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大过卦,不往华胥氏身上去理解,不往大洪水传说上去理解,永远不会有大过卦真相
我们讨论易经。
继续讨论易经大过卦爻辞。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王弼:“居大过之时,处下体之极,不能救危拯弱,以隆其栋,而以阳处阳,自守所居,又应于上,系心在一,宜其淹溺而凶衰也。”
朱熹:“九三又与上六正应,亦皆不好,不可以有辅,自是过于刚强,辅他不得。”“过于刚强,辅他不得。”
程颐:“九三以过甚之刚,动则违于中和,而拂于众心,安能当大过之任乎?故不胜其任,如栋之桡,倾败其室,是以凶也。”
李过:“大过下卦,上实而下弱,下弱则上倾。三居下卦之上,曰栋桡凶者,言下弱而无助也。上卦上弱而下实,下实则可载。四居上卦之下,曰栋隆吉者,言下实而不桡也。”
传统对九三爻的释义认为:九三以阳居阳,刚亢过甚而不中,又有应于上六,刚势益烈,犹如屋梁之中体过刚,反显本末之柔弱,而有弯曲之虞,故其有凶险。传统解释象传:九三刚亢过甚而不中,有遭遇如屋梁弯曲之凶险者,乃说明其行事不得亨通,不可再应上六,而助长其已过盛之阳刚气势。
黄宗炎《周易象辞》将此爻中的屋梁解释为桥梁:“三、四当上下之交,正桥梁穹起之处,人所往来最为冲要者也。故两爻皆言‘栋’,而三又木交于泽,泽出木上,有洪水泛滥浸没其桥梁之象。其负载携手而渡者,纷纭扰乱,趋奔孔亟,有‘栋挠’之象。此一‘栋’也,附于上岸者,弱不胜其任,加以水侵木朽,岂能经此扰乱,其为崩折也无疑矣。恶得而不凶?”
黄宗炎描写了这样一种景象:大过卦的第三、四爻为木桥的穹隆处,而第三爻又位于兑泽之下,象征洪水已淹没木桥。当洪水来临,人们惊恐之余,“负载携手”纷纷过桥,而木桥的岸基本来很弱,加以木桥长年朽坏,经此扰乱,必然崩折无疑。所以为凶。
黄宗炎写到了洪水,不再说是屋梁,算是把大过卦拉回到了大风大雨形成的洪灾中,然而把屋梁之栋又偏到了河流的桥梁上去。
九三爻“栋桡”之栋,九四爻“栋隆”之栋,是同一根栋梁,都是洪水来临,冲垮房舍,那座新盖成的房屋的一架大梁漂到水中去了。桡,通撑船的撑字,如“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有“像船桨一样”的意思,如“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木为资。(《淮南子主术》)。是说水中的木梁像船桡一样被人用着。栋桡,大洪水冲倒了房子,木梁在水中沉浮,华胥氏、伏羲、女娲三人都扒在木梁上,负荷过重,大梁会被压沉,沉下水去。这是华胥氏和儿子伏羲、女儿女娲三人都扒在木梁上的时候的情景,很是凶险。
象传说“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替象辞作者考虑,是说如果伏羲、女娲也离开木梁去救母亲,可能就会一起被淹没。象辞作者实际上可能不是这样理解,比如朱熹就恶毒地说:“辅他不得。”木梁要沉下水的当际,女娲要救一双儿女,要自己离开木梁,要伏羲、女娲紧紧抱住木梁,不要像华胥氏自己一样离开木梁。“你们抱紧木梁,不要管我”,这是华胥氏自己作出牺牲准备时发出的声音。孔子、朱熹怎么可以说出那种“不要帮她”的话?
