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棣是如何打败耿炳文的?

历史上朱棣是如何打败耿炳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2/13 10:53:11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棣打败耿炳文的故事。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

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都不负众望,凯旋而归,可谓战斗经验丰富,被封长兴侯。

他也是朱元璋屡杀功臣后所剩为数不多的武将。当然,作为军中的老资格,建文帝选他北伐在情理之中,但是,毕竟他的年纪不小了,还能不能继续往日的神勇确实不好说。

耿炳文于建文元年七月底从南京出发,八月二十号到达河北真定。此时,朱棣的燕军驻扎在白沟河。

面对耿炳文大军的北上,朱棣当然是不敢怠慢的,他在一番思虑后,很自信地说:“耿炳文在真定,必不我至,不为设备。我由间道,出其不意,破之必矣。”朱棣想从偏僻的小路偷袭耿炳文。

但有些将士认为,以耿炳文30万的兵力,敌众我寡,恐有不测,而朱棣手下大将张玉则说:“今当径趋真定,彼虽众,然新集未齐,我军乘胜一鼓可破之。”朱棣觉得有道理,便说:“(张)玉言合吾意,吾倚玉一人足办。”主意已定,朱棣决定直取真定。

就在此时,恰逢耿炳文手下一将士前来投靠朱棣。此人名叫张保,表示愿意为朱棣效力,朱棣便趁机向他打探耿炳文军中的虚实。张保告诉朱棣,耿炳文的军队虽号称30万,但实际到真定的只有13万,另外一半驻扎在滹沱河南,一半驻扎在滹沱河北。

朱棣闻此便想出一计。他厚赏张保,又赠其一匹马,让张保重回耿炳文军中。朱棣交待张保,假说自己战败被俘,趁看守不注意,盗马逃回,且假称燕军马上要发起进攻。众将对朱棣如此计策深感迷惑,遂问:“今由间道,一不令彼知,掩其不备,奈何遣使,使其为备?”

朱棣则解释道:“不然,如不知彼虚实,故欲掩其不备。今知其众半营河南,半营河北,是以令其知我军且至,则南岸之众,必移于北,并力拒我,我一举可尽败之。兼欲贼知雄县之败,以夺其气。”

“兵法所谓先声后实,即此是矣。若不令其知,径薄城下,虽能胜其北岸之军,南岸之众趁我战疲,鼓行渡河,是我以劳师当彼逸力,胜负难分。且人委身归我,当推诚任使,用何怀疑。借彼有反侧,去一张保,于我何损!由是事成,亦一人之间耳。”

原来,朱棣想一鼓作气将耿炳文军全部歼灭,用此计,一是让张保告之耿炳文雄县已失守,夺其士气;二是让耿炳文知道燕将进攻,便会把河南的军队调往河北,如此一来,可将敌军一举全歼。众将领听之,方才恍然大悟。

八月二十五日,朱棣率军直奔真定。在距离真定要20里处,燕王部下抓获了一个耿炳文军中打柴的士兵,得知朝廷军主力部署在真定西北,东南无防备。朱棣遂带三骑兵来到东门下,后冲入朝廷军的运粮车队中,捉住两个兵卒打探敌情。从两人口中得知,耿炳文果然将河南岸的官兵调到了河北岸,从西门扎营直抵西山。

此时,朱棣便带着骑兵数十人,绕出城西,冲垮了朝廷军的两个营地。恰在此时,耿炳文出来送朝中使臣,发觉朱棣来袭,急忙命令部下拉起吊桥想摔掉燕军,不料吊桥已被燕军砍断,幸亏耿炳文部下拼死抵抗,耿炳文才得以脱身,朝廷军与燕军只相距200米之遥。这时,耿炳文一个部将登城大骂朱棣,朱棣听得真切,一时恼怒,引弓射击,城上部将应声倒地,一时间城中兵士乱作一团。

耿炳文毕竟是老将,回城后便迅速组织兵力出城迎战。而朱棣的将领张玉、谭渊、朱能、马云等率兵奋力抗击,朱棣此时另带一队人马绕道敌军背后,前后夹击,又横穿敌人阵中,耿炳文败退。

这时在滹沱河东,耿炳文军中另有数万人列阵而对,朱能率敢死军士30余骑冲入阵中,朝廷军顿时大乱,弃甲投降者3000余人。朝廷军左副将军驸马都尉李坚被燕军骑兵薛禄追杀,不得已大喊:“我李驸马,勿杀我!”李坚乃被活捉。而在此时,朝廷军另一些将士宁忠、顾成和都指挥刘燧也被生擒。

当薛禄绑着李坚来见朱棣时,朱棣训斥道:“尔本戚畹,何所怨仇?亦从凶悖?今日之罪,安可逃乎?”后将李坚送往北平。一会儿,顾成也被绑着来见,他是此次朝廷军的左军都督,原为朱元璋老臣,屡立战功。

