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和乾隆相比 两人的名声为何相差那么大

康熙和乾隆相比 两人的名声为何相差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53 更新时间:2024/2/16 13:20:2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代由康熙皇帝开创,到了嘉庆初年完结,前后跨度一百多年。这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动荡,百姓没有太多的灾祸,总体上算是安居乐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是康熙皇帝,所以他在历史上有圣君之名。不过这个时代也是中华民族由盛转衰的关键时代,它过去之后,清朝在科技上的落后便凸显了出来,直到后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其中,最应该负责的,绝对应该是乾隆皇帝。所以有一些人认为乾隆是昏君。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何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功绩评定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他是让清朝从乱世到盛世的转折性人物。在他的时代,他平定三藩保证国家稳定、收复台湾保证了领土完整、三征噶尔丹了中原王朝向西部发展的脚步,所以确实算是功德无量。而且,康熙事情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平稳,皇帝自己也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不乱花钱。他虽然也曾六下江南,但是总体规模并不是很大,花费也并不太多。所以在康雍乾盛世的时代,他的建设作用更大。

而乾隆这方面,比康熙皇帝差很多。他的十全武功,则有接近一半是自吹自擂的。虽然通过平大小金川和彻底解决准噶尔部,确立了今天中国大致的版图,但是总体上是比不上康熙的。最要命的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下江南、修圆明园花费巨大,将父祖两代皇帝积攒下来的钱财挥霍一空。晚年之时,更是贪恋贡品,在朝廷上掀起了一股敛财献宝的不正之风。以至于到了嘉庆时,国家经济捉襟见肘,国家走上了下坡路。可以说,是乾隆一手毁掉了康乾盛世,自然后人对他有非议。

第二,文化之祸

文字狱,是清朝在历史上的最大污点,是满清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大弊政。在康熙时期,文字狱还不是特别厉害,大案仅仅“明史案”和“南山集案”两宗,其中“明史案”还是鳌拜等顾命大臣搞出来的,和康熙无关。所以在他那个时代,文字狱还不是很厉害,甚至连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这本明确写了“夷狄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的书,都可以出版。所以当时的文化还是比较开放的。

文字狱的高潮是在乾隆时期。乾隆总共当政64年,文字狱大案共兴了130多起,平均每半年一次。这其中,还不乏“一柱楼诗案”这样极为荒诞的案子。经过乾隆的清洗,读书人不但不敢明着说朝廷的不是,就是让皇帝认为是拐弯抹角讽刺朝廷都不行。

此外,乾隆还借着修《四库全书》之名,大肆毁坏文化典籍,其力度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后人认为,修《四库全书》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所以很多读书人对乾隆的非议是很大的,他的名声自然好不了。

第三,科学之祸

在明末清初时代,西方的科学已经经过了工业革命,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康熙皇帝当政时期,正是科学进入中国后,一个发展比较快的时代。康熙对这种新的学科比较重视,自学过数学、化学和天文学,水平如何呢?可以说两个例子:康熙皇帝可以自己配置西药;在三征噶尔丹之时,康熙皇帝曾经抽空进行星体运行观测,并与在北京的皇子进行数据比对。虽然他没有将发展科学定为国策,但是身体力行的态度已经有了。

但是,到了乾隆时期,皇帝已经又“愚昧”化了。乾隆皇帝对科学的态度非常不屑,认为不过是“奇巧淫技”。他所感兴趣的,不过是自鸣钟、大水法之类的西洋玩具,对其原理则不求甚解。而且,他对地理的认识也极为匮乏,甚至不知道“英吉利”在哪里,这个问题不要说康熙时代,就是在明朝末年,其实都已经搞清楚了。所以说乾隆对科学的认识,是严重的倒退。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才带着清朝总体走向愚昧,最终导致了在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上的严重衰退,从而导致了中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

以上,仅仅是二人区别的最肤浅的对比。真要深究起来,两个人的差距还会更大。总体来说,乾隆是个能力很一般的帝王,不管是在政治能力还是个人修养上,比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都差了很远。他所拥有的不过是运气,让他接手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天下。只不过,他的能力确实承受不住这个天下,从而让盛世结束、衰世开始。这不仅是他个人和清朝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标签: 清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康熙对雍正如此看好 康熙为何不提前帮雍正铲除老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和雍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王朝》里,康熙明明知道弊病所在,只是年龄大了改革改不动,希望老四上来改。可是为什么不给雍正留下好班底?为什么不提前把碍事的老八的势力清扫掉给雍正好环境?结果雍正上来手下就老十三、李卫、张廷玉用的顺手,年羹尧奴大欺主,隆科多两面派

