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赢得汉中之战后刘备就进位为汉中王了,是为何?

在赢得汉中之战后刘备就进位为汉中王了,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33 更新时间:2024/3/11 9:30:27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刘备之间的战役,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此战刘备瞬即占据汉中,进而称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占据荆州、益州、汉中等地之后进位汉中王,他是先称王,然后才上书汉献帝求获认可,这也是当时的军阀们惯用的伎俩,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和名义上的朝廷备案。

刘备称王就意味着自立一国,当然需要有合法的法理依据来证明这个王是代表正义的,还需要把称王的原因和理由布告天下。这些相关的法理依据(自吹的)在群臣劝谏刘备称王的上书中,以及刘备称王后给汉献帝的上书中都有明白地表示。

在以马超为首的群臣上书中,先把曹操放在汉贼的位置:“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

然后把刘备的正面形象展现出来:“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

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

最后以汉初异姓王联合勋贵铲除诸吕之乱为例,表示只有称王才能号召天下人消灭曹操:“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

念在弭乱。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

前后叠加,有理有据,看起来长篇大论,实际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汉贼曹操称王了,皇叔刘备要和他对着干,身份要对等。

称王之后,刘备自己写给汉献帝备案的上书中也再次强调称王的意义:“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

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

主要意思是讲自己称王是为了保皇,还是拿铲除诸吕之乱为例,还特别强调了,现在到底还是大汉朝,异性的曹操都称王了,刘氏宗亲也必须要出来一个王跟曹操死磕,这个王非刘备莫属。

古人做什么事大多讲究名正言顺,特别是称王立国这种大事,刘备称王要找法理依据比曹操好找得多,因为他到底是姓刘,从起家以来就一直都打着汉室宗亲的招牌。

当初西汉建国后,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姓王,并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此后的两汉将近四百年都严格遵守这条誓言,连王莽篡汉之前都没有称过王。

现在出来一个曹操敢异姓称王,打破了四百年延续下来的规则,堂堂汉室宗亲还能落后于曹操?所以刘备称王的法理依据是充足的。

至于为什么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被汉献帝封王,而刘备要到三年后才称王?当时还没拿下汉中,刘备也还没有真正的在战场上击败过曹操,怕天下人不服而已,到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大败曹操的刘备才有底气称王。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朱桢是谁?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桢,明朝

    朱桢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洪武三年,受封楚王。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洪武三十年(1397年),楚王朱桢带兵讨伐古州洞蛮,但却迟迟不进兵,还一直向父亲朱元璋索要兵马与粮饷。此前朱桢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大败洞蛮,斩首数万。为何此次朱桢故意消极平叛呢一,出身显赫濠

  • 萧至忠:身为宰相却趋炎附势,他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至忠,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是个鼎盛的朝代,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能在唐朝担任宰相,那必定能光耀门楣。唐朝历史上有诸多宰相,耳熟能详的有魏徵、长孙无忌、狄仁杰、房玄龄、张柬之等人,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中宗景龙元年至玄宗开元初年担任宰相的萧至忠。很多人可能对萧至忠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他先后依附的都是当时

  • 伊籍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待遇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伊籍,三国

    伊籍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待遇怎么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三国演义》中,伊籍原为刘表属下,刘备初至荆州,陷入危难之中时,他通风报信助刘备脱险,刘表去世后转而投靠刘备。正史中伊籍形象与小说差不多,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因为与刘表是同乡,所以一直都跟随刘表

  • 慈禧用了哪些手段,让自己一步步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皇后

    根据历史记载,慈禧刚入宫的时候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兰贵人”,那么后来慈禧用了哪些手段,让自己一步步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的?咸丰二年咸丰开始选秀,17岁的慈禧叶赫那拉氏成功入选,住进了长春宫,被封为“兰贵人”;在大清朝除了皇后外妃嫔的等级一共是七级: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慈禧刚入宫时

  • 汉武帝作为一代雄主,为什么却痴迷于求仙问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求仙问道

    长生不老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早在战国时期,各地的方士势力就已经形成。但是汉武帝作为一代雄主,文韬武略,为什么也会被方士们所蒙骗,痴迷于求仙问道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上呢?为了长生,他做过哪些荒唐的事情呢?早在秦始皇嬴政统治时期,这些方士势力就受到了严厉的镇压。在此期间,方士的那些长生理论也变得薄弱。但到了

  • 战将李存孝一生有哪些功绩?传闻五马分尸之刑都弄不死他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将李存孝,五马分尸

    唐末战将李存孝一生有哪些功绩?传闻五马分尸之刑都弄不死他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存孝出生在一个小村子里,本命安敬思,因为从小没有父亲,所以在村子里很不受待见。但有的人就是这样,即使出身草根,依旧难以掩盖其光环。在一次李

  • 古代打仗的皇帝那么少 李世民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打仗

    还不知道:李世民打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皇帝,几乎很少能够带兵打仗的,一般都是在皇宫里只处理政务。要说亲征,甚至能够打胜仗的皇帝,在历史上还真的不多见。因为,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一旦有什么不测,皇帝就要倒霉了。就像大明王朝的明英宗,年轻气盛,听从了

  • 李世民上当皇帝之后 李世民为何没有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世民

    对李世民不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良狗烹”,这是形容君主对大臣们不放心,尤其是对功臣们不放心,会对这些功臣进行血腥杀戮,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太宗就是一个例外。他从来不随便杀功臣,大唐的功臣们也大多得以善终,以至于侯君集在谋反以后,

  • 李渊被迫退位之后 李渊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渊

    还不知道:李渊晚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看完一篇文章之后忍不住流泪叹息,这篇文章是徐干的《中论·复三年丧》。唐太宗对身边的近臣说:"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朕昨见徐干《中论·复三年丧》篇,义理甚深,恨不早见此书。所

  • 李世民既然得位不正 李世民的评价为何还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李世民

    对李世民的评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后世影响非凡,是中国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之一,不少人拿他和秦皇汉武作比较,称其为千古一帝。然而,李世民的皇帝宝座,却是“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的兄弟、比自己的亲爹让位得来的,其手段不可谓不卑劣。但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