朱棣见到顾成,不仅上前解开松绑,且拿衣服为他穿好,言之:“此天以尔援我也!”顾成颇为感动,对之:“今日老臣为奸臣逼迫,冒犯大逆,罪无所逃!老臣幸见殿下,如见太祖,倘容老臣不死,当竭犬马之诚以为报。”就这样,朱棣又得一员虎将。

安顿好兵马,朱棣看到被俘的朝廷军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便问诸将:“彼何为者?”答曰:“降者谋欲叛去。”朱棣便对被俘军士说:“凡降吾者任其去留,诚以其有父母妻子之思,尔等欲去,当明以告我,给尔资粮,援送出境。逃则为逻骑所获,必不免尔。我全尔生,尔反求死。”

这话的意思是,凡是向我投降的人,去留自愿,想念父母妻儿能理解。你们谁要走,就明白告诉我,给你盘缠,送你回去。如果偷偷跑,抓住后绝不饶恕。

朱棣这话果然打动不少人,许多士兵愿意跟随他,即便回去的人,也都称颂朱棣的恩惠。朱棣这种优待俘虏的做法深得人心。

此战朱棣战绩可谓辉煌:建文军队被“斩首三万余级,尸填满城壕,溺死滹沱河者无算,获马两万余匹,俘降者数万。”

耿炳文此战虽败,但仍有实力固守真定,但是不久建文帝却将耿炳文召回,换上了李景隆这个败家子为北伐的主帅,可谓自毁长城。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棣是怎么以少胜多击败李景隆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棣以少胜多击败李景隆的故事吧。真定之战(1399年)后,燕王在中秋夜趁南军(朝廷军队)不备,冲出雄县,一举歼灭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耿炳文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说耿炳文军败,

  • 薛仁贵真的有薛丁山这个儿子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薛仁贵,儿子

    还不了解:薛仁贵和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仁贵真的有个叫薛丁山的儿子吗?看过薛仁贵征东评书演义的人都了解,唐代征东大元帅薛仁贵有一子一女,名为薛丁山和薛金莲。说是薛仁贵在平定辽东功成名就之后,返回故乡探亲,路过汾河湾,看见一名小孩童在林间猎雁,突然发现

  • 明宪宗的第一任皇后吴氏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明朝

    明宪宗的第一任皇后吴氏是什么结局?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吴氏,生卒年1448年—1509年,是北京人。吴氏出生于将门之家,其父兄都在御林军中任职,舅舅孙将军更加在叛乱中救过明英宗的性命,所以吴氏性格直爽、豪迈、所受的教育也是传统教育,做事讲究法度,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1

  • 高淯: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八子,容貌甚美,幼年有器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淯,北齐

    高淯(536年~551年),字修延,北齐宗室大臣,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八子,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象年间,拜通直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封章武郡开国公,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天保初年(550年),封襄城郡王。天保二年(551年),英

  • 姜维作为蜀汉中后期的力量 姜维的能力实际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维,蜀汉

    还不了解:蜀汉和姜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蜀汉中后期的军事支柱和国家脊梁,姜维实际的能力怎么样?刘禅投降,蜀汉未亡,姜维身死,蜀汉才彻底画上了历史的休止符。但有一口气在,不让寸土河山,在魏蜀决战后的舍命一搏中,让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背影,在蜀地的秋风中,

  • 为什么赵云会无缘五虎将呢?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三国

    为什么赵云会无缘五虎将呢?明明在跟随刘备三十年间,赵子龙参加过无数场战役,并且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后 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而关羽已是襄阳

  •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是什么下场?让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唐朝

    所谓盛极必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倘若说起中国古代的强盛王朝的话,人们都会想到唐朝,这是中国人最为骄傲的朝代之一。而唐朝最为兴盛的时期当属唐太宗和唐玄宗之时,此时有着“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美称。然而,凡事盛极必衰,唐玄宗大概是被唐朝的盛世局面所迷惑了,因

  • 历史上年庚绕是中怎么死的?雍正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年庚绕,清朝

    年羹尧早年立下赫赫战功,高官显爵集於一身,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历史上年家是雍正府的家奴,年羹尧帮助雍正夺得帝位,也是份内的事,为主子效力。其实历史上年羹尧助雍正登基没有这样简单,雍正虽然是年羹尧的主子,对年家有知遇之恩,但年羹尧有自己的想法,他这个大将军是康熙帝封的,他在康熙末年也在揣测康熙帝

  • 历史上吴起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起,战国

    在 战国时期,吴起就是传奇的存在,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曹县人,他父亲相当有钱,是个大财主真正的土豪,可是吴起这个人热衷于功名,到处求官,花了很多冤枉钱,还把老父的家产败得倾家荡产,结果也没弄到一个像模像样的官职,还受到了周边邻里的讥笑。吴起一怒之下,

  • 历史上勾践为了复国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勾践,春秋

    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原意指越王勾践。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国之君被敌国彻底打败,还能够忍受漫长巨大的屈辱和折磨,最终恢复整个国家,甚至复仇雪耻吞并强大的敌国,进一步扩张版图使原来弱小不起眼的国家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者,除了春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