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郡守到魏王,曹操有着哪些无奈?

从郡守到魏王,曹操有着哪些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1/16 13:22:44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而围绕在曹操身上的一个谜团就是,曹操到底是忠是奸?《后汉书》中评价其为“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而同样位极人臣的曹操一度也受到过猜忌,认为他是“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也正是风评的两面极端,这也使得曹操成为了历史之中极其复杂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就是,不论他是忠是奸,都离不开英雄二字,这也是对曹操能力的极大赞同。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去评价曹操,都不如曹操自己来的实在,当时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表面上依旧是汉室天下,但实际权力都在曹操一人掌握之中,而此时他也背负了“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罪名,对此曹操为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态度,写下了一篇足以表达其心意的《明志令》。其中曹操用最为质朴且真实的态度留下了此作,同时还削减了自己的食邑,用行动明其心志。

郡守曹操

曹操志向向来不小,但任何志向都并非一蹴而就的,故而曹操早期并非志大才疏之人,同时为了低调行事,曹操心念汉室,表达了自己只不过想要成为一个郡守的态度。

在《明志令》开篇曹操就表达了这一态度:“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这里曹操说自从自己被举孝廉之后,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曹操出身官宦之家,但是去为宦官之后,所以在当时看重家世背景的东汉末年,曹操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实现抱负。故而曹操只想要成为一个郡守,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实给天下人看。因此曹操在济南担任国相的时候,力争政治清明,并且大力革除弊端,公正严明的选拔吏官。但也正是曹操的这种行为得罪了很多的权贵,所以曹操不得不辞官回乡。

而也正是在这期间曹操的心态有了极大的改变,辞官期间曹操是“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也就是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认为既然无法改变乱世格局,那么不如留下几亩薄田,以此养老。同时杜绝了一切士族之间的来往,但局势总能造就英雄,曹操的心愿无法得偿所愿。这其中有着朝廷征辟的原因,同样也有着曹操自身的原因。试问尚年轻的曹操,如何能抛弃自己心中志向度孤独终老呢?

而且曹操也留下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和他一同被举荐的人当中,有五十多岁依旧得用之人,而曹操却只能是守着田地做一个农家翁,曹操之心怎能安哉?

时过境迁

透过《明志令》的前期描述,能了解到曹操的初心。之后曹操得到征辟奉命讨伐黄巾,此时曹操也就是没有太大的理想,唯独是想要“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也就是成为汉朝的征西将军,而不是成为一个权臣。

曹操说到做到,此时正值董卓叛乱,曹操原本可以借此机会招募更多的人马,但是曹操却多次裁剪,就是因为曹操不想因此引起祸端。所以说在汴水之战时曹操军队不过千人,后来去扬州时也仍然不过三千。

那么是什么使得曹操逐渐无法退后呢?

正所谓身处江湖心不由己,随后袁术称帝,并且拥兵自重。曹操讨伐袁术,之后袁绍雄踞河北,一样是虎视眈眈,同时曹操发觉荆州刘表一样是包藏祸心。虽刘表无进取之意,但却不肯称臣,也不愿归附朝廷。这时候要曹操如何选择?故而曹操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正是在这不断的讨伐当中,为了克敌,曹操不得不丰满自己的羽翼,强大自己的实力。

魏王的无奈

那么既然曹操无叛逆之心,又为什么一直掌控朝局,握着兵权不放呢?这一点曹操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这段话是说曹操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放弃了兵权之后害怕被谋害,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一方面则是为了汉室江山考虑。试问除了曹操,还有谁能够有着气吞山河一扫宇内的雄心呢?

