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刘备是如何丢掉徐州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刘备是如何丢掉徐州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86 更新时间:2024/1/17 15:49:30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兴平元年(194年)十二月,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结果仅仅不到两年时间,曹豹迎吕布入下邳,刘备就此丢了徐州。

公元196年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率军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留守下邳的张飞和曹豹发生不愉快,曹豹迎吕布偷袭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一边是无家可归,一边是被袁术追着打,只好投奔吕布,驻军小沛。刘备为何守不住徐州呢?

一、徐州外部环境复杂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为豫州刺史时曾以陈群为别驾,刘备准备入住徐州,陈群劝刘备说:“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进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徐州很难守住。”刘备不听,执意东进徐州,与袁术争战。结果吕布果然兵袭下邳,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

陈群并非能够未卜先知,只是看清了当时的形式。徐州的地理位置可谓“四战之地”,当时的外部环境非常复杂。曹操在东,袁绍在北,袁术在南,可谓处在夹缝之中,而且吕布这样的“狼子野心”的家伙就在小沛,徐州可谓是被“群狼环伺”,正是这样复杂的外部环境,所以陈群才劝刘备不要去徐州。

二、徐州内部矛盾重重

徐州牧陶谦是在黄巾起义之后入主徐州的,青州、徐州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陶谦虽然能力不俗,但想要镇压黄巾起义,还是要依靠外部力量。由于陶谦是扬州丹阳郡人,而当时丹阳出精兵,所以陶谦最信任的自然是自己召集的丹阳兵。曹豹、曹宏就是丹阳兵的主要将领。

徐州的第二股军事势力是以臧霸、孙观为代表的泰山群冦,陶谦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内。黄巾破走后,陶谦上表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玡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

除了丹阳兵、泰山群冦等,徐州的第三股势力便是当地豪强大族,最显著的代表就是糜竺、陈登二人。糜竺不用说了,看三国演义大家都很熟悉,糜竺是巨富,而且是陶谦的别驾;陈登,出身徐州陈氏,祖父陈球曾是东汉太尉,父亲陈珪曾任沛相,那也是顶级士族。

徐州下辖琅琊郡、彭城国、下邳国、东海郡、广陵郡五个郡国,其中琅琊郡是臧霸等人的地盘,广陵郡靠近扬州,也基本不在徐州控制范围内。如此复杂的内部形势,即使是陶谦活着的时候,也是勉力维持,更何况刚刚到位的刘备。

三、刘备自身名望、实力不够

公元194年刘备入主徐州时,不过刚刚三十多岁,而且不是真正的士族出身,只有一个“烂大街”的皇室宗亲身份,还不如他的仁义之名好使。所以虽然糜竺、陈登等人迎刘备入主徐州,首先考虑也是自身宗族的利益。

除了名望,刘备自身军事实力也不够,刘备当初来徐州救援陶谦,所带兵力不过千余人还有一些幽州乌丸杂胡骑,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就算刘备不断招兵买马,兵力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且没等刘备好好经营,袁术就派兵来进攻徐州了。

正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所以刘备无法有效整合徐州的全部实力为自己所用。糜竺倒是真心想帮助刘备成大事的,不但拿出巨额的家财,帮刘备筹措军费,还把妹子嫁给了刘备。但陈登却不是真心帮助刘备,至少不是全心全意帮助刘备的,这从他后来的表现可以看出。占据徐州东北部地区的臧霸虽然表示没有反对,但是也谈不上多支持刘备。

更关键的是丹阳兵的态度。陶谦遗留下来的,以丹阳兵为主的军队势力却是反对刘备的。陶谦死后,丹阳兵全部交给了许耽、曹豹等老部下。可陶谦把徐州送给刘备,却违背了他们的心意。许耽、曹豹等丹阳兵将领最希望的是,陶谦那不成才的儿子继任徐州牧,这样的话,他们就能挟陶谦之子以令徐州。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当袁术进攻徐州,刘备领兵迎击,内忧外患之际,张飞再来点一把小火,丹阳兵干脆直接选择了迎吕布,陈登等当地豪族选择了沉默,臧霸等人也选择和吕布合作。所以刘备,只能继续漂泊了…

标签: 徐州汉朝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爆发后,刘表为何没有助力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表,汉朝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公元200年以曹操和袁绍为主的一场战役。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来人们都认为刘表胸无大志,只是在荆州观望天下大势。比如曹操曾说“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言语之间非常看不起刘表,实际上刘表在官渡之战时并没有坐观成败,他想出兵帮助袁绍,可惜自己后院起火了,荆南

  • 历史上刘盈的太子之位是怎么得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盈,汉朝

    汉惠帝刘盈,西汉的第二个皇帝,他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惠帝刘盈一生在其母吕后的卵翼下,成也是她,败也是她,年仅24岁就郁郁而终。其悲剧性的人生使人叹息,令人深思。(一)施计巧保太子位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算人中龙凤,不然怎能力克群雄笑

  • 刘备托孤到底有多少诚意 刘备为何说出取而代之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刘备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出“取而代之”那番话?在94版的《三国演义》中,我们会看到刘备以倾国之力讨伐东吴,最终落得惨败。在其病危之际,又将诸葛亮招到了白帝城。之后便有了“白帝托孤”这段历史典故。那么,刘备白帝托孤究竟

  • 刘备对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伐吴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备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本质原因乃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

  • 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对魏延下手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魏延

    对诸葛亮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临死为什么决意杀魏延,别被演义骗了,真相只有4个字。关于《三国演义》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是其中最为出彩的典型,魏延虽然不属于赫赫有名的“蜀汉五虎大将”之列,但其知名度同样不低。尤其在诸葛亮北伐曹

  • 汉中之战刘备获胜之后 镇守汉中的人为何是魏延而不是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汉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中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得到汉中后,汉中太守为什么不是张飞?汉中之战,刘备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军团,并且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得到了战略要地汉中。此时的刘备占据了益州,以及荆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再加上新得的汉中地区,

  • 历史上海兰珠的封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海兰珠,清朝

    海兰珠,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部族寨桑贝勒的女儿。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太极,大清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权力和战争中谨慎小心。(一)前期的皇太极的后宫,寡妇也能接受皇太极对于大清承上启下,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后金,建立了大清。皇太极本身是努尔哈赤的第八

  • 古代妃子被皇帝打落冷宫之后 妃子是如何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冷宫

    对古代冷宫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后靠什么生活?说起冷宫,看过宫斗剧的朋友都了解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住着那些被皇帝遗弃的妃子。一般来说,那些失宠或者得罪皇帝的妃子会被关押在这些地方。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冷宫这个词。冷宫主要是指那些皇宫的角

  •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桓帝,汉朝

    东汉时期的大将军梁冀是有名的权臣,外戚,他权倾朝野,无恶不作,连皇帝都敢杀,汉质帝就是死在他手上,那么后来的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他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年仅三岁的汉冲帝病逝后,大将军梁冀便扶持八岁的汉质帝登基。在梁冀心里,既然是自己让他当的皇帝,小皇帝

  • 萧复:唐朝时期宰相,反对宦官掌控兵权,并弹劾奸臣卢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复,唐朝

    萧复(732年—788年),字履初,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玄宗朝宰相萧嵩之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初为宫门郎,累官为太子仆。唐代宗时期,担任歙、池、常三州刺史,与萧定、张镒并列天下政绩第一。唐德宗即位之后,拜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