传统对大过卦九三爻辞解释的失误,是要么说木梁还在房子上,要么说成桥梁,从来没有人想到屋梁是漂在洪水中的木梁。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刘沅:“九四乃大臣之位,以柔济刚,能肩大事,若舍五应初,是有它则吝。”
李士鉁:“隆,厚也,重也。《国语》曰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隆则足任重,故吉。”
虞翻:“隆,上也。应在于初。已与五,意在于上。故‘栋隆,吉’。失位动,入险而陷于井,故‘有他吝’。”
朱熹:“九四以阳居阴,过而不过,故其象隆而占吉也。惟其下应初六,以柔济之,则过于柔矣,故又戒其有它则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虞翻的解释是:“乾为动直,远初近上,故‘不桡下也’”。
传统对九四爻象传的解释,认为九四爻有如屋梁厚实稳重,能肩重负,故可获吉祥,乃谓其不与在下之初六相应,而无屈桡之虞。
传统释义,固执地认为屋梁还在房子上,他们要做出的解释是为什么一会儿房梁变弱,一会儿房梁变刚强的问题。
为了使在水中漂浮的木梁不再向水下沉去,华胥氏做出了保住一双儿女,自己离开木梁的决定。木梁可以隆起了,不再向水下沉落了。儿子伏羲和女儿女娲看着母亲离开木梁后的危险,意欲也要离开木梁与母亲在一起,仰或是意欲去救护母亲,如果真是那样,“有它,吝”,或许就会有更大更多的不幸事件发生了。“有它,吝”,也可以理解为自身没有灾难,但其他相关的人身上会有灾难发生。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洪水中的木梁上少了一个人,木梁能够顺顺当当地在水上漂浮,是因为木梁不再向水下沉落。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传统解释九五爻:像枯杨树上长出花朵,老妇人配了个小丈夫,没有咎害也没有佳誉。
项安世:“二五皆无正应,而过以与阴者也。二所与者初,初,本也,故为‘稊’。稊者,木根新生之芽也,过而复芽,故有往亨之理。五所与者上。上,末也,故为华。木已过而生华,故无久生之理也。”
沈该:“九二比初,近本也,生稊之象;九五承上,近末也,生花之象。”
李士鉁:“木生芽则可久,华一时则枯落不可久。”又:“二乘初,以阳乘阴,故夫得妻;上乘五,以阴乘阳,故妇得夫。盖阳可以过阴,阴不可以过阳。夫老妻少则可生,妻老夫少则不生矣。过时而相合,不能成生育之功,固无得而称也。”
象传说枯杨树上长出花朵,怎么会长久呢?老妇女配了个小丈夫,也算是件尴尬事。枯杨生出新花乃说明其花开的生机不能长久,老妇人配小丈夫说明其有对偶不相配之羞。丑,羞耻的意思。
刘沅:“过时而将衰,故不久而可丑,当大过之时,欲成大过之功,而所与非人,皆类此。”
虞翻:“阳在五也。夬三月时,周之五月。枯杨得泽,故生华矣。老妇谓初,巽为妇,乾为老,故称‘老妇’也。士夫谓五。大壮震为夫,兑为少,故称‘士夫’。五过二,使应上。二过五,使取初。五得位,故‘无咎’。阴在二多誉,今退伏初,故‘无誉’。妇体姤淫,故‘过以相与’,使应少夫。象曰:‘亦可丑也’。旧说以初为女妻,上为老妇,误矣。马君亦然。荀公以初阴失正,当变,数六,为女妻。二阳失正,数九,为老夫。以五阳得正位,不变,数七,为士夫。上阴得正,数八,为老妇。此何异俗说也。悲夫学之难,而以初本为小,反以上末为老。后之达者,详其义焉。”“乾为久,枯而生华,故不可久也。妇体姤淫,故‘可丑’也。”
华:这里要分辨的是,木本植物开花用华字,如桐华,桃华、杨柳树吐絮也称杨华、柳华等。草本植物开花用花字,如牡丹花、月季花等。
“老妇得其士夫”,是讲华胥氏与伏羲的关系,孔子以及历代大儒,却生生让他们乱伦?