同时曹操接连举例,提到了齐桓公晋文公的称霸,提到了周文王天下三分得其二,提到了乐毅不背燕王,提到了蒙恬慷慨赴死,无一不是在明其心志。之所以齐桓公和晋文公能流芳百世,就在于他们称霸却依旧能奉周天子为主。周文王即使是得到三分之二的天下,还是将殷商作为自己的主上。乐毅投奔赵国,却不用赵国一兵一卒伤害韩国。蒙恬拥有三十万大军足以反叛,却慷慨选择殉难。这些何尝又不是曹操想要表达的态度呢?以强大之身躯奉弱小之王室,始终提心吊胆不敢僭越,唯恐天下人纸诛笔伐,将其视为乱臣贼子。

所以谁最可怜?曹操对外担心乱贼,对内又饱受猜忌,只得说天下人不懂曹操,不懂得时势的变化。曹操回望自己的一生,是谁把自己推上了权力巅峰呢?是天下人,是群雄并起的时代,还是曹操他自己呢?

标签: 曹操曹魏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自杀身亡之后 李自成是如何处理他的尸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死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末年,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搞得老百姓剥树皮,吃观音土,最后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们只得举旗造反,其中,造反可以打“五颗星”的人就是李闯王。李闯王是个人才,别看平民出身,他有勇有谋,跟明兵明将打仗确实是很有一套办法。可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天下

  • 赵奢为什么敢于领廉颇都不敢领取的作战任务?他比廉颇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奢,赵国

    说到廉颇和赵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在公元前270年,秦国围困赵国城池时,廉颇却不敢领兵出战,表现的让人大跌眼镜,与之相反的是赵括之父赵奢,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几乎一举歼灭十万秦军,打破了商鞅变法后秦军不

  • 甄宓和曹丕的感情如何 两人之间有没有真的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甄宓,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甄宓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真真假假的事情就成了上面传言的来历

  • 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夷陵惨败导致蜀汉丧失统一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作为魏蜀吴三国之中起步最晚、起步最低的一个,直到“赤壁之战”后才拥有了一片根基之地,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未必没有夺取天下的机会,然而事实上这种机会却是稍纵即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从曹

  • 六十岁起兵称帝复国:揭秘慕容垂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容垂,十六国

    西晋末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引发动乱,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乱世出英雄,在十六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厉害人物,其中有一位堪称是战神!因为此人一生打过许多场战争,但从来没有失败过,直到六十岁时,他才起兵称帝,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那么这位传奇人物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聪明绝顶的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平庸的嘉庆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来到乾清门前,面对着皇子皇孙、文武重臣,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定!乾隆帝公布了二十二年前的立储诏书,“皇十五子册立为皇太子”,与此同时他还觉得在明年正月初一退位,主动结束乾隆王朝。乾隆帝聪明绝顶,为何将皇位传给平庸至极的嘉庆帝呢?说起清朝的皇帝来,嘉庆帝存在感很低,人

  • 从极度宠爱变成极度讨厌 李渊为什么对李世民的态度改变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李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是李渊最爱的儿子,给他起名世民就是希望他能济世安民,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李渊在太原搞事,身边带的就是李世民,而不是老大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可见李渊对他的器重。正是李世民和刘文静促使李渊下了起义的决心。李渊起兵半路遇到大雨准

  • 平三藩战功第一的名将:赵良栋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良栋,清朝

    在平定三藩过程中,“河西四汉将”的战功最为显赫,他们分别是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四人。其中最厉害的当属赵良栋,他在西北战场浴血奋战,后来还率军进入云南,一举攻破昆明城,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战争结束后,赵良栋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还差点丧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

  • 刘备为何要将张飞“闲置”在了阆中?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为何要将张飞“闲置”在了阆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蜀汉的主要战将之一,张飞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应该是得到刘备重用之人。然而,刘备西取巴蜀、北定汉中之后,却由关羽驻守荆州、魏延驻守汉中、孟达驻守上庸,而张飞却被“闲置”在了阆中。如果从史料记载来看,自建安二十二

  • 八旗兵战力锐减,康熙平定三藩靠的哪支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清朝入关后,凭借着剽悍的八旗劲旅,横扫天下,很快就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安逸,这支昔日的劲旅很快就腐化堕落。1657年,顺治帝无奈地说道:“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帝该怎么对付吴三桂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