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浑河之战的过程如何?如何评价浑河之战

浑河之战的过程如何?如何评价浑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2 更新时间:2023/12/25 7:04:09

浑河血战指天元年(1621年)发生在浑河边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兵约数万人,明军(主要为四川白杆兵4000及浙江兵3000)共7000余人,主要军事统帅:努尔哈赤、陈策、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戚金、周敦吉等,以后金惨胜结束战斗。

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

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于是年三月直逼沈阳,随即在十三日挥兵猛攻。(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称此役“虏骑十万”当有夸大)

就在沈阳战况垂危之际,城外浑河之畔一支由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数千忠州石柱土司兵跃跃欲试。

《明史》载秦良玉部历经沙场,战无不胜,“驭下严峻”,所部号称白杆兵,“素为远近所惮”。时秦良玉派遣其兄秦邦屏统带此劲旅赴辽,这支川兵皆强悍能战,装备川东少数民族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又再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军容壮整,意气昂然。

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被后金攻占的时,一支由川浙兵组成的援辽大军在总兵童仲揆、陈策等率领下,推进到浑河,欲与沈阳城内的明兵对后金兵进行夹击。

听说城已被占,陈策下令还师。游击周敦吉等一再请战,诸将激动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于是明兵分为两营,周敦吉与副总兵四川石柱都司佥书秦邦屏先渡河,在桥北立营;童仲揆、陈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明世统浙兵三千在桥南立营。

八旗骁骑的冲锋不胜于川东土司兵之锋锐,数冲未果,这些土司兵虽人数少于八旗,却都殊不畏死,组织严明,使用的又是上带长刃下配有铁环的奇怪兵器,殊异平时明军,使八旗军极不习惯,打头的精锐红巴甲喇军经恶战被击败,当即退却下来,八旗军上下震惊!

骑兵不敌,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清太祖实录》卷

7),川兵也不畏生死寸土不让。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土司兵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挟着攻占沈阳之胜利余威的八旗劲旅,竟在四川步兵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

后金军参领西佛先、佐领席尔泰、格朗也阵亡了。

但身经百战,并经受过严酷训练的八旗军也是相当顽强,“却而复前,如是者三”双方激战多时,尽管土司兵们非常饥饿,而八旗虽以众击寡,却仍然难分胜负。

连后来清朝史料也记载道:“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见《满老档》上,第117页)“川兵营甚坚”(清代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

“诸将奋勇迎 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 人”(皆见:清人 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擒后金一参将、二游击。

川兵营甚坚,后金多次进攻无果。八旗劲旅“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朝炮手,亲自解开捆绑,人赏千金,用来攻击川军,发炮无不立碎者。经过激烈交锋,川军终于饥饿疲劳,难以支持,全部被歼灭。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带领残军俱走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浙兵布阵于浑河五里之外,列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用秫秸为栅,外涂泥巴。后金兵消灭江北川兵,迅速渡河把浙兵包围数匝。

就在北岸血战之际,南岸以童仲癸、陈策率领的浙江兵三千人也在离浑河五里处布列战车铳炮,扎营响应。

努尔哈赤深感川兵之劲厉,再三告诫刚刚惨胜的八旗兵“勿轻敌”,并故意强调“仲癸所将皆川兵”以警醒部下。(录自《三朝辽事实录》)

后金兵得以集中兵力攻浙兵营,明总兵陈策、童仲揆、张明世、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誓后金兵决一死战。明军以火器射击,杀伤相枕。火药用尽,两军便开始短兵相接。战斗极为激烈,明军的步兵没有弓、撒袋,他们持三尺长的竹竿枪和腰刀,披甲胄,外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在夜幕降临时与后金兵交战,一度胜负未分。但后金增援部队加入,明军浙营溃败,陈策战死。后金兵万矢齐发,童仲揆与戚金、张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战死。后金前后损失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木布、禄汪格等战将。

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三千余援兵,行至白塔铺,观望不战。遣兵一千为哨探,遭遇到后金的将领雅松。雅松望风而逃,明兵放枪紧追,直追到后金左翼四旗兵营前。努尔哈赤得到报告,气愤至极。在后金兵向浙兵营围攻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始进前一战,遇阻击先后败去。

朱万良部明军稍经交手即行溃退,沿途被皇太极一路追杀,伤亡三千多人。朱本人后来也身死于辽旧之役。

此时苦苦鏖战多时的八旗军与川浙兵仍然打得胜负难分,统帅陈策、童仲癸再派使者向袁应泰叩首求援。

袁已经吓破了胆,竟以后金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

浑河南北大战,令轻取沈阳的后金军意外遭逢劲敌,连续多次恶战,多次失利,险像环生,倍极艰苦。

后来的清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而明人倍感自豪,《明熹宗录》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

尤其是秦良玉所派川东土司兵面对数倍强敌的壮烈表现,极其令人敬仰。后来的兵部尚书张鹤鸣曾经评说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

这场惊天动地之战,也引起当时朝鲜人的极大观注,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李朝报告中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后来也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而根据后金自己的史书,八旗所部确实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伤亡惨重。

