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献公作为大秦帝国的引路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秦献公作为大秦帝国的引路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18 更新时间:2023/12/30 5:55:14

历史上秦国发展迅速,四处扩张,扫平六国,后又南征北讨,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

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完成了秦国的迅速崛起,为大秦帝国的基业奠定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秦国变法事业的先驱者并非一代明君秦孝公以及商鞅,早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秦国就在他的组织下进行变法改革了。与儿子不同,秦献公的即位以及变法并不顺利,甚至是四处碰壁。然而秦献公雄才大略,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近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秦国的事业,做到了仅凭一人之力扶大厦之将倾,为后继者树立了伟大的榜样。回国之路各种坎坷、祖国的积贫积弱、变法图强面对的阻碍,且随笔者一道,一睹秦献公是如何披荆斩棘,完成这华丽丽的逆转吧。

一、非复强盛,举步维艰

嬴氏部落在商朝时为贵族,世代辅佐商朝,先祖蜚廉与恶来因为愚忠商纣王而导致嬴秦部落受到周王室打压,起步非常低。但在秦非子、秦庄公、秦襄公等明君的带领下,秦暴霜露、斩荆棘,逐步成为一个身居西方的庞然大物。秦穆公时,秦国参与中原争霸,“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在大批贤臣良将的尽心辅佐下,秦遂“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以至步入春秋强国之列。

然而好景不长,在秦献公死后,秦国事业逐步下滑,哪怕后继者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继续向晋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与楚靠拢,但秦国的事业却与邻居晋国形成强烈的对比:时晋灵公顽劣成性,晋国由卿族把持,秦国打不过;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秦桓公阴攻晋之肋,被晋国卿族之一魏氏的令狐文子大败;后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被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六卿轮番执政,秦国的事业几近崩溃。若不是因为“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六卿轮番执政导致晋国内讧,很有可能秦国就被晋国灭了,但“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早已不复大国之威,甚至被晋国的压制下举步维艰。

二、哀鸿遍野,明君返国

“三家分晋”后,秦国的威胁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岌岌可危。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完成变法强国,以李悝、吴起为左膀右臂,侵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不愿挨打,屡屡攻魏想要夺回西河,被名将吴起打败,没有一次成功,反而是吴起乘胜攻破函谷关,进逼秦都,魏军势如破竹,秦国上下竟无人能敌。在阴晋一战中,秦惠公举全国之力,率领五十万军队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但在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魏武卒面前被一举击溃,战场上哀鸿遍野,秦国上下深以为耻,急切寻求一位能够有所作为,能打败“无敌”的魏武卒的明君。

在秦穆公之后,秦国国君大都没有作为,甚至不是短命、就是被废,国家动荡不安,在正值外患之际,内忧成了几乎压倒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父亲早逝,叔祖父嬴悼子夺得君位,年仅十岁的公子嬴师隰不得不过上流亡他国,背井离乡的生活。在魏强秦弱之际,嬴师隰是目睹了秦国被魏国处处挨打的全过程,但他深知仅凭现在的自己是没办法挽救秦国于水火的,在流亡魏国的二十九年内,嬴师隰过着寄人篱下的卑微生活,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积极学习研究魏国的强国经验,一边密切注视秦国国内的局势,静等回国夺位的时机。秦后惠公十三年(前387),秦后惠公嬴仁去世,仅两岁的秦出公嬴昌即位,国政由其母主把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秦出公嬴昌母亲重用外戚和宦官,还因为赏赐过多而使得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引起了近乎全秦人的不满,在上下一片呼声中,嬴师隰觉得时机已到,决定从魏国返秦。

