大体相当,分兵减少了正面对敌的兵力,压力会增加很多。

但是这样的话一旦正面扛住压力,侧翼的包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成为大获全胜的关键。更有可能伊稚斜会一头撞进侧翼大军的怀里去,这是相当于给了李广一个大功的机会。

当然卫青并非没有私心的,他也是听进去了武帝的话,担心李广把霉运带到了主力大军中,所以让他去侧翼,至少不会影响正面战局。

但是对于卫青的布局,李广虽有名将之名,但无名将之实,看不透战术的精妙。以为卫青想支开他,心里带着不情不愿的怨气出发了。

心里越是不舒服,干活就越是糟糕,李广又是扫把星附体,居然给迷路了,没能与大军会合合围单于主力,伊稚斜逃跑也没有堵截住。而且这俩货带兵转一圈转回到漠南去了,你好歹在漠北溜达一圈捡个漏啥的,指不定捞到啥呢,就给跑回去了,咋想的都是。

卫青班师到漠南遇上李广和赵食其部,就派人到李广营里询问,了解一下未与大军会合的情况,毕竟作为主将是要向皇帝汇报的。李广心里有怨气,认为他的失败是卫青派他分兵造成的,所以不回复询问的人。

卫青着急了解情况,就下令把李广幕府的人叫过去问话,李广一下子受不了了,就说自己亲自去大将军营寨解释。到了大将军营寨对部下说,自己打了一辈子仗,最后被大将军派他迂回绕远路,导致迷路了,一辈子的名声毁了,不愿受辱,便自杀了。

李敢向卫青寻仇,霍去病泄愤射杀李敢

两路大军都班师回朝后,不久李广的小儿子李敢,得知自己父亲的死和卫青有关系。趁卫青外出的时候,打伤了卫青,当时卫青对李广的死心里也有愧疚,就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希望此时淡化处理,不要声张。

但是很不巧,没多久李敢因私愤大伤卫青的事情就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从小就是母亲和舅舅等人带大的,后来获得汉武帝的青睐和培养。所以对卫青的感情特别深厚,得知李敢打伤舅舅后,就准备寻机收拾李敢。

没过多久,汉武帝召集将领们一起去雍州,到甘泉宫进行狩猎,随行的就有霍去病和李敢。这下被霍去病逮着机会了,看到李敢后,一时间怒火上头,一箭就把李敢给射杀了。

霍去病为什么敢杀李敢

首先在霍去病的成长过程中,卫青基本担当了父亲的角色,悉心培养霍去病长大。因为卫青也是私生子,知道回到父亲家里,会受到什么欺负。

就把霍去病留在自己和姐姐身边抚养,霍去病和亲生父亲霍仲孺相认时,已经被封为骠骑将军了。所以说霍去病在心里,抚养自己长大的舅舅感情是很深厚的,卫青被伤,如同自己受辱一样,甚至还更强烈,这是他震怒想杀李敢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在这个事件中,李敢有罪在先,他当街打伤当朝大司马大将军,已经是以下犯上的大罪了。霍去病心里有准备,在这次事件的引发上,自己是占理的,李敢是挟私报复,我这是报仇雪恨。

最后就是他依仗汉武帝的宠信,霍去病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是舅舅卫青,另一个就是姨父汉武帝,他是两人共同培养的千古奇才。他相信只要他的理由说得过去,皇帝就不会太难为他,更不会杀他。

霍去病因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霍去病射杀李敢后,汉武帝为了保护霍去病,不让他在长安待了,将他派往朔方驻守。希望以时间和战功来淡化这件事的影响,毕竟李广家族作为传统将门,影响力不容小觑。

霍去病到朔方后,不到两年时间,在元狩六年突然病逝,对整个汉朝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关于霍去病的死,一种说法是漠北之战喝了不干净的水,引发的后遗症,导致英年早逝。

第二种阴谋论,认为是汉武帝导演的结果,汉武帝担心卫霍家族势力太大,尾大不掉,所以对霍去病下手了。但是这种说法太不切实际了,都是卸磨杀驴,霍去病死时,汉武帝正计划发动再次对匈奴作战,而霍去病正是此战的主将,这磨还没卸了,怎么杀驴了,汉武帝还不至于这么蠢吧!

