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庆之是什么人?身为南梁名将的他一生有何战绩?

陈庆之是什么人?身为南梁名将的他一生有何战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56 更新时间:2023/12/30 5:57:31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由梁武帝萧衍建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生了好奇:到底是多么神勇强大的人,才会让千军万马都为之退避三舍?

说起陈庆之,你可能不一定熟悉,但前两年一部《琅琊榜》你可能比较熟悉,里面的梅长苏,其实他的历史原型就是陈庆之。

一、陈庆之其人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朝梁名将。陈庆之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起家奉朝请。

由于陈庆之在梁武帝萧衍还未登基时就已经为他效力,所以萧衍对他很是信任,在525年时将领兵的任务交给了他,命他和胡龙牙、成景俊去接应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这一仗打得很不容易,豫章王萧综叛逃,导致梁军溃散,其他两位将军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唯有陈庆之的部队在他的领导下斩关夜退,军士得全。

萧衍因此看到了陈庆之的军事才能,在第二年又派遣他和安西将军出征寿春,结果大获全胜。梁军势如破竹,攻克52城,俘虏75000余人,陈庆之于是名声大噪,并被赐爵关中侯。后来在涡阳之战中,陈庆之又出谋划策,大败魏军,赢了漂亮的一仗,但让他真正“封神”的,还是之后北伐北魏的战役。

二、“千军万马避白袍”,经此一战,陈庆之声名远扬

陈庆之在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中,算得上是一位传奇将领。因为他属于大器晚成型。他41岁才第一次领军作战,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起兵造反,失败后投降南朝梁,并且,提出请求让梁派兵接应。由此,陈庆之开始了其军旅生涯。

陈庆之出身庶族,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用兵灵活。陈庆之指挥艺术的最大特色是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善于打运动战。陈庆之不但在战场上注重士气的作用,在平时也注意士气的积累。

大通二年,北魏内乱,萧宝寅、尔朱荣等人自立为王。北魏皇室元颢以投降梁为条件,请梁发兵助其称帝。而陈庆之,再次被委以重任,以“飙勇将军”身份,带着7000人护送元颢前去洛阳称帝。对此,甚至有人说:才7000人,明摆着就是糊弄。如果,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这些人马足够了。

当时,由于平定邢杲起义,河洛空虚,没有什么防兵驻守,所以,元颢非常顺利地到达了洛阳。《梁书》对这梁武帝极尽溢美之言,可以说,他应该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没必要损耗自家兵力去助另一皇室,但是,等尔朱荣平定邢杲之后,形势对陈庆之可以说是逆转直下。

陈庆之领兵一路杀到睢阳,北魏丘大千领着7万人分筑九城(营垒),抵抗梁军。只是梁军一日就攻占三城,使得丘大千不得不选择投降。如果这个数据属实,他的7000人对抗被分散的70000人,应是压力不大。但是,如果真是实打实与7万人一起对阵,除非他的武器非常先进,以及战术出奇方能制胜。

而且这7000白袍军其实并不是梁朝的作战部队,其实是杂牌军,朝廷当时就没指望这些人干出什么业绩来,就是让他们护送元颢北归的护卫军,没多少作战能力。那么他们为什么穿白衣白甲,就是当寿衣穿的。他们就没打算回来,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据说陈庆之这一次北伐,没有卫青那样的战略战术的记载,也没有很生动的像霍去病北击匈奴那种狂飙突进的攻击,这些都没有。只有一串很冰冷且让人热血的数字。

四个月时间,历经四十七场战斗,连拔三十二座城池,7000白袍军打到洛阳城下。

自己没有什么损耗,又大败敌军,难怪大家以“千兵万马避白袍”来赞美他。陈庆之经此一战,一战封神。

三、“本非将种”,却手下棋局、胸中时局

陈庆之自幼便跟随萧衍。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

这位陪着萧衍下了20多年棋的“棋友”,大概是在棋盘上,让皇帝“见识”了其军事才能。虽然,陈庆之自己不善骑射,但是,却并不代表他自己不会用兵。看陈庆之取得的胜利战役,更多的在于对于战机的准确把握,以及如何鼓舞士气等等。

所以严格说来,陈庆之的战果,完全是凭借着“巧”胜。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体质文弱的儒将,能够创造这种两晋南北朝时期难有的战绩,梁武帝曾评价他:“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56岁就去世了,他心中未必没有彻底拿下北魏的遗憾。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虽“射不穿札”,但是,一心想报效朝廷的他,终究还是成就了自己。

据说,陈庆之虽为将军,但生活简朴、经常安抚士卒,故而极其得人心,能够让部下誓死效力。如此看来,他白袍将军的神话,也许和他的人格魅力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吧。

标签: 陈庆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秦献公作为大秦帝国的引路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献公,战国

    历史上秦国发展迅速,四处扩张,扫平六国,后又南征北讨,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完成了秦国的迅速崛起,为大秦帝国的基业奠定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秦国变法事业的先驱者并非一代明君秦孝公以及商鞅,早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秦国就在他的组织下进行变法改革

  •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哪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北伐一共进行了多少次?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有多厉害?当时的影响有多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里的这一句诗词,千百年来引来无数人对于诸葛丞相的惋惜。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扛起了蜀国的振兴大任,为

  • 三千精骑灭突厥,李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靖,唐朝

    李靖是唐朝初期杰出军事家,为唐朝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曾立下“三千精骑灭突厥”的战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突厥是我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突厥部落兴起前,是柔然汗国的臣属。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在中原的史书上出现。55

  • 探索东晋第一名相——谢安的一生,他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安.东晋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他的一生最卓越的功绩就是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提到谢安,不得不说到成语“草木皆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公元383年5月,前秦皇帝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司马氏衣冠南渡建立的

  •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在此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明朝

    还不了解:李自成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李自成在42天里都干了什么?李自成是怎么走上绝路的?李自成算皇帝吗?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通常来说,作为皇帝应该有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还要有一个相对稳固的疆域,更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

  • 陆贽为何壮志未酬就客死他乡?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是中唐时期著名宰相,他的品德和才学令世人称赞,这样一位贤相,最后却客死他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贤臣义士。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国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盛世。在唐朝存在的289年当中,涌现

  • 襄樊之战时孙权如果去攻打合肥,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三国

    建安24年五月,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六月,他派孟达和刘封向东拿下了上庸三郡,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一时间声势无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

  • 三国演义中,赵云大战长坂坡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说到三国时代最完美的武将,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立马想到赵云,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不仅出现了雄才大略的英主枭雄,也出现了不少智谋过人的谋士,当然,最让人乐于称道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猛将了。提到三国猛将,自然饶不来人们普遍喜爱的蜀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

  •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的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隋文帝杨坚的相比谁的功绩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坚和杨广历史上都记载了不少黑点。但是自古帝王,谁没点黑历史- -。咱们只谈论功绩,不谈论黑点。只论功绩和对天下的贡献。杨坚和杨广纠结那位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先简单说说他二人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分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严,三国

    刘备有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却把军队交给李严,让他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在任何权力体系中,权力的互相制衡都是首要的,这和信不信任没有关系。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一个是荆州系的代表,一个是益州系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