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斩蛇起义和刘邦起义有什么关系 两件事是同一样的一件事情吗

斩蛇起义和刘邦起义有什么关系 两件事是同一样的一件事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46 更新时间:2023/12/25 3:57:43

古今中外的起义,都是以攻击朝廷的行政机构或军队为标志的。比如:带人攻占个县衙或府衙,杀了个县令或太守的,可以表明起义了;带人袭击了朝廷军队,杀了个将军或都尉的,也可以表明起义。但是,这斩蛇与起义却显然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便这蛇跟今天的大熊猫一样,是大秦朝的最珍稀的保护动物。你杀了蛇,也不能就此表明与大秦朝相决裂,而最多算残害国家保护动物。那为何刘邦起义,却要跟斩蛇扯上关系呢?

刘邦斩蛇与刘邦起义,原本就是割裂的两件事。

刘邦斩蛇,发生在其隐匿于芒砀山期间。起初,刘邦作为泗水亭亭长,负责押送徒役去骊山服役,还没走出多远,徒役们就跑得差不多了。按大秦律法,是活不成了。刘邦心想,横竖是死,索性就把剩余的役徒也给放了。结果,有十几位役徒不愿意走(可能也没地方去),就跟着刘邦一起逃亡,刘邦一伙就想去芒砀山中躲一躲。

刘邦有些酒醉,又夜走小路,遇到大泽(湖),就派一人前去探路。探路人回来说:前面有大蛇挡道,咱们还是回头吧。刘邦却半醉半醒,说:别怕,看我的,于是仗着酒意,前去把大蛇给斩了两段。至此,刘邦这伙人便在芒砀山中隐匿下来。

所以,刘邦斩蛇之时,并没有起义。而对大秦朝来说,刘邦这十几人不过是一小撮微不足道的的逃犯而已。

而刘邦起义,却是发生在后来的沛县,也称沛县起义。

而在沛县起义中,刘邦也非主谋策划,更不在现场。乃是因萧何曹参等人都不愿出头,故才让人去芒砀山中找寻刘邦,并推刘邦为主。

所以,刘邦斩蛇与刘邦起义(沛县起义),乃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件事,那为何后世却要将这两件事扯上关系呢?

这主要原因,乃是“造神”的政治需要。我们今天提到秦末大起义,会想到陈胜吴广起义,而后想到刘邦、项羽起义。但实际上,刘邦起义(沛县起义)在当时的那种大背景下微不足道。沛县起义既非首义,而在后期的起义中,其政治影响力与号召力,也远不能与那些六国旧王孙贵族领导的起义相比。甚至与彭越、陈婴等同为草根领导的起义相比,刘邦的早期战绩也很逊色。

刘邦的早期起义,比较狼狈,势力很弱,就连老家丰邑都丢了,投靠了项梁,依靠项梁所拨的一部分兵力才得以收复老家。再则,在推翻秦朝的战绩上,刘邦的战绩也比项羽要逊色。

所以,在舆论宣传上,就只好另辟蹊径。既不能谈起义时间的早晚,也不能谈起义的贡献大小。于是,将斩蛇这极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而与起义相糅合,顿时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鹤立鸡群。至于,被刘邦斩掉的那条蛇,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粗?就无从考证了,只能各凭想象。

标签: 汉朝刘邦刘邦起义

更多文章

  • 古代大富豪的攀比:当今首富竟都要退避三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富豪,退避三舍

    西晋统一后的一二十年间,天下太平,人民恢复了生产,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的西晋朝政中出现了一股奢侈攀比的风潮。网络配图这里面最出名的“斗富”,便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开国元老司徒石苞的小儿子,他聪明、机敏,屡立战功,除了会做官以外,他还很会搜刮钱财,就这样,石崇就成了“大富豪”。王恺是晋武帝的

  • 晋文公为何退避三舍?是遵守对楚王的承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

  • 走进壮族的情人节陇端节 揭秘陇端节的来历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壮族,情人节,习俗,端节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在陇端节这天,无数的青年男女都怀着期待的心,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陇端节吧。关于陇端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

  • 水族最重大的节日“端节”是怎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端节的简介水族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

  • 揭秘:水族“端节”为何会是水族的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节日繁多且各具特色,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最为隆重的民间节庆当数端节。水族端节又称“借端”或“借瓜”,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一般而言,端节要从农历的八月

  • 以勇猛著称的哥舒翰,为何输给了安禄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在西北多次打败吐蕃的军队,并且还夺取了吐蕃的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为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失利的情况下,唐玄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哥舒翰,并且任命哥舒翰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蜀汉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才能,就丑化一些人,比如蜀汉的第二任君主刘禅,在演义中刘禅庸碌无能,不思进取,即便有诸葛亮及姜维这样的人才辅助都无法振兴蜀汉,后来蜀国被灭后被虏到洛阳,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变为千古笑柄,刘禅也成了庸才的代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

  • 武则天到了晚年时期,她又是如何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李唐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就算武则天再强势,终归有没落的一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武则天到了晚年,已经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随即放松下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趁虚而入,朝廷大权旁落,武周政权陷入空前危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张易之、张昌宗肆意妄

  • 朱翊钧从小就表现得很优秀,最后为何竟然如此怠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翊钧,怠政

    在大家心目中,皇帝都应是日理万机的形象。因为所有的国家大事,都需要他的指挥,虽然下面有各级官员,但是必须听从皇帝的号令才能做事。但是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不是这样,他在位四十八年,但是却有三十多年躲在后宫不肯见人,创造了史上不临朝最长的纪录。这个人就是明朝的皇帝朱翊钧,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在他的手上,明朝

  • 司马昭在觐见曹髦的时候 曹髦为什么不直接对司马昭下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曹髦,司马昭

    还不了解:曹髦和司马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髦身为君,司马昭作为臣子,曹髦为什么不在觐见时杀掉司马昭?曹髦心里有什么顾忌存在?说来讽刺,就算是曹髦最后带着几百侍卫拼死一搏,都是注定没有结果的“送死”,而曹髦也因此被称为“曹家人最后的血性”。司马家旺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