尤其是红甲喇军、白旗军、连努尔哈赤最精锐的黄旗军都曾在坚强的川军面前败下阵来。

八旗军多名将领甚至在激战中被明军活捉。

为了稳定军心士气,祷念在此役众多的阵亡者,努尔哈赤还在十六日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八旗战亡将领见于史料的有: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共九人。

根据《满文老档》之太祖卷19里的记录,努尔哈赤对浑河北岸八旗步兵败于川东土司兵之事极为愤恨,进行追查,革去了参将拜音达里、游击伊郎阿之职。

主要罪状是与川兵相遇时“不战而败走”,批评雅松“率吾常胜之军,望风而走,以失锐气”(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

标签: 浑河之战明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是怎么对付外戚干政的?汉武帝做法出神入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外戚干政

    历史上皇帝是唯我独尊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因为初登大位,政权不稳,往往被外戚干预,运气好的等自己羽翼丰满将大权夺回,运气不好的,直接被外戚操控成了傀儡,更有甚者,还有可能有杀身之祸,如果说外戚干政最严重的朝代无疑是汉朝,但是呢,应对外戚干政最6的皇帝,小编认为是汉武帝,这里介绍两件大事,看人家是

  • 揭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西大藤峡反明起义打了268年?(大藤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藤峡之战,明朝,大藤峡起义

    大藤峡在今天的广西桂平,公元502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建桂平县开始一直是浔州的首府。1994年撤县建市,1996年10月由贵港市代管的县级市。大藤峡所在地区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起义遗址,那就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大藤峡在黔江下游,黔江的大名儿叫乌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长江上游右岸的乌江才被叫做黔江。乌江发

  • 揭秘:乙未事变详解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乙未事变,朝鲜

    1895年9月1日,三浦梧楼来到朝鲜首都汉城,接替井上馨就任日本驻朝公使。三浦赴任前,就与玄洋社、熊本国权党等右翼侵略主义团体碰头,并带了两个精通朝鲜问题的右翼分子赴任,他们分别是武田范之和月成光,前者曾加入间谍组织天佑侠,在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期间进行阴谋活动,后来又在日韩合并时做出很大“贡献”;后者

  • 揭秘藏传佛教中的六字根本真言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佛教中的六字真言,藏传佛教

    汉字音译为??(an)、嘛(ma)、呢(ni)、叭(ba)咪(mei)?耍?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大小宗教器具、

  • 东罗马帝国历史:伊拉克略王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7世纪后,拜占廷国际贸易因与波斯和阿拉伯的战争而受到影响,传统的经过波斯湾和叙利亚的商路中断,迫使拜占廷开辟通过红海进入印度洋的海路贸易和通过黑海、里海、咸海的陆路贸易路线。至9世纪,拜占廷的国际贸易达到最高峰。610年,希拉克略(610—641年在位)顺利进军帝都,夺取王冠,将福卡斯推上断头台。同

  • 民族悲壮历史:抗清三公领导百姓守城八十一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抗清三公,清朝,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不乏像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末清初江南的一座小城江阴,发生过一段以阎应天、陈明遇、冯原敦为首的抗清三公领导全城军民抵抗清军的惨烈历史,是满清入关以来最为震惊的抵抗,共持续八十一天之久,全城共八万于人无一人投降,全体殉国,这就是江阴八十一日。今天历史的

  • 两位汉朝使臣,一路艰辛到欧洲,最后死在伦敦(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甘英,甘英使大秦

    历经二十余载奋斗,整个西域,终于在班超的守护下,一派和平、繁华景象,但班超心中,仍有一个心病。图:哈密天山班超像原来,班超听说在汉朝所知最远的安息、条支二国以西,渡过茫茫大海,还有一个与大汉文明相当的大秦国(即罗马帝国),那儿的人最喜欢中国丝绸,愿花大价钱购买,据说最高能与黄金等价,可惜此前中国商人

  • 沙丘宫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沙丘宫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赵国,台子章,李兑,田不礼,赵武灵王,沙丘宫变

    沙丘宫变是发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一次政变。前299年,赵武灵王为圆宠姬吴娃遗愿,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爱子何,自为主父。前296年,主父封故太子章为代安阳君,使田不礼佐之。章以长失位,内实甚不平。次年,赵主父游沙丘宫,怜章长而不得立,乃欲分其王于代。数日后,章及其傅田不礼作乱。欲杀惠文王何,王傅肥义

  • 东兴之战因魏军死伤者众,为什么对礼制也产生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兴之战,三国

    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孙权令作濡

  • 格拉松战役的结果如何?格拉松战役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格拉松战役,勃艮第公爵查理

    格拉松战役发生于1476年2月底,熟知军事战略的人都知道,占据地理要塞的地界必定是兵家必争之地,格拉松就是占据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扼守阿尔萨斯与珀尔尼的要道,这个就是格拉松战役发生的重要原因。格拉松战役的发起者勃艮第公爵查理,他集中兵力企图占领阿尔萨斯地区,并且率领了一万多人进攻格拉松堡垒。格