  • 朱元璋登基成为皇帝后,地主刘德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朱元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实打实出生于贫民家庭的草根皇帝,那么他的童年到底是有多惨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他家的地主刘德,刘德对他和他家庭的迫害可是令朱元璋永世难忘。等到了即将称帝的时候朱元璋荣归故里,看到面前

  • 卫子夫可是汉武帝的最爱,她为何最后却选择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卫子夫,汉武帝

    卫子夫可称“千古一后”,是汉武帝的最爱,卫子夫为何最后选择自杀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皇后名为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生也坎坷不平。卫子夫起初是平阳公主府上下人卫媪的小女儿,出生贫贱,15 岁入平阳公主府,因为年轻美貌、能歌善舞,被平阳公主认为“奇货

  • 周武帝宇文邕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宇文邕,南北朝

    北周武帝宇文邕生于543年,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邕从小就十分的孝顺,也很聪明,有学识,他的父亲宇文泰特别的喜欢他,说他以后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宇文邕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辅城郡公,直到宇文觉登基为帝后,宇文邕晋升为了大将军,当时北周的朝政就已经被宇文护给掌控了,宇文觉的皇位还没有坐稳,

  • 深得康熙喜爱的密妃,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密妃,清朝

    关于康熙我想大家是很了解了,他的一生中有着九个妃子可以堪称绝色,每一位都非常的美丽,大方。可是有一位妃子和其他8位有所不同,这个人就是密妃,她是九个妃子中唯一的汉军旗,也是位分最低的一个。虽然清朝在入关以来打着满汉一家的旗号,可是真实的情况就是汉女是不受重视的。密妃姓王,父亲只是一个知县,可以说她出

  • 李成器作为唐睿宗的长子 皇位是怎么落到庶子李隆基头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隆基,李成器

    对李隆基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710年,唐睿宗对长子李成器说,“以前你就是太子,又是嫡长子,我想立你为太子”,李成器一听吓坏了,连忙跪下拒绝到,“使不得啊,三弟功劳大,应该立他为太子”。早在684年,第一次做皇帝的李旦,就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后来

  • 孙权早期带领东吴励精图治,晚年为何却废太子与杀掉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东吴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多人也因此酷爱三国史。在三国中,除了曹操刘备等英雄外,还有一人由于作者的喜好,笔墨不多,但却不能不忽视的英雄,那就是东吴主公孙权。早年的孙权雄才大略,带领东吴励精图治,位列三国之一。但是其晚年却废太子,赐死儿子,杀掉重臣,导致东吴走向衰败,这是为何

  • 曹操作为曹魏集团的大佬 曹操打仗为什么还要亲自上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曹魏

    对曹操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是曹魏大业的奠基者。司马懿曾说,曹操如周文王之于周朝。毫不夸张的说,魏国的版图,是曹操一点一点打下来的。作为曹魏集团的老大,每逢战事,曹操必亲自率军征伐,从不假手于人。对比其他坐镇后方的统治者,曹操的举动不免让人有些疑惑

  • 李道宗的名头不是很响亮,为何却是唐初三大名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道宗,唐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讲述的主人公,就是未在历史上引起波澜,却被后世不断抹黑的李世民堂弟,李道宗。从李道宗与李世民的血缘关系看起来,两人是实打实的亲兄弟。两人的曾祖都是李虎,有着相同的血脉,其实这也是李道宗雄才大略的最好解释吧。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于李道宗这个人物并没有什么印象。就算是在现代的电视剧

  • 刘禅投降都已经成为阶下囚了 司马昭为什么还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禅,司马昭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和司马昭,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怀帝,是刘备与甘夫人的长子,在位四十一年。刘禅自幼便多磨难,长叛坡幸亏赵云舍命相救,后来孙尚香欲把刘禅抱回江东,也是赵云夺回。刘备攻取益州后,封刘禅为太子。刘备死后刘禅于彰武三年(223年)继位,拜诸葛亮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