从后来霍光上书想让霍山过寄到霍去病门下,提到霍去病是病死的,可以肯定霍去病是因病去世的。说漠北之战喝了沾有瘟疫的水,导致发病去世,有可能,但是不太大。

因为霍去病去世是在战后两年,这个瘟疫的潜伏期有点不科学。而且霍去病都喝了不干净的水,带去的将士更是没少喝,因此引发的病症可能涉及数万人,这在当时可是大事件,史书并未记载,爆发的可能性不太大。

霍去病的病,最有可能是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外作战,而他的作战又是轻骑突进,因敌就食,这就造成长期的生活不规律,身体再强壮的人都扛不住。

原本可以在长安进行一段时间的休养,但是因为李敢事件,被迫去了朔方前线,失去休养的机会,最终导致积劳成疾,未能及时治疗最后病逝。

所以说因为射杀李敢霍去病付出了什么代价,那无疑是自己的生命,虽然汉武帝没有因此事杀他。但是失去了休养和长安更好的医疗条件,导致自己的病症不治身亡。

标签: 霍去病李敢

更多文章

  • 从郡守到魏王,曹操有着哪些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曹魏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而围绕在曹操身上的一个谜团就是,曹操到底是忠是奸?《后汉书》中评价其为“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而同样位极人臣的曹操一度也受到过猜忌,认为他是“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

  • 崇祯皇帝自杀身亡之后 李自成是如何处理他的尸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死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末年,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搞得老百姓剥树皮,吃观音土,最后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们只得举旗造反,其中,造反可以打“五颗星”的人就是李闯王。李闯王是个人才,别看平民出身,他有勇有谋,跟明兵明将打仗确实是很有一套办法。可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天下

  • 赵奢为什么敢于领廉颇都不敢领取的作战任务?他比廉颇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奢,赵国

    说到廉颇和赵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在公元前270年,秦国围困赵国城池时,廉颇却不敢领兵出战,表现的让人大跌眼镜,与之相反的是赵括之父赵奢,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几乎一举歼灭十万秦军,打破了商鞅变法后秦军不

  • 甄宓和曹丕的感情如何 两人之间有没有真的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甄宓,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甄宓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真真假假的事情就成了上面传言的来历

  • 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夷陵惨败导致蜀汉丧失统一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作为魏蜀吴三国之中起步最晚、起步最低的一个,直到“赤壁之战”后才拥有了一片根基之地,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未必没有夺取天下的机会,然而事实上这种机会却是稍纵即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从曹

  • 六十岁起兵称帝复国:揭秘慕容垂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容垂,十六国

    西晋末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引发动乱,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乱世出英雄,在十六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厉害人物,其中有一位堪称是战神!因为此人一生打过许多场战争,但从来没有失败过,直到六十岁时,他才起兵称帝,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那么这位传奇人物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聪明绝顶的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平庸的嘉庆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来到乾清门前,面对着皇子皇孙、文武重臣,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定!乾隆帝公布了二十二年前的立储诏书,“皇十五子册立为皇太子”,与此同时他还觉得在明年正月初一退位,主动结束乾隆王朝。乾隆帝聪明绝顶,为何将皇位传给平庸至极的嘉庆帝呢?说起清朝的皇帝来,嘉庆帝存在感很低,人

  • 从极度宠爱变成极度讨厌 李渊为什么对李世民的态度改变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李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是李渊最爱的儿子,给他起名世民就是希望他能济世安民,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李渊在太原搞事,身边带的就是李世民,而不是老大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可见李渊对他的器重。正是李世民和刘文静促使李渊下了起义的决心。李渊起兵半路遇到大雨准

  • 平三藩战功第一的名将:赵良栋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良栋,清朝

    在平定三藩过程中,“河西四汉将”的战功最为显赫,他们分别是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四人。其中最厉害的当属赵良栋,他在西北战场浴血奋战,后来还率军进入云南,一举攻破昆明城,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战争结束后,赵良栋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还差点丧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

  • 刘备为何要将张飞“闲置”在了阆中?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为何要将张飞“闲置”在了阆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蜀汉的主要战将之一,张飞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应该是得到刘备重用之人。然而,刘备西取巴蜀、北定汉中之后,却由关羽驻守荆州、魏延驻守汉中、孟达驻守上庸,而张飞却被“闲置”在了阆中。如果从史料记载来看,自建安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