三、大刀阔斧,逆转困境

魏武侯想要借机扶持一个亲魏的傀儡国君,提出护送嬴师隰回国夺位,但被嬴师隰婉拒,因为秦魏已经互为世仇,若是由魏国送他回去,那秦国将可能永远没有翻身之地,因此决定只身返秦。在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嬴师隰终于夺回了本在三十年前就该属于他国君之位,并决定在秦国效仿魏国的变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秦献公元年(前384),秦献公首先废除了导致秦国人才大量流失的活人殉葬制度在即位第二年,秦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誓夺河西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摆脱旧贵族奴隶主的限制。此外,秦献公还为户籍相伍,颁布了“连坐”制度,在秦献公执政时期,秦国退出诸侯争斗,专心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国人均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洗刷屈辱,国内的旧奴隶主和新地主阶级都渴望得到来自国君的赏赐,秦人对恢复秦穆公嬴任好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

在压抑了数年,秦献公同样等到了第二个时机: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于是秦献公迅速发起战争,在洛阳打败韩、魏两军,受到周天子的赏赐。这一战不仅是这么久以来秦国第一次打败魏国,还一举提升了秦国的国际地位,秦人仿佛看到往昔的荣耀。秦献公与亲人尝到了变强和战争的甜头后,国内上下掀起狂热的请战热潮,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与晋战於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襜霡”,这是秦国取得的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胜利,秦献公本人也被周天子赐予与秦穆公嬴任好一样“伯”的称号,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还占领了庞城。但在秦国国运蒸蒸日上时,秦献公却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说秦献公是秦国昏暗前进道路的引路人一点也没错,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是他忍辱负重,在魏国偷师学艺,造福祖国。他是秦国变法图强的设计师,尽管他的变法并不彻底,国内旧奴隶主势力和新兴地主间矛盾逐步升级,但他及时通过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大胜利,有了东出的资本。最为重要的是,在他的以身作则和熏陶下,其子秦孝公也是变法的维护者和发展者,也有了这对父子的努力,“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标签: 秦献公战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哪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北伐一共进行了多少次?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有多厉害?当时的影响有多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里的这一句诗词,千百年来引来无数人对于诸葛丞相的惋惜。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扛起了蜀国的振兴大任,为

  • 三千精骑灭突厥,李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靖,唐朝

    李靖是唐朝初期杰出军事家,为唐朝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曾立下“三千精骑灭突厥”的战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突厥是我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突厥部落兴起前,是柔然汗国的臣属。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在中原的史书上出现。55

  • 探索东晋第一名相——谢安的一生,他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安.东晋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他的一生最卓越的功绩就是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提到谢安,不得不说到成语“草木皆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公元383年5月,前秦皇帝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司马氏衣冠南渡建立的

  •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在此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明朝

    还不了解:李自成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李自成在42天里都干了什么?李自成是怎么走上绝路的?李自成算皇帝吗?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通常来说,作为皇帝应该有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还要有一个相对稳固的疆域,更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

  • 陆贽为何壮志未酬就客死他乡?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是中唐时期著名宰相,他的品德和才学令世人称赞,这样一位贤相,最后却客死他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贤臣义士。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国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盛世。在唐朝存在的289年当中,涌现

  • 襄樊之战时孙权如果去攻打合肥,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三国

    建安24年五月,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六月,他派孟达和刘封向东拿下了上庸三郡,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一时间声势无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

  • 三国演义中,赵云大战长坂坡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说到三国时代最完美的武将,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立马想到赵云,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不仅出现了雄才大略的英主枭雄,也出现了不少智谋过人的谋士,当然,最让人乐于称道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猛将了。提到三国猛将,自然饶不来人们普遍喜爱的蜀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

  •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的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隋文帝杨坚的相比谁的功绩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坚和杨广历史上都记载了不少黑点。但是自古帝王,谁没点黑历史- -。咱们只谈论功绩,不谈论黑点。只论功绩和对天下的贡献。杨坚和杨广纠结那位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先简单说说他二人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分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严,三国

    刘备有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却把军队交给李严,让他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在任何权力体系中,权力的互相制衡都是首要的,这和信不信任没有关系。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一个是荆州系的代表,一个是益州系的代表,

  •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隋朝

    还不了解:隋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和孤独皇后一共有多少个儿子?除了杨广外还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隋文帝杨坚一生有5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其中除了隋炀帝杨广外,还有废太子杨勇、秦孝王杨俊、蜀王杨秀以及汉王杨谅。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感情颇深,那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