关键在于对“老妇得其士夫”的士字能不能得出正确理解。“士夫”不是“侍夫”,从古至今有把女人嫁给男人说成是“士夫”的吗?好像没有。这里的士,是学士的意思,是说华胥氏得到了儿子伏羲这个学生、学士。归妹卦上爻中“士刲羊”,以士称呼伏羲。
大过九五爻“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讲华胥氏观察木本植物开花发芽、植物荣枯得到的植物历法十二生肖体系得以由伏羲来传承和纠正。
“无咎无誉”,伏羲对母亲所创立的植物历法,没有说是错误的,也没有说是正确的。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我们尽量往好处去理解吧,象辞说枯了的杨柳树又荣盛起来了,但季节月令不对,可能很快就又会枯萎。华胥氏传授伏羲的植物历法,是有让人羞惭、羞愧之处的。但象辞原话“老妇士夫,亦可丑也”,能不引导后人往老妇人嫁给小丈夫的意识上去理解吗?
解释易经爻辞,关键在于说清楚、挖出爻辞的本来事件。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传统释义的失误,关键是没有把大过卦六个爻辞全部放到洪水、洪灾中去理解,到了上六爻,讲到大洪水了,讲到洪荒上了。泽风大过,兑为泽为雨水,巽为风,是整个大过卦事件发生的背景。
虞翻:“大壮震为足,兑为水泽。震足没水,故‘过涉’也。顶,首也。乾为顶,顶没兑水中,故‘灭顶凶’。乘刚,咎也。得位,故‘无咎’。与灭耳同义也。”
汪德钺:“大过,过涉灭顶,木在泽下,盖舟沉于水之象。而中孚,利涉大川,木在泽上也。”
孔颖达:“此犹龙逄、比干,忧时危乱,不惧诛杀,直言深谏,以忤无道之主,遂至灭亡。”关龙逄是夏代末期人。夏后桀为酒池、糟丘,作长夜之饮,关龙逄进谏,立而不去,为桀囚拘而杀之。比干是尚代商纣王叔父,丞相,比干对纣王暴虐残酷不满,多次谏阻,纣王大怒,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看看是不是长九个心眼的圣人之心。孔颖达说的事例,与大过卦的本事风马牛不相及。
朱熹:“处过极之地,才弱不足以济,然于义为不咎,盖杀身成仁之事。”
“过涉灭顶,凶。无咎”,既“凶”而又“无咎”,因此有人怀疑“无咎”二字是衍文。
帛书易也有“无咎”,也是衍文?
孔子《易传系辞》:“无咎者,善补过也。”
刘沅:“上六勇于必济,有死难之节,无苟免之羞,论其心不论其功,论是非不论利害,故无咎。”
杨简:“授命而功不济,遂有从而议其非者,故圣人正之曰无咎、不可咎。过涉灭顶而又咎之,则乡愿道行,而见利忘义者得志矣。”
沈起元:“大过虽嫌于过,实乃大者之过。大者,阳也,君子也,正气也。上六居大过之终,自无求全之道。凶之下系以无咎,孔子以不可咎释之,深予之也。”
李士鉁:“时无可为,祸无可避,甘罹其凶,此杀身成仁之事,不可咎也。”
《九家易》:“君子以礼义为法,小人以畏慎为宜。至于大过之世,不复遵常,故君子犯义,小人犯刑。而家家有诛绝之罪。不可咎也。大过之世,君子逊遁,不行礼义,谓当不义则争之,若比干谏而死是也。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上化致然,亦不可咎。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是其义也。”
大过卦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此卦巽下兑上,巽为木,兑为泽,有泽灭木之象,人当此时“过涉”必会“灭顶”。上六以阴柔之质,而处大过之极,当天下倾危之时,上六慷慨赴难,以拯溺济患,致蹈凶祸。所以说“过涉灭顶,凶”。虽未能成救世之功,但是能够捐躯以济难,又何咎之有?
是不是这样?
只要把大过卦爻辞往大洪水上去理解,就有可能接近爻辞本义。至于拿关龙逄、比干比华胥氏,哪跟哪的事啊?没有个比头,不可比。
胥溺,指相继沉没,渐次沉没。华胥胥溺,华胥氏离开木梁后在洪水中沉浮几次,就再也没有浮上来,是为凶。华胥氏为了救出伏羲、女娲而牺牲自己的做法没有错,是为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我们就理解为“不可以不这么做”的意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